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河開發調研報告
時間:2022-10-04 11:13:00
導語:灌河開發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跨入**,是**加快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面臨諸多難得的發展機遇,特別是隨著省委、省政府將灌河開發列入全省**規劃,**市把灌河開發作為**港“一體兩翼”規劃的南翼,將使灌河的開發建設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本文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如何充分發揮灌河的獨特優勢,積極呼應,主動融入,科學制定并大力實施灌河開發戰略,推動經濟社會在蘇北強勢崛起做一些探索。使之盡快借助灌河開發所具備的巨大潛力,以及能夠形成的強大推動力,促進**高端定位奮斗目標的實現,努力打造蘇北縣域經濟第一增長極。
一、灌河開發的資源優勢和歷史機遇
灌河全長77.5公里,其中主干流35公里,是蘇北最大的入海潮汐河流,由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資源優勢,被有關專家稱為“蘇北的黃浦江”。灌河在自然條件上最大優勢是長、寬、深、直。灌河一般河寬350米,最寬900米,一般水深6—8米,最深達15米以上。灌河主干流35公里岸線中,8米以上深水岸線達15公里,可建1—3.5萬噸級泊位30個,3000-5000噸級泊位60個,3000噸級以下泊位200個,可擺放10萬噸級以下船舶制造企業40家。灌河南接長江,東入黃海,具備海河相通、河河相通、江河相通、河陸相通的良好集疏運條件。灌河流域面積8000平方公里,涉及**、鹽城、淮安、宿遷四市十縣區,加快灌河的開發利用,對加快**洼地崛起,促進灌河流域地區的發展,乃至蘇北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需要不失時機地順勢應時,揚優展長,搶抓沿海開發新機遇。
一是能夠培育形成**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雖然通過近年來的發展,**經濟社會發生了顯著變化,但仍然處于工業化起步階段,去年三次產業結構才由一、二、三調整為二、一、三,工業規模較小,結構單一,層次較低等問題還沒有根本解決。發揮好灌河的獨特優勢和廣闊腹地,科學規劃建設沿河產業帶,能夠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層次,拓寬產業發展空間,使之成為**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推動縣域經濟的跨越發展。
二是能夠極大增強**港口的集疏運能力。**市委、市政府提出具有國際水準的東部濱海地區戰略規劃和“一體兩翼”組合港的整體布局,必將推動**億噸大港的快速建設,形成依托162公里海岸線、近百公里東隴海線展開的“T”型生產力布局。灌河開發作為**“一體兩翼”組合港中的南翼,加快其綜合開發力度,與主港區形成優勢互補、相輔相成的發展局面,既可以彌補**內陸地區水運不暢,又可以建構立體交通網絡,打造大物流基地,使**真正實現成為中國中部沿海地區重要物流中心的夢想。
三是能夠延伸全省沿海開發戰略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隨著省委、省政府沿海開發戰略的實施,重點是沿海14個縣市的規劃、開發、建設,灌河作為流經蘇北四市十縣區的唯一航運通道,充分發揮其江河海聯運的優勢,不僅能夠充分發揮水運運能大、成本低、投資省、占地少、污染少等優勢,降低企業原材料運輸成本、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加速企業規模擴張,更為重要的是可以利用灌河經濟帶的輻射作用,延伸沿海開發戰略的輻射和帶動作用,推動整個灌河流域乃至蘇北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灌河開發的戰略規劃建議
在省、市一系列重大發展戰略指導下,根據灌河獨特的區位條件,分析國內外經濟發展格局和周邊競爭形勢,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設大港口、推進大開發、做強大產業、實現大發展”的總體要求,**縣把東臨黃海、南依灌河、北靠新沂河、西接204國道,共250平方公里的半島型區域,規劃為“灌河口半島經濟圈”,并確立四大戰略定位,高端定位,錯位發展,描繪灌河開發美愿景。
