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勞務輸出自查匯報
時間:2022-07-17 05:46:00
導語:落實勞務輸出自查匯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幾年來,縣委、縣政府積極發展勞務產業,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開辟新的增收渠道,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間,全縣勞務輸出累計達23萬人次,創經濟收入累計達10億元,僅全縣勞務輸出6萬人,實現經濟收入3.14億元,對當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率達47%。簡單的數字充分說明勞務輸出給農民帶來的效益是巨大的,“勞務產業”已成為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農民現金收入的重要渠道。
我縣勞務產業發展的現狀:
從輸出人員年齡結構看,以青壯年居多。調查發現,外出務工人員中,初、高中畢業的未婚男青年占35%,30-50歲的人員占60%。
從輸出人員文化結構看,我縣勞動力文化層次以初中文化為主,這些人大都集中在16-40歲的青壯年中,占65%,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勞動力較為缺乏。
從輸出區域看,分布廣且相對集中。據統計,我縣勞務人員在市內占20%,省內占40%,省外占40%,省內以市為主,省外涉及全國10多個省市、20多個地區,尤以和等地為主。目前在具有穩定的勞務需求關系,是我縣勞務輸出的重要基地。
從輸出行業看,第三產業占60%,第二產業占30%,第一產業占10%。從業范圍主要有建筑、采礦、運輸、加工、餐飲服務、保安、家政服務、產業開發等20多個行業,且大多以體力型為主,以在、等地采礦、采煤的居多,占輸出人數的55%
從輸出途徑看,大多數輸出人員以自發外出為主,主要靠血緣、人緣、地緣關系外出。到各職業介紹機構登記的大多為初、高中畢業學生,30歲以上的人員很少到職介所求職。
從輸出效益看,勞務輸出已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據對在晉城挖煤民工的調查,一個挖煤工年收入在2萬元左右,爆破、開機等專業人員年收入在4萬元以上,除去各種費用后,年純收入2萬元以上,是在家鄉種地收入的10-20倍。在深圳、一些公司工作的普工年純收入在7000-15000元之間。從效益比較上講,外出務工投入少,見效快,收益也十分可觀,是促進農民增收的一條既現實又快捷的途徑。年全縣共輸出5.9萬人,創收1.72億元,對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貢獻率達33%,年全縣輸出6萬人,創收3.14億,勞務收入對農民純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47%。這充分說明了勞務輸出已成為全縣農民增收的響當當的“鐵桿莊稼”,是實現災年不減收的有效措施,起到了解決失業、促進增收、維護穩定的作用。
我縣勞務產業發展的特點:
一是政府高度重視。從統籌城鄉就業的高度出發,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納入“大就業”格局進行統籌安排和謀劃,并將勞務輸出目標任務納入國民經濟計劃一同下達到各有關部門和鄉鎮,并嚴格考核,使勞務輸出工作做到層層有機構,村村有指標,形成一級抓一級,上下貫通的勞務輸出工作領導體系。
二是能人帶動發展。據統計,我縣6萬多名勞務輸出大軍中,在外從事采礦的大小“礦老板”、“包工頭”有200多人,采礦工達2萬多人,占勞務輸出人員的55%,而他們的收入要占勞務總收入的85%左右,個人月均凈收入都在元以上,規模大、效益高、行業集中。務工人員之所以跟著勞務能人走,一方面是同鄉,相互信任,出去后有依靠,工作生活有保障;另一方面勞務能人頭腦活,點子多,創業成功的示范帶動作用激勵他們勇敢地走了出去。勞務能人帶動是我縣現階段勞務輸出的主要方式。
三是協會式勞務優勢初顯。要發展壯大務工領域,成立一定的協會組織十分必要。和的數百群眾在市各大街搞清真食品加工,帶動了8000多人就業。月在成立的市創業者協會更為我縣勞務輸出形式增添了新的亮點,實現了一人辦店帶動多人就業的倍增效應。
四是形象化股份制合伙勞務異軍突起。為了讓更多的群眾有錢掙,一些勞務能人首先吸納當地有頭腦群眾的資金在外開礦辦廠,“入股”的群眾投入了資金,自然首先介紹自己的親朋好友前去務工,促進了當地的勞務輸出,這種模式為更多的人們所接受。
五是返鄉創業彌補了金融危機對勞務產業的影響。隨著國家對農民工創業政策的進一步落實,越來越多的農民工走上了回鄉創業之路。大坪鎮烤煙種植大戶王新平,回鄉種植了100多畝烤煙,吸納當地30多人就業。達仁鎮玉泉村的魯遠席,去年回鄉成立了縣鴻鑫水電工程有限公司,投資萬元開發三觀廟電站,開工后可帶動近200人實現就地轉移就業。結子鄉寧啟德,25年來一直在煤礦務工,受金融危機影響去年月返鄉,他租地2.5畝,加上自己的承包地共計5.5畝,政府無償為他投資鋼管、竹材共計1.8萬元,幫他建成9個蔬菜大棚,預計今年蔬菜收入4萬元。農民工的返鄉創業,不僅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更給農村勞動力就業帶來了廣闊的空間。
我縣勞務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縣勞務經濟雖然發展迅速,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是有組織化輸出相對較低,呈“松散”型。據調查統計,200*年全縣通過政府部門、單位及中介機構組織輸出的務工人員僅占輸出總量的35%左右,而其余65%則是自發的,在無序的、未經就業培訓、隨大流式地自發外出靠“親帶親、鄰帶鄰”的形式結伴外出打工,類似“游擊隊”,組織松散,隨意性大,風險較高。
二是輸出人員文化素質相對低,呈“苦力”型。全縣外出務工群體中,擁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專業技能的人員比重較少,經過培訓外出人員比重更小。從業多為采礦、采煤、建筑等勞動風險大、時間長、強度高的工作。初、高中畢業的學生多數從事的是服裝加工、電子裝配、保安等簡單體力勞動或流水線組裝,很難學到一技之長,返鄉后創業能力較差。
