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鎮貌和環境衛生整治方案

時間:2022-01-19 05:37:00

導語:村容鎮貌和環境衛生整治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容鎮貌和環境衛生整治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精神為指導,以改善村鎮經濟發展環境和人民群眾生活環境為目的,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持久地開展以“清潔鄉村、凈化家園”為主題的整治活動,突出解決村內道路不暢、排水不通、垃圾糞便亂堆、柴草亂放、人畜混居等農民最急迫、最關心的問題,從根本上實現農民生活方式和農村環境管理與服務方式的轉變,盡快改變村鎮臟、亂、散、差的落后面貌,努力建設一批生態良好、環境宜人、村容整潔、生活舒適的新農村。

二、整治范圍及重點

在全縣轄區內所有鄉(鎮)場及所屬村屯,重點對鄉(鎮)場政府和場部所在地、臨公路鐵路兩側村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屯和省市領導包保聯系點進行全面徹底的治理。

三、主要任務及標準要求

集中開展“五清、四治、三加強、二到位”工作。

(一)“五清理”即:

1.清理垃圾糞便。清理街邊路旁、房前屋后、河溝池塘、豬圈牛欄、廁所糞坑等污染源,做到村容鎮貌干凈整潔。

2.清理亂堆亂放。清理街邊路旁、院內院外不規范的柴草垛、積肥堆、生活垃圾堆。近年來,統一規劃建設的基礎條件較好鄉鎮村屯要統一設立和規范村民柴草垛、積肥堆的堆放位置,做到整齊劃一,堆放有序。提倡以上“二堆”出村統一集中堆放。不具備條件的老村屯要在村民房前屋后設置統一位置將以上“二堆”入院入園入墻,嚴禁臨街臨路隨意堆放。村民生活垃圾要出村,做到日產日清。鄉鎮村屯要科學合理設置生活垃圾存放場地,要避免對水源、池塘、農田的污染,鄉鎮政府和村集體經濟組織要定期按時對生活垃圾進行掩埋,禁止露天堆放,二次污染。

3.清理私搭亂建。對鄉(鎮)場駐地及村屯的主要街路和過境公路兩側違反村鎮規劃和有礙市容觀瞻建設的小院墻、小柵欄、小棚廈、小禽舍等建筑物或構筑物進行清理拆除。對私自濫擴、侵占道路的園墻院落進行拆除,做到園墻整齊規范,院落整潔美觀。嚴格查處不經審批和違反規劃建設村民住宅、工企廠房等行為。

4.清理亂涂亂畫。農戶院墻房墻、電線桿、樹干和街路兩側明顯位置無不文明詞語和野廣告等亂涂亂畫,無不規范的標語口號,無亂貼亂掛。

5.清理占道經營。對鄉(鎮)駐地主要街路、過境公路兩側的占道經營和集市進行清理或規范。嚴格禁止沿街亂擺攤、亂放貨物、占道經營和占道修理。有經營場地和設施條件的要入室入場,不具備條件的要合理劃定占道界限,整齊規范,不得防礙行人和車輛通行,確保安全無事故。

(二)“四整治”即:

1.整治亂排亂倒污水和亂丟亂卸生活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嚴禁村鎮居民或村民向街邊或院外隨意傾倒污水污物和生活垃圾。每戶生活垃圾白天收集院內貯存,傍晚或清晨運送到村外垃圾場或指定的臨時堆放點,做到日產日清。

2.整治鼠、蚊、蠅、蟑等“四害”孳生環境。對農戶房前屋后、村屯周邊的濫泥塘、露天廁、積肥坑、垃圾點進行全面的清理、清淘或清除。對豬狗雞等動物尸體不要隨意丟棄,要經專人處理或選擇合適位置深埋,確保無傳染。

3.整治畜禽散養、柴草隨意堆放的不良陋俗。

4.整治規范鄉鎮所在地牌匾廣告設置,嚴禁不經審批隨意占道和挖道行為。

(三)“三加強”即:

1.加強村鎮規劃編制及實施管理

村鎮規劃是協調農村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重要依據和手段。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先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建設中存在的沒有規劃、無序建設和土地資源浪費現象,做到規劃先行,全盤考慮、統籌協調,避免盲目建設和無序管理。20*年底前鄉(鎮)場所在地要全部完成總體規劃編制任務。要制定村屯規劃組織編制時間表,較大村、中心村和臨公路鐵路兩側村屯要在年內完成,其余村屯要在3年時間內全部完成。

2.加強村鎮綠化美化。村鎮公共場所、村旁、路旁、院旁要見空施綠,宜樹植樹,宜草植草,消滅無綠化屯、無綠化路、無綠化院。

3.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各村鎮要積極籌措資金,爭取項目支持,對改水、改廁、改灶、改路等基礎設施進行適度建設,盡快使農村居民“走平坦路、喝干凈水、上衛生廁、用清潔灶”。

