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重道遠—對大學校園學生講座的調查

時間:2022-10-17 03:03:00

導語:任重道遠—對大學校園學生講座的調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任重道遠—對大學校園學生講座的調查

任重道遠——對大學校園學生講座調查

★調查的設計與組織實施

●調查背景及目的:

講座是校園文化的一個窗口,它成功地在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大家”之間架起了一座溝通與交流的橋梁,讓我們有機會領略大師們的風采。事實上,作為高等院校學術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校園講座歷來深受大學生們歡迎。然而隨著時常經濟的快速發展,商業文明融入大學校園,昔日象牙塔里熱心于學術研究的莘莘學子漸漸轉而熱衷于積極投身社會實踐,相反很少有人再愿意從百忙之中抽時間、持一顆虔誠之心去聽一堂講座,尤其是學生社團組織開展的講座經常出現請人甚至求人參加的現象,冷場也已司空見慣。

講座是大學校園里一種寶貴資源,我們要好好利用。

因此,針對目前高校大學生對校園講座興趣的喪失以及不信任危機,我們特開展此次問卷調查活動,以通過了解大學生對校園講座的看法、態度并征求他們對改善現狀的意見和建議,從而總結出講座“上座率”不高的原因并積極尋求解決的方法、途徑,以期使以后的講座更有針對性、時間安排更合理、講座更有吸引力,能有更多的同學參與。

●調查對象及方法:

本次調查對象為全校02-03-04-05級本科生計200人。本次調查采用自編《學生講座訪問問卷》進行,包括10個選擇題以及一個主觀題;調查在各年級隨機抽樣進行。

●樣本構成情況:

性別構成:男生占41%,女生占59%

年級層次:大一占38%、大二占28%、大三占25%、大四占9%

專業性質狀況:文科類81%、理科類19%

●調查問卷回收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90份,回收率95%,其中大一75份,大二59份,大三48份,大四8份,回收率分別為96%、95%、94%、89%

★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講座一族,人數幾何?——聽講座頻度情況

頻度

性別

0次/學期

1-2次/學期

3-4次學期

4次以上

7%

40%

30%

23%

3%

30%

35%

32%

表(一)

頻度

性別

0次/學期

1-2次/學期

3-4次學期

4次以上

大一

2%

27%

36%

35%

大二

5%

33%

32%

30%

大三

9%

37%

30%

27%

大四

3%

28%

31%

38%

表(二)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5%的大學生每學期一次講座都沒聽過,40%的同學平均每學期聽一至二次講座,每學期平均聽三至四次的學生占到31%,而平均每學期四次以上只占24%。可見,比較穩定的“講座族”約占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一,而三分之二的學生只是偶爾或根本不曾光臨講座現場。

聽講座的頻度與專業性質情況的關系并不顯著,文科生與理科生對待講座的熱情基本一致。

根據表一所示,幾乎不聽講座的學生在男生中占的比率(7%)比女生(3%)高,而平均每學期聽四次以上的男生比例(23%)比女生(32%)低出9個百分點,這表明女生較男生對講座的熱情更高。

另根據表(二)數據顯示,根本不聽講座的學生在各個年級所占的比率分別為大一(2%)、大二(5%)、大三(9%)、大四(3%),大一、大四明顯低于大二、大三,同時,平均每學期聽講座四次以上的學生大一占35大二占30大三占27大四占38,大一、大四明顯高于大二、大三,聽講座的頻度與年級關系為大一、大四學生參加講座比大二、大三普遍更多。當然這主要是因為大一、大四學生課業負擔較大二、大三輕的緣故。總之,這樣的結果另人沮喪,眾所周知,很多人文性質的講座能夠極大地提高校園的文化氛圍,講座對學生好處多多,但實際上,大部分學生很少參與進來,而只有約占三分之一的求知欲很強、積極性較高的同學經常聽講座。

二、哪類講座最受歡迎?——講座主題探析

講座類別

學術類

生活保健類

主題教育類

生活美容類

其他

中選率

54%

4%

29%

6%

7%

表(三)各類講座受歡迎程度

根據表三數據顯示,超過半數的學生(54%)選擇了學術類講座,這與歷來學校學術氛圍的背景有關,也是學校大力重視、廣大莘莘學子致力于學術研究的結果使然。

類別

性別

生活保健類

生活美容類

2%

2%

6%

10%

表(四)性別差異與講座興趣的關系

從表四可知,性別差異與講座興趣表現出明顯的正相關性。熱衷于生活保健類和生活美容類講座的男生都占2%,相反,6%和10%的女生分別對生活保健類和生活美容類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這自然與大學女生較男生更為愛美、更喜歡打扮不無關聯。

