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老齡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

時間:2022-05-31 04:36:00

導語:區老齡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老齡委老齡事業發展規劃

根據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依據老年法律法規,以及國家、省、市關于加強老齡工作、發展老齡事業的要求,結合區實際,制定《市區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一、“十一五”期間老齡事業發展簡要回顧

“十一五”期間,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區老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各項目標任務基本完成。全區以城鄉一體化社會養老、醫療、救助、發放生活補貼為主要內容的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以敬老院、老年文化體育活動場所為主的老年福利設施建設快速發展,街道、社區老齡工作扎實開展,基層老年協會建設工作為全市樹立了標桿。各級惠老政策不斷出臺,讓廣大老年人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先后被評為“全國老齡工作先進區”、“省敬老模范區”、“省長壽之鄉”、“市敬老模范區”。

“十一五”期間,全區的老齡事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養老、醫療保障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尚不配套,老齡工作體制機制還難以適應當前老齡事業發展的要求,老齡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等。

二、“十二五”期間全區老齡事業發展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堅持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有計劃、有步驟地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滿足廣大老年人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實現健康老齡化、積極老齡化。

(二)總體目標

完善提高養老社會保障體系,加快推進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健全老年生活品質保障體系,加強老年權益保障體系,強化老齡工作組織體系,加快發展老齡產業體系,在更高水平上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目標,讓老年人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嚴,促進社會更加文明、和諧。

(三)基本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著眼于老年人的根本需求,以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質為出發點,為老年人辦實事、辦好事,解決實際問題。

2.堅持協調發展。結合城市化進程,加強基層老齡工作,統籌做好家庭贍養和社會保障、物質供養和精神關愛、場所建設與尊老風氣建設的有機結合,促進城鄉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3.堅持全民關愛。強化政府責任,動員社會參與,督促子女履行養老義務,改善老年人晚年生活。

4.堅持和諧共享。整合資源,幫弱助貧,社會福利實現由補缺到適度普惠的轉變。

5.堅持德治與法制結合。弘揚中華孝道美德,不斷完善宣傳教育和法律援助機制,依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三、主要任務

(一)完善提高養老社會保障體系

1.提高老年人養老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的養老保險體系,逐步提高保障標準,確保按時足額發放。到年,參加企業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人數比“十一五”期間增加3.5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100%。繼續做好高齡老人生活補貼發放工作,逐步擴大補貼發放范圍。倡導經濟條件較好的社區為老年人發放生活補貼。

2.提高老年人醫療保健水平。全面推進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設,逐步提高新農合籌資標準及補償比例,提高參保老年人的財政補貼標準。在區醫院設立老年門診或老年護理???,規模較大的養老機構要設醫務室,符合醫療保險定點資格的納入定點范圍。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開展多種形式的老年醫療保健服務。新農合參合率達到100%,每萬人擁有標準床位數達到52張,醫護比達到1:1.2。老年人健康教育普及率、健康檔案建檔率分別達到80%以上。逐步實現每年為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免費體檢。加強老年人健康教育及長壽科學研究,提高老年人自我保健能力,促進健康老齡化。

3.提高困難老年人社會救助水平。把困難老年人作為生活救助、醫療救助、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的重點對象,加大救助力度。城鄉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全部納入低保范圍,低保標準隨經濟社會發展適時進行調整。提高農村“五?!崩先斯B水平,對因特殊原因遇到困難的老年人給予救助。

(二)加快推進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建設

1.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建立老年人口信息系統,準確掌握老年人狀況和需求。擴大居家養老服務覆蓋范圍,建立養老服務信息供求平臺,為老年人提供便捷實用的養老信息服務。依托街道中心敬老院設立低標準收費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提供托管照顧、午休餐飲、康復娛樂等日間照料服務。

2.充分發揮社區養老服務的依托作用。加大各級公共財政投入,鼓勵、扶持社會力量參與,不斷改善養老服務設施和條件,根據老年人的個性化需求,逐步完善投資主體多元化、服務方式社會化、服務內容多樣化、服務隊伍專業化的養老服務體系。開展短期托養、日間照料及助餐、助潔、助浴、助醫、助行、助購等生活服務。在有條件的社區建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在老年人家中設立“社區養老互助點”。

