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文明建設交流會講話
時間:2022-02-11 12:24:00
導語:內蒙文明建設交流會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總結交流一年來內蒙古文明建設的先進經驗,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研究部署內蒙古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文明建設的各項任務。會上,楊晶主席、陳光林副書記要作工作總結和部署。下面,我就內蒙古文明建設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問題,講三點意見。
一、必須把發展作為推進內蒙古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
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是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離開發展,談不上科學發展觀,也不可能有人類的文明進步。縱觀人類發展史,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現代文明,無不是發展的結果。中國作為世界文明古國,生產力發展水平曾長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漢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清代的“康乾盛世”等,無不體現出當時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進步程度。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在經濟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的同時,全社會的文明程度也得到顯著提高。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只有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才能不斷實現中華民族的富裕和文明。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我們必須把發展作為文明建設的主要任務,貫徹落實到文明建設的全過程。
第一,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為文明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在人類文明中,物質文明是前提和基礎。離開物質文明,其它文明都無從談起。內蒙古作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核心問題和主要任務就是要堅定不移地加快經濟發展。鄧小平同志講:“實施民族區域自治,不把經濟搞好,那個自治就是空的。”同志指出:“民族地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歸根到底要靠發展來解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來,內蒙古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國民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內蒙古文明建設水平在不斷提高。但必須清醒地看到,內蒙古經濟建設的任務還很繁重,與發達省區相比,內蒙古生態、交通、通訊、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還相對滯后。內蒙古的經濟總量還不大,約占全國的2%。排名第一位的廣東省GDP總量是內蒙古的6.4倍,第十位的湖北省是內蒙古的2.5倍。我們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作為各級干部的第一職責,作為檢驗文明建設成效的第一標準,努力鞏固和發展當前來之不易的大好來勢,爭取使內蒙古經濟保持一個較長的快速增長期。
第二,大力推進城市化,切實提高內蒙古文明建設水平。城市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科技、教育、文化、信息的中心,是現代文明的主要載體。當前,我國正處于加速推進城市化進程的重要時期。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在世界銀行的一次會議上指出,21世紀影響人類進程最主要的有兩件大事:一是中國的城市化,二是新技術革命,沒有比這兩項對人類進程的影響更為深刻的了。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城市化的過程就是人類文明不斷提升和進步的過程。城市文明建設搞好了,就抓住了一個地區文明建設的龍頭,就能帶動和促進全社會文明建設的發展。城市文明建設的任務很多,從內蒙古實際出發,當前應重點抓好三個方面。一是要加快城市化步伐。內蒙古城市化率雖然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城市化水平不高。內蒙古不少城市的規模偏小,人氣不旺,缺乏產業支撐,難以產生有力的輻射和帶動效應。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明確提出今后城鎮化率每年要提高1.5個百分點,被列入重點的20個城市的城區人口增長速度要高于這個標準。呼和浩特市、包頭市要力爭形成20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赤峰市要力爭成為過百萬人口的特大城市,并努力形成幾個50萬—100萬左右人口的大城市。二是要大力發展優勢產業集群,壯大城市經濟。產業以集群化方式發展,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加速工業化進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和集中體現。在充分發揮我區整體資源優勢的同時,不同城市要根據各自的相對優勢和產業基礎,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推進優勢產業的集群化,努力提高城市產業集聚效益,增強內蒙古城市經濟的活力和競爭能力。三是要高度重視城市文化產業的發展。發展文化產業是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推進城市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從世界各國的發展實踐看,文化事業越來越多地轉變為文化產業,城市文化產業的發展正逐步成為城市文化建設的主要形態。美國400家實力最強的公司有25%是文化企業,文化產業已成為美國出口創匯最多的行業。我國一些地區近年來高度重視發展文化產業,文化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有較大幅度提高。內蒙古文化產業的發展相對滯后,無論是產業規模和結構,還是社會化、市場化程度,與發達地區相比都有較大的差距。各級一定要積極適應文化產業發展的國際潮流,打破地區、部門、行業和所有制界限,努力把我區獨特的人文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產業優勢。要面向社會、面向市場,按照市場化、產業化和企業化的要求,整合資源,做大做強報業、出版發行、廣播影視和演藝業等一批文化產業的龍頭企業,打造一批獨具特色的內蒙古民族文化產業品牌。
第三,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全面推進內蒙古文明建設。農村牧區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教育、文化、衛生和精神生活等都遠遠落后于城市,農牧民收入只相當于城市居民收入的1/3。隨著農牧業科技和農牧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特別是農牧業產業化的推進,農村牧區發展對城市發展的依賴程度進一步增強。面對這些問題,必須從內蒙古實際出發,堅持城鄉統籌,走城鄉互動、工農互促的協調發展道路,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結構,全面推進城鄉文明建設。要統籌城鄉勞動力市場,大力實施百萬農牧民向城市轉移工程,消除農牧民進城的體制障礙,強化為農民工的各種服務。要統籌城鄉規劃,加快建設新農村。推進城市化不是也不可能把所有農村牧區變為城市,要結合縣域經濟布局規劃,把城鎮體系向基層延伸,制定科學合理的村莊布局規劃,引導和推動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帶動農村牧區生活環境的改變。要建立城鄉互動發展機制,充分發揮城市在區域經濟中的龍頭帶動作用,積極鼓勵、引導城市的優質生產要素向農村牧區流動,增強城市對農村牧區的輻射帶動能力,不斷提高農村牧區社會文明程度。
二、用以人為本的理念統攬我區文明建設
社會主義文明建設就是要不斷地滿足人的各種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而人的全面發展程度和素質高低,最終決定著文明發展的速度和水平。二戰后世界范圍內現代化發展的進程表明,一個國家即便擁有優越的自然資源或一定的現代化設備,也不可能自然地使這些資源和設備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國民的思想文化素質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同樣,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也不會自然而然地造成社會的和諧與人的需求的滿足。社會文明的演進,除了外在的表現為物質財富的積累外,更重要體現在社會的和諧、人的素質的提高、對人的尊重和全面調動、充分發揮人的積極因素上。以人為本體現了當代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成為進一步推進人類文明的重要理念和原則。我們要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于文明建設的始終,落實到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
