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社會流動人口、刑釋解教人員、社會閑散青少年的調研報告
時間:2022-04-25 02:09:00
導語:對市社會流動人口、刑釋解教人員、社會閑散青少年的調研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會調研報告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經濟的發展,在社會管理方面呈現出許多新情況和新問題。特別是社會流動人口的管理、刑釋解教人員的重新犯罪、社會青少年犯罪問題,已經引起了專家學者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市司法局組織課題調研組,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先后在*縣召開機關、學校、企業、社區座談會,并查閱大量資料,對*市社會流動人口、刑釋解教人員、社會閑散青少年的狀況進行調研。現將調研結果報告如下:
一、當前社會流動人口的基本規律和特點
關于流動人口、刑釋解教人員、閑散青少年的概念,有著自身的內涵和外延,不能排列和等同,更不能混淆。流動人口的內涵可以包容刑釋解教人員和社會閑散青少年,流動人口在外延上大于刑釋解教人員和閑散青少年。從維護社會穩定的角度看,雖然都屬于社會管理的范疇,但有其自身的規律性。
社會流動人口是指社會成員在社會結構中所處位置的變動,亦稱社會流動。它通常是指社會成員從一個階層向另一個階層的流動,有時只限于從一個職業群體向另一個職業群體的流動。這是一個深層次的社會管理學問題又是一個深刻的社會實踐問題,具有社會歷史性、綜合性和動態性特征,折射在人們的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和社會生活領域。社會主義轉型期的社會流動人口狀況,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素逐步滲透,尤其是生產力中人的活躍因素,其作用大于經濟和技術引起的流動,同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個體系比資本主義社會更加開放,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出現了社會各種利益階層或利益集團,這些利益階層或利益集團和政治、經濟、文化均開始顯示獨立性,而且影響力日漸加大,引發了新的社會流動。(一)經濟發展型。*市和全國一樣,自“三線建設”以來,以××為代表的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建設和發展,一大批優秀人才和先進的科學技術進入*市,加快了工業化進程。同時存在的集體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中外合資經濟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推動了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居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日益增長,為社會流動人口提供了物質基礎;在建設的進程中,加快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省級公路四通八達,為人流、物流提供了交通便利,促進了地方區域經濟的發展,成為周邊省、市人們向往發展的“寶地”,市中心城區人口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50,000余人,增加到現在300,000多人。
(二)政策引導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我們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上來,改革開放的政治經濟政策從沿海、東南向內陸延伸,人民的政治權利上升,把主要精力集中投向地位變動和經濟生活的富裕上來。在城市進行新的經濟體制改革,大量的股份制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的涌動,推動企業所有制結構調整,產權制度的改革,企業資產重組,客觀上引導一部分才華精英的社會成員流向了*市,也刺激了當地的有用人才向東南沿海流動,就是人們常說的“孔雀東南飛”。在農村推行各種各樣的承包制,政府部門的部分權利下放,逐步放寬了農村與城市人口流動的限制,在傳統體制下的絕大多數農民深刻地理解了“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科學道理,遵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自然規律。于是,農村社會流動人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展開,直到如今仍然保持著“開弓沒有回頭箭”的勢頭。實行土地承包之后的農民有了自主經營的權利和支配勞動時間的權利,在人多地少,石漠化嚴重的偏僻山區,農業成本上升、農業效益下降的壓力下,面對城市較多的社會福利,紛紛離開家鄉,涌入城市尋找生存的空間。
(三)資源分配型。社會流動意味著個人社會位置的改變,其目的是改變自己所處位置上的社會資源的質和量的分布狀況,大多數人爭取自己所期望或應得到的經濟利益、政治權利、職業聲望等社會資源,對整個社會資源進行再分配。*市自然資源極為豐富,素有“江南煤都”之稱,通過對煤炭資源開發,鋼鐵、建材、電力、鋁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服務業長足發展,基本形成有礦必有城,有廠必有鎮,外地人口的流入,本地人口的自發流動,社會經濟關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農村向都市型轉化,必然形成人口集中和生活方式的傳播,使得城市人口相對于整個地區人口的比例上升,同時人們的價值觀念、行為模式、道德規范、閑暇娛樂發生了變化,生產方式不斷更新,對社會資源重新再分配。如盤縣境內的盤江礦區、城關鎮和紅果鎮片區人口比例占盤縣總人口116萬的60%左右。城鄉人口互動表明了投資的增長,推動了整個社會消費的增長,促進了經濟的良性循環。
