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金鑰匙交流

時間:2022-11-28 06:44:00

導語:致富金鑰匙交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致富金鑰匙交流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歷史契機,也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提出了新要求和新考驗。20**年,我選擇黃州區最貧窮的六福灣村作為農村聯系點,經過五年多的努力,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全村畝均年產值由不足20**元躍升為18**0元,人均年純收入由不足千元增長到45**元,昔日的貧困落后村一躍成為聞名遐邇的富裕文明村。我們深深體會到,要引導農民走上共同致富之路,必須配好三把“金鑰匙”。

鑰匙之一:堅持“干點”與“盼點”對接,增強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

一是深入調查研究,摸清群眾的愿望。黃州區六福灣村有19**多人,其中**%以上外出謀生,在家的不是老弱病殘,就是游手好閑。村級組織是一個“亂班子”對一副“亂攤子”。“走進六福村,農民好傷心,白天沒有水,晚上沒有燈”,是六福灣村貧窮落后的真實寫照。長期的貧困使群眾對干部失去了信任,對發展失去了信心。經過廣泛走訪,我們了解到村民有“三怨”:一怨田難種。該村盡管地處長江邊,但因缺少水利設施,旱不能灌,澇不能排,豐年增產難增收,災年減產更歉收,一年辛苦忙到頭,過年缺糧全家愁。二怨路難行。全村沒有一條像樣的路,下雨滿地泥,晴天滿天灰,生產資料運不進,農業產品運不出,生產生活受到嚴重制約。三怨學難上。村里校舍是危房,教師工資沒保障,留不住老師,也留不住學生。這都成為我們聯系點工作的當務之急。

二是根據群眾愿望,干好利民實事。我們切實利用該村適宜蔬菜種植的水土條件,作為全區蔬菜基地申報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通過向上爭取、財政支持、申請信貸、合理集資等辦法籌措資金3**多萬元,全力投入現代農業基地建設。20**至20**年,組織實施耕地“兩改”,17**畝低湖田全部改為精養魚池,15**畝棉麥地改為高產蔬菜地;沿長江堤岸修建了7個提水泵站和1個排水泵站,建成12.4公里的主干渠、支渠、盲渠相通的渠道系統。2**2到2**4年,集中修建了5.4公里的蔬菜基地水泥路。2**5年,投資建成滴灌工程,普及安裝了農田防蟲高頻紫外線燈。經過連年的實干苦干,該村農業基地形成了“道路成網、綠樹成行、溝渠相通、大棚連片”的基礎設施體系,農業綜合生產條件和效益產生了從量到質的飛躍。另外,對學校危房進行了全面改造,村容村貌不斷改觀,群眾對我們的態度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干群關系越來越親。

三是培植身邊典型,增強群眾致富信心。為防止一些群眾單純依賴幫扶而滋生“等、靠、要”的思想,我們注重發現和培育脫貧致富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先后培育了草莓專業戶、黃瓜專業戶、蕃茄專業戶等30多個蔬菜大戶,積極引導農民種植新品種,推廣新技術,種植效益不斷提高,致富門路越走越寬。

鑰匙之二:堅持“班子”與“路子”并重,增強群眾脫貧致富的合力

一是選好領頭人,樹立村級班子的威信。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為把村支部建設成為一支“不走的工作隊”,我們充分發揚民主,在全村范圍內公推村支書候選人,選拔責任心強、威望高,有市場經濟頭腦的黨員為支部書記,幾位科技種田能手也選進了“兩委”班子,新班子的整體素質和群眾影響力大為提高。班子成員帶頭,全體黨員每人幫帶一個貧困戶,并義務抬機械、裝水泵、筑水渠、填路肩,走在建設新農村的前列,一步一步使村里各項工作由亂到治,成功地把老百姓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二是選準發展模式,鋪平經濟發展的路子。小農經濟,一家一戶,各自為戰,產品零散入市無法掌握主動權。為此,我們指導該村把村民組織起來,共闖大市場,同走致富路。一方面,盯住周邊城市的“菜籃子”,確定蔬菜、水產為主導產業,整合形成規模效應。另一方面,組建了蔬菜業協會和水產業協會,以市場為導向,以利益為紐帶,以協會為中介,以農戶為主體,通過“產業+協會+農戶”的經營模式,及時向農戶傳遞市場信息,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后服務,使全村經濟進入了平穩增長、良性發展的軌道。目前全村32**畝田地全部實現了基地化布局和集約化經營。被湖北省政府命名為“生態農業基地”,被農業部命名為“高效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以西紅柿、辣椒等6個品種為主的“綠福”牌蔬菜成為全國知名品牌。

三是充分發揚民主,完善村級事務的管理。為了鞏固脫貧致富的成果,防止因管理不善而重返貧窮,我們在該村大力推行村務公開,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定村級發展規劃,必須廣泛征求村民意見;實施道路、水利設施等重大建設項目,必須交由村民集體討論決定;村級財務收支情況及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項,必須全面公開;村干部的日常開支憑證,必須由民主理財小組集體審定確認。從而有效規范了干部行為,避免了決策失誤和工作失職,使村級經濟得以持續健康發展。

鑰匙之三:既抓“口袋”又抓“腦袋”,探求脫貧致富的治本之策

一是普及市場經濟知識,不斷提高群眾的科技水平。發揮區直有關職能部門的中介作用,建立起六福灣村與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農科院等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之間的“產、學、研”關系。每年邀請專家、學者來村集中授課,請專家到現場解決技術難題;每年組織蔬菜專業戶、養殖專業戶外出參觀學習,開展技術交流,進行市場調研,了解產品的市場供求變化。全村群眾市場經濟意識日益濃厚,科技致富水平明顯提高,農業科技應用率達到**%以上,特別是隨著“春提早、夏遮陽、秋延遲、冬保溫”蔬菜大棚的廣泛應用,保證了一大批無公害新品種蔬菜四季上市,供不應求。

二是全面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切實加強村民的道德修養。我們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會文明一起抓,堅持開展“十星級”文明村組、文明農戶創建活動,激發村民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定期組織文化進門、法制入戶、科學普及、政策宣傳等活動,弘揚文明新風,提高村民素質。常年抓好平安創建工作,抵制歪風邪氣,努力提高綜合治理水平,被評為市級文明村莊。

三是實施“一戶一名大學生”計劃,著力增強發展后勁。著眼于培養高素質的新型農民、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我們從2**3年起出臺激勵政策,擬用10年的時間實現這一計劃。凡是村民取得大專以上文憑的,村里報銷一半的學費;凡是考入大專院校的學生,村里給予1**0元獎勵,進入重點大學的,學費由村里支付;凡是考入重點高中的學生,每人一次性給予5**元補貼;凡是獲得獎學金的學生,村里配套給予獎勵。村里每年還拿出1萬元,對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進行獎勵。從2**4年起,挑選農村青年到職業技術院校脫產進修。通過這些辦法,在全村營造了“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目前,村級班子成員中,有五分之三達到了大專文化程度,全村有**生考入高等院校。部分大學畢業生回村創業,成為村級經濟發展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