第一,要大力開發人力資源。我國是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人力資源大國,這是世界上其它國家所不具有的潛在優勢。大力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把潛在優勢轉化為現實優勢,既是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迫切需要,也是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國內外經驗表明,重視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落后國家和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因素。二戰以后,日本把發展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作為經濟社會的先導來抓,到上世紀90年代,人均受教育年限已接近美國的水平,人均GDP達到美國的90%。韓國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大力發展教育事業,高中入學率由**年的不足30%提高到上世紀末的90%以上,大學入學率由不足10%提高到60%以上,GDP總量上升到世界第11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沿海發達地區積極引進、開發人力資源,集聚了全國一大批各類人才,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當前,內蒙古經濟發展進入快速增長期,能不能把這個好的發展勢頭保持下去,充分發揮后發優勢,實現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關鍵取決于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各級必須把大力開發人力資源,提高人的素質作為推進內蒙古文明建設的重要措施來抓。一要建立多元化的人力資本投入機制。據專家測算,每增加1億元物質資本投資,次年僅能帶來2億元GDP的增加額,而每增加1億元人力資本投資,可帶來6億元GDP增加額。內蒙古自治區和盟市兩級要研究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機制,設立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發揮資金在引進人才和智力、激勵人才創業、培養高層緊缺人才方面的作用。二要大力實施人力資源能力建設工程。要著眼于人力資源總量的增長和人才素質的提高,樹立大教育、大培訓觀念,在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的基礎上,重點培養人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著力提高人的創新能力。三要進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的體制和機制。要堅持市場配置人力資源的改革取向,建立和健全人才培養機制、人才評價機制、人才選拔任用機制、人才合理流動機制、人才激勵機制和人才保障機制,努力消除制約人才脫穎而出和健康成長的體制性障礙,營造人們干事創業的良好環境,放手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二,要把擴大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就業是民生之本,勞動權是最基本的人權。實現全社會充分就業,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從世界各國看,就業問題始終是政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促進就業已經成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重大戰略。**年美國國會就通過了《就業法》,提出通過相應的財政與貨幣政策,防止經濟衰退,刺激經濟復興,以實現最大程度的就業,并把發展中小型企業作為歷屆政府促進就業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歐盟在**年就業特別峰會上確定了“歐洲就業戰略”,將創業精神、提升就業能力、增加勞動者對新技術與新的市場環境的適應性和男女平等就業作為歐盟就業戰略的四大支柱,并要求各成員國每年制定《國家就業行動計劃》。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也是就業壓力最大的國家。緩解就業壓力,把勞動力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起來,把失業人員從社會負擔轉變為社會財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費水平、推動經濟增長的迫切需要。各級必須把促進就業作為推進文明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抓緊抓好。
第三,要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黨的十六大在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時,把社會更加和諧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把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確定為現代化建設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這為我們推進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正處于改革的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學家們反復強調要高度警惕的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既是加快發展的“黃金時期”,也是社會矛盾復雜和突出的時期。如果處理得好,經濟社會就會實現快速發展;如果處理不好,有可能出現貧富差距拉大、失業激增等問題,導致經濟社會徘徊不前,甚至出現社會動蕩。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一要切實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要高度重視收入分配問題,既要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并推動先富帶未富、先富幫未富,又要通過改革稅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財政轉移等措施,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縮小地區之間和社會成員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要從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營造公平的社會環境,保證每個社會成員都能接受教育、進行勞動創造,都能平等地參與社會競爭、社會生活,都能依靠法律和制度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二要高度重視做好意識形態工作。意識形態領域歷來是敵對勢力同我們爭奪群眾的重要陣地。各級黨委、政府要從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高度,始終把意識形態工作作為關系黨和人民事業興衰成敗的重大工作緊緊抓好,始終堅持和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要切實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引導群眾正確分析形勢,正確理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自覺為改革發展穩定貢獻力量。要深入群眾、深入基層,積極研究和把握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特點和規律,著力提高宣傳群眾、組織群眾的本領,善于在服務群眾的過程中做好群眾工作。三要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近年來,由人民內部矛盾引發的群體性事件明顯增多,不僅數量增加、規模擴大,而且一些群體性事件組織化傾向明顯,行為方式趨于激烈,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這些群體性事件的情況較為復雜,往往參與者的合理訴求與他們的不合法手段交織在一起,多數人的合理訴求與少數人的無理取鬧交織在一起,群眾的自發行為與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插手利用交織在一起,如果處置不當,局部問題就可能影響到全局,非對抗性問題就可能轉化為對抗性問題。各地區各部門一定要加大工作力度,認真落實工作責任制,堅持依法辦事、按照政策辦事,及時妥善處理本地區本系統發生的群體性事件。要加強對新形勢下各類群體性事件的研究和分析,研究各類群體性事件的形成要素和演變過程,研究化解群體性事件的基本條件和內在規律,形成處理群體性事件的原則和長效工作機制。同時,要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各種敵對勢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確保人民安居樂業。