二、社會流動因素對社會穩定的影響
社會流動人口的閘門是依次被突破的,有著自身的運行規律。社會流動人口的浪潮第一波是從農村開始,億萬農民工主動適應社會化分工,打破社會階層之間的壁壘,使社會各個成員階層的人員處于不斷的更新變換、互動之中,增加改變社會地位的機會,向東西南沿海轉移,形成前所未有農民工浪潮;社會流動人口的第二波是從沒有職業社會閑散人員出于謀生的需要,在商品大潮的沖擊下,紛紛加入個體、私營經濟活動,借政策的傾斜和市場的短缺迅速致富;社會流動人口的第三波是從公有制內部流動的,一些人不愿意吃“大鍋飯”,不甘于平庸生活,又有一定能力和膽量的“公家人”躍入商品經濟的海洋,通過經濟致富改變社會地位。流動者成功的示范效應逐步擴散,更多的人受到啟示,開始對人生重新定位,希望通過變換新的職業或尋找第二職業帶來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的變化。這一切都是在農村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宏觀背景下發生,改革使社會流動人口的條件逐步形成,以往禁錮社會流動的政策與制度調整了,如戶籍制度、商品糧制度、勞動用工制度、人事制度、農民進城居住制度、個體和私營企業政策等,都做出了有利于社會流動的調整。但是,流動人口的大量增加,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增多,給社會秩序帶來了新的情況和新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是行為失范。社會主義社會轉型期行為失范,是指人們不認同規范,不遵守規則、破壞規范的行為。維護社會穩定的前提是要求人們遵守社會規范,就是一個規范只有當人們認為公正而甘受約束時才有真正效力。在社會轉型期,老的標準被打破了,新的標準正在建立過程中,這段時間各種價值觀念產生沖突,特別是處在青春期的社會閑散青少年對是非標準模糊不清,很難區分什么是公正的,什么是不公正的,什么是合情合理的。由此,在社會閑散青少年中的欲望失去了約束,社會生活的劇烈變化也自然而然地使欲望迅速增長。對社會閑散青少年的社會規范教育就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問題。據統計:*市2003年小學在校生為395,228人,2004年小學在校生為411,152人,2005年小學在校生為414,051人;2003年初中在校學生為162,566人,2004年初中在校學生為172,780人,2005年初中在校學生為169,521人;2003年高中在校學生為33,452人,2004年高中在校學生為35,812人,2005年高中在校學生為40,482人,可以看出歷年高中生逐步增加,同時疊加2003年職業高中在校生319人,2004年職業高中在校生198人,2005年職業高中在校生410人,不能進入高中和職高系列的學生的比例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同時反映了家庭與社會管理、社會就業、社會福利的互動。尤其是離開學校的年青人,既無法改變自己的身份,也無法改變家庭經濟的來源,又沒有才華參與社會競爭,更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渴望得到社會報酬,理性思維不受控制,導致心理失去理智,從而行為失范鋌而走險。
二是行為越軌。馬克思把社會基本形態概括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邁向共產主義人類最高理想社會的進程中,難免有超越社會規范的行為,在社會發展階段的過程中,價值觀念沖突反映出來的越軌行為,主要表現在犯罪與違法之間,一方面,是指被法律法規進行規范的禁止性行為;另一方面,是指人們的道德規范已經不讓習慣容忍的社會行為,必須受到刑法和行政處罰。在法理學和行政法學上統稱為刑事追究和勞動教養處罰。受到刑事懲罰和行政強制處罰的刑滿釋放和解教人員回歸社會,不經意地就會被人們視為“不受歡迎”的人,因為越軌的負功能行為可能減少社會效益和擾亂社會秩序。據不完全統計:2003年至2005年全市刑釋解教人員3761人,其中:2003年刑滿釋放808人,解除勞動教養295人;2004年刑滿釋放718人,解除勞動教養516人;2005年刑滿釋放893人,解除勞動教養531人。重新犯罪33人。社會對這部分人的第一反映是:他們存在可能毀掉他人規范、他們可能毀掉人們預期的制度安排、他們可能會傷害他人和社會利益。尤其在法治社會和市場經濟條件下,這部分人在擇業上既無資金又無技術,不但受到市場的排斥,而且本身原來把家庭釀成支裂破碎,沒有經濟的支撐力進入市場進行經濟活動,有的只能打工度日,有的對城市低保費用不予滿足,有的對艱苦生活很茫然,重操舊業走上犯罪道路。這部分人統稱為有“劣跡”的人,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置幫教方面,人們不同程度地存在歧視性、排他性因素。然而,有個別人員不能正確判斷社會公正標準,甚至心存對社會進行報復,作案手段翻新,危害社會的程度更為兇險,也是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之一。