年級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比率

15%

20%

30%

35%

表(五)年級層次與對學術講座興趣的關系

從表五不難看出,年級層次與對學術類講座的興趣呈現出明顯的正相關性。隨著年級層次的上升,對學術講座的興趣也愈加濃厚。從大一僅占15%、大二也只占20%,躍升到大三30%、大四35,遞進趨勢頗為明顯。這其中的原因也不難看出,根據大學課程安排和教學計劃,大一、大二重修公共課程,專業領域少有涉足,大三、大四則要求學生精攻專業,潛心致力于學術研究,隨著專業學習的深入,對學術類講座的興趣自然也得以提升。

三、亟待完善——講座信息渠道單一化

渠道

相關海報

朋友介紹

集體組織

比率

73%

6%

21%

表(六)各講座信息渠道比率

由表六可知,廣大學生了解講座信息的渠道較為但一化,高達73%的同學都是通過相關海報獲取講座信息,另外朋友介紹和集體組織兩種形式也各占6%和21%。這種較為單一化的講座信息渠道有些許弊端應該引起我們注意:通過作海報宣傳講座信息,效果并不甚理想。經常會出現海報展出不及時,抑或是講座海報沒有罷放到公共場合下顯眼位置,從而造成很多同學都是在講座過了以后才知道有這么一個講座的現象。還有一點,就是通過海報介紹講座信息不夠形象、具體,對同學們吸引力有限。至于造成講座信息渠道單一化的原因則在于舉辦方缺少足夠的資金,一般情況下都只能選擇通過作展報宣傳講座信息,即使效果不理想。可見,要實現講座信息渠道多元化、及時性、有效性,還需要克服很多困難。

四、校園講座,魅力何在?——大學生參加講座原因分析

原因

主題吸引人,對講座內容感興趣

講座的主講人吸引人

現場派送小禮品

集體組織,不得不去

打發時間,閑著也是閑著

講座的相關海報宣傳

其他

比率

42%

24%

8%

19%

6%

31%

4%

表(七)

根據表七的調查數據顯示,42%的同學選聽講座的主要判斷標準是主題是否吸引人,自己是否對講座內容感興趣,這很符合大學生性格,也有利于發展他們的興趣和特長。24%的同學選聽講座則主要看重的是主講人的名望,講座的主講人如此吸引人就在于學子固有的名師崇拜情結,確實,大牌人物出場,名頭一亮,肌膚就是講座爆滿的保證。講座的相關海報宣傳(31%)也是影響“上座率”的重要因素。很不正常的是竟然8%的同學是因為現場派送才去聽講座,6%的同學是由于閑著也是閑著,為了打發時間才選擇去聽講座。對此,不少講座舉辦者反映“電影基本上每場爆滿,但講座很少有這種場面。有時候來的人不多,就會覺得對不起老師。因為講座都是免費的,老師們好不容易抽出時間,卻只有那么一點人來。同學們不太理解,我們好像總是求著他們來接受這種教育。”

這三類情況又從某種意義上明顯反映出不少同學對講座興趣的缺失、熱情的冷淡、積極性的降低。

原因

年級

主題吸引人,對講座內容感興趣;講座的主講人吸引人

現場派送小禮品;

集體組織,不得不去;打發時間,閑著也是閑著

講座的相關海報宣傳

大一、二學生

24%

24%

17%

大三、四學生

42%

9%

14%

表(八)年級層次與選聽講座原因之間關系

根據表八的調查數據顯示,大三、四學生(42%)比大一、二學生(24%)更側重于主講人以及講座的主題,而大一、二學生所占的比例(24%)比大三、四(9%)高許多。至于海報宣傳的效應,則兩者之間并無多大差異。

五、有所收獲,但仍不足——校園講座質量分析

講座質量

很好

較好

一般

較差

很差

比率

0.05%

32.2%

67%

0.65%

0.1%

表(九)對于講座質量不同評價的比率

由表九可知,在聽講座的過程中,高達67%的同學認為講座質量一般,有所收獲,但仍不足,32.2%的同學認為講座質量舉辦得較好,很有收獲,僅有0.05%的同學認為講座質量很好,相反0.65%和0.1%的同學認為講座質量較差或很差,這是應該引起講座舉辦者足夠認識和反省的現象。

同學普遍反映講座質量一般或較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講座中有價值的東西尚有欠缺,主講人能力水平所限的原因,也難免講座形式單一老套的原因。

