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形勢  揚長避短把非國有經濟推向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時間:2022-04-24 10:01:00

導語:認清形勢  揚長避短把非國有經濟推向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認清形勢  揚長避短把非國有經濟推向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認清形勢揚長避短非國有經濟推向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幾年來,我區非國有經濟工作在地委行署的高度重視下,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近年來平均增長速度在30%以上,尤其是非國有經濟稅金增長幅度較大,今年可突破6300萬元,占地方財政收入的38%。盡管我區非國有經濟發展勢頭比較強勁,但與南方發達地區相比差距甚遠。為此我就大興安嶺地區非國有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有利條件、新的舉措分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如有不當之處請在座的各位領導和同仁批評指正。

一、制約因素

制約我區非國有經濟發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企業外部的因素,另一方面是企業內部的因素。

從企業外部看,制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思想解放不夠。由于受林區計劃經濟束縛時間長,進入市場經濟比較晚,人們對發展個體私營經濟沒有引起高度重視。一是發展非國有經濟的群眾積極性沒有調動起來,存在著有錢寧可存銀行也不辦企業,怕出風頭,怕政策不持久,還有少部分人吃慣了大鍋飯,“等、靠、要”思想嚴重,最典型的一種是小富即安,不思進取;二是金融部門對發展非國有經濟信貸支持上信心不足,主要是私營企業貸款沒有抓頭,存有不良貸款可能增多的顧慮。三是發展非國有經濟出現了“兩頭熱、中間涼”的現象,一頭是地區領導熱,另一頭是私營企業熱。往往中間出現脫節現象,有少數部門在工作擺布上仍然是重視國有企業,忽視非國有經濟發展;

2、發展資金不足。雖然一些個體私營業主在艱苦的原始積累過程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是在擴大生產規模過程中,由于資金不足,使之錯過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有的雖然選準了項目,但由于缺乏足夠的發展資金,不能使項目達產達效,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因資金緊張困擾企業發展的問題日趨嚴重。

3、人才資源匱乏。我區的非國有經濟企業絕大多數都是家族式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往往形成管理家長制,觀念陳舊、手段落后、人員素質差、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業整體素質的提高。因此,人才匱乏問題是影響非國有經濟發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此外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不愿到非國有企業工作也困擾了企業的發展。再有一種是人才浪費,人才沒被重視,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

4、發展環境制約。還沒有形成一個重視和尊重非國有經營者的社會氛圍和輿論氛圍。歧視個體私營者的事件時有發生。個別執法人員思想中還存在著“管理、管理、不管不理”的思想,地區的有關政策難以落實,中梗阻現象仍然存在。因此,使個體私營業主對發展非國有經濟信心不足。

5、產品結構單一。缺少促進我區經濟結構調整的高精尖項目和能夠充分發揮我區比較優勢的新特奇產品,因此束縛住了產品結構調整。主要是沒有建立起非國有經濟項目庫,企業的發展由生產加工型向科技型、外向型轉化缺少優秀項目支持,再就是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非國有經濟發展信息平臺,信息傳播和交流手段落后,因此,失去了更大的發展和合作機遇。

6、地域條件較差。大興安嶺地區天氣寒冷能耗大,取暖期長、電價高,加之處于邊遠地區交通閉塞運輸成本高,信息不靈,嚴重制約了非國有經濟的發展。

從企業內部看,制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經濟規模小、總量不足。我區非國有經濟發展起步晚,而且絕大多數為小規模、作坊式經營,如:全區個體私營戶達到3.2萬,而私營企業僅為358戶,尤其是非國有經濟僅占全區經濟總量的不足20%,發展處于弱勢狀態。

2、骨干企業少,帶動力不強。骨干企業與先進發達地區相比,不僅總量少而且實力差。全區超年產值千萬元規模的私營企業不足20戶。由于企業規模較小,帶動力不強,那么生存和發展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和挑戰,同時更缺少立縣、立鄉(鎮)、立村(街)企業,因此骨干企業的拉動作用還不明顯。

3、科技含量低,競爭能力差。我區的非國有企業產品絕大多數為粗加工、“原”子號,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產品少;傳統產品、大路貨產品多,名特優新產品少的狀況還沒有得到轉變,真正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企業寥寥無幾。因而,對以中低檔產品為主的我區非國有經濟來說,市場競爭能力十分脆弱。如今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自身優勢不明顯的情況下,要想保持應有的生機和活力,無疑將面臨著更加嚴峻的考驗。

