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黨建工作八法:一個提升社區黨建工作水平的總抓手
時間:2022-01-22 01:47:00
導語:社區黨建工作八法:一個提升社區黨建工作水平的總抓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x縣圍繞“打造國際紡織中心、建設江南水鄉名城”的戰略決策,加快城鄉統籌發展,城區面積由11平方公里迅速擴大到22平方公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給社區黨建工作創造了新空間,也提出了新要求。為此,x縣因勢利導,切實加大社區黨建工作力度,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以社區服務、社區自治為重點,以增強社區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為目標,探索并實踐了“社區黨建工作八法”,加強了社區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開辟了社區黨建工作新天地。
一、動因
x縣探索并實踐的“社區黨建工作八法”,主要基于四個方面考慮:
一是城市社區興起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需要。城市社區是“學教”活動的新領域,如何在取得農村“學教”成功經驗基礎上,乘勢而上,把“學教”活動延伸到城市社區,深化“學教”成果,是擺在各級黨委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黨的十六大提出了“以服務群眾為重點,構建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的工作要求,因此,建立“使社區黨員干部經常受教育、讓社區居民群眾長期得實惠”的長效機制,是實現十六大提出的政治任務的根本舉措。
二是社區黨建工作適應城市化進程的需要。x縣政府駐地遷址柯橋后,x縣城區變化日新月異,主要出現三大趨勢:首先是農村城市化趨勢。城區范圍的不斷擴大,使越來越多的農村村落變成城市社區,大量的“失土農民”成為社區居民。其次是城市工業化趨勢。大量的工業企業向城區集聚,工業園區迅速崛起,僅柯橋街道就有柯東、柯西、柯北三大工業園區,擁有職工3萬余人,已經成為城市社區的新領域。其三是小區移民化趨勢。中國輕紡城市場的繁榮發展,吸引了大量的外來人口,據不完全統計,僅柯橋街道就有外來人員10萬余人,是全街道常住人口的兩倍。如何適應日益復雜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情況,是當前社區黨建工作面臨的新課題。
三是激發社區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的需要。當前,“四個多樣化”正在嚴重影響著社區黨員先進性的發揮:一些退休黨員因失去發揮作用的舞臺,出現作用“退化”的現象;一些社區黨員從“單位人”變成了“社會人”,思想上產生“失落感”、政治上迷失“方向感”,認為市場經濟“黨與非黨”一個樣,黨性觀念逐步淡化,功利思想有所抬頭,先進性難以體現。同樣,“四個多樣化”也正在日益影響著社區干部“領頭雁”作用的發揮,首先是社區干部的服務意識普遍不濃,存在辦公“機關化”傾向,留有許多服務“盲區”,達不到社區居民的期望值。其次是社區干部聯系居民不深,居民反映社區干部上門不是收費就是發通知,缺少社區干部應有的影響力、號召力。其三是民主意識不強,社區干部對上負責多、對下負責少。
四是探索社區黨建工作新機制的需要。以往的社區黨建工作運行機制,主要存在三個傾向性問題:首先是就黨建抓黨建,黨建工作局限于組織建設、黨員發展、制度建設,把社區黨建等同于單純的黨務工作,總攬全局的作用難以發揮。其次是黨建工作貼近實際、貼近群眾不夠,存在重表面、搞形式的現象,社區黨建工作上墻過多,內容多年“一貫制”,形同虛設,社區居民認同感不強,參與熱情不高。其三是黨建工作零打碎敲,定位不高,外延不廣,內涵不深,存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現象,缺乏規范性、系統性、持久性和長效性。
二、基本做法
1、抓人促事法。“抓人促事法”的核心是通過公開選拔、民主評議等手段,形成“干部能上能下、報酬有高有低”的社區干部管理機制。一是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面向社會公開選拔熱心社區事業的優秀年青干部,建立一支政治素質好、能擔當重任的社區干部隊伍。二是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對社區干部進行政治理論、法律法規、社區建設、城市管理、領導科學等知識的培訓,每年不少于15天。三是建立社區干部談心談話制度,街道(鎮)班子成員和聯系對象每半年至少談話一次,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四是年終召開黨員、居民代表會議,在社區干部述職的基礎上,進行民主測評,測評結果與先進評比、工獎、任用掛鉤,及時調整不稱職的社區干部。柯橋街道先后三次公開招聘社區干部,共錄用36名,社區干部的責任性、主動性大為提高,如繆招花被大寺社區錄用后,發揮電腦專長,建立了社區育齡婦女信息庫,受到服務對象的好評。
