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黨員分類管理實踐思考
時間:2022-10-26 02:51:00
導語:社區黨員分類管理實踐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員管理工作是基層黨組織建設中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的工作。目前,大量企事業單位的退休職工黨員和失業、待業的職工黨員正在逐步轉入居住地社區黨組織,給社區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帶來了新情況新問題,提出了新要求。
一、實施黨員分類管理是城市社區發展的客觀要求
隨著改革的深化、城市的發展、社會利益格局的調整、就業分配方式的變化,社區黨員隊伍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和新特點:
一是社區黨員隊伍構成的變化。近年來,由企業分流的職工黨員、原由企事業單位管理的離退休黨員、軍轉自主擇業和院校畢業的黨員、以及在新經濟組織中就業的黨員陸續轉入街道社區管理,其比例占到了街屬黨員總數的30%以上,有的社區已接近半數。這些黨員來源不同,心態各異,年齡差距較大,構成了社區黨員隊伍的復雜性。
二是黨員思想狀況的變化。由企事業單位轉入社區的黨員,相當部分心態較為復雜,對管理模式的變化一時難以適應。特別是下崗、失業和內退的職工黨員存在有抱怨情緒和失落感。個別黨員因工作無著落,生活困難,長期游離于組織之外,黨性觀念、理想信念、紀律意識出現滑坡。考慮現實困難多,考慮履行黨員義務少,黨員意識下降。個別黨員甚至產生理想信念動搖,先鋒模范作用弱化。他們思想上的困惑、生活上的困難都迫切需要黨組織的教育和幫助。
三是黨員學習時間的變化。下崗、退休做臨時工和從事個體經營的黨員白天需要外出工作,時間隨意性較大,參加黨員活動、接受黨校教育時間安排上有困難。而高齡黨員晚間活動又不方便,形成時間要求上的差異。
這些新情況和新變化對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首先,社區黨員教育管理內容安排上必須區別層次,有的放矢。結構的多樣性,帶來了思想觀念的多樣性。管理教育要取得實效,就必須根據不同對象、不同層次,注重教育內容的多樣性和針對性。教育管理采用集中統一的辦法,統的過多,強求一致,安排學習一個計劃,組織教育一次大課,就必然出現“一鍋煮”的大呼隆現象。其次,在管理教育的目標要求和制度規定上,必須實事求是,合理可行。在街道黨員中,在職的與退休的、在企事業單位的與個體經營的、身體健康的與體弱多病的、居住穩定的與在外流動的,相互差異很大,用一個標準、一個制度要求,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因人制宜提出不同的要求,使目標符合實際,制度規定易于落實已勢在必行。再次,在管理教育的對象上,必須突出重點,抓住關鍵.o為此,區委組織部從黨員的職業特點、身體狀況、生活環境等差異出發,本著有利于管理、有利于黨員發揮作用的原則,下發了《關于加強社區黨員分類管理的通知》,實施黨員分類管理教育。
二、我區實施黨員分類管理教育的做法及成效
實行黨員分類管理教育,關鍵在于合理地分好類別,提出符合實際的要求。社區黨員主要由以下6大類黨員構成:一是街道機關、直屬企事業單位中的黨員;二是社區的離退休黨員;三是社區中的下崗、待崗職工黨員;四是流動黨員;五是各種新經濟組織、社會中介機構和社會團體中的黨員;六是社區內的在職黨員。針對這六大類黨員的不同特點,以社區大黨建為著眼點,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加強教育管理。
1、強化對街(鎮)屬黨員的教育,提高對社區管理的水平。街道在職黨員、社區干部黨員是街居工作的骨干力量。對這部分黨員教育管理的成效,直接影響著街道、社區工作。我們對街(鎮)本屬黨員及干部隊伍的教育和管理,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人手:一是加強街道(鎮)黨工委(黨委)和社區黨支部的自身建設。通過學理論、明責任、強素質,健全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和“”制度,開展爭當“優秀街居公仆”活動,強化這部分黨員的執政意識觀念、黨性觀念、組織紀律觀念和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鼓勵黨員在本職崗位上建功立業,以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二是對本屬的黨員干部通過有針對的培訓和輪訓,提高政治思想素質,使其不僅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而且具備基層群眾工作和現代化社區建設、管理的實際本領。三是注重發展新黨員,培養年輕干部,擴大社區工作干部的來源。各街道(鎮)黨工委(黨委)注意把優秀青年干部充實到社區建設、管理一線去鍛煉,用工作實踐增強其才干和能力,用社區工作的實績作為考核發展新黨員的重要依據。有條件的街道可以選派大學生到社區居委會去工作鍛煉,并把政治素質好、全局意識強、政策水平高的干部配備到街道黨務工作的崗位上,逐步改善街道黨務干部隊伍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提高整體素質。