4、優勢不突出,特色不明顯。我區過去曾是全國重點木材生產基地,而實施“天保工程”后,以木材生產為主的格局已被打破,這就使相當一部分靠木材起家的私營業主面臨著木材減產而帶來的危機,雖然非林、非木、農副產品加工等一系列綠色食品產業逐步興起,但企業規模不夠。突出的反映在加工層次淺、市場開拓差、特色不明顯,真正有一定科技含量、并且能夠在國內外市場上叫得響的產品仍屈指可數。

5、布局不合理,聚集效應難以發揮。目前我區非國有企業“天女散花”式的布局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改變,從全區來看,沒有形成一個工業小區和科技園區,致使集聚效應難以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有利條件

今年兩會期間套開的全區非國有經濟工作會議,為發展非國有經濟指明了方向、明確了目標、完善了措施,創造了寬松的發展環境,最近地委又做出招商引資的戰略部署,因此,我區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良好發展機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領導重視、促進了觀念轉變

近一個時期以來,領導認識不斷提高,觀念不斷更新。地委主要領導親自赴浙閩組織非國有企業代表進行考察;行署專員親自主持召開私營企業代表座談會,各位領導和各部門負責同志共謀非國有經濟發展大計;繼續實施了地縣兩級領導干部包扶非國有企業大戶制度,實行目標、責任、措施三個落實;地區召開了高規格的非國有經濟工作會議,既總結了非國有經濟工作,交流了經驗,又明確了會后的發展思路和舉措;強化了管理機構,新組建的非國有經濟發展局加大了服務職能,目前正在謀劃組建中小企業局,進一步理順和完善了工作職能,加大了工作力度。

2、資金扶持、解決了發展的難題

國家《中小企業促進法》頒布實施,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將設立扶持中小企業專項資金,給予中小企業、非國有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行署、林管局組建了由財政、財務、銀行、經貿、非國有經濟發展局等有關部門參加的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公司,政府和企業主管部門提供擔保資金,按1:3配額為非國有企業提供貸款擔保;行署還將建設《非國有企業發展基金制度》,擬采取貼息或企業政府各匹配50%的形式來扶持非國有經濟的發展。

3、政策出臺、寬松了發展環境

地委、行署頒布了《關于加快非國有經濟發展的暫行規定》,明確了財稅政策、科技與人才、深化改革、發展環境,組織領導等57項扶持政策;行署頒發了《非國有經濟龍頭企業綜合評價考核獎勵方案》;地區還建立了與非國有企業相互溝通的“綠色通道”,在政府網站免費設立非國有企業專頁;行署每年召開一次非國有企業家座談會和非國有經濟發展大會;非國有經濟發展局每月向行署反映一次情況;工商、稅務、銀行等部門一把手定期召開企業家座談會誠心廣泛征求意見。

4、機遇良好、拓寬了發展空間

“天保工程”實施、西部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生態保護區建設、老工業基地改造、小城鎮改造為非國有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地委、行署提出了發展旅游業、養殖業、綠色食品業、社區服務業為非國有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戰場;經濟結構的調整為非國有企業向多元化發展提供了歷史性的機遇。地委、行署將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依法經營,照章納稅,安置下崗職工30%以上,按規定繳納各種社會保險金,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的企業要一視同仁,實施重點表彰。

5、招商引資、提高了規模效益。地委、行署召開了黨政干部大會,專題部署招商引資工作,還將出臺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和獎勵方案。一個全黨、全社會、全民招商的態勢已形成。

三、新的舉措

當前要緊緊抓住實施天保工程、西部開發、生態保護區建設、老工業基地改造、落實中央《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這一歷史機遇,勇于探索、不斷創新、扎實工作、力求實效。要結合我區的實際,圍繞中央《決定》,提出發展林業的總體思路,放手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全面推進生態林業建設,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不斷提高民營企業責任感,以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為己任,舉全區非公有制企業之力,為實現林區生態建設跨越式發展、林區經濟振興做出積極貢獻。