2、設崗定責法。主要以黨員、社區干部生活場所為中心,從社區特征、個人特長、工作特點出發,設立“治安巡邏崗”、“政策宣傳崗”、“義務教育崗”、“社會公德崗”、“便民服務崗”、“糾紛調解崗”、“參政議政崗”、“行風監督崗”八種責任崗位,開展“選擇一崗、貢獻一技、奉獻一日”活動,建立責任區聯系信箱,明確崗位職責;建立社情民意“一口清”制度,做好困難戶、信訪戶、老干部、外來人口結對聯系工作;開展以“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困、辦百件事”為內容的“四百”活動,記載《社情日記》,定期匯報交流。港越社區老黨員金福興選擇了小區樓道管理員的崗位,堅持每天為樓道居民送報紙、打掃公共衛生,幾年如一日,成為樓道居民心目中的“好管家”;新安社區黨總支開展了以“兩定兩評”(定崗定責、評崗評格)為主要內容的社區在冊黨員設崗定責工作,社區黨員紛紛行動起來,徹底改變了社區環境臟、亂、差的現象,居民滿意度大幅提高。。
3、特色創建法。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爭創黨員“先鋒樓”、“示范樓”,組建一批以黨團員為骨干的志愿者隊伍,把先進分子吸引進來,把居民群眾組織起來,推動“一區一品”、“一區一特”的社區特色創建活動,改善居住環境。在創建活動中,柯橋街道涌現了共產黨員“先鋒樓”52幢、“示范樓”67幢,還制訂了“黨建型、環保型、文化型、智能型、親鄰型、科普型、服務型、文藝型”八種特色社區的創建標準。大寺社區組建了一支30多人的以黨員干部為骨干的志愿者隊伍,輪流照顧社區孤寡老人,成為社區居民公認的“親鄰”社區。
4、民主議事法。落實社區居民對社區各項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做到重大工作讓居民知道,重大問題和居民商量。一是設立居民議事欄。議事欄實行一事一議制,由社區黨組織確定議題,社區居民圍繞議題,自由發表書面意見,張貼到議事欄內。為便于居民了解社區工作動態,議事欄和社區黨務、社務公開欄一起設置,調配使用。二是召開情況通報會。由社區居委會牽頭,按季召開通報會向黨員、居民代表通報情況,社區黨組織負責收集居民反饋意見。三是召開社情懇談會。對社區內公益事業建設、物業管理等事關社區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項,以召開社情懇談會的形式,廣泛征求居民意見,集思廣益,以民主化促進決策的科學化。
5、要事票決法。完善社區居民代表制度,以樓群、臺門等為單位,投票選舉產生居民代表,推行社區居民代表要事票決制度,保證居民代表對社區事務的管理權、知情權。要事票決法規定,對社區建設、發展等事關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或依法必須提請居民代表表決的事項,先由社區黨組織形成意見,通過居民代表會議票決,轉化為全體居民的共同意志;票決時,實際到位的社區代表數應超過應到代表總數的三分之二;贊成票超過代表總數一半以上的,票決事項通過。立新社區在實施農貿市場翻建和果蔬市場二期建設工程時,事先聽取30多名居民代表對初定方案的意見,形成正式方案后,提交居民代表表決通過。
6、結對共建法。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調動社區各方面力量,共同推進社區事業建設:一是開展以“五聯五共”為主要內容的縣機關部門聯系社區活動,即社區教育聯抓,共育四有新人;社區環境聯創,共造優美環境;社區服務聯動,共建便民設施;社區治安聯防,共保小區平安;文體活動聯辦,共享生活之樂。到目前為止,已有26位副縣級以上領導、70余個部門與社區結對共建。縣委書記徐紀平在所聯系的港越社區調研時,了解到該社區信息化建設遇到技術難題,馬上協調有關部門幫助解決,建成了全市首個社區網站,使居民不出家門就能隨時與社區干部進行交流、了解社區動態。去年以來,各共建部門共出資160余萬元,為社區辦實事250余件。二是發揮社區黨建工作協調小組的作用。把轄區內的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介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納入“共居共建”范疇,積極在這些單位中發展黨員、建立黨組織,實現社區黨建工作的全覆蓋,初步形成了“資源共享、責任共擔、活動共搞、實事共辦”的共駐共建新局面。
