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體局社會體育工作計劃

時間:2022-05-26 05:06:00

導語:市教體局社會體育工作計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教體局社會體育工作計劃

年,我區社會體育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建設“商務之都、創業沃土、文化客廳、宜居家園”的奮斗目標,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全民健身條例》、省市區《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堅持體育事業公益性,大力發展公共體育事業,全面推進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全民健身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努力提高全區人民身體素質、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一)提高健身意識,增加鍛煉人數

充分發揮“健康跑”、“萬人健步行”、“市民登山節”、“暢游匯泉灣”、“沙灘健身節”和“社區健身節”等六大板塊大型全民健身活動的示范帶動作用,影響并引導全區各街道、行業開展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實現全民健身生活化、本地化、品牌化、國際化。全區居民健身意識和科學健身素養普遍增強,體育健身成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居民每周參加體育鍛煉活動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殘疾人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進一步提高,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力爭突破58%。積極組織、參加、承辦各級各類全民健身活動及賽事,注重全員參與與創先爭優的有機結合,充分展現區全民健身活動的蓬勃發展。

(二)增加投入,加快全民健身場地建設

重點建設運動公園、13個社區健身中心,新裝全民健身路徑器材突破86條;從財政資金、體彩公益金中撥專款保障社區體育工作,重建、翻新、改造部分學校、社區體育場館、活動室,試點建設1-2處殘疾人專用健身場地,完善社區文體中心(活動室)的建設;全區各類公共體育設施利用率、開放率有較大提高,進一步鼓勵學校體育場館、運動公園等體育活動場所節假日向公眾開放。積極發揮體育街國家級社區體育健身示范基地、中聯運動公園、第二體育場、老年健身樂園等全民健身場所的功能作用,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健身活動;初步形成有特色、布局合理、互為補充、面向大眾的“8分鐘健身圈”體育設施網絡化格局。

(三)健全組織網絡,科學規范發展

建立健全各體育組織,在每個街道成立體育協會。進一步理順和規范區各體育社會團體及各單項體育協會的關系,發展條件成熟的優勢項目,重點加強對老年體協、武術協會等我區優勢協會的扶持力度。對群眾自發的健身站點,進行登記、授牌。建立健全各群練點組織,加強對各類體育俱樂部的管理工作。重視老年人體育活動,大力推廣普及易筋經、五禽戲、六字訣、八段錦等健身氣功,使全區參加鍛煉的人數比例顯著增加。通過大力加強“草根體育團隊”建設,在我區基本構建起區、街道、社區、群眾健身團隊四級全民健身組織體系。

(四)豐富全民健身活動內容,促進和諧社區建設

堅持開展經常性、傳統性、品牌性的全民健身活動,統籌推進各類人群體育健身活動均衡發展。大力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簡便易行的健身活動,廣泛開展青少年體育、社區體育、職工體育、老年人體育、婦女體育、殘疾人體育等全民健身活動。充分發揮“全民健身日”等活動的示范宣傳作用。做好全民健身進社區工作,各社區每年組織2次以上豐富多彩、因地制宜的綜合性群眾體育活動;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每年舉行1次以上適合自身特點的體育活動,并以表演、展覽、比賽等形式不斷豐富群眾文體生活。充分發揮我區體育街資源優勢,舉辦區第一屆社區籃球聯賽,適時舉辦區社區運動會。

(五)培訓指導人員,壯大志愿服務隊伍

嚴格執行《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使隊伍結構進一步優化,指導員素質不斷提高。舉辦2期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推薦符合條件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申報二級以上社會體育指導員,積極創辦區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充分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的骨干作用,普遍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使社會體育指導員與志愿者有機融合,為群眾科學健身服務。今年新增社會體育指導員、三級體育裁判員300人。

(六)提倡科學健身,完善體質監測網絡

建立區全民健身體質監測中心和1處國民體質監測站點。廣泛開展體質測試、運動能力評估、運動處方開設。接受體質測定的居民達600人以上,對全區中小學生進行免費體質監測。通過體質測試,大力宣傳科學健身方法,開展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提高全民健身質量和水平,使體育更好地服務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