村情調查報告10篇

時間:2022-11-16 08:02:55

導語:村情調查報告10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情調查報告10篇

第一篇

村按人口算在鎮來說也屬于大村,可耕土地面積總量大但是人均土地少,但是,由于大量人員在外務工,增加了人均可耕土地面積,促進經濟的發展首先要轉人口劣勢為人口優勢。

一、要致富先修路

現村道路交通存在的問題:

1.很到小組未通水泥路(如小組到下車小組路段)若遇到下雨天,地面濕滑,車輛根本無法正常通行。

2.由小組通往大圳口小組橋梁過于狹窄且老舊,主要的是橋面上沒有任何的護欄等保護措施,橋梁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二、解決當地適齡兒童順利入學問題

據調查,現小學有一至三年級,共有三個班,而三年級以上就的要涉途到遠在十五公里意外的龍舌小學就讀,這本身就人民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然,今年暑假過后,有關部門要將三年級也撤掉,而小學目前也符合法定學生人數和擁有教學設備。教育問題是村民最為切實的民生問題。

三、加大農業生產的產業化

發揮當地土壤優勢,加大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和專業化,結合市場需要種植如煙葉和甜玉米等優勢農產品,在黨的引導下,開辟一條專業化的種植模式,同時有機會對農戶進行農業種植技術的技能培訓,科學種植,提高農產品產量。

第二篇

一、基本情況

村地處與縣交界,離縣城20公里,全村轄區12個村民小組,16個自然村小組,總人口1247人,勞動力總資源730人,總戶數290戶,山林面積9730畝,耕地面積1205畝,耕地面積人均0.9畝,人均純收入3800元,五保戶2戶3人,貧困戶68戶340人。全村土坯房住房188戶760人,人均純收入2300元以下的戶數68戶。村至組主干線5條,已硬化2條,3條主干線未硬化。

(一)農業生產情況

村現有耕地面積1205畝,人均耕地面積0.9畝,全村主要以發展第一產業為主,今年煙葉面積180畝,雜交優質稻面積600畝,是典型的山區農業村。

(二)農業基礎設施情況

全村山塘水庫四座,已完成11個村小組的通組公路,村委會辦公大樓總建筑面積410平方米,辦公設備齊全,有遠程教育網。

(三)農村基層建設情況

村“兩委班子”共四人,近幾年來,班子團結戰斗、齊心合作,多次被授予縣“基層先進單位”,全村共有黨員22名,每月不少于2次黨員大會,村重大事務均由黨員大會討論決定,做到“黨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加深黨群、干群關系,充分調動村民的參政、議政積極性。

(四)社會穩定情況

農村相關惠農政策、措施逐步得到落實,百姓安居樂業,社會穩定,近幾年無一上訪戶,社會治安情況良好。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農業產業結構單一

村在農業生產上主要以水稻、煙葉生產為主,經濟收入來源主要以外出打工為主,這種單一、低層次的農業產業結構從根本上制約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二)農業現代化程度不高

土地較為分散,土地的分散,致使難以開展大規模的農業開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尚未全面展開。

(三)煙農種煙積極性不高

由于缺少有利地獎勵機制,村煙農種煙積極性不高,煙葉面積在逐年遞減。

三、幾點建議

(一)大力發展生豬養殖業,這是當前致富的好路子,通過發展生豬生產,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物質文明水平,從而有效地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二)加大對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的政策性資金扶持力度,使村文化、衛生、體育、社保等事業全面發展。

(三)加強村黨組織建設,村兩套班子應團結做好農民致富的領頭人,堅持以人為本,充分依靠群眾。

第三篇

鎮社區轄區面積約2平方千米,無耕地面積,山地面積約150畝。東靠花園路社區、游洲村,南靠游洲村,以京九鐵路為界,西至迎賓大道以西,北靠南山社區、建設路社區。居民總戶數4500戶,轄區人口18000人,常住戶數1100戶,常住人口4200人,其中農業人口541人,城鎮人口3659人,流動人口戶數3400戶,流動人口13800人,2個村民小組,5個業主委員會,40名黨員。

一、基本情況

(一)黨建工作情況

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及“兩會”精神,充分發揚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與時懼進,以社區黨建為龍頭,以社區服務為抓手,穩定為大局,社區共建為紐帶,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創新形式、創新內容、創新手段,努力提升社區各項工作的服務水平,搞好我村黨組織建設工作:

1、抓班子,強隊伍,在爭創活動中,讓廣大黨員在社區建設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著力建設一支朝氣蓬勃、奮發有為、團結有力的街道社區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隊伍,增強了黨組織的內聚力和向心力。

2、抓服務,上水平,我們始終堅持把服務群眾作為社區黨建工作的基本立足點,大力發展社區服務,切實解決居民實際問題,讓居民群眾成為社區建設的最大受益者,增強了黨組織的親和力和吸引力。

3、抓協調、聚合力,為了有效地把黨的工作和黨的活動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我們不斷創新領導方法和工作方式,努力拓展工作領域,積極協調各方利益,有效凝聚各方力量,增強了黨組織的影響力和滲透力。

(二)經濟發展情況

1、工作隊進駐社區后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宣傳,通過召開黨員會、村民小組會、業主委員會議,張貼宣傳標語、黑板報、入戶宣傳“三送”政策,向群眾宣傳“三送”工作的主要內容,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支持“三送”工作,發放“三送”宣傳材料10000余份。

2、積極籌措資金,支持駐點社區做好“三送”工作。

3、走訪慰問了社區留守兒童,其中有孤兒、殘疾兒、貧困兒,為他們送去書包、文具盒、書籍等學習用品。

4、嚴格按照上級相關要求,確保干部到崗到位,嚴格請銷假制度,做好承諾公示、工作臺賬等工作。工作隊深入走訪群眾,發放連心卡、連心冊,讓“三送”活動走進百姓家庭。

(三)新農村建設進展情況

社區無新農村建設點。

(四)社會治安情況

社區總體治安環境良好,面積大,人口多,屬城鄉結合體,既有農村戶口,又有城鎮戶口。轄區內現有商店20家;酒店2家;微型企業40家;學校3所;菜市場1個。隨著城市拓展,農村戶進城買房的人員較多,外來租房人員也較多,居住情況較為復雜,所以房屋界址小糾紛時有發生。