(四)“二到位”即:

1.村鎮環境衛生管理機構和人員要到位。各鄉(鎮)場、村屯要設立穩固的村容鎮貌和環境衛生專業管理機構,利用公益崗位等契機配足配強專職管理和保潔人員(鄉鎮所在地3—5名,村屯1—2名),配備必要的垃圾清掃清運工具設備及車輛。

2.村容鎮貌、環境衛生管理制度和經費要到位。村容鎮貌環境衛生實現長效化管理,嚴格的制度和必要的經費保障是關鍵。各鄉(鎮)場、村屯要根據《*縣村容鎮貌和環境衛生管理暫行辦法》,結合本地實際認真制定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及村規民約。建制鎮要參照縣城制定《垃圾處理費收費標準》和《占道收費標準》,集鎮和村屯要召開村民代表會,采取“一事一議”原則,合理確定每位村民繳納保潔費標準。以上收費用于增添必備的工具設備及保潔人員開資,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位保潔員與村簽訂合同,明確清掃保潔職責和工資待遇。

四、實施步驟

村容鎮貌和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從20*年3月1日開始到2009年3月1日結束,安排一年時間,分四個階段實施。

(一)宣傳動員階段(20*年3月1日—20*年4月1日)。落實會議精神,制定工作方案,廣泛動員群眾,開展學習教育。

(二)整治階段(20*年4月2日—20*年10月1日)。按照方案內容,重點完成“五清、四治、三加強、二到位”活動內容。

(三)鞏固提高階段(20*年10月2日—20*年12月1日)。按照《*縣村容鎮貌和環境衛生管理暫行辦法》的標準,查缺補漏,建章建制,形成村鎮環境衛生管理長效機制。

(四)檢查驗收階段(20*年12月2日—2009年3月1日)。在各鄉鎮、村屯自查的基礎上,縣村容鎮貌和環境衛生整治活動領導小組組織有關成員單位按照此次活動考評標準對各地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驗收,評選出5個“村容鎮貌和環境衛生整治先進單位”、5個“清潔集鎮或小城鎮”、20個“清潔村屯”、100個“星級清潔家庭”,在下一年度全縣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予以表彰獎勵。對組織開展不力的村鎮要通報批評。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村容鎮貌環境衛生整治活動涉及面廣、量大、時效性強,為保證這項工作順利實施和取得成效,必須加強組織領導。縣委、縣政府成立活動組織領導機構,對整治效果突出的鄉鎮、村屯及農戶給予表彰,頒發證書、獎牌、獎金。縣愛衛會、建設局、農業局等有關部門和鄉(鎮)場領導為此項活動領導小組成員,有組織、有步驟地堅持長期開展村容鎮貌環境衛生整治活動。依據《建制鎮規劃建設管理辦法》、《吉林省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縣村容鎮貌和環境衛生管理暫行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制定本地村鎮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方案,明確任務、目標和標準,采取措施,務求實效。

(二)搞好宣傳發動。要做好動員和宣傳,提高廣大農村村民的認識,取得他們的支持。要充分發揮媒體的宣傳作用,廣泛開展公民道德、公共衛生、建設家園、愛護家園、管理家園等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公民的環境意識和公共衛生意識,形成人人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的良好氛圍,做到“柴草要出村、禽畜要圈養、廁所要衛生、庭院要整潔、道路要平整”,反對封建迷信活動,崇尚科學,崇尚文明,文明禮讓,愛我家園,自覺遵守村鎮各項管理規章。協調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對村容鎮貌和環境衛生管理整治活動進行全程跟蹤報導。縣電視臺要開設專欄,對整治活動效果突出的村鎮及農戶要給予表揚、宣傳,對沒有行動和整治效果差的村鎮向社會曝光督促整改,從而推動整治工作全面開展。

(三)采取多種形式。各鄉(鎮)場要廣泛發動村鎮居民、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采取集中、分片和專項治理等多種辦法全面開展環境整治活動。

(四)提高管理水平。縣直有關部門和各鄉(鎮)場要從實際出發,充實完善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機構,配足配強專職管理人員和保潔人員;要大力加強村鎮規劃的組織編制和實施、建設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房屋產權產籍管理、村容鎮貌環境衛生管理、基礎設施建設管理的職能;要充分發揮政府職能作用,推動村鎮建設科學有序發展;要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地各項管理規章和制度,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和人居環境。

(五)總結和推廣經驗。各地要及時總結和推廣開展村鎮環境綜合整治的經驗,找出不足,利用召開現場會等形式推廣整治經驗,推動落后村鎮的改進,實現整治活動的全面推動。同時要建立健全獎勵機制,對整治力度大、效果好,建立各項管理制度的村鎮,將給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物質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