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衛生總體工作方案
時間:2022-07-08 02:32:28
導語:區委衛生總體工作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2年全區衛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黨的十七大與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圍繞一條主線、抓好兩件實事、強化五項建設”為載體,即圍繞深化醫療體制改革這一條主線,重點抓好市專科醫療中心建設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體制改革兩件實事,強化醫療衛生、社區衛生、衛生監督、疾病防治、婦幼保健五項建設,著力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有效地保護人民群眾健康,確保衛生事業健康長遠發展。
一、強化醫療衛生建設,打造特色專科品牌
一是加強醫政管理,注重醫療服務質量。加大對醫療機構的監管力度,試點推行醫療機構星級管理制度、全面開展醫療機構不良記分制度和中小醫療機構亮證公示制度,嚴厲打擊非法行醫行為,確保醫療市場秩序;積極推行崗位管理,完善激勵和約束機制,逐步實行以服務質量、崗位工作量為主的綜合績效考核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有效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和“醫療質量萬里行”活動,健全醫療服務質量整體評估體系,完善醫療質量分級管理與責任追究機制,積極開展“醫療質量示范科室”和“護理示范病房”創建活動,著力打造醫療服務品牌,實施預約診療服務,通過強化手術分級管理、臨床路徑管理,核心制度硬約束、臨床藥師制度、抗菌藥物分線(分級)管理、重點病人(重點時段)管理等有效措施,發揮質控組織的專業管理作用,形成行政管理、專業管理和依法管理合力,促進醫療服務質量持續改進;貫徹實施《護士條例》,加強護士隊伍建設,探索專科護士培訓工作,深入開展優質護理示范工程,不斷提高護理工作水平;全面啟動醫務人員醫德考評和醫德醫風電子檔案工作,深化第三方群眾滿意度測評工作,加強行風稽查,推動醫德醫風建設;扎實推進“志愿服務在醫院”活動,積極探索城市公共衛生醫療機構志愿服務工作模式和長效活動機制。
二是抓好基礎建設,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抓好市專科醫療中心建設,年底前完成82686M2主體大樓建設,并做好部分醫療設備安裝與內部部分裝修等工作;加快醫藥衛生信息化建設,重點建設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基本藥物信息系統和醫藥信息交換平臺及數據存儲中心為核心的衛生信息平臺,實現網絡互聯互通、信息資源共享;以“專業品質、卓越醫療、人文服務、科學發展”為導向,加大名醫院、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名醫宣傳推介力度,注重醫療質量管理,規范醫療服務流程,完善崗位設置與績效分配細則,充分發揮骨傷、肛腸、中醫特色專科作用,加強專科醫院建設,實現骨科與肛腸專業細化,骨傷與肛腸微創治療達到總手術率30%,設立骨傷醫院骨傷和區醫院便秘研究所,啟動“筑巢引鳳”工程,探索“院院聯合、學科合作”方式,建立國家、省級名醫直通工作站,拓寬服務項目,確保醫療衛生安全。
三是規范各種制度,注重傳染病防治工作。規范醫患溝通制度、患方教育制度、分級預警和投訴處理制度,增進患方對醫院的信任和對醫務人員的理解,有效防范和及時化解醫患矛盾糾紛;各級醫療機構要認真落實傳染病防治措施,做好傳染病疫情、疾病監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其他監測信息的報告工作;做好重點傳染病的預檢分診,防止傳染病的院內感染;完善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考核評估標準,依法加強對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治工作的監督管理,規范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治工作。
四是完善保健體系,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加強干部預防保健工作,完善健康體檢,理順保健服務體制;落實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措施,抓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藥建設;加強中醫藥科普宣傳,推廣中醫藥適宜技術,提高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醫藥適宜技術普及率;加強中醫醫療質量監管,完善中醫醫療質量監測考評體系,充分發揮中醫藥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的作用,開展第六個“養生保健宣傳月”活動,大力推進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
二、強化社區衛生建設,抓好醫療惠民服務
一是加強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推進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完善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布局設置規劃;積極促進運行機制轉變;高質量完成2012年區政府要辦實事:創建2所省星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新建1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二是抓好基層醫療技術人員培訓。以“衛生強基”、“科技促進”工程為平臺,實行支援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制度,開展全科醫師、社區護士業務培訓,提高基層醫療衛生人員技術水平,加強培訓以中青年為主體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技術帶頭人工作,采取多種學習實踐方式,不斷提高社區衛生技術水平。
