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護城河與生態化建設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11-26 09:15:00

導語:市護城河與生態化建設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護城河與生態化建設的調研報告

摘要:隨著景觀建設的功能主義、生態學理論、方法的不斷成熟和發展,通過對xx護城河的歷史沿革和概況的了解,對其現狀進行分析,根據一定的理論依據提出幾點關于護城河景觀功能化與生態建設的建議。

關鍵詞:護城河景觀建設功能化生態化

引言

xx市護城河景觀經過兩年多來政府的不斷投資改造,在綠化工作者的艱苦工作努力下,已經初具規模。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物質和精神享受上也開始有了更高的追求。于是為了更加進一步的完善護城河的景觀建設,提高城市品位,追求更高層次的觀賞和旅游價值;為爭創省級園林城市,推進城市人與自然和諧的統一進程,護城河景觀建設的進一步功能化與生態化就顯得尤為重要,充分發揮其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就會成為我們今后景觀建設的重點。

一、xx市護城河的歷史沿革與概況

xx市護城河是一條穿越市中心區的以灌溉為主的季節性河道,據最早記載“xx護城河”的《全遼志》稱,護城河始建于公元1372年(明洪武五年),深一丈五尺(合4.67米),長18里,引太子河水繞城御敵。改造前,護城河景觀建設沒有納入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日程,護城河變成了堆滿生活垃圾和其他各種廢棄物品的“垃圾河”,雨天或凍土開化時,污水難當,夏季時,河里更是蚊蠅滋生,多次除淤治標不治本,嚴重影響了兩岸居民的生活衛生環境,更影響到xx市市區的整體形象美觀(如圖1)。

2006年xx市政府順應民意,不惜投入巨資,徹底的將護城河進行了全面改造。現護城河全長8.8公里,擁有水域面積達15萬平米左右,船臺18個,兩岸植物品種繁多,其中喬木達3萬多株,灌木在5.5萬叢左右,有游園十一個,其中包括彩虹園、襄渠園、紅園、城建園、愛民園、清真園(待建)、泰和園、新華園、喇嘛園(待建)等。如今,護城河景觀美不勝收,往日的“臭水河、臟水河”已經成為xx市游人主要的休閑娛樂場所,對于次此改造,市民們都大呼“值得”(如圖2)。

二、xx市護城河景觀功能化與生態化建設的理論依據與現狀分析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的進程逐漸加快,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的功能不再是以單一的生產為主,而是多功能綜合、多樣化的產業結構并存。受17世紀以來西方功能主義、理性主義和機械世界觀這些統治理念的影響,理性綜合規劃觀逐漸成為指導城市規劃的理念,功能分區理論逐漸成為城市規劃的主導理論,此時,人們期望以功能理性的角度來觀察和研究城市的發展,并進而科學地指導和規劃城市的發展進程。城市景觀規劃設計同樣也逐漸為功能主義所影響,以功能主義為指導,使公園成為城市結構中為市民生活服務的網絡,創造出有著廣泛社會基礎的、為城市功能結構服務的城市景觀系統,已經是現代景觀設計的發展趨勢。

城市公園和綠地被看作是城市居民身心再生的功能空間,出于對公園綠地與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關系的認識,城市綠化面積和人均綠地面積等指標成為衡量城市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城市綠地系統的科學規劃和合理安排成為城市景觀規劃的重要內容和目標。而在具體的城市景觀設計中,功能化同樣被認為應該是設計的起點,場地中各種功能理性的安排和分區成為設計考慮的首要目標,從而使城市景觀與城市居民的生活緊緊結合在一起。

隨著景觀生態學理論、方法的不斷成熟和發展,生態園林成為當代風景園林建設的發展趨勢,它以保持生態平衡,美化環境,減少生態環境災害為主導思想,主張因地制宜,適地適栽,遵循生態學原理,注重生物鏈及相互關系,注重保護。生態原則作為景觀設計中科學原則的重要部分,應當貫穿設計過程的始終。生態原則包括:反映生物的區域性;順應基址的自然條件,合理利用土壤、植被和其他自然資源;依靠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日光、自然通風和降水;選用當地的材料,特別是注重鄉土植物的運用;注重材料的循環使用,并利用廢棄的材料以減少對能源的消耗,減少維護的成本;注重生態系統的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建立;發揮自然自身的能動性,建立和發展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體現自然元素和自然過程,減少人工的痕跡。應該充分尊重自然,保持其原有的自然生態系統,利用原有的材料、元素重新布局,用現代的手法修復環境,在保育和開發的情況下找到平衡點。