一是打造**港的堅實“南翼”。積極融入**港“一體兩翼”總體規劃,充分發揮灌河岸線長、腹地廣以及海河聯運的優勢,綜合開發建設灌河口萬噸級港口群,承載中小型運量的物流和散貨碼頭,把灌河口建設成為**的配套港和分流港。合理布局沿灌河產業帶,做大做強“灌河口半島經濟圈”,使之成為**港的堅實“南翼”。
二是打造灌河流域的發展龍頭。加快灌河開發建設,整合灌河流域貨物流向,依托灌河岸線強大的商貿物資儲備功能和通達的物流聯運功能,帶動灌河流域經濟的加快發展。
三是打造江蘇化工產業核心板塊。依托灌河口**化學工業園的發展壯大,搶抓南方產業向北梯度轉移的機遇,進一步拉開園區框架,提升園區層次,加強重大項目引進,加快上下游產品配套,建設以精細化工為主體,以基礎化工為配套,以重化工為延伸的產業集群,使之成為江蘇化工產業三大核心板塊之一。
四是打造全國知名船舶制造基地。利用深水岸線和腹地優勢,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型造船企業,建立造船基地,大力發展造船產業,使船舶制造成為全縣乃至**市的新興朝陽產業,打造全國知名的造船基地。
圍繞四大定位,力爭到**末,實現“1234”目標,即:臨港企業100家,年造船200萬噸,實現港口吞吐量3000萬噸,實現產值400億元。通過5—10年的努力,把灌河口半島經濟圈建設成為船只來往穿梭,碼頭熱鬧繁忙,產業高度發達的動人景象,使“蘇北的黃浦江”——灌河,可以真正成為中國的第二顆“東方明珠”。
實現上述目標的主要保障措施,關鍵要有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形成灌河開發的強大合力。對縣域經濟管理模式進行大膽創新,打破原有領導體系,打破傳統工作方式,打破條線組織網絡,實行縱橫推進工作法,建議把全年工作歸并為八類,成立八個指揮部,整合資源,整體推進各項工作。特別是把灌河口半島經濟圈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由縣政府牽頭總指揮,港口局、交通局、建設局等多個部門參與,組成長駐半島開發指揮部,形成一個組團,各司其責地推進半島的開發建設。實施縱橫推進工作法,不斷提升各級領導的決策力、協調力、監督力,加強各級干部的責任心,增強主動性、壓力感,提高各項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要事項的落實推進力度、速度和效率。
三、灌河開發的重點內容建議
把堅持以港興縣、加快灌河開發作為**期間的重要任務,突出重點,強勢啟動,打造灌河半島經濟圈,加快推進產業項目、基礎設施配套和園區建設,形成灌河開發的強勁態勢,把灌河口半島經濟圈打造成為周邊以及灌河流域最具活力和潛力的經濟增長極。
(一)重抓規劃先行。科學規劃是灌河開發的前提和基礎。灌河開發的決策一旦作出,就要把規劃的科學編制放在首位。對灌河口半島經濟圈的產業布局規劃、岸線布局規劃、港口布局規劃、重點區域控制性詳規等進行了科學編制,確保在明確功能定位、發展方向、空間布局的基礎上,有序推進灌河各項開發建設。建議能突出半島經濟圈總體規劃,建成沿灌河35公里海岸線的臨港產業帶、東部精細化工區、中部機械加工區、西部商貿休閑服務區。
(二)重抓項目招引。圍繞灌河口半島經濟圈“一帶三區”產業布局規劃,確立船舶制造、化工、港口開發等特色產業定位,主動對接國際、國內資本轉移、產業轉移,通過產業招商、總部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把住產業首隘,重點引進一批技術密集型、產業密集型、基地型、旗艦型項目落戶。同時,在資源要素、發展政策、領導精力等方面向大項目實行“三個傾斜”,加快上下游配套,延伸產業鏈條,形成企業集群、產業集聚,打造產業特色。
(三)重抓園區發展。按照生態型、科技型、環保型、節約型、循環型的發展目標,重點建設江蘇**化工產業園區,形成半島經濟圈的第一產業集中區。適應中央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宏觀調控的新形勢、新要求,貫徹和堅持科學發展觀,千方百計破解難題,用更科學的辦法、在更高的層次上推進園區建設。進一步拓展與高等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關系,加強對園區發展戰略的調整和完善,對園區的產業體系和發展方向重新進行科學定位,對進入園區的項目進行嚴格評審和把關,促進園區由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提高轉變,實現更快更好發展。
(四)重抓基礎配套。加快灌河口半島經濟圈的交通基礎設施支撐體系建設,貫通縣城到灌河口的新港大道,規劃建設沿灌河35公里濱河大道,和204國道、沿海高速以及正在規劃建設的沿海鐵路一起,構筑半島經濟圈“兩橫三縱”交通網絡。充分發揮灌河海岸線強大的商貿物資儲備功能、通達的海河聯運功能和便捷的交通區位優勢,發展臨港物流產業,把灌河口建設成為全省重要的物流中轉基地。大力發展三產服務業,逐步構建與半島工業經濟相配套,與市場需求相適應的現代服務業格局。