(一)、非公有制經濟要在加快生態林業建設進程中承擔起歷史賦予的重任

客觀的分析,目前我區生態環境還比較脆弱。我區林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森林資源質量不高;二是森林資源總量不足;三是森林資源區域分布不均,布局不盡合理。林業生態建設仍然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決定》強調:“在生態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這一戰略思想為我區進一步加快林業發展、全面推進生態建設指明了方向。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非公有制林業,將以其體制新、機制活、創新意識強的獨有特點在林業生態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非公有制經濟異軍突起,發展勢頭迅猛,已成為我區經濟建設中最具活力的增長點。因此,發展非公有制林業,也是加快我區林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改革舉措。這次中央《決定》又進一步提出:“發展非公有制林業”并賦予新的內涵。明確要讓非公有制林業在經濟上有實惠,社會上有地位、政治上有榮譽,使之成為我區林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產業化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使之在林區致富奔小康,加快生態建設中發揮重大作用。

(二)非公有制經濟要在林區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生態建設中當好先行

1、努力發展生態旅游業。非公有制經濟要在發展生態旅游業方面堅持做到:一是要全面提升旅游景點建設檔次,堅持高起點、高水平,在景區建設上提高標準,最低保證達到“AA”級標準,并要力爭保持原始狀態;二是要結合大興安嶺林區特點。根據人們休閑度假的消費特點,利用大興安嶺自然景觀引入民營資本,建設木屋別墅、射擊場、民族風情村等古樸典雅的人文景觀;三是積極營造大興安嶺北極旅游、大森林旅游、界江旅游、冰雪旅游、黃金之路旅游古文化遺址游的輿論氛圍,民營企業要積極參與生態旅游宣傳和策劃,使生態旅游業盡快進入發展快車道,使之成為我區新的增長點。

2、重點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業。我區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業有著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和資源優勢,不僅要叫響綠色食品品牌,而且要建成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基地。一是充分調動非公有制企業經營者的積極性,大力種植栽培以木耳、蘑菇、猴頭蘑、山野菜等為主的野生菌類綠色產品,并要建立起一個年銷售額超過兩個億的野生菌類銷售集散基地,創出大興安嶺獨家品牌,提高國內外市場信譽和知名度;二是積極發展野生漿果采集加工業。堅持天然生長與人工培育并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千方百計與國內外飲料大廠商取得聯系,聯合開發無污染、具有冷涼生長環境特點的雅格達、都柿、刺枚果松樹果等野生漿果,并將其做大做強;三是加大綠色食品聯合開發力度。積極引導個體私營企業從單打獨斗的分散經營模式中解脫出來,堅持走“統一品牌、統一價格、統一包裝”之路,形成規模化、集團化生產經營,不斷提高綠色食品市場競爭力,使我區的綠色食品真正做強做大,沖出國門,走向世界。

3、加快發展畜牧產品加工業。地委、行署先后制定了《關于大力發展特色畜牧業的決定》等一系列措施,鼓勵、扶持集體和個體,采取多種形式創建、興辦特色養殖業,針對異軍突起養殖業的迅猛發展,為畜牧業產品加工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一是要發展乳制品加工業,積極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具有龍頭帶動作用的產業化乳制品加工業;二是充分利用冷涼地緣優勢發展珍貴皮毛加工業。三是發展具有大興安嶺特色的鹿、狍、牛、羊、七彩山雞、鵝、兔肉制品加工業,形成產、加、銷一條龍的畜牧產品加工體系,促進產品附加值的不斷提高。

4、大力發展林木產品精深加工業。非公有制經濟要針對我區實施“天保工程”,逐步退出天然林采伐這一現實狀況。徹底變木材粗加工為精深加工。要把大興安嶺地區建成以家具為龍頭,以“三板”為基地,把有限的林木產品吃干榨凈,強力推進林產工業規模化、產業化的進程。一是實施改制剝離。把縣(區)林業局所屬林產工業加工企業全部實施產權轉讓,以優惠的價格出售給有經濟實力、經營管理好的非公有制企業和個人來經營,使之走出一條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新路子。二是依靠科技創新,開發優勢資源,針對我區落葉松數量多、分布廣但附加值低的現狀,非國有企業要加大與科研(院)所聯合開發力度,對落葉松進行脫脂性研究,促進落葉松精深加工產品的開發和利用;三是發展無毒無污染的綠色木材精深加工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在“三板”加工,家具生產過程中,要采用新工藝、新技術,全力打造無毒、無污染的綠色環保木材精深加工產品品牌;四是實施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要克服小而全、各自為戰的經營模式,不斷提高市場的占有份額。