人類生活離不開水,而河道是水的倉庫。自然山水是城市建立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城市選址的環境五因子之一就有水——河道。城市一般都依水而建,河道為城市的發展提供物質與能量,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娛樂、休閑環境與場所.河道系統是城市系統發展不可缺少的支撐體系之一。同時,河道景觀也是城市景觀的主要組成部分。由于人們的自然文化需求心理,他們對水的親水、戲水等特性需求也離不開城市河道。城市河道不僅影響城市的發展,而且河道景觀還直接影響著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與心理感受,城市河道及其景觀系統對城市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xx市護城河穿越市中心,猶如一條綠色項鏈環繞著古城xx,串起了環水兩岸散落著的歷史遺跡,這些歷史文化悠遠而綿長,我們應將其挖掘,展示出來,豐富xx文化內涵;護城河兩岸聚集著約城內半數的居民住宅樓,是周圍大部分居民休閑娛樂的首選去處,每天光泰和園和新華園接待游客就達4萬人次左右,這里已經成為那些中老年人組織的秧歌隊、合唱團、交際舞隊、太極劍隊等等民間藝術團體和強身健體愛好者的主要活動場所。游人高峰期時,會出現一些場地擁擠的現象,為他們提供更開闊的活動空間將是護城河功能化建設的一個方面。護城河的水資源利用相對要不足些,目前僅有兩條游船供游人游覽護城河應景色,游船的利用率也不高,主要原因是水景的可觀賞性和娛樂性比較低,水上項目較少。護城河兩岸的植被正在逐年的豐富中,但是缺少觀花、觀果等季節性突出的植被,水體植物缺乏。

三、關于護城河景觀功能化與生態化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開展科普文化教育宣傳

1.建設介紹科普常識的科普示范區,讓游人們在休閑、娛樂的同時,就可方便、快捷的了解到一些科普常識,提高市民的科學意識和文化素質。

2.定期開展一定規模的以環境為主題的文字、攝影、繪畫展覽,讓人們在此過程中,主動的去了解生態城市建設,自覺投入到保護環境的行動中。

3.制作有關護城河景觀的宣傳畫冊,從而形成獨特的地域文化,復興被冷落或被遺忘的城市歷史場所,找回失落的空間,重新喚起對城市歷史的記憶。實現城市現代化應與城市地域化、個性化相結合。讓人們更詳細的了解護城河的歷史起源,文化內涵,發展建設的過程.加強宣傳教育,普及和提高公眾的生態意識。

(二)增添體現xx歷史的景觀建設

用以xx歷史文化為主題的雕塑、小品等建筑,以及不同時期的xx建設的相關圖片,反映xx古城自身發展過程中的大事件,讓歷史在此沉淀,留下深深的烙印,讓人們在游覽護城河景色的同時即可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增添一份愛我中華、愛我xx、愛我護城河的美好情感。

(三)增加休閑娛樂項目

1.利用現有的大片水域形成水景,開展水上項目,如噴水、游艇、垂釣、采蓮等。通過兩年多改造,護城河水變清澈了,我們更可以充分發揮其水體資源優勢,提高水體資源的利用率,讓人們真正可以親身體會到泛舟于護城河上,領略xx市美景的樂趣。

2.在護城河兩岸護坡和欄桿上增添造型燈飾。閃爍的燈光在夜晚營造出絢麗、夢幻的護城河水上夜景,此舉可為護城河夜間景觀添上一筆靚麗的色彩。

3.提高冬季護城河的利用率:冬日,15萬平米的護城河水面,將變成一片冰雪的天地,我們可以利用北方的獨有特點,在冰面上開展冰雕展示,讓人們在寒冷的冬日不光可以領略到雕塑藝術家們的熱情還有了美的感受,也可為中華傳統的節日增添一份樂趣;完善冬季滑冰場,使冬季的護城河成為更多市民強身健體、休閑娛樂的場所。

(四)建設生態環境區

1.充分利用護城河特有植物資源,開展生態化建設,可利用成片樹林吸引野生鳥類,建造人工鳥巢,讓鳥兒在護城河兩岸“安家”。

2.多種植一些突出花果、色彩的效果的植物,突出季節性變化。

3.充分利用護城河的水系資源,開發水體植物的種植,建立小范圍的水體植物群落,增加水系中的動植物種類,逐漸完善護城河水域的生態建設。

4.創建植物園,用以展示更多種類的植物,為中小學生了解植物習性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五)完善護城河泰和園游人俱樂部的建設。

游人俱樂部的成立不僅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還通過文明示范的建設,實現了從“景觀園”向“游樂園”的轉變,從單純的管理型向多功能型的轉變,最大限度的滿足了游人的需求,不斷提高游人文明行為,引導游人關心游園、愛護游園,做游園的主人,參與游園的管理,體現“群專結合”,做到以人為本,向和諧社會發展。

結束語

600多年前的xx護城河不僅為了灌溉土地,更為了保護城池、防御外敵而環繞在xx古城的周圍。600多年后的今天,護城河卸掉原有的重任,我們賦予了她新的生命意義。其景觀綠化帶作為xx市大環境綠化規劃中“六帶”之一,位于市區中心,沿岸布滿居民樓,穿越我市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我們應該利用其獨具特點的水風景資源,集中顯示xx市的城市風貌特色,以接近自然、保護自然、城市與自然共存為原則,不僅建設出優美的風景,而且要供給城市居民游憩、放松的場所,從而成為城市中人性化的開放空間,更好地發揮她服務于城市生活的功能。

參考文獻

1.唐軍.城市現代化、民主化發展中的城市景觀[j].華中建筑.2006,(24)09:87~89

2.麥發壯,薛軍.當代園林設計若干問題探討[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8(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