2、加強對屬地黨員的教育,增強社區工作的合力。一方面,建立“組織管理依托條,活動管理依托塊”的管理機制,發動社區在職黨員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加強對屬地單位黨員的管理。根據黨章的規定和社區黨建工作需要,結合在職黨員的職業特點和個人特長,以各類專業化的志愿者活動為載體,組織他們在社區建設中發揮示范和引導作用,把黨的工作滲透到社區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等各個領域,達到聯系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團結群眾的目的。工作中積極探索協調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工作的組織渠道,建立社區黨員“聯系卡、活動卡、反饋卡”,方便黨員與社區黨組織的聯系。健全包括雙向聯系、雙向服務、雙向反饋等在內的各種旨在鼓勵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建設與管理的新機制,探索單位和社區共同管理黨員的新途徑。
另一方面,利用社區資源,運用社區黨校等加強對社區黨員的宣傳教育力度。通過地區黨組織和社區黨組織各自的縱向領導和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相結合,街道(鎮)黨工委(黨委)組織上“大課”與支部組織上“小課”相結合,抓組織學習和進行社區知識教育、研討相結合,進一步完善社區黨員宣傳教育工作機制。在工作格局上,發揮社區優勢,形成陣地共用、資源共享的局面,針對街道(鎮)黨工委(黨委)資金、場地、人力不足的矛盾,把社區單位資源優勢轉化為黨校陣地優勢,把社區單位人才優勢轉化為社區黨組織師資優勢。在教育方式上,注重多類別、多形式、多層次,通過抓黨員形象工程,廣泛宣傳社區黨員先進典型,搞義務奉獻活動,開展交流研討等方式來凝聚社區黨員,拓展社區黨建教育領地。
3、發揮離退休黨員的作用,為社區工作增光添彩。退(離)休黨員作為特殊群體,他們的主要特點是人數不斷增多,整體素質比較高,其中有許多人擔任過單位中層以上的領導干部,有的曾是技術骨干,有的從事過黨務工作;他們所關心的熱點問題、中心話題比較集中,大多是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社區治安、衛生等社會問題。對這部份黨員的管理,我們著重關心他們生活,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盡而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并針對他們的身體狀況、年齡、專業特長等方面的特點,形式多樣地發揮他們的作用。對于身體健康、閑散在家的退休黨員,要求他們積極參加街道黨組織的各項活動,經常向他們部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任務;對有專業特長的,動員他們參加各類黨員志愿者活動,協助居委會開展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思想政治工作、群眾工作等,同時根據他們的要求,開展各類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體、娛樂、科普活動,讓他們在繼續得到黨組織關心的同時,始終堅持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在社區生活中發揮余熱;對身體有病行動不方便的黨員,根據他們參加組織生活確有困難的實際情況,要求他們管好子女爭做“五好家庭”,按時交納黨費。街(居)黨組織還委派身體健康黨員做聯絡員,通過定期走訪,向他們傳達上級的有關精神和支部的工作要求,掌握其思想情況,了解他們的實際困難,并通過組織及時幫助解決。
4、拓展抓好非公有制企業黨員的教育管理。我們按照“抓組建、抓管理、抓活動、促規范、促發展”的工作思路,1999年至今已先后建立了53家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黨員總數達189人。積極開展了“班子建設好、黨員素質好、制度執行好、群團配合好、合作共事好、作用發揮好”等“六好”活動,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黨員管理。采取“聯、掛、靠、派、薦”等方式,進行組建,“聯”即按照就地就近的原則,建立聯合黨支部;“掛”即對企、事業單位中的個別黨員或個體勞動者黨員,把組織關系上掛主管部門、個私勞動者協會,建立黨組織;“靠”即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的零星黨員,劃歸社區黨組織管理;“派”即從街(鎮)或社區黨組織中選派優秀黨員到非公有制經濟組織中兼任黨組織負責人;“薦”即把待就業的黨員推薦給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壯大黨員隊伍,為組建創造條件。