5、積極搞好北藥開發業。北藥開發是發展非林非木替代產業的一項最好產業,大興安嶺地區蘊藏著豐富的中草藥資源,一旦大面積開發,必將造成資源的不可再生。因此必須采取“以種植為主、自然采集為輔”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一是要建立中草藥集散地。充分利用大興安嶺道地中草藥,打出品牌,提高知名度,開拓國內外市場。二是發揮中草藥加工龍頭的帶動作用,帶動千家萬戶種植中草藥,形成一個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模式。三是突出重點,明確主攻方向,不搞盲目擴張,集中發展北芪、紅景天、五味子、黨參、刺玫果等具有大興安嶺優勢的中草藥和珍貴稀有的中草藥,對市場要求不大,沒有把握的中草藥不予開發,要堅定正確的經營理念,一心一意搞好道地中草藥開發。

(三)非公有制企業要積極參與國有企業改革

在林業跨越式發展初見成效的今天,我們應清醒地看到,林業改革的步伐還相對滯后,林區干部群眾的思想相對不夠解放,原有的部分林業體制、機制的政策還適應不了新形勢的要求。因此非公有制企業要在加快林業改革步伐和理順生產關系等方面積極主動參與。

1、非公有制企業要主動進入原木采伐、造林、撫育等產業,向林業生產主領域進軍。按照中央《決定》要求,要通過制定和完善相關的政策措施,充分調動非公有制經濟主體參與林業建設的積極性,加強用材林的培育,促進森林資源的合理利用。要按照《決定》精神,在明確權屬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林木和林地使用權的合理流轉。不斷完善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培育、規范林產品和林業生產要素市場。2、非公有制經濟要積極參與荒山荒坡的經營管理。堅持走管護與培育相結合之路,對次生林和荒山荒坡要放開經營,動員民營資本進入。按照“明確所有權,穩定承包權,保證收益權”的原則,允許非公有制投資拍賣、租賃或轉讓其經營范圍內的林木和綠化用地使用權。堅持“誰投資、誰治理、誰管護、誰受益、誰擁有林權”的原則,放活林地使用經營權,把民營投資者承包、租賃荒山期限延長到100年。隨著“天保工程”實施,凡在“天保工程”允許內的木材采伐計劃均由非公有制企業來參加競標生產。造林、扶育也采取同樣形式競標。林業局不再組織木材生產和造林撫育,其職能是經營管理好資源,搞好造林、撫育的驗收。要改革育林基金征收、管理和使用辦法,征收的育林基金要全部返還給林業生產經營者。要通過機制創新,不斷推進林業重點工程向縱深發展,使林業各項工作取得新的進展。

2、非公有制企業要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業,向林業企業剝離社會職能改革進軍。中央《決定》進一步明確了把目前由企業承擔的社會管理職能逐步分離出來,轉由政府承擔,使企業輕裝前進,真正成為獨立的經營主體。一是將具有自主能力的非經營性資產逐漸從林業企業管理中剝離出來,對林業擁有的學校、醫院等一大批具有社會服務功能的非經營性資產實行剝離重組和股份制改造,使之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林管局或林業局可以通過資產評估,以凈資產折股,量化改制為股份合作制醫院或學校,也可以直接出售給個人經營,這種做法既減輕了企業辦社會的負擔又節省了林業開支,并有利于提高服務和辦學質量。二是對林管局、林業局所屬國有性質的企業進行產權制度改革。采取公司制改造、競價出售、整體轉送等多種形式向產權多元化轉變。這項產權制度改革不僅要剝離不良資產,而且還要將林業所屬優質資產進行剝離,按照市場化運作的要求進行資產重組,逐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產權主體多元化,建立以非公有制公司為主體的現代企業制度。

3、非公有制企業要廣泛吸納下崗職工,向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領域進軍。隨著林業改革的不斷深入,一大批林業職工將從原林業生產崗位上走下來,也帶來了社會不穩定因素,因此非公有制企業要主動承擔起解決社會不安定因素的問題。一是積極搭建下崗職工再就業平臺,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廣泛吸納下崗企業職工實現再就業,為下崗職工排憂解難,在購買、兼并國有企業時要千方百計安排原企業職工上崗就業;二是非公有制企業要積極創造條件為職工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保障環境,千方百計為職工繳納養老金、失業金、醫療保險金、工傷保險金、計劃生育保險金,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的頒布,仿佛一縷春風,使林區發展迎來了又一個春天。全區非公有制企業將認真貫徹《決定》中關于“發展非公有制林業”的有關內容,積極投身林業企業改革,承擔起歷史賦予的責任,為把我區非國有經濟發展推向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