四、灌河開發的保障措施建議
要認真貫徹省委李書記提出的“三化”戰略,以加快工業化為第一方略,以灌河開發為新的引擎,全面開發,整體推進,爭做振興蘇北排頭兵,整體推進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形成與灌河開發的互動效應,全力加速**小康進程,努力實現在蘇北崛起振興中的率先。
(一)加快城市化進程。圍繞“新興工業城市、知名水綠城市、和諧文明城市”的發展定位,優先發展新城區,穩步改造老城區,快速擴張開發區,啟動建設五龍口濕地生態園,形成以“三區一園”為核心的組團式城市發展格局。拉開城市框架,使縣城面積在目前的基礎上擴大到20平方公里規模。彰顯城市特色。充分利用城區河網密布的特點,做活水文章,精心布局、精致建設環悅來河水系以及鹽河、周口河、南六塘河三條綠化風光帶,形成碧水環繞、親水融綠的城市特色,展現“蘇北水城”的獨特風情。提升城市功能。重點加快各類專業市場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繁榮商貿,提升三產。進一步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完善給排水、通訊、污水處理、燃氣管道等公用設施,逐步打造一個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生活舒適的新興城市。集聚城市人氣。在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同時,出臺購房補貼、開發商讓利、經營保護等特殊政策,積極引導農村居民向縣城流動,在縣城定居,到縣城經商,最大限度地聚集人氣。
(二)加快新農村建設。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以及省委李書記提出的要求,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十大工程”,并結合蘇北實際,始終將促進農民增收作為工作的核心,圍繞縣城都市經濟圈、灌河口半島經濟圈、湯溝林木特色產業區、沂河淌畜禽養殖集中區、漣中高效農業示范區“兩圈三區”經濟布局規劃,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建立以龍頭、品牌、市場、轉移“四位一體”的農村發展體系。同時,加快推進中心鎮村建設,在逐步完善城鄉規劃的基礎上,積極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當前著重抓好堆溝港、長茂、湯溝三個重點中心鎮20個中心村建設。特別是長茂新區作為灌河口半島經濟圈的后方基地。
五、灌河開發的可持續發展建議
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注重集約發展、生態發展、協調發展,提升理念,科學開發,樹立和諧發展新典范,灌河開發要從一開始就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一)注重環境保護。實行嚴格的項目預審制度,明確規定“四不上”,即重污染項目不上,有污染難治理項目不上,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不上、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以下項目不上。堅持發展工業與生態保護并重,嚴格堅持“四個優先”的原則,即,堅持產業規劃優先考慮環保,項目建設優先啟動環保工程,項目準入優先選擇低污染項目,項目進區優先進行環境評估,實現發展與環保的“雙贏”。
(二)注重資源節約。灌河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在開發過程中,牢固樹立寸岸寸金、寸土寸金的開發理念,嚴格岸線管理和土地管理,抬高門檻,優選項目,重點發展規模化、特色化、集群化產業,提高開發集中度,提高土地投資強度,提高項目投入產出比,實現灌河的高起點規劃、高標準開發、高速度推進。
(三)注重統籌發展。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統籌推進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切實關注弱勢群體,認真落實特殊困難群體社會保障“三個五”政策,讓廣大群眾特別是困難群體享受到加快發展的成果。高度重視社會穩定,深化平安**和法治**創建活動,在全縣進一步形成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面。
- 上一篇:民企幫村活動調研報告
- 下一篇:民營企業社會責任與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