二、社區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社區自成立以來,辦公場所一直借用在信雄路鐵路邊(屬游洲轄區內),離管轄范圍較遠,居民反映辦事不方便。

2、社區居民年純收入0.4萬元,主要收入靠勞務,大部分人員外出打工或就近務工賺錢,沒有其他增收渠道,沒有產業支撐,制約了居民收入的增加。

3、基礎設施建設較差,過去靠群眾籌資籌勞建起來的低標準道路,由于居民沿巷自建房時沒有統籌規劃,未設立地下排污管網,致使生活污水橫流,群眾出行難,既給群眾生活帶來極大不方便又造成鄰里之間矛盾糾紛不斷。

三、推進社區建設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申請縣政府能出面與房產開發商協商提供辦公地點。

2、要積極爭取國家和政府的項目資金扶持,改善村組道路硬化暢通工程。

3、工作人員必須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現實緊迫感,認真做好社區建設的各項工作,要加強社區成員政治素質教育工作,逐步提高社區干部的基本待遇,建立健全社區工作者激勵機制,強化社區工作目標考核不斷提升管理社區、服務居民的能力。

4、面向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服務,通過多渠道、多方式使更多的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和再就業;面向困難群眾的社會救助和福利服務,做好低保工作,切實做到應保盡保。爭資爭項謀求發展為民辦實事好事。

第四篇

村有13個村民小組,386戶,1456人,黨支部一人,黨員32人,田土1305余畝,主要收入來源為種養殖業和外出務工。

一、基本情況

(一)村級經濟發展情況。經濟結構比較單一,主要是水稻,以農為主。生豬、畜禽以家庭養殖為主:勞務輸出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每年該村在外打工人員達80%。收入的主要構成:一是勞務收入,二是糧食和經濟作物銷售收入。勞務輸出人員主要分布在本地工業園,廣東等地,主要從事勞力縫紉、建筑等。

(二)村級組織運轉情況。村支部和村委員會運轉基本正常,“兩委會”班子成員團結協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對村干部作風滿意的占85%以上,黨組織活動基本正常,黨員能按時交納黨費。黨的方針政策能夠得到較好的貫徹落實。對落實農村政策滿意的占80%,基本滿意的農戶為10%。農村人民來信和上訪現象不多,農村基本穩定。

(三)社會事業發展情況。適齡兒童入學率和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99.9%,電話使用率達90%,近年來,該村社會治安良好,沒有大的不安定因素。大部分農戶都建起了樓房。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目標與現實相脫節。“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小康”。但農民在邁向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仍面臨著許多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是全面小康,心中無譜。據初步調查,還有近五分之一的農民還沒有找到一條真正自己力所能及的致富之路。他們對全面小康一沒恰當規劃,二沒自己主見,三沒足夠信心。二是發家致富,力不從心。當然,他們都希望自己早富、快富,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但由于缺乏資金和沒有任何技術特長,只能是望富興嘆。

(二)小農經濟意識制約。在與部分農戶談話中,他們都對目前所處的現狀感到比較滿意,認為現在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就很滿足了,至于在此基礎上有什么更高更好的追求,對早一點過上小康生活則是茫然和無所作為的。由于他們在思想觀念上把自己首先定位在一個較低層次的需求水平上,因此,生產上就永遠停留在滿足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上,年復一年地在這個模式中循環運行。這從根本上不能掙脫小農經濟對他們的約束,不能使他們大膽地勇敢地沖破這個制約去搏擊市場經濟的大潮。

(三)農業生產結構單一。通過調查了解到村在農業生產上主要以水稻生產為主,在經濟收入來源上主要以養鴨、養豬為主。這種單一、低層次的農業生產產業結構從根本上制約了農民在經濟收入方面的增長點,使農民無法在其他經濟作物生產和經濟收入項目方面拓展,取得更多更好的經濟收入。

三、思路及措施

(一)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通過各種培訓會、座談會、典型事例說明會等多種方式逐步引導和轉變農民改變原有的小農經濟意識觀念,盡快地樹立起市場經濟的觀念,用市場經濟的觀念指導生產和經營,擺脫橫臥在村人民經濟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

(二)加強培訓,提高技能。通過普及和提高農村致富實用技術,讓更多的農民能掌握致富本領。在走訪調查中,部分農民反映出一個現象就是:“想致富、無門路”、“想致富、無技術”。因此,實用技術的普及和提高在農村尤其重要和必要。由于當前農村農民文化素質和偏低狀況從根本上決定了農民在自身方面掌握實用技術的難度很大。因此,要通過各種現場培訓會、示范會形式,讓農民能從中盡快吸收和掌握農村致富技術,把掌握的實用技術有效地運用在生產和經營方面,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利潤率,使農民能更多地得到實惠,盡快在經濟收入上有一個較大提高。

(三)調整結構,增加收入。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不斷挖掘農村經濟收入增長帶,形成多層次、多產業的產業結構布局。從現有的單一產業結構分布來看,我認為應在立足于搞好適度規模的糧食作物生產基礎上,根據環境和土壤等自然資源情況,因地制宜,挖掘優勢,引進開發出一系列適宜生產的經濟作物和果樹,以此提高土地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和投入產出比率。在現有的傳統養鴨、豬項目上,要進一步倡導和推行規模化科學養鴨、豬,不斷擴大飼養規模,提高產出量,提高經濟效益,使每家每戶農民都能從中得到更多實惠,提高經濟收入水平。在擴大養鴨、豬項目規模基礎上,還要在養雞、鵝及其他畜牧業方面延伸拓展,使村的種養殖業和生產結構多樣化,經營方式規模化,收入渠道多種化。

