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就業家庭意見

時間:2022-09-22 06:02:00

導語:零就業家庭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零就業家庭意見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近年來,我省就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面臨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特別是部分社會弱勢群體就業難的問題仍很突出。按照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要求,為進一步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努力實現社會就業比較充分,現就促進零就業家庭就業和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加大就業援助力度,促進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一)明確幫扶對象和工作目標。零就業家庭是指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家庭成員均處于失業狀況的城鎮家庭。各地要切實按照“源頭控制、動態管理、政策扶持、跟蹤服務、確保落實”的要求,加快建立就業援助長效機制,對經申報認定的零就業家庭,確保1個月內至少有1人實現比較穩定的就業,年內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對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不挑不揀就業崗位的就業困難人員,幫助其在登記后1個月內實現比較穩定的就業。比較穩定的就業的標準是:被用人單位招聘錄用的,應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繳納社會保險費;自謀職業的,應正式領取工商營業執照或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月均收入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繳納社會保險費,并正常經營3個月以上;靈活就業的,應由本人向勞動保障部門申報,月均收入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繳納社會保險費,并穩定在3個月以上。

(二)建立健全申報登記制度。實行零就業家庭專項調查、登記統計制度,按照省統一規定建立基礎臺帳和數據庫,全面摸清底數,做到家庭情況清、就業要求清、培訓愿望清、身體狀況清。零就業家庭的認定按統一程序進行,具體由居民持有效證明到居住地社區申報,社區勞動保障工作機構負責登記并對其就業狀況進行核實后,報街道勞動保障工作機構認定。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機構要將認定辦法和相關就業扶持政策告之于民,并采取適當方式向社區居民公示被認定的零就業家庭。

(三)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各地要進一步拓寬公益性崗位范圍,加大政府購買公益性就業崗位的力度,大力開發公益性服務崗位、公益性管理崗位、公益性事業崗位等,優先安排零就業家庭成員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公益性崗位的具體范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實際確定,享受省財政補助的經濟薄弱地區報省勞動保障、財政部門備案。

對由政府投資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安排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按規定享受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的具體標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所需資金由當地政府解決。

(四)進一步完善就業扶持政策。對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由勞動保障部門發給《再就業優惠證》,憑證享受再就業扶持政策。在2008年底之前,持《再就業優惠證》享受再就業扶持政策期滿后又失業的就業困難人員,進行失業登記并經縣級以上勞動保障部門確認后,可重新領取《再就業優惠證》,憑證享受再就業扶持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點幫扶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1.吸納零就業家庭人員就業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各類用人單位,按實際招用的人數,3年內按合同期限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有條件的地方,社會保險補貼標準可提高到單位應為所招人員繳納的社會保險費(不含個人應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2.持《再就業優惠證》的“4050”人員(即截至2007年底女40周歲以上、男50周歲以上的下崗失業人員)在公益性崗位工作,享受社會保險補貼3年期滿后,可相應延長補貼期限;對距離退休年齡不足2年的,可延長至其達到法定退休年限。

3.對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從事個體經營并吸納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就業的,可按個體經營戶申請享受最高不超過8000元的稅收減免,也可比照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享受稅收減免的條件,按實際吸納人數申請享受每人每年不超過4800元的稅收減免,但兩者不能累加執行,每名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累計享受期限不超過3年。

4.對當年吸納符合小額擔保貸款發放條件的人員,并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可根據實際吸納人數,按每人不超過5萬元的標準,最高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由銀行發放貸款,有條件的地方可由小額貸款擔保基金提供擔保。積極探索銀行批發、社區分售、循環授信的貸款運作模式,具體辦法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制定。

(五)切實加強就業管理服務。零就業家庭成員和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工作實行屬地化管理。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積極采取措施,加強動態管理,為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對登記失業的零就業家庭,要為每位家庭成員制訂一項符合其特點的促進就業計劃,發放一套就業政策宣傳資料,告知免費就業服務承諾,進行一次面對面的專項職業指導,提供一次免費職業技能培訓機會,推薦一組有效的就業崗位信息。依托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對轄區內零就業家庭實行專人負責,定期進行跟蹤服務,掌握其就業和失業狀況,不斷調整對策措施,建立及時發現、充分了解、即時解決問題的援助機制,把幫助困難對象就業落實到人。

建立零就業家庭高校畢業生綠色幫扶通道,使高校畢業生求職有門、就業有路、困難有助。各地要在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設立專門服務窗口,為回原籍登記失業的零就業家庭高校畢業生提供“一對一”的就業援助,優先按規定為其辦理失業登記手續,領取《就業登記證》和《再就業優惠證》,享受再就業優惠政策;優先安排其進入就業見習基地見習;優先給予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優先幫助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和享受規定貼息;優先提供崗位信息并推薦就業;優先安排公益性崗位實行保底就業,確保當年登記失業的零就業家庭高校畢業生100%實現就業。