同時樹立典型,以點帶面推動工作,我們注意選擇有代表性、有一定影響、業主思想開明的企、事業單位作為重點,培植精品。福建金得利集團黨組織從1996年的一個支部委員會、十幾位黨員發展到現在擁有一個總支、三個黨支部委員會,45名黨員。黨組織的發展壯大,有力地促進了企業兩個文明建設,在職工中充分發揮了政治核心作用,被省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5、加強流動黨員教育,為城市社區建設聚合力量。目前,城市社區內的流動黨員有這樣幾個特點:一是流動性強;二是流人和流出之間往往缺乏有效的接轉手續;三是流動黨員對所有社區的歸屬感參差不齊。這樣就給有效教育和管理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其一,黨的組織管理難以縱向到底,垂直性差。黨員的流動使原來嚴密組織體系所表現出的組織優勢被打破,使一部分黨員脫離原有“鏈條”后又未能與所在地的單位或街道黨組織銜接,從而游離于組織之外。其二,由于流動至本社區的黨員原動力不同,在地區、行業之間頻繁流動,沒有固定的規律,從而難以把握,造成管理困難的局面。其三,流動黨員對社區的認識參差不齊,往往缺乏對社區黨組織的歸屬感,因而會忽略黨員關系的接轉,造成身份不明。針對這些特點,我們立足于實踐和探索,用新思路去解決遇到的一系列新情況、新問題。一是通過直管、代管、協管等方法,使流動黨員有“家”可歸。洪山鎮福嶼社區黨總支建立流動黨員活動站采取集中教育管理的形式,將長期在該社區經商、打工的流動黨員組織起來。二是健全流動黨員管理制度,形成規范管理。原則上按照流動黨員以流人地黨組織管理為主的原則,對組織關系的接轉,預備黨員的教育考核,參加組織生活等內容進行具體的規定。三是有針對地對流動黨員進行上黨課、結對子、教育考核,并將流動黨員參加社區黨建的情況與為其提供的服務掛鉤,加大流動黨員對所在社區的歸屬感。四是在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中,注意抓住重點求突破。把退伍戰士黨員群體和個體、私營企業中的流動黨員作為工作重點,因地制宜,突出重點,抓出特色,以點帶面,從整體上推動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
各街道黨工委和社區黨支部也結合各自特點,將分類管理具體化,對黨員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一是對社區在職黨員實行“登記管理”。建立在職黨員“社區聯系卡,由社區黨組織對在職黨員在社區的活動情況進行記載,并定期向其所在單位和組織部門進行反饋,將其在社區的表現作為考核、評比的一個重要內容。同時還在社區在職黨員中開展“五帶”活動,即“帶頭與時俱進解放思想,帶頭參加社區開展的學習宣傳活動,帶頭參加社區各類文化體育活動,帶頭參加社區幫貧扶弱獻愛心活動,帶頭在經濟發展中為社區建設獻計出力”,建立了五項制度,即“在職黨員登記報到制度,在職黨員在社區表現情況反饋制度,考察黨員干部聽取社區黨組織意見制度,社區在職黨員定期例會制度,在職黨員活動情況定期通報制度”。從而有效地調動了社區在職黨員作用的發揮。二是對社區特殊群體黨員實行“注冊管理”。對流動人口中的黨員、失業黨員,從關心思想到生活人手,進行“下崗不失志”教育,幫助他們轉變再就業觀念,使他們自覺增強黨性和組織紀律觀念,維護黨員形象,在社區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對離退休黨員從堅實理想信念人手,進行“退崗不褪色”教育,發揮他們在思想政治素質等方面的優勢,使他們發揮余熱,老有所為。三是對社區直屬黨員進行“全權管理”。通過建立健全支部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對直屬黨員的教育管理,組織他們爭做黨的政策宣傳員、民間糾紛調解員、居民群眾聯系員、社區治安保安員、環境衛生監督員等,通過開展黨員責任區、黨員樓棟、黨員結對幫扶等活動,有效地發揮了黨員的影響力和政治導向作用,努力做到“一名黨員一面幟”。四是對失業、待崗職工黨員主要開展以過一次組織生活會、作一次思想匯報、掌握一門技術、找一個合適崗位、為社區建設作一份貢獻為內容的“五個一”活動。五是更加靈活開展非公有制企業黨員活動。著重圍繞企業發展這個中心,通過開展向企業獻言獻計,開展技能比武等活動使非公有制企業中的黨組織真正成為非公有制企業員工的政治核心,努力做到企業生產經營和黨員的組織生活兩不誤。
我區黨員分類管理實施一年多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普遍感到這是新形勢下加強城市社區黨員管理教育的一種比較好的形式和方法。
一是改變了社區基層黨組織在管理黨員上職責不夠明確的狀況,增強了管好黨員的責任感。實行分類管理前,由于對黨員管理沒有明確的可操作的規定,要求不夠具體,一些黨支部在黨員管理上,擔子沒有很好地挑起來,有的僅僅以組織一下學習來代替黨員管理教育,對少數黨員存在著似管非管的現象。實行分類管理后,改變了過去責任要求不清的狀況,明確了街(鎮)本屬黨員由街道黨工委及所在的基層黨支部負責,離退休、流動黨員、社區在職黨員主要由社區黨支部負責。由此街道黨工委和基層黨支部對黨員管理教育各司其職,基層黨組織普遍反映黨員管理有章可循,層次清楚,責任具體。做工作更加踏實有勁了。