第五篇

一、基本情況

(一)黨建(“三送”)工作情況

該班子“兩委”在政治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實事求是,從本地實際出發,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一是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切實執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工作制度。對重大問題,能堅持由黨支部委員會集體討論決定,不存在個人獨斷專行,搞家長制和一言堂的行為;二是堅持執行黨的各項規章制度,按時召開支部委員會、支部黨員大會、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開展正常的組織生活。

“三送”工作情況:截止目前,已做好人好事12件;公開承諾事項10項;民情家訪聯系對象已先后走訪三次以上。

(二)經濟發展情況

上村村民收入主要來源為種植業和外出務工,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該村山地為原始山地,未開發。耕地能夠連成片,但主要是以種植水稻為主,去年因村收入少,被縣里定為貧困村。無工業,加工業。

近年來,在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的帶動下,村民經過自己的辛勤勞動和努力,逐步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2011年,全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為2340元,與前幾年比呈現增長趨勢。

(三)新農村建設進展情況

近年來,上村按照上級的部署和要求,積極開展新農村建設工作,取得了較明顯的成效。

2011年,上村“三清三改”已完成,電網已改造,飲用水改造已完成。但因水質問題,部分村小組農民靠至其他小組挑水維持。

(四)社會治安情況

據調查,上村存在土地山林糾紛、鄰里糾紛等情況,但這些問題經過村委會的協調、處理,都能在村矛盾糾紛調處中心得到有效控制和解決,確保了問題在基層發現、在基層解決,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

據調查,村民反映較強烈的困難和問題:

一是電力問題。部分較偏遠的村小組,電壓較低,無法保證正常的生活用電。在夏天、冬天用電高峰期,這部分村民的照明及生活用電很難保障。

二是農村水利問題村有些良田一下雨就漲水。

二、推進代屋村建設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加強村民惠農宣傳教育。

一要通過宣傳使黨的惠農政策人人明白。讓人民群眾理解村委會的工作;二要加強對村民的政治思想教育。國家扶持、補貼是為了提高農民發展的積極性,解決在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三要增強村民自力更生、加快發展的意識。給村民輸入新的理念,喚起村民建設新農村的信心,要在用好用足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基礎上,通過充分運用典型宣傳和村組黨員干部帶頭,帶動村民脫貧、致富,增強村民想致富、靠勤勞致富的自主能動性。

2、加強項目協調爭取工作。

重點完善村級道路拓寬硬化、電力整網增容、安全飲水、水利灌溉、生態工程建設等基礎設施。要爭取政策、調整思路、制定規劃、統籌全村,抓住扶貧、對接、惠農政策等機遇,采取村級主動與上級支持相結合,國家扶持與群眾投工投勞相結合等措施。

3、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要認真宣傳、貫徹、落實好農村社保、新農合醫保、農業保險、農村高齡補助、農村低保、大病救助等社會保障政策。做好這些民心工程,要創新工作方法,宣傳到位,落實到每家每戶,做到公示公開公平,把政策享受對象姓名、收入狀況、困難程度、保障類別、補助金額等廣泛向村民公示。

第六篇

鎮村位于縣城西郊,距縣城約8公里。村委會駐村民小組。全村共17個村民小組,567戶農戶,2243人口。其中黨員35人,35歲以下的黨員2人,60歲以上的黨員20人,女性黨員3人。總黨員中有“雙帶”能力的黨員15人,高中以上學歷5人。現轄區面積4.5k㎡,其中,耕地面積1542.14畝,山地面積7300畝,村里的主導產業是水稻,全村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3685元,村集體收入1.2萬元。

一、基本情況

村目前任命的村干部有3名:村書記康迂貴、村長、村副書記兼民兵營長、村會計李福金,婦女主任胡金姣;在村掛村包片的鎮干部有3名:鎮副鎮長、鎮民政所、鎮計生專干;縣派“三送”干部有7名:縣交通運輸局工作隊員。

(一)黨建工作情況

村黨建工作的總體思路:1、在縣、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熱忱開展各項為民服務,積極完成上級黨委政府賦予的各項工作任務,努力爭取上級專項資金,在本屆任期內改建好。2、創造條件建好村綜合服務大樓,消除無任何經濟來源的貧困村,為村集體經濟創造堅實的資金來源后盾;四是繼續向上級爭取“小農水”改建資金,完善村林場水庫及豬腦石至官路上蓮塘萬方山塘灌區水渠改拓建設,為農業生產創造良好條件。4、將村部公路至嶺仔腦0.8公里公路改造成水泥路面。5、解決嶺仔腦自來水工程。

黨建工作的主要內容有:一是開展基層組織建設“三有”活動。按照“創先爭優”活動“五好”、“五帶頭”的要求,抓好以支部書記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開展“支部有活力、支書有作為、黨員有形象”基層組織建設活動(支部有活力表現為思想建設好、組織建設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廉潔自律好“五好”村支部;支書有作為則要求支部書記在推動科學發展、“雙帶”致富、為民辦好事實事、維護社會穩定、抓班子帶隊伍上有作為;黨員有形象就是號召廣大黨員在支持鎮村工作、創業致富、服務群眾、弘揚正氣、促進和諧上做表率)。二是開展“雙承諾雙評議”活動,以村“兩委”任期目標、年度工作目標及村干部的工作目標為承諾內容,支部書記向黨委和黨員群眾做出承諾,黨員向支部承諾;黨員對支部進行進評議,群眾對黨員進行評議,通過支書、黨員踐諾,群眾評議推動工作。三是黨員示范共同致富。開展爭創黨員標兵、爭當黨員示范戶等創先爭優活動。四是開展“弘揚革命精神,爭當時代先鋒”活動,以革命精神教育黨員干部,將紅色文化融入黨建中,按照“三培兩帶兩服務”工作要求,培養入黨積極分子8名,發展黨員不少于5名,培育后備村干部2名。