三、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抓好內蒙古文明建設
求真務實,是共產黨人黨性的重要標志,文明建設過程就是求真務實的過程。推進文明建設,必須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
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一個地方文明建設的基礎和條件固然重要,但精神狀態更為可貴。沒有一種求真務實、昂揚向上、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精神狀態,即使基礎和條件再好,文明建設也不會有大的起色。不同的精神狀態、不同的工作態度和工作作風,產生的工作效果也截然不同。要想在文明建設中建功立業,必須始終保持那么一種創業的激情,始終保持那么一股勁和氣。要破除“小富即安、小進則滿”的思想,強化不進則退的觀念,從思想上解決好文明建設的內在動力問題;要摒棄那種怕擔風險、怕負責任的思想,樹立敢為人先的觀念,使各項工作更好地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要清除因循守舊、墨守成規的思想,強化開拓創新的觀念,著眼于新的實際,善于用市場的手段和機制去處理問題,按市場規則辦事。各級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要在文明建設中起表率作用,求發展之真,務文明之實,在文明建設中有所作為。
要把求真務實體現到文明建設的各項工作中去。抓文明建設,不能僅僅停留在理論上、文件上、號召上,要落實到具體工作中。要尊重文明建設的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制定一項政策,推動一項改革,應充分論證其可行性,充分考慮社會影響,充分估計有關方面的可接受程度;啟動一個工程,上馬一個項目,應審慎考察其市場前景、資金來源、技術條件,客觀分析對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以及資源、環境帶來的影響。要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既要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集中力量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也要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還要大力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斷提高干部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教育科學文化素質,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推進文明建設,要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到研究解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重大現實和理論問題上,放到研究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緊迫問題上,放到文明建設中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上,促進文明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
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抓好落實。古今興盛皆在于實,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總結一些地方的實踐,抓好文明建設要“四戒”:一戒調門高,多數人難以做到;二戒內容龐雜,沒有重點,什么都想抓,但什么都抓不好;三戒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四戒上熱下涼,工作不扎實,基層不落實。歸結到一點,就是各項文明建設,都要從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出發,同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實際問題緊密結合,務求實效。對文明建設的各項目標和工作部署,各地區各部門要緊密結合各自實際,制定出具體的方案和相應的措施,落實到部門和個人,一項一項地分解,一件一件地落實。對已經看準了的事情,要有一股韌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一干到底,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是在國際形勢深刻變化、國內改革發展處于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會議。全會聽取和討論了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關于同意同志辭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職務的決定》和《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關于調整充實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組成人員的決定》。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深刻闡述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全面總結了半個多世紀以來黨執政的主要經驗,明確提出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指導思想是:必須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以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為核心,以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為關鍵,以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為重點,以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為基礎,努力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總體目標是:通過全黨共同努力,使黨始終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黨,成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執政黨,成為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潔的執政黨,歸根到底成為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永遠保持先進性、經得住各種風浪考驗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主要任務是:按照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能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應對國際局勢和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
《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是對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創新和發展,是深入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的重大戰略舉措,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綱領,也是我們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行動指南。同志在四中全會閉幕前發表的重要講話,對于我們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和做好當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和干部群眾要認真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把思想和認識統一到四中全會精神上來,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全面落實四中全會提出的各項工作部署上來。要以學習貫徹落實四中全會精神為動力,全面推進當前內蒙古自治區的各項工作,以改革發展穩定的實際成果來檢驗執政能力建設的成效。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將在10月中旬召開會議,深入學習全會精神,研究部署內蒙古的貫徹意見。
- 上一篇:政府辦公廳工作規則
- 下一篇:文明建設經驗交流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