三是利益沖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尤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和發展社會主義是首選的歷史命題,以公有制為基礎多種經濟成份為補充的所有制結構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在社會主義制度下要解決和必須解決的是各種經濟利益沖突。可是,在社會經濟活動中,高收入階層不愿對低收入階層負責,既得利益集團不愿為共同富裕作貢獻,社會強勢群體通過不正當競爭占有弱勢群體的物質成果,在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之間產生了利益沖突。黨中央提出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社會的經濟增長,讓人民得到實惠。社會流動人口的目標是獲得平等機會,經濟上參與并獲得法律和政策規定的個人所得從中受益,然而,這對大多數流動人口在現行法律和政策保障下可以實現。但是,對刑釋解教人員以公民身份參加“市場運作”比普通公民要困難得多,當既無資本又無技術無力參與經濟活動時,心理失衡,往往醞釀有悖于社會有序發展的矛盾和糾紛,制造不利于社會安定的事件;極少數人員心存逆反心理,一旦有機可乘,在我們內部尋找保護傘以達到違法占有別人物質成果的目的;有的個別極端分子把黑手伸向市場經濟中產生的“爆發富”和“新貴”,對需要安全的公民來說,這種個案雖然不多,但它的影響對社會危害極大。
三、堅持科學發展觀,維護社會穩定
政法機關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把堅持科學發展觀落實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關鍵在于宏揚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一方面,通過法律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通過法治實踐,實現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正確詮釋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妥善處理新情況和新問題,增強社會治安管控能力,依法管理社會流動人口,教育感化挽救刑釋解教人員,加強社會閑散青少年的教育,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統籌城鄉治安穩定,統籌區域安全,統籌內外防范,實現社會主義社會轉型期社會穩定的新跨越。
一要堅持發展。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不僅是經濟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也是解決當前社會穩定中諸多矛盾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科學發展觀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重要戰略的指導方針,也是維護社會穩定的指導方針。發展是治國理政的第一要務,沒有發展,就沒有穩定,只有穩定,才有發展。社會流動人口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積極的因素,對社會穩定也會帶來負面影響。社會流動人口、刑釋解教人員、社會閑散青少年的出現是一種正常的社會現象。壓縮流動人口中違反社會秩序的行為,減少刑釋解教人員的重新犯罪,教育閑散青少年遵守社會規范,必須采取專門機關與社會各責任部門相結合,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完善城市社區、鄉鎮社區管理制度,改革現行戶籍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制度,提高社會保障能力,加強宏觀就業引導,克服盲目流動,增強微觀就業指導,完善用工制度,維護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
二要改善就業。在黨委和政府領導下,以抓經濟增長,拉動就業增長;以抓產業結構調整,提供就業機會;以抓統籌城鄉經濟發展,改善區域就業平衡;以抓西部大開發,改善整個社會就業需求;以抓發展非公有經濟,吸收社會剩余勞動力;以抓勞動力素質的提高,適應經濟發展的就業需求,是解決流動人口、刑釋解教人員、閑散青少年就業的根本出路。要求社會各責任部門要堅持勞動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的工作方針,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改革創業和就業環境,把現有的就業資源最大限度利用起來,促進社會就業,同時,建立健全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對失業人員實行完善的社會救濟和社會保障。就業是民生之本,要進一步做好就業再就業的服務工作,建立健全再就業制度,規范勞動力市場秩序,為他們就業和再就業創造好的環境。
三要標本兼治。解決社會流動人口、刑釋解教人員、閑散青少年犯罪問題,必須實行綜合治理,標本兼治。把深化改革,促進發展和社會治安管理結合起來,加強公、檢、法、司基層組織建設,提高基層干警素質,增強社會治安管控能力,健全社會矛盾糾紛調處機制。進一步深化社區建設,建立社區、家庭、學校互動制度,推動安置幫教健康發展。深化法治建設,在全社會加大對公民的普法力度,堅持法治教育與德治教育相結合,打防并舉,提高社會防范功能,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總之,要著力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的關系,處理好不同利益群體的關系,處理好經濟增長同資源、環境、人口的關系,處理好改革、發
- 上一篇:關于對流動人口的社會調研報告
- 下一篇: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基礎建設的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