(二)“三送”工作情況

一是七個百分之百助推全覆蓋常態化。以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為契機,扎實推動“三送”工作,將任務分解到每個干部,落實到每戶農戶,要求干部聯系和幫扶農戶做到七個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的干部與農戶結對全覆蓋;百分百上門拜訪入戶聽訴;百分之百的下村同吃同住同勞動;百分之百的發“連心卡”、釘聯系牌、建民情臺帳;百分之百村組座談宣講政策;百分之百扶貧濟困送溫暖;百分之百盡力辦實事、多服務,實現老有所養、少有所學、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困有所幫。

二是開展“五幫五比”活動,推動“三送”工作出實效。為確保“三送”工作取得實效,村開展了“五幫五比”活動。“五幫”即:進一步幫助村組理清工作思路、幫助群眾創業致富、幫助創新社會管理促和諧、幫助群眾解憂濟困辦好事、幫助改善民生辦實事;“五比”即比誰深入農戶最多、比誰結交農民朋友最多、比誰了解群眾訴求最多、比誰解決群眾問題多、比誰辦好事實事最多。通過“五幫五比”活動,熱忱為本村困難戶力爭低保及其家電線老化解決重裝電線保障正常用電,臺區農戶用電偏低,向電力部門爭取電網升級改造,組織人員將高速沿線和諧秀美鄉村房屋改造提升工作做好做實,確保改造任務。經常深入農戶、認真聽取群眾訴求,及時做好矛盾糾紛的排查和調處,將越級上訪、集體上訪等不穩定因素處理在萌芽之中。

(三)村經濟發展情況

從光明山生態旅游開發為契機,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開展優質服務活動,拉動村民第三產業經濟收入,主要以糧食為主體發展其他經濟作物和開發低產田養魚為主的養殖業。村集體經濟主要以建設村集體綜合服務大樓來壯大村集體收入。

(四)社會治安情況

村自從第七屆村支兩委換屆選舉以來,全體村民安居樂業,心想經濟發展,近十年來無重大刑事案件和民事糾紛,村調解委員會從點滴做起,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既無土地、林權、經濟、家族、姓氏等重大民事矛盾,也無上訪事件發生。在和諧社會發展中邁出了可喜一步。

二、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村民的總體文化素質不高,掌握的科學種養的技術很少,尤其是在種草養魚上,還是靠傳統的飼養方法,新的技術和思想一時之間他們還不能接受,極個別農戶的魚塘管理不規范,發展緩慢。

2、制約全村經濟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交通,這也是全村老百姓最盼望解決的重點問題,豬婆石組至嶺仔腦組公路狹窄且坑凹不平,全是泥巴路,沿路有很多果園,影響了生產資料和果品的運輸。涂屋組至圍里組的公路也破爛不堪,嚴重影響村民的出行。

3、村民們對自己享有的各種政治權利缺乏認識,民主意識不強。表面上他們都覺得作為農民不需要什么權利,只要吃飽就行了。這是農民本質的弱點,“小富即安”的求穩心理,“等、靠、要”的思想,濃厚的鄉土觀念,狹隘自私軟弱愚昧的小農思想的集中表現。

4、村容不夠整潔。雖然我們要求村民應保持村容整潔,但積習難改,大家對家居衛生不是很注意。

三、推進村建設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一)加強對村支部的建設、提高村民素質,調整產業結構

以建設五個好支部為目標,黨員、領導干部作為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決策者,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學習,以適應社會發展新形式下的新要求,作風嚴謹,嚴格要求自己,廉潔奉公,為民服務培養黨員帶頭致富。加大對種養魚農戶的培訓,可以通過培訓班,會議,遠程教育,派人出去考察等方式來提高廣大農民朋友的素質。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現代農業,按照產業化發展的方向和要求,對有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的農產品,實行連片規劃建設,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系列化服務。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做大做強生態魚業產業,力爭在3年之內發展養魚農戶100戶,培養養殖大戶30戶以上,在全村培養示范大戶,帶動其他養魚戶的發展。

(二)加強農村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為經濟的發展夯實基礎

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的先導性要素,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要想實現農村生產發展、經濟繁榮和農民收入的持續增加,必須重視和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要不斷加強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建設,改善道路交通條件,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和農業科技裝備水平,以充分發揮當地農村資源優勢,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積極爭取協調各種資金,爭取年內解決村部食堂危房改造,將豬婆石組至嶺仔腦組0.8公里和涂屋組至圍里組0.6公里公路改造成水泥路面。

(三)加強農村民主建設

用民主權利來誘導那些消極參與的農民,進行各項能力的學習,提高他們的素質,努力推進農村的民主建設。

1、重大事項由民主張。抓住落實和完善村民代表會議和村民會議制度這個關鍵,依法充分發揮村民代表會議和村民會議作用,完善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議事規則,對村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立項、承包方案等與村民切身利益相關的重大事項,讓村民作主,落實多數人決定的原則,進一步增強重大事務決策透明性、民主性和科學性,調動廣大群眾自覺參與村務管理的積極性,讓村民得到更多的實惠,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2、重要事務由民管理。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發動群眾討論制訂《村規民約》,建立決策事項預告征詢、民主議事協商等制度,開展“民主聽證會”、“民情分析會”、“村民議事日”活動,積極發揮黨員、村民代表的作用,對村集體資產經營、集體舉債、集體資產處理等與群眾利益相關的村級事務和公共利益交給群眾管,

3、主要建設由民支撐。我們要珍惜民力,最大程度地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對興修學校、道路、電力、自來水等涉及群眾利益的重大設施建設,人財物的投入主要依靠群眾,引導鼓勵廣大群眾克服“怨天尤人”和等、靠、要的單純依賴思想,以及無所作為、小進即滿、小富即安、不思進取的小農意識,主動出資、出物、出力,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進一步減輕當地黨委政府的財政負擔,使黨委政府能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

4、村務活動由民監督。建立村民監督委員會,進一步完善落實村務公開制度,推行村級黨務公開,計劃生育政策的落實方案、村級財務使用管理等群眾關注的事項,讓群眾享有知情權、參與權,并有效履行監督權,這既增強了黨員群眾發揮作用的主動性,既促進干部辦事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又能使村級組織借助外部力量的監督,克服“暗箱操作”、“隨意操作”、“無時限操作”等弊端,更好地推進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工作的深入開展。