3.科學規劃養老服務機構。采取公辦、民辦、民辦公助、公建民營等形式,加快建設一批設施齊全、功能完善、不同檔次、形式多樣的養老機構。到“十二五”末,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不低于36張。區級建設一處5300平方米以上的區老年公寓(安老院),搞好醫養結合,解決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問題,開展長期護理和關愛服務。將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城鄉建設發展規劃,在新建或改建的居民區,按區域面積和人口數量配套建設老年公寓、托老所、老年活動中心等多種類型的養老服務機構。加強養老機構規范化管理,建立監督評估機制,促進養老機構健康發展。

4.加快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新建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和養老機構場所無障礙設施率達到100%。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要制定改造計劃,增補無障礙設施。到“十二五”末,實現城市道路無障礙設施設置率不低于80%,各類公共服務建筑物無障礙率不低于60%,老年人服務設施無障礙率不低于90%。建立由老年人組成的監督隊伍,對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維護工作進行社會監督。

5.全面提高養老服務從業人員素質。加強護理康復、精神心理等專業人才培訓,提高對失能、失智老年人的醫療保健和護理水平,為養老服務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和專業技術支持。加強養老服務職業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逐步實現養老服務隊伍專業化。

(三)健全老年生活品質保障體系

1.加強對老年人的精神關愛。加強敬老宣傳教育,大力弘揚孝道文化,深化“精神贍養”理念。倡導敬老崇文、尊賢尚德,把國學教育、孝道教育納入青少年和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內容。加強老年人心理健康等科普教育,設立老年人聊天、心理咨詢等服務場所,為老年人提供心理疏導服務。動員社會力量對空巢、獨居老人開展志愿結對關愛活動。

2.加快老年文體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區、街道、社區三級老年活動場所的檔次,提高使用率。借助百姓樂園—區老年活動中心的綜合功能,對各老年文體組織進行整合,將其打造成老年文體組織的骨干培訓基地,使其成為全區老年文化的中心,打造“學習型老齡”、“健康型老齡”、“和諧型老齡”品牌。到年,各街道均建成一處以上集文化、體育、休閑、娛樂于一體的綜合性老年活動中心,面積要達到2000平方米以上。社區老年活動中心建成率達到100%(不含舊村改造社區),新建活動中心面積應達到300平方米以上,基本形成15分鐘老年文體活動服務圈。實施文體惠老工程,分期分批為經濟困難社區老年活動中心配發圖書、音響、樂器、健身器材等活動設施。社會或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免費或優惠向老年人開放。

3.豐富老年人文化體育生活。加強基層老年文藝組織和隊伍建設,培訓骨干。繼續開展“萬名老人練太極”活動,舉辦各類培訓班,組織老年文藝匯演,歌詠比賽,組織老年人外出旅游,在人力、財力、物力上支持各級老年群體組織的工作。全區每兩年各舉辦一次老年文藝調演和一屆“七彩華齡”老年文化藝術節,每三年各舉辦一次老年運動會和老年體育大展示活動。廣播電臺、電視臺要辦好老年文化專題節目。組織形式多樣的社區文化活動,通過政府購買公益文化產品和服務,組織地方劇團、老年文藝團體到社區演出,為老年人送快樂、送健康。

4.大力發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納入終身教育體系。加強老年教育培訓設施建設,辦好各級各類老年大學、學校,提高教學質量。各街道要建有一所中心老年學校,有條件的社區要開辦老年學?;蚶夏暾n堂。到“十二五”末,老年人入學率達到20%以上。探索在敬老院、老年公寓、托老所等社會養老機構開辦老年教育。有效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等現代傳媒開展老年教育。

5.擴大老年人社會參與。把老年人力資源納入全區人力資源服務范圍,搭建老年人才與社會需求對接的服務平臺。鼓勵具有專業技能的老年人開展科學研究、技術指導、經營管理、咨詢服務、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等活動。加強關心下一代工作,鼓勵老年人開展多種形式的老有所為活動,在基層社會治安、移風易俗、民事調解、養老服務、社區文化、低碳節能、環境保護等社會事務中發揮作用。