六、路漫漫其修遠兮——講座完善,任重道遠

需要改進方面

主題、內容

組織形式多樣化

增強與觀眾的互動

邀請知名主講人

加大宣傳力度

比率

34%

18%

19%

18.5%

11%

表(十)校園講座需要改進之處所占比率

根據表十的數據表明,目前同學們認為校園講座的開展最為迫切需要改進的是講座的主題和內容,比率高達34%;其次,認為組織形式應該實現多樣化、增強與觀眾互動、邀請知名主講人比率分別達到18%、19%、18.5%,此外也有11%的同學認為校園講座的宣傳形式和力度需要改進。

對于這樣的數字確實比較符合目前現狀和事實,主題不夠吸引人、內容覆蓋面小已司空見慣、組織形式但一化也成積重難返之勢。對于互動環節,,根據另一項數據調查表明在提問環節中,同學們中只有32%表示會主動提問,而48%害怕自己的問題幼稚不敢去問,其他20%的人則覺得提不提高都無所謂。

七、講座內容,百花齊放

內容

關于挑戰杯競賽的相關指導

關于兩會相關精神的學習

關于英語四級的學習指導

關于春季護膚、保養的知識

成功人士經驗介紹

與專業相關的學術講座

比率

7%

4%

11%

15%

29%

34%

表(十一)不同內容的講座受歡迎程度

從表十一可知,占總數34%的同學迫切希望參加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學術講座,成功人士經驗介紹也同樣受廣大同學普遍歡迎,占到29%,7%的同學希望參加關于挑戰杯競賽的相關指導。而這一類同學當中又以大二、三為主體,占到總人數的72%,這也正好與目前大二、大三學生熱衷于參加挑戰杯競賽的形勢相吻合;關于兩會相關精神的學習這一內容則只占4%,且這4%的群體中文科生就占到94%,的確是專業性質與講座內容呈正相關。11%的同學則希望參加關于英語四級學習指導這一主要內容的講座,其中大二學生便占到84%,目前正值春季,因此關于春季護膚、保養的知識介紹的講座受歡迎程度達到15%,尤其是女生更是高達87%。

★建議與意見

針對以上結果和相關分析,并在總體廣大同學對校園講座意見和看法基礎之上,我們特提出一些欠成熟的建議,僅供有關方面參考。

●針對校園講座的相關意見

一、在講座安排上,時間分配不盡合理,有時很密集,有時很久沒有;

二、在講座內容上,覆蓋面小,“冷門”專業很少涉及:計算機、四級等功利性講座太多,人文類講座欠缺,和大學校園的人文氣息不符;講座應更加貼近大學生學習生活和心理,多講些社會前沿的東西;

三、現場紀律不夠好,互動時間不充分,形式單一;

四、缺少大師級的人物,領略不到大家的風采,使講座本身的吸引力下降;

五、專業講座太過空泛,應講得通俗一點,深刻點,多些實質性的內容。

●改善校園講座現狀的相關建議

一、(主)舉辦方

1、(主)舉辦方應該純潔策劃講座的目的,減少功利性

2、(主)舉辦方應該盡力多請有名望、受廣大同學歡迎的專家、教授作為主講人

3、講座時間的安排要盡量合理、合宜,最好選定在周末晚上舉行。同時要避免與其他大型講座在時間上的沖突。

4、完善講座信息公布機制,實現信息渠道多元化、信息傳播及時化。講座標題和海報廣告詞是影響“上座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當前條件下組織講座的舉辦方不妨在海報創作上多做文章。當然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要舉辦方積極尋求資金和媒體支持,加大講座宣傳力度實現信息渠道多元化。

5、講座的組織開展形式要盡力實現多樣化、完善互動方式。

二、主講人

1、在講座主題的選定上,主辦放應該多選擇當代大學生感興趣的、富有人文氣息的主題

2、在講座內容的確定上,應該更實際,更貼近上午能夠貨,更加貼近大學生學習生活和心理,多講些社會前沿的東西,而忌諱夸夸其談

3、演講方式上力求創新,最大限度調動聽講人的興趣,盡量避免單向灌輸、空談理論,積極尋求和創造互動空間。

三、聽講人

首先,別把人神化。因為作講座的往往是很有影響力的知名人士,大學生容易將他們的偶像化,之后又覺得他們都是普通的人,落差太大;

其次,在聽講座的過程中,同學們應該學會提煉。講演者往往會就此話題泛泛而談,作為聽者要學會提煉重點和深化內容,這是一項重要技能。最后,要注意學習講演者所用的技巧。主講人大都是來自一線的工作者,會提到很多工作中的技巧,這些都是很有用的。”

此次調查活動得到了學院老師及各為同學的大力支持,在此特表示感謝。希望你們的再加上我們的努力能得到很好的回報!

公共管理學院

公關與社會實踐部

權益與就業指導指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