5、工作成效由民評定。建立健全村干部民主評議和責任追究制度,每年組織一次村干部向全體黨員、村民代表述職,黨員和村民代表據此對村干部進行民主測評。這樣可以改變以往村干部考核檔次由上級定的做法,扭轉村干部“對上負責不對下負責”,工作效果不理想的狀況,使村干部對自己要求更高,為村里想得更多,為村民辦事也更多了。

6、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爭取更加和諧的農村社會環境。建設農村和諧社會首先要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在農村,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應當是農村及農業經濟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相和諧,農村及農業經濟活動的需求增長與自然生態系統供給能力相適應,形成人與自然共同生息與協調發展關系。村應該注重農戶經濟增長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的、可持續的發展關系。其次要實現人與人和諧。在人與自然的矛盾日趨尖銳的基礎上必然伴隨著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這就使當代人之間、當代人與后代人之間的矛盾加劇,成為農村與農業發展的重大矛盾。因此,人與人應該和諧發展,不僅要代內相和諧,而且要代際相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是要一代更比一代和諧。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使村容、村貌有較大改觀,力爭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奮斗目標。

第七篇

鎮村位于縣城南面,距縣城8公里,全村共10個村民小組,503戶農戶,2088人。其中黨員39人,35歲以下的黨員8人,60歲以上的黨員11人,女性黨員3人,有“雙帶”能力的黨員3人,高中以上學歷10人。現轄區面積2825km2,其中,耕地面積1967畝,山地面積368畝。村里的主導產業是蘿卜、西瓜,全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0.413萬元,村集體年收入5萬元。

一、基本情況

(一)黨建工作情況

村“兩委”現有5名干部,其中村支委員3人,村委委員5人,全村共有黨員39人,近幾年來,發展黨員6人,入黨積極分子7人,預備黨員1名,發展后備干部2名,村支部每一季度召開一次黨員大會,實現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政務公開,堅持民主政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加強黨群干群關系,努力調動黨員,村民的參與政務、事務的積極性。

在“兩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多方籌資30多萬元,在老村部的位置新建了一幢300多平方米的辦公大樓,新村部的落成,極大地改善了我們為民服務的辦公環境,提高了村級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號召力,提升了村對外形象,我們還要添置新的辦公用品,設立農民科技書屋、遠程教育學習室、黨員活動室。

在“三送”強入軌以來,我們工作組已走訪80多農戶,撰寫民情日記80余篇,做好人好事5件,化解民事糾紛2期起,公開承諾建設1件水型公益項目建設,為“兩委”完成近期目標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二)經濟發展情況

近年來隨著中央省、市、縣、鎮各級黨委,政府支農惠農政策的出臺和貫徹落實,我村在經濟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增收等確有了較大的改善,在特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進了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

(1)農業生產情況。我村現有耕地面積1967畝,人均耕地面積0.94畝,全村人均收入為0.41萬元,除部分青年在沿海城市打工外,全村主要以發展第一產業為主。

(2)產業結構情況,在農業產業結構中主要以“糧食、蔬菜、畜牧、漁業”四個產業為主,大多以種植糧食為主,少數農戶兼種蘿卜、西瓜、蔬菜,多數村民靠天吃飯。

(3)新農村建設進展情況

在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結合本村實際,我村重點抓了幾個新農村建設點,大力整治建房秩序,整治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現象,大力推廣新戶型,整體推進通組公路和農村。

全村水泥路硬化約4公里,解決飲用水農戶100多戶,新增“U”型槽水利建設1個多公里,去年全村500多農戶實現了電線路改造,保證了農民用地的需求和用電質量,基本上實現了全村通公路、通電、通水、通電視、通電訊。

(四)社會治安情況

結合“三送”及公安機關的農戶大走訪活動,我村實現防控并舉,在構建和諧社會大局上抓落實,一是抓好社會治安信訪維穩工作,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強化責任主體以責任落實推動工作落實,加大各類矛盾糾紛的排查力度,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努力實現“一保持,兩提高,三下降,四杜絕”,堅決防止初信犯變成重信重訪,簡單問題變復雜問題,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資金投入不足。主要體現在下幾方面:一是水利設施落后,水庫修建數量較少,不能滿足村民的農業生產、生活用水;二是村容、村貌等基礎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多數村組建設雜亂無章,比較凌亂,路面硬化、綠化、美化、凈化設施建設不到位,環境衛生條件差,全村的各小組基本上均列垃圾處理池等;三是農村科技、文化和醫療衛生條件差,設備設施落后。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建投入資金不足、投入困難,均制約著我村經濟建設的進程;

2、全村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差,生產水平不高,勞動力素質低。全村的田地比較零星、分散,多數是梯田和坡地,不利于機械化耕作,基本上還處于“牛耕馬馱”的手工狀態,增加了勞動成本,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受到制約和影響,使農業增效、增收困難。勞動力素質低,村民還有相當數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進則滿”心理,農民素質不高的現狀嚴重制約著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3、農民收入低,產業化水平不高,增收渠道窄。當前,全村仍面臨著缺乏新產業支撐,農業產業結構、農村經濟結構矛盾突出,產品市場化程度低,農產品價格偏低,農民增收項目不多,農民增收難等諸多困難和問題。

4、村委會基層組織建設仍然薄弱。一是全村組干部科技文化素質偏低,村“兩委”班子成員中,初中程度化還占50%的比重,這對新時期農業發展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發展農村經濟的能力和后勁不強,在帶領群眾致富的路上力不從心;二是基層組織建設還有待完善、加強。

三、對策及建議

(一)加大新農村建設和各項涉農政策的宣傳力度。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宣傳涉及“三農”問題的法律法規,宣傳黨委、政府關于“三農”工作的有關決議、決定和重要舉措,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增強發展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充分利用標語、黑板報、村組會議等進行多渠宣傳。

