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名干部下基層集中月活動調研報告
時間:2022-05-15 04:14:45
導語:萬名干部下基層集中月活動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按照縣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在全縣組織萬名干部下基層進村入戶開展“精準扶貧”和“掛包幫”活動以來,我局在縣委政府和縣扶貧辦的統一部署和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萬名干部下基層集中月”活動的精神,積極開展對鄉村的定點精準扶貧工作。今年已進入我局開展扶貧工作的第二年,為進一步了解扶貧工作進展,深入細致幫扶和調研扶貧村現狀,明確下一步工作方向,集中月期間中,由局長親自帶隊,組織全局機關干部30余人再次來到村開展幫扶及調研工作?,F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一、精準扶貧村基本情況
鄉村位于鄉西北部,地處偏僻,距鄉政府10公里,村轄10個社,567戶2238人,耕地2450畝,平均海拔1000米,屬典型高山區。種植業以糧油、茶葉、水果、中藥材為主,養殖業以養殖豬、牛、羊為主。共有建卡貧困戶107戶417人,貧困發生率18.6%,屬典型的高旱山區貧困村。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抓緊抓實,把扶貧工作擺在重要議事日程,扎實開展好了各項工作。一是成立了以副局長馮勇同志為組長的扶貧工作組,具體負責扶貧村的扶貧事宜,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二是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對該村當前的貧困狀況進行了細致摸底;三是積極落實后進扶貧工作責任,我局主要領導多次帶領相關人員到扶貧村了解情況、開展調研、聽取村兩委工作匯報,并與當地黨委、政府開展交流座談,針對該村的情況,及時研究和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扶貧工作組成人員多次深入田間地頭,就加強村級基礎設施、生產生活環境、農業產業發展等建設,立足村情,詳細詢問,摸清根源,獻言獻策。
(二)深入調研,理清思路。村由10個自然社組成,受自然地理條件制約,全村經濟發展緩慢。為切實做好幫扶,改變該村貧困落后的面貌,工作組進駐該村后,立即投入工作,廣泛深入村民,認真傾聽民聲,全面開展扶貧工作。活動月期間,共召開了座談會議22次、走村入戶訪問村民200多戶、與村黨員干部和村民深入談心,摸清了村情、民情和基層組織建設情況,掌握了村民的所想、所急、所盼、所需。
(三)盡心服務,幫扶解困。結合該村實際,駐村工作組積極創造條件,努力為村民辦好事實事。一是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發放惠農政策宣傳手冊500余份,技術資料500余份,帶電影隊下鄉,組織當地群眾觀看宣傳片、農村安全交通用電等生產宣傳片1次,幫助村民解決在生豬養殖、紅心獼猴桃種植等農業生產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二是積極開展走訪慰問?;I集資金8000余元,顆粒復混肥15噸,對特困戶、貧困戶進行了走訪慰問。
通過近一年的精準扶貧幫扶,村的基礎設施不斷夯實,人居條件不斷改善,村民的經濟收入逐步增加,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提高。
三、存在的問題
(一)當前扶貧工作以單位定點扶貧村的幫扶模式,由于我局職能、管轄范圍等因素導致的局限性,使得扶貧村發展規劃缺乏科學性,發展缺乏實效性,單位資金能力有限,去年撥付扶貧的十幾萬元遠不能滿足扶貧村的發展需求,而且易造成資金浪費,不利于可持續發展。
(二)村集體經濟發展乏力。村內科學管理、人才、資源匱乏,導致村集體經濟發展乏力,農作物種植單一,土地產出較低,農業增收產業項目少。村地處偏遠高山,土地十分貧脊,種植業和養殖業基本是傳統品種和模式,平均每畝地凈產值僅有300到400元,村組織缺乏能力組織村民合力發展,大量勞動力外流,經濟發展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村民發展意愿不強。貧困村居民普遍文化素質較低,思想封閉保守,大部分百姓不滿足貧困現狀,靠外出打工增收,其余百姓仍無法擺脫靠天吃飯的傳統思想,依靠僅有的土地和國家的扶持政策生活,新型農業技術推廣難度大。
(四)基礎設施落后,村民生活水平低。交通、教育、醫療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村道路公路4.8公里,修造于2006年,屬原始泥碎路面,至今尚未硬化,另有村民集資修通社道路約14公里,下雨天村民無法出村,直接導致了人口外流和招商引資難,村內大多老弱病殘,其中因病致貧的有36戶,長期患重大疾病而喪失勞動能力和致殘共計80多人,村辦小學三個年級學生才14人,老師僅2人,孩子無法得到良好的教育,進而形成惡性循環。
四、扶貧工作的思路與建議
(一)轉變思路,改變發展模式是根本。改變一直以來的一個單位扶持一個貧困村的模式,以鄉鎮為單位,成立扶貧互助合作機構,整合各扶貧單位的資源與優勢,聯合鄉鎮政府以及所轄鄉鎮富裕村,緊密結合縣委書記同志所提出“一村一品”發展規劃,聯系全縣產業發展規劃,組織專家充分考察論證,認真制定本鄉鎮的發展方向,走規?;洜I的道路,共同發展,以此帶動貧困村發展。
(二)充分利用整合資源,扶持傳統優勢產業,促進村集體經濟的高速發展。因為村一直以來都是發展傳統糧食種植等產業,少部分散戶養殖牲畜,沒有形成規模。再加上全村本來共有勞動力1800余人,外出務工的勞動力就達1700余人,造成不少耕地荒蕪。因此,結合當前農田水利建設,充分發揮我縣農業“特”的優勢,特別是核桃、花椒、中藥材、優質水果等特色,充分調動全村的人力資源,千方百計招商引資,建立農業專業合作社,為農民提供充足的發展資金。充分研究利用各種物質條件、先進的科學技術、產業體系和經營形式,建設特色農業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增強競爭力。形成“一村一品”的專業村,讓農民分享加工環節和流通環節的利潤,提高農業比較效益,使農民在農業功能拓展中獲得更多收益。
(三)積極采用“扶貧先扶智”的方法,增強村民發展意愿,提升農民農業技術水平。組織骨干群眾參觀周邊富裕村,讓他們了解到齊心發展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和生活質量,積極協調安排有強烈發展意愿的人深入到富裕村去學習,汲取先富起來的經驗,進而帶動全村、全鄉的發展熱情,使更多的百姓加入到扶貧項目中來。此外,在扶貧項目實施過程中,要采取多種形式,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并鼓勵村民就近就業,使項目群眾戶均有1人掌握1—2項農村適用技術,也有利于減少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數量,進一步促進村里的和諧穩定。
(四)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結合當前的美麗新村建設,爭取資金對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完善,特別是村道路建設、農田水利、村兩委陣地建設等關系村民切身利益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村服務功能,提供良好的教育、醫療、養老等與生活密不可分的物質條件,豐富百姓的文化生活,全面提升百姓生活水平。
(五)加強鄉村干部隊伍建設,提高管理水平。加強鄉村扶貧考核和改革干部考評機制,進一步發揮政績評估的引領作用。實行“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上級政府要建立督查制度,嚴格督查領導責任制的落實情況,對責任不落實、進度緩慢、項目管理、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通報,限期整改。
- 上一篇:電腦繡花技術下中式服裝設計論文
- 下一篇:傳統庭院空間設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