7、載體推動法。以“立體管理”為載體,加強對社區各類黨員的教育管理,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對在冊黨員,通過規范“”等制度,采取多種形式的教育,增強他們的黨員意識和黨性觀念,促使他們在社區活動中起帶頭作用。對在職黨員,建立“一卡一冊三雙向”(黨員社區聯系卡,在職黨員名冊,雙向聯系、雙向通報、雙向反饋)制度,加強在職黨員“八小時外”的管理。同時,以情況通報會、休息日聯絡站等形式,加強在職黨員與社區黨組織的聯系溝通,引導他們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為社區辦實事。百福園社區有位上海遠洋公司的職工,義務為小區出好宣傳窗,每月一次,風雨無阻。對流動黨員管理,以中國輕紡城市場交易區為重點,通過設立流動黨員臨時黨組織、建立流動黨員工作站、開展“外來黨員社區有你的家”活動,鼓勵社區黨員參加社區黨組織生活,邀請外來黨員參加各級黨代會及縣委、縣政府的重大會議,積極參政議政,引導他們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
8、錯時服務法。適應社區居民“八小時外辦事”的特點,推行社區干部辦公無休日、錯時上班制、夜辦公制和全程制等四項制度,形成“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的社區服務新格局。“錯時服務法”規定:社區干部節假日輪流當班,每天都有一位干部早上班、遲下班半小時,中午有人值班,晚上19時到21時社區干部夜辦公;當班期間,對居民有要求、可以委托代辦的事項,由社區干部全程。為確保制度的長效性,社區黨組織還按月編制社區干部當班輪流表,逐月公開;制作《社區干部當班記錄簿》,記錄居民申請事項的承辦、答復和辦理結果,上級黨委定期進行專項檢查,檢查結果納入社區干部崗位責任制考核。為搞好錯時服務,還建立了街道服務中心、社區服務站、小區服務點三級社區服務網絡和“社區服務一條街”,提高了服務效能。
三、初步成效
社區黨建工作“八法”,拓寬了黨建工作的新思路,推動了黨建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系統化建設,收到了初步的效果:
一是強化核心,社區黨組織在發揮作用上理清了新思路。推行“八法”后,夯實了社區黨組織在社區各項工作中的領導核心地位,開拓了社區黨建工作的視野,社區黨組織跳出純黨務的范疇,發揮了思想領導、政治領導、組織領導作用。針對城區瓜渚湖畔居民自發組織文體活動的情況,柯橋街道的16個社區黨組織積極行動,組織開展了“瓜渚湖畔競風流”系列活動,讓先進文化占領社區思想陣地,通過“唱唱家鄉戲”、卡拉OK大獎賽等居民喜聞樂見、自娛自樂的文藝形式,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社區居民參加,發揮了黨組織的滲透作用。
二是服務中心,社區黨組織在人員管理上確立了新抓手。推行“八法”后,外來黨員找到了發揮自身作用的舞臺,紛紛到所在社區報到,自覺接受社區黨組織的管理。今年上半年,僅柯橋街道就接納外來流動黨員45名,全縣先后建立起外來流動黨員臨時黨組織10個,成為社區黨組織管理外來人口的重要渠道,確保了城區的穩定局面。湖濱社區有位叫陸朝旺的樂清籍黨員,不但自己寧愿放棄優越的經商條件,志愿報名入伍報效第二故鄉,還動員弟弟參軍,在當地傳為美談。黨員的榜樣影響著外來務工者,今年又有4000多位外來務工者“落戶”柯橋,成為繁榮城市的新興力量。
三是下移重心,社區黨組織在聯系群眾上探索了新方法。推行“八法”后,使社區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群眾觀念教育,社區干部的工作作風更實了,廣大社區干部一改過去“坐堂門診”服務,自覺串門入戶,成了真心為民服務的“赤腳醫生”。大寺社區退休黨員繆金木是個電工,維修小區內的路燈、廁所的照明燈成了他的“份內事”,有時居民的家用電器壞了,他都隨叫隨到。據統計,僅今年以來,全縣社區干部共走訪居民達3萬多人次,為居民解決實際困難1200多件。
四是順應民心,社區黨組織在服務居民上確立了新舉措。通過推行“八法”,社區黨組織在作決策、想辦法、辦實事時,都能因社制宜,從居民的需求出發,從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實實在在為群眾排憂解難。如“錯時服務法”實施以來,方便了社區居民,許多居民深有感觸地說:“社區服務越來越周到,越來越替我們著想了”。家在柯福社區的居民茅永彪,不久前他癱瘓的母親忘了存折密碼,急需社區證明,但他每天都早出晚歸,一直都沒時間。得知社區推出新的辦公制度后,第二天一大早,茅永彪就找到社區干部辦妥了證明。溫州籍的布商蔡立順為港越社區的一位親戚辦理暫住證,白天是他做生意的黃金時間,拖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辦成。社區夜辦公制度實行后,他高興地說:“我們白天都上班忙活,沒有時間來辦證,現在實行了夜辦公,辦事方便多了”。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