(二)科學規劃,分類指導,逐步落實。村級“兩委”班子要認真研究,立足本村實際,突出本地特色,提出符合本村實際的經濟建設發展規劃,要按照科學發展的要求,統一布局,協調發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生態環境。加強2個水庫的巡查、維護工作保障部分村組的生產、生活用水,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水庫要力爭列入除險加固工程項目。

(三)抓好農業科技文化的培訓、推廣。一方面加大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力度,要積極推廣運用各種集約、高效、節約型農業技術,提高農業資源和投入品的使用效率,降低資源消耗。如積極推廣配方施肥等農業技實用技術。另一方面要積極推進農村勞務開發,全面實施農民工培訓工程,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和自我發展能力,積極鼓勵農村剩余勞力外出務工增加農民的收入。

(四)要抓特色產業的發展和培育,著力調整農業結構,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民增收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內容,要搞好規劃,保護耕地。應堅持“圍繞增收調整結構”的思路,正確引導農民按照市場需求,對當地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進行扶持、培育,并發展好現有的優勢產業。

(五)推進民主法制進程,完善各種制度。堅持和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制度,規范和完善村級事務決策管理機制和各項村規民約,增強村干部、村民對公共基礎設施的保護意識,確保公共基礎設施安全完整,增強群眾依法維護合法權益的能力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為我村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加強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確保農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

總之,“三送”工作涉及千家萬戶,是一項統一工程,絕不可能一蹴而蹴,需要我們長期努力,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從解決農民最關注、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實際問題入手,以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產業支撐和改善人居環境為突破口,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廣泛參與的積極性,調動全社會共同參與支持的積極性。用3至5年,或更長時間,使我村的基礎設設施更加完整,農民生活更加寬裕,村容村貌更加整潔,農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更加和諧。

第八篇

鎮村位于縣城東部,毗臨縣城,全村共有19個村民小組,962戶農戶,2671口人。其中黨員52人,35歲以下的黨員4人,60歲以上的黨員16人,女性黨員5人,有“雙帶”能力的黨員4人,高中以上學歷3人。現轄區面積1835畝,其中耕地面積450畝,山地面積1200畝。村里的主導產業是疏菜、全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600元,村集體基本上沒有收入。

村的村民淳樸善良,熱情好客。村經濟結構比較單一,主要是水稻、蔬菜為主。地勢平坦;養殖業有一定規模,生豬、畜禽以家庭養殖為主;勞務輸出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每年在外打工人員達80%。收入的主要構成:一是勞務收入,二是糧食和經濟作物銷售收入。勞務輸出人員主要分布在廣東、縣城,主要從事制造、縫紉、建筑等行業。

一、基本情況

(一)黨建(“三送”)工作情況

村支部和村委員會運轉基本正常,“兩委會”班子成員團結協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村支兩委團結合作,辦事情積極認真,謀發展思發展的愿望強烈,村的村民淳樸善良,熱情好客,思發展盼發展的愿望心切。對村干部作風滿意的占96%以上,黨組織活動基本正常,黨員能按時交納黨費。黨的方針政策能夠得到較好的貫徹落實。對落實農村政策滿意的占90%,基本滿意的農戶為10%。

村“三送”工作隊積極開展小型公益事業調查,通過調查發現的問題認真地進行梳理,并提出解決措施。

(二)經濟發展情況

全村共擁有耕地面積450畝,山地面積1200畝,村民收入主要來源于種植業、養殖業和打工收入。通過培訓班,會議,遠程教育。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現代農業,按照產業化發展的方向和要求,對有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的農產品,實行連片規劃建設,形成有特色的區域性主導產業,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系列化服務。

隨著國家和省、市、縣政府對“三農”問題的日益重視和強農惠農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斷加大,農村經濟穩步發展,村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生活條件逐步改善,上年人均純收入達到2600元。

二、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目標與現實相脫節。

“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小康”。但農民在邁向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仍面臨著許多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一是全面小康,心中無譜。據初步調查,還有近五分之一的村民還沒有找到一條真正自己力所能及的致富之路。他們對全面小康,一沒恰當規劃;二沒自己主見;三沒足夠信心。二是發家致富,力不從心。當然,他們都希望自己早富、快富,過上更加幸福、美滿的生活,但由于缺乏資金和沒有任何技術特長,只能是望富興嘆。

(二)小農經濟意識制約。

在與部分村民談話中,他們都對目前所處的現狀感到比較滿意,認為現在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就很滿足了,至于在此基礎上有什么更高更好的追求,對早一點過上小康生活則是茫然的和無所作為的。從根本上不能掙脫小農經濟對他們的約束,不能使他們大膽地勇敢地沖破這個制約去搏擊市場經濟的大潮。

(三)農業生產結構單一。

通過調查了解到村在農業生產上主要以水稻、蔬菜生產為主,在經濟收入來源上主要以養魚、養豬為主。這種單一、低層次的農業生產產業結構從根本上制約了農民在經濟收入方面的增長點,使農民無法在其他經濟作物生產和經濟收入項目方面拓展,取得更多更好的經濟收入。

三、推進村建設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一)解放思想,轉變觀念。

通過各種培訓會、座談會、典型事例說明會等多種方式逐步引導和轉變村民改變原有的小農經濟意識觀念,盡快地樹立起市場經濟的觀念,用市場經濟的觀念指導生產和經營。

(二)加強培訓,提高技能。

通過普及和提高農村致富實用技術,讓更多的村民能掌握致富本領。在走訪調查中,部分村民反映出一個現象就是:“想致富、無門路”、“想致富、無技術”。因此,實用技術的普及和提高在農村尤其重要和必要。要通過各種現場培訓會、示范會形式,讓村民能從中盡快吸收和掌握農村致富技術,把掌握的實用技術有效地運用在生產和經營方面,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利潤率,使村民能更多地得到實惠,盡快在經濟收入上有一個較大提高。

