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經濟綜合管理工作總結

時間:2022-06-03 04:33:00

導語:政協委員經濟綜合管理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政協委員經濟綜合管理工作總結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年工作回顧

*年,是我市經濟社會經受挑戰和考驗,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緊緊依靠和帶領全市人民,認真貫徹黨的*大、*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二次、三次全會,以及市委十二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以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為動力,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及時研究解決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和困難,有效地促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圓滿完成了市第*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

一、經濟綜合實力穩步提高

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42.8億元,比上年增長1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9個百分點,增幅在全省排名由上年的第14位上升為第9位。人均生產總值1.73萬元,增長11.2%。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20元,增長8.9%;農民人均純收入4977元,增長8.2%。

財稅金融運行良好。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6.02億元,增長18.66%。各項稅收總額42.38億元,增長11.5%。其中,國稅國內收入28.32億元,增長10.37%;地稅收入14.07億元,增長13.8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37.41億元,增長11.52%。其中,公共財政支出27.65億元,增長16.35%。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76.8億元、貸款余額160.1億元,分別增長21.1%和12.7%。

縣域經濟持續發展。潮安、饒平、湘橋、楓溪分別實現生產總值189.4億元、102.6億元、38.8億元和57.6億元,增長13.5%、12%、8%和1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分別完成4.44億元、2.06億元、1.45億元和1.66億元,增長29%、20.1%、18.1%和13%。潮安縣被認定為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省旅游強縣、省林業生態縣,鳳凰鎮被授予“中國名茶之鄉”稱號。饒平縣水族器材、玻璃陶瓷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經濟發展后勁逐步增強。

二、農業農村工作穩定發展

農業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全市糧食種植面積65.3萬畝,總產24.7萬噸,均超過省下達計劃。茶葉、*柑、水果、花卉、畜牧等特色農業生產規模逐步擴大,種養結構不斷優化。鳳凰單叢茶地理標志申報通過國家評審并予以公示。農業技術推廣、標準化建設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加強。新認定無公害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共23項,累計131項。獸醫管理體制、種子管理體制和基層農技推廣體系3項改革取得新進展。漁業生產保持發展,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成效明顯,水產品總量16.9萬噸,增長5%。

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流通企業帶動能力增強,28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戶7.1萬戶,戶均增收1350元。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加快,15個市級農業生產示范基地帶動農戶2.13萬戶,戶均增收1957元。勞務經濟加快發展,扶貧工作繼續推進。

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土地承包關系進一步完善,基層兩委換屆選舉順利完成。“三大澇區”整治工程即將陸續開工,一批防災減災工程得到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穩步推進。鎮通村公路硬底化建設全面完成,提前一年實現省的計劃目標。行政村通班車覆蓋率達到8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8%。村莊規劃進展順利,農村環境逐步改善。

三、工業發展水平有新提升

規模經濟逐步壯大。陶瓷、印刷包裝、不銹鋼、電子、食品、水族器材等特色產業保持發展,工業規模化、適度重型化程度提高,一批臨港產業項目建設加緊推進。全市工業增加值239.2億元,增長12.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1.3億元,增長14.5%,增速居全省第10位。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8家,累計1012家;新增產值超億元企業16家,累計91家。規模以上重工業增加值52.5億元,增長17.4%,增幅比輕工業高出4.8個百分點。

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技術改造步伐加快,年度技術創新改造項目98個,完成投資13.5億元,增長28.4%。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新增省級工程研發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專業鎮各1個,累計擁有量分別居全省第4位、第6位和第5位。省市共建陶瓷先進制造業基地已經啟動。*陶瓷研究院完成部分建設并開展服務。新評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29名。科技計劃項目成果顯著,獲得省級以上科技項目立項79項,全省28個重大科技專項我市占有2項。信息化建設和專利工作繼續加強,獲得省現代信息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項目2個,專利申請量、授權量分別居于全省第9位和第10位。

品牌戰略有效實施。新增省級以上名牌名標54項,累計247項。新增“省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2個。8項國家標準制修訂獲得立項,全國標準技術委員會水族工作組在我市設立。省食品、不銹鋼器皿和廚具2個質量監督檢測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園區建設扎實推進。*市徑南產業轉移園、*港經濟區總體規劃完成初步成果。深圳(*)產業轉移園整合工作基本完成。徑南產業轉移園首期開發建設工作準備就緒,天然氣供應站及部分管網在園區建成。縣、區工業園區規劃建設繼續推進。

四、第三產業逐步發展壯大

文化旅游成效明顯。古城文化旅游區建設加快,牌坊街主體工程基本修復,許駙馬府對外開放,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戲苑等納入古城文化旅游線路。“廣濟橋”和“牌坊街”兩大品牌逐步打響,*文化旅游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高。旅游業發展態勢良好,區域合作不斷擴大,東山湖溫泉度假村成為我市首家4A級旅游景區。全年旅游總收入35.1億元,增長13%。

對外貿易克難前進。全市外貿進出口22.6億美元,增長2.7%。其中,出口17.8億美元,增長0.6%。出口結構調整優化,機電產品成為第二大類出口商品。*港被列為對臺直航港口,大唐電廠5萬噸級專用碼頭通過對外開放驗收,通關環境進一步優化。

招商引資有新發展。新批外商投資項目24個,合同利用外資1.4億美元、增長2.4%。增資擴產項目15個,合同增資額1.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9187萬美元,增長11.6%。與省屬國有大型企業合作正在開展,在供水工程、污水處理設施、倉儲物流中心建設和旅游業發展等方面達成協議。

市場消費保持旺盛。國內市場開拓取得新成效,規模以上工業內銷產值368.3億元,增長38.9%。汽車、商品房等大宗商品消費大幅度增長。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0.6億元,增長20.6%。物價漲幅得到控制,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呈現前高后低走勢,全年上漲5.4%。