三是穩步推進基本藥物制度建設。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國家基本藥物處方集》,14所公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并按照零差率銷售,完善補償機制,定期監測評估,總結交流經驗,努力減輕群眾用藥負擔。
四是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考核。深化全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網格化管理建設,制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績效考核辦法,抓好日常督查和績效考核,不斷提高群眾滿意率;推進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實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績效工資制度,充分調動社區衛生服務人員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
三、強化婦幼保健建設,拓寬為民服務項目
加強婦幼衛生與計劃生育兩個體系建設;抓好信息化管理,注重出生缺陷一級干預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全區孕產婦死率控制為零,嬰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控制在8‰、10‰以內;加大對駐區各托幼機構衛生保健依法法網格化管理力度,加強社區衛生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工作,建立區婦幼保健信息網絡,拓寬服務項目,開展兒童視力篩選等新技術,為婦女兒童提供優質、便捷、滿意的保健服務。
四、強化衛生監督建設,提高監督執法水平
一是抓好食品安全綜合協調。全面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承擔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職能,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各單位食品安全職責,建立健全組織和工作機制,加大監督力度,確保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無縫隙、全覆蓋,努力開創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新局面。
二是規范衛生監督執法行為。落實衛生行政執法責任制,不斷完善執法管理框架,推動衛生監督執法考核評議的開展;加大行政處罰力度,全年完成行政處罰200起以上;加強公共場所、職業病防治、餐飲監管、醫療衛生監督工作,推出10家公共場所A級單位,打造6條公共場所示范街、餐飲示范街,抓好從業人員培訓,強化飲食衛生安全意識。
三是深化衛生監督管理體制。完善基層衛生監督網絡建設,進一步健全衛生監督網絡,實現衛生監督工作中心下移;加強衛生行政執法管理,堅持依法行政,規范審批程序,完善行政審批職能集中配置,簡化衛生許可辦證流程,推行執法責任制與考評制,加大執法稽查力度,規范執法行為;組織實施衛生監督人員系統化培訓,提高監督執法水平。
四是加強衛生監督執法建設。積極開展衛生執法“藍盾行動”,建立和完善專業執法領域定期通報制度和重點執法追蹤檢查制度,繼續扎實推進衛生監督信譽度管理和衛生監督公示制度,公共場所量化分級管理率、餐飲單位信譽度達標率及衛生監督公示率均達到95%以上,加強作業場所、公共場所與生活飲用水、建設項目、消毒管理等公共衛生監督,預防和控制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
五、強化疾病防治建設,夯實疾病防治基礎
一是全力做好傳染性疾病防治。以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傳染病為重點,進一步加大學校、社區、窗口服務單位等重點場所和重點人群的防控力度,減少聚集性疫情的發生,加強重癥病例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針對新發傳染病,進一步健全完善防控預案,努力實現依法科學防控和有序、有力、有效;加強實驗室建設,提高檢測能力和水平,保證實驗室生物安全;嚴格信息報告,加大監測力度,及時分析研判疫情;加強重大傳染病醫療救治能力建設,完善分級診療制度,提高全員診療水平,提高重癥病例救治成功率;完善多部門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共同防范和應對疫情;同時,落實艾滋病、結核病、霍亂等重點傳染病的防控措施,加強免疫接種管理,有效控制傳染病的傳播和擴散。
二是全面實施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重點抓好涉及面廣、影響城市居民健康水平的公共衛生項目的實施,積極推進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防治、兒童保健、孕產婦保健、老年保健、慢性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九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扎實推進乙肝疫苗補種、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等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經費補助實行“核定任務、核定收支、績效考核補助”支付方式,最大限度發揮專項資金的使用效益,確保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普惠百姓。
三是大力開展全民健康促進行動。開展創建健康城市(區、街道)活動;積極推進“無煙醫院”、“吃動兩平衡”健康生活方式促進行動,全面開展以高血壓、糖尿病為重點的慢病防治工作;全面推進衛生系統禁煙工作和無煙環境監測。
四是著重加強衛生應急工作。加強和完善衛生應急組織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院前急救網絡體系,修訂完善各種衛生應急預案,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警預測;加強衛生應急隊伍建設和專業人員培訓,開展各種醫療衛生應急演練,抓好應急物資儲備,提高實戰能力;做好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和其他公共事件的醫療救援工作,提高衛生應急處置水平。
- 上一篇:城管局三項整治工作方案
- 下一篇:衛生局健康體檢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