三是資金、人才回歸少,呈“外流”型。調查發現,部分人員通過打工積累資本、學有所成后,開始在外地發展經營,有的甚至舉家外遷,回來創業的較少。
四是有些鄉鎮和部門重視不夠,呈“粗放”型。雖然縣委、縣政府對勞務輸出工作極為重視,但個別鄉鎮領導認為群眾對勞務輸出積極性很高,把會開好,報表填好就算完成任務。
五是農民工維權服務有待進一步提高。
六是經費投入不足。我縣勞務產業收入在農民人均純收入中幾乎占到50%,但與其他產業相比較在經費投入上差距十分明顯,這對勞務產業的發展在考察、調研、開發、基地建設、維權服務等方面均有較大影響。
發展勞務產業的幾點建議:
針對我縣當前勞務產業民展中存在的問題,建議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實現輸出組織基地化、流轉有序化、產業主導化,把我縣勞務產業做大做強。
1、進一步加強宣傳引導,轉變輸出觀念。發展勞務產業,不但可以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更重要的是,許多外出人員經過打工的磨煉,更新了觀念,解放了思想,學到了一技之長,往往成為勤勞致富、振興本村經濟的帶頭人。實踐證明,發展勞務產業,輸出的是勞動力,帶回的是技術和資金,可以有力地促進民營經濟和招商引資工作的發展。因此,各鄉鎮和相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以及召開村民大會、勞務信息、請外出務工人員現身說法等形式,大力宣傳走出家門、外出務工經商學藝的現實意義,把“勞務產業”炒熱、叫響。在城鎮,要引導廣大下崗失業人員破除所有制觀念,消除等、靠、要的思想,放下架子,樹立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的意識;在農村,要引導廣大農村家庭破除“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的”的守舊觀念,引導好廣大農村青年外出務工的積極性,進一步破除“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窮窩好”的戀家思想和“怕吃苦、怕受累”的懶散思想,樹立“好男兒志在四方,吃苦受累方能鍛煉成才”的意識。通過廣泛地宣傳、發動,在全縣形成“外出務工光榮,在家守靠無能”的氛圍,讓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轉化為巨大的經濟優勢。
2、培育市場主體,提高組織化程度。在現有的基礎上,整合優化公共就業服務資源,構建組織健全、城鄉統一、功能齊全、規范高效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各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要牢牢將勞務輸出抓在手中,充分發揮組織作用。要鼓勵和支持涉農部門、經濟實體和機關干部、農村能人以及大中專畢業生領辦、創辦集職業技能培訓、職業介紹、勞務輸出、信息搜集為一體的農村勞務中介機構,鼓勵中介機構、培訓機構、基地鄉鎮三方合作,提高區域勞務的組織化、市場化、產業化水平。
3、完善組織網絡,拓寬輸出區域。一是建網絡、拓市場。要在縣內建立起縣、鄉(鎮)、村三級聯動的組織網絡。縣里由勞動部門具體組織協調各中介機構和中介組織,各鄉鎮設立勞務輸出辦公室,每村有一至兩個信息員,負責信息,組織人員。同時,縣勞動部門要實現與全國勞動力市場的信息聯網,疏通全國范圍內勞動力轉移渠道,為外出打工者提供容量大、全方位、多層面的信息服務,使發達地區成為我縣發展民營經濟的“孵化器”。二是要抓調控、促規范。勞動部門要加大調控力度,強化對勞務輸出市場管理,堅持勞動中介組織審批制度,嚴格勞務收費管理。嚴厲打擊虛假勞務信息和欺詐務工人員的行為,切實做到培訓對路、輸出可靠、維權確保。三是常聯絡、通信息。加強與輸出地和用工企業以及在外勞務能人的聯絡,及時掌握用工信息,暢通信息傳遞渠道。在信息方式上,除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傳單、《勞務信息》外,還要將勞務信息納入村務公開內容,由各鄉鎮勞保所和勞務信息員負責及時提供和更新用工信息,以提高信息傳遞的覆蓋面和時效性。
4、加強輸出培訓,完善配套服務。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工業化、信息化、現代化程度的提高,用工單位對勞動者素質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從當前勞務市場的需求看,有一定技術專長、各方面素質較高的勞動者競爭力強、待遇高。因此要把提高勞動者競爭能力作為發展勞務產業的基點和支撐。要依托縣職業中學、縣就業培訓中心、縣農廣校等培訓機構,重點培養初級勞務人才,擴增中級勞務人才,精造高級勞務人才,采取短訓與長訓相結合,專業技能培訓和創業理念民、務工常識相結合,積極組織訂單式培訓和崗位培訓,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競爭力。要強化管理服務,以縣勞動部門為主,在勞務輸出的主要地區建立駐外辦事機構,派駐常駐人員,以實現由單一的勞務輸出向勞動就業維權一體化服務的轉變。鼓勵他們回鄉創業,為他們創業創造好的軟硬環境。
5、加大勞務產業發展的經費投入。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指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建立農民工管理和服務工作的經費保障機制,將涉及農民工的勞動就業、計劃生育、子女教育、治安管理等有關經費,納入正常的財政預算支出范圍”,但我縣目前對勞務產業的開發實際投入相對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勞務輸出工作的開展。建議縣政府進一步調整優化財政資金的支出結構,安排相應的資金支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逐年增加農村勞動力培訓、職業指導、市場開拓等方面的經費投入。
- 上一篇:股東權的司法保護綜述
- 下一篇:習慣模式與法律模式的結合綜述
精品范文
1落實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