二、開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提高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服務能力

(一)確定充分就業社區標準。充分就業社區應符合的條件是:社區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登記失業人員就業率達到80%;零就業家庭登記后1個月內基本做到動態消除,就業困難人員得到有效援助,實現比較穩定的就業;就業扶持政策充分落實,社區就業崗位充分開發,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作用充分發揮,就業服務充分完善,就業渠道暢通,自主創業的環境進一步改善,失業人員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勞動者參加到積極的就業準備活動中。

(二)全面落實創建工作任務。社區充分就業是實現社會就業比較充分的基礎。要繼續大力開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到2010年末實現全省80%的社區達到充分就業社區創建標準。蘇南地區力爭2008年前達到目標,蘇中地區力爭2009年前達到目標,蘇北地區2010年達到目標。具體創建工作任務如下:

1.建立健全下崗失業人員定期普查登記和就業幫扶制度。按月登記造冊,落實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幫扶措施,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實行動態管理;做好《再就業優惠證》發放工作,既要嚴格把關,又要方便申領,確保應發盡發;加強就業再就業政策宣傳,做到入戶到人、落實到位。

2.大力開發社區就業崗位。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鼓勵機關事業單位騰出一批后勤服務崗位;根據社區居民生活需要,以興辦服務實體、創建再就業基地等多種方式,創造一批社區就業崗位;充分挖掘轄區內各類用人單位的空崗信息,動態掌握有效崗位信息不少于登記失業人員,并提供給失業人員。

3.開展社區就業援助。定期走訪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跟蹤了解其就業再就業情況;積極推進職業培訓、職業介紹、社會保障服務進社區,使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不出社區就能得到優質高效的“一條龍”就業服務,努力做到零就業家庭“出現一戶、幫扶一戶、消除一戶”。

4.加快信用社區建設。把創建充分就業社區與加快建設信用社區結合起來,依托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通過建立信用社區、強化個人信用體系,探索建立創業培訓、信用社區和小額貸款聯動機制。

(三)提高公共就業服務能力。大力推行崗位責任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首問負責制、失職追究制,規范服務內容和辦事程序,全面提高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服務質量和水平。切實按照《省政府關于貫徹國務院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通知的實施意見》(蘇政發〔2006〕24號)要求,加強街道(鄉鎮)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建設,同時要進一步整合資源,打破地區、部門的分割,加快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工作平臺,完善就業服務功能,實現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勞動保障監察等職能向基層有效延伸。對街道(鄉鎮)勞動保障工作機構有編制而暫時難以到位的,可在缺編額度內臨時招聘勞動保障協理員以滿足工作需要;對社區勞動保障工作機構,當地政府可通過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充實加強與工作需要相適應的協理員隊伍。社區勞動保障工作人員要定期了解掌握轄區內居民就業和社會保障狀況,及時發現新產生的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進行跟蹤服務。

三、加強領導,共同做好促進零就業家庭就業和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

(一)強化政府責任。促進零就業家庭就業和創建充分就業社區緊密聯系、相輔相成,是當前就業工作的重要任務。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做好這兩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切實把幫助零就業家庭就業作為年度就業工作最重要的目標、創建充分就業社區作為促進零就業家庭就業的重要舉措抓緊抓好。要堅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通力合作,逐步建立幫助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長效機制,使促進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互動并進。進一步加強失業保險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健全促進就業的激勵約束機制,加快形成就業與失業保險、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聯動機制。

(二)加大資金投入。各級政府要根據工作需要,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包括促進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以及創建充分就業社區的就業再就業資金投入,合理安排就業再就業專項資金。省財政將繼續對各地就業再就業工作實行以獎代補,給予必要支持,既體現向經濟薄弱地區重點傾斜,同時也考慮各地工作努力程度和工作績效,充分體現省級補助資金促進發展的導向作用。要切實加強對就業再就業資金撥付使用的監督檢查,確保專款專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三)完善考核機制。要建立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季度通報和調度制度,實施專項檢查制度,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專項檢查。建立舉報監督制度,暢通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投訴求助渠道。對未及時兌現對零就業家庭的就業援助承諾或沒有達到比較穩定就業標準的,以及因就業問題影響社會穩定的,要追究有關地區、部門領導和相關人員的責任。省對促進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實行年度評估考核,對完成目標任務的市采取以獎代補的辦法核撥部分就業再就業經費,并對創建達標的社區和先進單位、先進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四)營造良好氛圍。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國家和省促進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的方針政策,宣傳幫助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的先進典型,營造全社會關心和參與的良好氛圍,推動促進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扎實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