(三)調整結構,增加收入。

大力調整農村產業結構,不斷挖掘農村經濟收入增長帶,形成多層次、多產業的產業結構布局。根據村的環境和土壤等自然資源情況,因地制宜,挖掘優勢,引進開發出一系列適宜生產的經濟作物,以此提高土地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和投入產出比率。在現有的傳統養魚、養豬項目上,要進一步倡導和推行規模化科學養魚、養豬,不斷擴大飼養規模,提高產出量,提高經濟效益,使每家每戶都能從中得到更多實惠,提高經濟收入水平。在擴大養魚、養豬項目規模基礎上,還要在養雞、鵝、鴨及其他畜牧業方面延伸拓展,使村的種養殖業和生產結構多樣化,經營方式規模化,收入渠道多種化。

第九篇

鎮村位于鎮北面,村委會駐村。全村共20個村民小組,720戶農戶,2730人口。其中黨員41人,35歲以下的黨員1人,60歲以上的黨員19人,女性黨員3人,有“雙帶”能力的黨員8人,高中以上學歷10人。現轄區面積6km2,其中,耕地面積87畝,山地面積1200畝,村里的主導產業是第二、三產業,全村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400元,村集體收入190000元。

一、基本情況

村目前任命的村干部有,9名:村書記:。預備黨員轉正兩名:,入黨積極分子兩名:,發展對象:。包片領導干部、鎮黨委政法委員:,駐村干部:,縣派“三送”干部有2名:縣規劃建設局。

(一)黨建工作情況

黨建工作的主要內容有:

1、開展基層組織建設“三有”活動。按照“創先爭優”活動“五好”、“五帶頭”的要求,抓好以支部書記為核心的村級組織建設,開展了“支部有活力、支書有作為、黨員有形象”基層組織建設活動(支部有活力表現為思想建設好、組織建設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廉潔自律好“五好”村支部;支書有作為則要求支部書記在推動科學發展、“雙帶”致富、為民辦好事實事、維護社會穩定、抓班子帶隊伍上有作為;黨員有形象就是號召廣大黨員在支持鎮村工作、創業致富、服務群眾、弘揚正氣、促進和諧上做表率)。

2、開展“雙承諾雙評議”活動,以村“兩委”任期目標、年度工作目標及村干部的工作目標為承諾內容,支部書記向黨委和黨員群眾做出承諾,黨員向支部承諾;黨員對支部進行進評議,群眾對黨員進行評議,通過支書、黨員踐諾,群眾評議推動工作。三是黨員示范共致富。開展爭創黨員標兵、爭當黨員示范戶等創先爭優活動。以黨員示范戶,帶動其他700多戶群眾創業致富。按照“三培兩帶兩服務”工作要求,培養入黨積極分子2名以上,發展黨員不少于1名。

(二)“三送”工作情況

1、七個百分之百助推全覆蓋常態化。以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為契機,扎實推動“三送”工作,將任務分解到每個干部,落實到每戶農戶,要求干部聯系和幫扶農戶做到七個百分之百,即百分之百的干部與農戶結對全覆蓋;百分百上門拜訪入戶聽訴;百分之百的下村同吃同住同勞動;百分之百的發“連心卡”、釘聯系牌、建民情臺帳;百分之百村組座談宣講政策;百分之百扶貧濟困送溫暖;百分之百盡力辦實事、多服務,實現老有所養、少有所學、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困有所幫。

2、“六個一”打造物技96333,創新社會服務。為創新“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工作的形式,搭建產業服務平臺,在園藝場黨員創業科技示范基地建立物技96333,按照一個場所、一部電話、一支隊伍、一個物資信息超市、一個基金、一套機制“六個一”的標準進行打造。一個場所,即建立一個物技96333辦公服務室,按有牌子、有辦公設備、有相關制度牌等布置;一部電話,即開通物技96333服務熱線,解決服務訴求不暢的問題;一支隊伍,開展各項服務;一個物資信息超市,即收集農資材料、新技術信息、廠商服務信息,為果農免費提供信息,幫助解決信息不暢的問題;一個基金,即通過政府撥一點、廠商贊助一點、社會捐助一點的辦法,籌集一筆資金,為困難戶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一套機制,就是建立物技96333的管理、運行、保障等機制,確保物技96333正常運轉。

3、開展“五幫五比”活動,推動“三送”工作出實效。為確保“三送”工作取得實效,村開展了“五幫五比”活動。“五幫”即:進一步幫助村組理清工作思路、幫助群眾創業致富、幫助創新社會管理促和諧、幫助群眾解憂濟困辦好事、幫助改善民生辦實事;“五比”即比誰深入農戶最多、比誰結交農民朋友最多、比誰了解群眾訴求最多、比誰解決群眾問題多、比誰辦好事實事最多。經常深入農戶,認真聽取群眾訴求,及時做好矛盾糾紛的排查和調處,將越級上訪,集體上訪等不穩定因素處理在萌芽之中。

(三)村經濟發展情況

村原有兩棟大樓。現信安公路已建成投資500萬大樓現正對外招租。村民的收入主要來源為第二、三產業。三年計劃多種產業全面發展,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

(四)新農村建設的進展情況

村的新農村建設點緊緊圍繞黨建示范村建設這個主題,根據實際情況,編制了村莊規劃,然后邀請土管、規劃部門實地勘察,結合村的人口、土地、產業等方面的情況編制出長遠規劃和近期規劃。

(五)社會治安情況

村群眾基礎較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面推行“一崗三員”綜治維穩模式,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治安網絡健全,作用發揮較好,不發生刑事案件,公眾安全感增強,對社會治安滿意率和對平安創建知曉率有所提高。做好矛盾糾紛的排查和調處,上訪人員大幅度減少,不出現越級上訪、集體上訪。但近期來,也出現了一些糾紛、矛盾。主要有:村民劉充國反映富華公司開挖基礎造成其圍墻裂開,需富華公司維修的問題等。以上糾紛通過鎮、村、三送干部的共同努力,耐心調解,于將這些不穩定因素消滅于萌芽之中。

二、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村有700戶,基本上沒有農田都是靠第二、三產業獲得經濟來源,所以就業比較困難。