五、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投資力度繼續加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5.7億元,增長12.1%。其中:工業投資76.2億元,增長29.5%;更新改造投資62億元,增長70.5%。重點項目建設扎實推進,41個年度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6.1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118%。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提前動工,大唐電廠3、4號機組可望在今年上半年建成投產;廈深鐵路、汕梅高速公路*段開工建設;*南北堤南堤段達標加固等水利工程建設進展順利。設立市重大項目庫,儲備項目185個、投資總規模1271億元,為增強發展后勁打下堅實基礎。

環保節能成效明顯。*、*、*河流域污染綜合整治穩步推進,污染源普查任務全面完成。關閉16家污染嚴重企業。節能節材、資源綜合利用、陶瓷清潔生產和節能技術改造等工作扎實推進。單位生產總值和工業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硫及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持續下降。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城市環境定量考核成績名列全省第3位,連續8年在省環保責任制考評中獲得優秀等次。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建工作正式啟動。

城市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市城市總體規劃》等一批規劃抓緊修編,城鄉規劃工作逐步加強,各類規劃較好實施。綠榕南路、市開發區工業大道等城市道路建設積極推進,市垃圾衛生填埋場第二填埋區建設基本完成。宜居宜業宜游城市建設加快,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成果得到鞏固發展。城市管理工作繼續加強,奎元住宅區周邊等城鄉結合部環境得到有效整治,臟亂差現象有所改觀,道路交通秩序和出租車營運市場進一步規范。

土地利用管理得到加強。局部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向省上報并獲得批準用地261公頃,數量為近年來最多。強力查處整治違法違規用地和非法開采礦產資源,拆除違法違規建(構)筑物72.9萬平方米,涉及用地面積1019畝,復耕復綠面積7740畝,違法違規用地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低生育水平保持穩定。落實層級動態管理責任制,完善計生利益導向機制,人口計生工作水平不斷提高,潮安縣、饒平縣轉類升級成果得到鞏固。全市人口出生率10.98‰,自然增長率5.33‰,均控制在省下達指標之內。

六、和諧社會建設扎實推進

精神文明建設繼續加強。認真開展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大力弘揚新時期*人精神,評選出輝煌30年——*十大時代人物。*論壇和第二屆“書香*”全民讀書節成效明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得到加強。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一批單位受到上級表彰。

社會保障水平明顯提高。各項社會保險費收入8億元,增長13.7%。參加養老、失業、工傷、醫療保險人數分別增長9%、9.8%、10.3%和45.4%。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成效顯著,全市有25.2萬人參保。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開始實施,有4973名群眾納入保障范圍。最低生活保障人數增加、待遇提高,低保對象5.25萬人,全年發放生活保障金5200多萬元。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建設加快推進,住房租賃補貼惠及市區550戶“雙困家庭”。送醫、助學等慈善工作深入開展,扶危濟困等愛心活動躍然成風。殘疾人技能培訓和就業工作加強,安置穩定就業人數832名。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工作積極開展,捐款和援建資金超過7000萬元。城鄉統籌就業扎實有效,新增就業崗位2.12萬個,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1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4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步伐加快,培訓2.03萬人,轉移就業4.88萬人。《勞動合同法》較好實施,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96%。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兩搶一盜”等嚴重違法犯罪活動受到有效打擊。公安“三基”工程建設全面達標,社會治安防控能力進一步提高。各類社會矛盾較好化解,群體性事件得到妥善處置。“五小”專項整治扎實推進,藥品放心工程積極實施,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不斷加強。農信社改革繼續深化,市華僑信托投資公司平穩撤銷退市。安全生產形勢穩定,應急管理工作扎實推進。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得到落實,受惠學生38.6萬人。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率60.9%,居粵東各市首位。新增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4所,新建擴建普通高中學校9所、職業技術學校5所,市技工學校被評為國家重點技工學校。文化工作取得新成效,農村和社區文化活動活躍,市文化藝術館、博物館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潮劇《曹營戀歌》在第十屆廣東省藝術節上獲得8個獎項。楓溪區(瓷塑)、湘橋區意溪鎮(木雕)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新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健全,社區衛生服務不斷發展,農村衛生站實現全覆蓋。成功舉辦*星和陳偉南星命名、潮汕四市龍舟邀請賽等系列活動。雙擁工作扎實有效,連續6屆被省授予“雙擁模范城市”稱號。

依法行政繼續強化。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等159件,滿意率和基本滿意率達100%。堅持依法行政,建立政府法律顧問等制度,制訂實施規范性文件18件。完善市政府公眾網功能,推進政務公開。建立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優化審批服務。實行政府投資非經營性建設項目代建制,提高項目投資效益。加強政府廉政建設,進一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

與此同時,人事編制、審計、司法、外事僑務、統計、物價、打私、廣播電視、人防、氣象、防震、地方志、檔案、對臺、民兵預備役、老齡、民族宗教、婦女兒童等工作有新發展。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市發展遇到的困難前所未有,取得的成績好于預期。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團結奮斗的結果。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離不開駐潮部隊,以及各派、人民團體和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的鼎力支持。在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我們清醒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困難。一是經濟總量不夠大,產業結構不夠優,抗風險能力不夠強。二是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外貿出口增長乏力,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三是節能減排任務仍然艱巨,違法違規用地、非法開采礦產資源等問題仍較突出。四是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農村生產生活環境亟待改善,社會治安管理仍需加強。五是財政減收增支因素較多,保民生、促發展壓力大。六是一些部門超前意識不夠,工作落實不力,辦事效率不高。對于這些問題,市政府將進一步采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