(四)加強老年權益保障體系建設

每年6月份為全區老年法規宣傳月,各有關單位、各街道、各社區要組織相應的宣傳活動,提高公眾依法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觀念,提高老年人知法守法、依法維權的意識和能力。把尊老敬老養老作為考核、提拔、任用干部的一項重要內容和依據。司法部門要將老年法律法規列入“六五”普法規劃,對符合條件的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各老年大學要將老年法律法規的內容列為必修課。在舊村改造中,要制定相關惠老政策,防止子女侵占老年人房產、財產。設立“老年維權崗”,對涉老案件優先立案、優先審理、優先執行;開設“流動”法庭,對行動不便等特殊情況的,要上門立案,進村開庭服務,為老年人提供方便。建立健全老年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網絡,加大對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行為的懲處力度,切實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不斷研究探討加大老年人乘車優惠力度,擴大優惠范圍。

(五)強化老齡工作組織體系

加強各級老齡工作機構建設,強化職能,配齊配強隊伍。積極探索建立適應老齡事業發展要求的工作機制,區級每萬名老年人配備一名專職老齡工作干部,街道老齡辦設不少于一名專職老齡工作人員,各社區安排老齡工作協管員。加大老齡事業投入,保證老齡工作有錢辦事。各街道老年協會每年由街道財政列支3-5萬元經費,用于開展為老服務、老年活動。發揮區老年學學會、老攝影家協會、老文藝家協會、老旅游家協會作用,加強各級老年協會建設,達到組織百分之百建立,場所百分之百具備,活動百分之百開展。抓好基層老年協會規范化建設,發揮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保護、自我服務和服務社會的作用。成立各類為老服務志愿者組織,動員社會力量廣泛關注支持老齡事業,形成發展老齡事業的社會合力。

(六)加快發展老齡產業體系

要抓住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機遇,大力發展“銀齡經濟”,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老齡產業。引導企業開發、生產和銷售經濟適用的老年產品和服務,優先發展養老護理、康復保健、社會服務和老年特殊用品產業,積極推進老年旅游、養生保健、心理健康等為老服務產品供給,研究開發適合老年人的金融、理財、保險等服務,滿足不同層次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依托省長壽之鄉的優勢,開展為百歲、高壽老人上門服務、健康查體、膳食指導等活動。打造健康長壽旅游業品牌,開展長壽登山健身游、長壽養生度假游等項目,開發長壽農家宴。打造長壽健康療養業品牌,與酒店、老年公寓等合作,開展休閑度假、療養式養老等服務。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把老齡工作納入區、街道兩級績效考核內容,把敬老助老辦實事作為評價干部人品官德的重要內容。各級老齡工作機構要發揮好牽頭組織協調作用,做好情況調度、信息交流、服務配合等工作,各成員單位要切實履行工作職責,齊抓共管,密切協作,形成合力。

(二)完善投入機制

通過年度列支、政策扶持、項目推動、提供服務等措施,加強區、街道、社區老齡工作經費保障。建立老齡事業多元化投入機制,鼓勵社會資金、慈善捐贈支持老齡事業發展。探索建立區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動員、引導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個人等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參與老齡事業發展。

(三)加強機構建設

要進一步完善各級老齡工作機構,切實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老齡工作機構履職能力。發揮好各級老年協會、老年團體組織的配合功能,健全完善專兼職結合的老齡工作人員隊伍,提升基層老齡工作的整體水平。

(四)擴大老齡宣傳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山墻文化等各類媒體和渠道,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老人節期間開展“敬老月”活動,大力宣傳人口老齡化形勢和發展老齡事業的意義、政策及先進典型,不斷強化全社會的老齡意識和尊老敬老觀念,營造有利于老齡事業發展的社會環境。

(五)強化激勵機制

深入組織開展“老年友好型城區”和“老年宜居社區”創建活動,每三年進行一次老齡工作先進集體、個人和模范老人及各類敬老模范、為老服務先進典型的評選表彰活動,形成老齡工作爭先創優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