2、集體經濟相當落后,集體收入只有村原有兩棟大樓招租。

三、推進村建設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大力第二、三產業,解決農戶就業難的問題。

2.加大集體經濟扶持力度,以集體投資的模式發展第二、三產業,以提高集體經濟收入。

第十篇

鎮村位于縣城區以南5公里處,全村共有7個自然村,15個村民小組,總戶數420戶,總人口1676人,其中五保戶3戶,低保戶29戶,共計83人,計生困難戶15戶,優撫對象6人,貧困學生18人。現有黨員39人,35歲以下黨員3人,60歲以上黨員8人,女黨員3人,高中以上學歷7人,困難黨員6人。全村土坯房87戶,其中2012年改建完成9戶,13戶不符合危舊土坯房改建政策。

現轄區面積8055.5畝,其中耕地面積1299畝,山地面積5566畝。村里的主導產業是半夏、蔬菜,全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4300元,村集體基本上沒有收入。

村的村民淳樸善良,熱情好客。村經濟結構比較單一,主要是半夏、水稻、以農為主。地勢低洼,怕澇;養殖業有一定規模,生豬、畜禽以家庭養殖為主;勞務輸出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每年在外打工人員達70%。收入的主要構成:一是勞務收入,二是糧食和經濟作物銷售收入。勞務輸出人員主要分布在城,主要從事制造、縫紉、建筑行業。

一、基本情況

(一)黨建工作情況

1.班子建設:按照基層組織建設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強組織,增活力”這一主題,全面落實基層黨建工作各項任務,著力解決我村黨組織建設中的突出問題,著力增強我村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著力完善加強我村黨組織建設的體制機制,充分發揮我村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

按照“抓落實、全覆蓋、求實效、受歡迎”的工作要求,搞好我村黨組織建設工作:

一是抓落實,就是把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關于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一系列部署要求落到實處。向搞得較好的基層組織學習;

二是全覆蓋,就是堅持一抓到底,讓支部的每名黨員都行動起來,并自覺參與進來;

三是求實效,就是在本村扎扎實實抓幾件實事,解決幾個突出問題,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義;

四是受歡迎,就是貼近基層要求,回應黨員關切,順應群眾期盼,把基層組織建設年辦成群眾滿意工程;

2.村建設:村經濟薄弱,基礎較差,但我們將敢于破解困難,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籌資爭項,力爭年內改變辦公基礎設施建設。

3.黨員發展,我支部將按《黨章》的相關規定,吸收高學歷,高素質的仁人志士加入黨組織,力爭在年內完吸收入黨積極分子2名,轉入預備黨員1名。

4.民情家訪,我們按照市委“三送”工作的總體布署,全覆蓋、常態化開展大走訪,了解民情,體查民意,傾聽民眾訴訟,并做好記錄,分類解決相關事宜。

(二)經濟發展情況

1、工作隊進駐村后采取多項措施加強宣傳力度,通過召開黨員會、村民組長會,張貼宣傳標語、黑板報,入戶宣傳“三送”政策等多種形式,積極向村民宣傳“三送”工作的目的和意義,引導村民積極參與支持“三送”工作,發放“三送”宣傳材料。

2、嚴格按照上級相關要求,強化工作紀律,確保干部到崗到位,嚴格請銷假制度,做好承諾公示,工作臺賬等工作,工作隊員深入走訪村民,了解包扶對象家庭情況,釘好聯系牌,寫好連心冊、發放連心卡,基本上做了全覆蓋,讓“三送”活動走入百姓家庭,三送干共撰寫民情日志100多篇,上傳日志30余篇。協助村調解矛盾糾紛4起,答復信訪案件兩起。

3、實實在地對村進行幫扶。一是單位干部自發捐資600元幫助困難學生;二是利用“七一”時機,單位出資1200元,走訪慰問困難黨員;三是結合村特點,出資3000元搞好“三送”宣傳工作。四是建設小型公益項目,我辦出資3.2萬元,扶持村進行通過公路的拓寬和農田灌溉水渠的維修疏通。

(四)社會綜合治理情況

村為治安情況較好的村之一,面積大,人口多,民風純樸,人與人之間關系融洽,多年未出現重大案件和事故。但村莊衛生環境保持較一般。

二、村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水澇災害嚴重。由于該村地勢低洼,每年七至九月份汛期,西江河水上漲,淹沒村里60%的耕地,造成村民生活減收;水位較高時還會淹沒通往村里唯一的水泥路,給村民出行、孩子們上學帶來危險。

(二)森林防火形勢嚴峻。山地面積廣闊,森林茂密,秋季氣候炎熱,空氣干燥,非常容易發生森林火災,同時村民房屋大多依山而建,火災隱患較大。

(三)進出道路狹窄。現有唯一的一條通村公路路面寬3.5米,大部分路段沒有路肩,隨著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私家車逐漸增多,通摩托車的路已明顯難以滿足交通運輸需求,會車困難,也沒有可以迂回的道路。

(四)危舊土坯房數量大。經過2012年一年的改造,村里仍然還有65戶需要改造,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臨高速路的村莊房屋需美化,工作量非常大。

(五)衛生環境難以保持。經過幾年的新農村建設、“三送”活動,村莊環境有很大改觀,村民衛生意識較強。但由于村級保潔的資金缺乏,致使垃圾不能得到及時的處理,影響整體村貌。

三、推進村建設和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提高能力素質。加強對村班子成員政治素質教育工作、提高政治修養和在村工作的認知度。

2.改變工作狀態。加強理論學習,努力做好村民工作,在作風上求改變,消除低級萎靡工作作風,要在發展上求生存。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爭資爭項。

3.加強“三送”工作。一是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全力以赴抓“三送”工作。二是深入群眾,收集情況。鎮、村、駐點單位上下一致,圍繞“九+幾”的工作目標收集整理訴求、困難,制作訴求困難臺賬,并向村民公示,按時、保質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三是投入人、財、物力。常駐隊員必須每月住村15天以上,分管領導駐村10天以上,其他干部每半年走訪工作對象一次。并要做到“六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