二是改變了黨員管理教育“一刀切”、“一鍋煮”的狀況,增強了工作的實效性。在落實管理教育的制度上,實行分類管理。以前部分退休黨員由于受到客觀情況的限制,活動難保證,實行分類管理后,活動時間適應不同黨員的各自情況,使組織生活逐步制度化,規范化。在管理教育的內容上,不同對象不同要求,解決問題的效果更好了,比如去年以來的反腐倡廉“六個機制”教育中,各街(鎮)黨(工)委針對需要解決的問題,分為三個層次,對領導干部黨員,著重學習黨規黨紀,剖析典型案例,解決自覺為民掌權用權的問題;對一般在職黨員,著重學習黨員的權利和義務,解決監督不夠自覺有力的問題;對退休黨員,著重宣傳黨中央反腐倡廉的部署和取得的成績,解決在發揚傳統,轉變黨風上信心不足的問題。由于對癥下藥,各開各的“方”,各吃各的“藥”,教育與實際結合緊密,提高了教育的效率。
三是改變了黨員行為標準過于籠統、難于衡量的狀況,增強了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主動性。這方面在退休黨員身上反映得特別明顯,一些退休黨員,離開了原來的工作環境到地區后,感到惘然失落,無所適從;一些黨員退休后思想滑坡,產生了“人到退休萬事休”的想法,認為退休就是“菜籃子,生爐子,抱孫子,摸牌子,串門子,抓票子”,降低了對自己的要求;還有一些年高體弱身體有病長期臥床不起的黨員,感到自己無法履行黨員職責。對黨員分別提出責任目標后,使大家感到,退休后應繼續發揮作用,而且可以發揮作用,從而調動了廣大退休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做到了“離崗不離黨,退休不退色”。他們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類志愿者活動,當好“義務十大員”。
三、進一步加強新時期社區黨員分類管理工作的對策
我們實施的社區黨員分類管理這僅僅是個開始,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在今后的實踐中不斷完善。
一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區、樓寓管理網絡。在街(鎮)成立社區黨員管理協調工作聯席會議,由街道、社區黨組織和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及社區黨員代表組成,主要負責組織、指導社區黨組織做好社區黨員的監督管理工作。在社區建立社區黨員管理聯絡辦公室,由社區黨組織和社區黨員單位黨組織負責人、社區黨員聯絡小組組長、黨員代表組成,主要負責協助單位和社區黨組織加強對社區黨員管理,動員組織黨員參與社區共駐共建活動。在樓寓(或居住片、宿舍區)建立社區黨員聯絡小組。所有社區黨員都編入相應的黨員聯絡小組,組長由社區黨組織與社區黨員代表共同商定或由小組中的全體黨員推舉產生,主要負責組織黨員開展各項活動,加強社區黨員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管理。
二要建立健全社區黨員分類管理工作機制。制度建設是工作得以落實的保證。要著力建立能使黨的肌體正常新陳代謝、具有約束力和激勵功能,符合各類黨員需要的黨員分類管理機制,強化黨員目標管理。并根據不同群體、不同職業黨員發揮作用的不同途徑,科學制定黨員的目標責任,把目標規定的定性、定量指標與目標責任人完成目標的實際效果聯系起來,做出客觀的評價,使不同崗位的黨員都能找到發揮作用的途徑。當前,尤其要積極、穩妥地做好黨員組織關系的接轉工作,探索企業離退休黨員社會化管理的有效途徑。
三要采取多種途徑和方式實施分類教育管理。對于街道機關、直屬企事業單位中的黨員,要重點應當在規范化上下功夫,通過深化“三優一滿意”、“黨員責任區”等活動,增強黨員的責任意識;對于社區中的下崗、待業職工黨員和流動黨員,要采取直管、代管、協管等方法,通過建立流動黨員支部、臨時支部、黨員聯絡站等多種形式,把這些黨員納入黨組織的有效管理之中,保持黨員教育管理的連續性,使黨員與黨組織“不斷線”,黨員教育管理“不脫節”;要花大力氣消除新經濟組織、社會中介機構、社會團體中的黨員教育管理“空白點”。對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具備建立黨組織條件的,及時幫助建立黨組織;對暫不具備條件的,可以通過在街道黨工委組建聯合黨支部的形式,進行集中統一管理;對暫無黨員的組織,可通過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幫助組建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幫助培養入黨積極分子,為成立黨組織打好基礎。同時努力探索黨組織的活動方式,真正做到“有黨員的地方就有黨組織,有黨組織的地方就有戰斗力”。另外,還要發動在職黨員積極參與社區建設。要繼續探索協調、指導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工作的渠道,繼續建立完善五種制度,即“在職黨員登記報到制度,在職黨員在社區表現情況反饋制度,考察黨員干部聽取社區黨組織意見制度,社區在職黨員定期例會制度,在職黨員活動情況定期通報制度”,有效地調動社區在職黨員的積極性,探索單位和社區共同管理黨員的新途徑。
- 上一篇:流動黨員安家工程調查思考
- 下一篇:農村黨員分類管理思考
精品范文
10社區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