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障局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意見

時間:2022-04-22 04:41:44

導語:醫療保障局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療保障局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意見

根據《市衛健委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醫保局關于印發市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意見的通知》(衛規劃〔2020〕69號)和《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于學習借鑒“三明經驗”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通知》(醫改組〔2020〕3號),經研究同意,為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深化醫改中的支撐作用,全面推進縣“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現就我縣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建設意見通知如下:

一、完善區域平臺便民惠民應用

(一)完善公眾健康服務平臺。推廣“12320熱線服務平臺”,完善“健康”微信公眾服務平臺,為公眾提供基于電子健康卡的預約掛號、在線報告、健康檔案查詢、移動支付等便民惠民服務應用,提高醫療健康服務的可及性。到2022年,公眾通過平臺可實現各類醫療健康便民惠民“一站式”服務。

(二)建設“多碼融合”應用平臺。建設縣電子健康卡“多碼融合”應用平臺,推廣使用全國統一標準的電子健康卡(虛擬卡),貫穿就醫診療、預防接種、婦幼保健、信息查詢、健康管理等各類場景,逐步減少院內臨時就診卡發放,推動“e點通”應用,保證實名制就診和“先診療、后付費”服務模式有效落地。到2022年,實現“多碼融合”應用在縣鄉醫療機構覆蓋使用。二級醫院臨時就診卡就診率應低于20%。

(三)建設區域醫學影像共享平臺。建設縣區域醫學影像共享平臺,推進同級醫療機構、醫聯體內醫學影像資料共享;實施數字影像“云膠片”服務,實現個人醫學影像查詢調閱。到2022年,實現轄區內醫療機構醫學影像共享互認,患者隨時隨地查看個人影像資料和診斷報告。

(四)建設區域互聯網醫院平臺。建設縣互聯網醫院平臺,為轄區內醫療機構開展互聯網醫療服務提供統一、規范的平臺支撐。縣醫院要開展互聯網醫院業務。到2022年,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普遍開展互聯網診療服務。

(五)建立區域處方流轉共享平臺。建設區域處方流轉共享平臺,構建醫療機構醫師電子開方、藥師電子審方、藥品零售企業配藥、物流送藥上門或患者就近便捷取藥的藥事服務新模式。到2022年,實現醫療、醫藥、醫保信息共享協同機制。

二、提高醫療機構信息化服務能力

(六)優化醫療服務流程。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分時段預約診療、智能導醫分診、候診提醒、檢驗檢查結果查詢、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等線上服務。并優先向醫療聯合體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預留預約診療號源。到2022年,所有二級以上醫院要全面完成。

(七)開展電子病歷系統應用水平分級評價。組織二級以上醫院參加電子病歷系統功能應用水平分級評價。到2020年,所有二級醫院要達到分級評價3級以上。

(八)推進院內信息互通共享。開展二級以上醫院互聯互通成熟度測評工作。2020年,縣醫院要達到醫院信息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3級水平。

(九)夯實基層醫療機構信息化基礎。推進世界銀行貸款醫改促進信息化項目、承接市區域影像系統建設,拓展基層衛生信息系統功能。2020年,基層衛生信息系統檢驗、心電、影像、電子病歷、雙向轉診等基礎應用基本健全。

(十)建設遠程醫療服務平臺。開展遠程會診、遠程門診、遠程查房、遠程教育、遠程視頻會議、遠程病理、遠程影像、遠程心電、區域檢驗等服務,參與全市各醫療聯合體間信息共享交互及業務協同建設,支撐分級診療制度有效落實。2020年,遠程醫療覆蓋全縣所有醫療聯合體和鄉鎮醫療機構,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專家服務。

(十一)對接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綜合運用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區(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開展輔助診斷開方、中醫遠程教育等服務,促進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到2022年,實現至少3家基層中醫館接入平臺應用。

(十二)試點推進“互聯網+護理服務”。支持二級以上醫院建立“互聯網+護理服務”信息服務平臺,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護理服務。探索建立護士和護理員“1+1”提供上門居家護理服務新模式。

三、推動“互聯網+公共衛生”融合發展

(十三)提高免疫規劃信息管理水平。依托省免疫規劃系統升級改造項目,實現疫苗流向追溯、溫度追溯,受種人群追溯。加快數字化門診建設,實現“無紙化、數字化、互聯網化”的運作模式。2020年,全縣所有預防接種單位聯網使用全省統一的免疫規劃系統。2022年,全縣80%的預防接種單位完成兒童免疫規劃數字化門診建設。

(十四)實現血液信息聯網管理。綜合運用全省統一的血液實時聯網管理系統,為采供血機構、醫院、行政部門提供動態更新的采供血信息,便于全縣醫療血液的管理和監控。到2020年,實現異地用血直免,電子獻血證普及,方便群眾查閱血信息。

(十五)拓展婦幼健康系統功能。拓展完善產前篩查,兩癌篩查、妊娠風險、新生兒疾病篩查等功能,推動全縣婦幼保健業務的不斷深化。到2022年,實現智能化、全流程、全周期、全方位的婦幼健康服務管理。

(十六)加強職業病防治信息管理。綜合運用全省職業病防治綜合管理系統,加強職業病防控治理和綜合監管,為構建多部門聯合防控職業病提供平臺支撐。2020年,全縣職業病防治機構全部納入省系統監管范圍。

(十七)加強集中消毒餐具飲具溯源管理。綜合運用省集中消毒餐具飲具追溯管理系統,為公眾提供“一品一碼”的消毒餐具飲具追溯信息查詢服務。2020年,全縣所有餐具飲具集中消毒企業納入信息溯源管理范圍。

四、夯實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基礎

(十八)提升區域平臺網絡接入。增強醫療健康數據傳輸能力。2020年,全縣二級醫院衛生健康專網接入帶寬不低于500M,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低于100M。

(十九)提升區域平臺服務支撐能力。加強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數據質控和標準化建設,參加國家區域信息平臺互聯互通成熟度測評。2020年底前,所有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接入區域平臺,醫院數據上傳平臺質控月平均得分達到95分以上;到2022年,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達到互聯互通成熟度測評四級水平。

(二十)提高數據中心安全保障能力。加強醫療云數據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確保縣域平臺重要信息系統符合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三級要求。2020年,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均需按照規定達到相應的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測評要求。

五、加強信息標準規范化

(二十一)實現臨床診療數據“四統一”。2020年,各醫療機構要實現病案首頁書寫規范、疾病分類與代碼、手術操作分類與代碼、醫學名詞等臨床診療數據規范化管理“四統一”。

(二十二)加強標準規范化管理。執行省互聯網醫院監管、電子健康卡“多碼融合”應用、醫共體運營信息管理規范等地方標準。按照省基層衛生信息化統一、共享的接口規范,規范基層衛生信息化建設。

六、提高全民健康綜合監管水平

(二十三)強化全民健康信息綜合監管。完善醫療衛生綜合管理系統,實現我縣監管數據在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統一歸集,到2022年,推動形成全市聯網、全面對接、層級監管、多方聯動的綜合管理“一張網”。

(二十四)推進醫療機構綜合運營監管。綜合運用省醫改效果評估監測、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縣域醫共體運營管理等子系統,推動實現對公立醫療機構人、財、物的全面監管。綜合運用省衛生監督執法管理子系統,強化重點區域衛生監管,提升衛生監督執法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