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衛生服務站管理制度

時間:2022-11-21 04:31:00

導語:社區衛生服務站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衛生服務站管理制度

為加強全區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提升“設施配備多能、人員培訓全能,工作提高效能,服務健全功能”的“四能”水平,按照“一體化、標準化、制度化、規范化、信息化”的“五化”規范,達到“小病有良醫、慢病有干預、大病有救助、就診有醫保、健身有指導、康復有器械”的“六有”標準,特制定社區衛生服務標準(達標)站基礎管理考核辦法。

一、基本功能

1.基本醫療服務

(1)運用適宜的中、西醫藥及技術,開展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診療。

(2)提供出診、家庭病床和家庭護理等家庭衛生服務。

(3)提供院前急救服務。

(4)開展康復期醫療服務。

(5)運用針灸、火罐、推拿等技術開展適宜中醫藥服務。

(6)三甲醫院對口支援專家每月至少在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2天。

2.社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

(1)每月在社區為居民開展健康教育講座不得少于1次,重點做好衛生應急,重大傳染病、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和食物中毒等防治知識的宣傳。

(2)每季度或根據傳染病的發病季節在社區宣傳欄制作防病知識專刊。

(3)每季度發放《*健康管理報》和其他的健康宣傳資料。

(4)深入特定場所(如新引進駐區企業等)開展肝病等傳染病、職業衛生、心理健康、亞健康等方面的宣傳教育。

(5)為每位居民建立1份電子健康檔案,居民建立健康檔案達90%。

(6)管理片區60歲以上老年人每季度隨訪1次,80歲以上提供2個月一次的契約式管理和隨訪服務,同時根據老年人需求及時提供上門服務,簽訂健康保健合同的健康管理按照合同要求進行;對其他35歲以上人員開展就診測量血壓,對吸煙、酗酒、久坐等高危因素進行干預。

(7)對高血壓、糖尿病、腦卒中、冠心病、腫瘤患者實施規范的動態管理,慢病管理率達85%,至少每季度1次的定期跟蹤隨訪,隨訪結果(臨床治療、生活行為、健康指導信息)及時錄入計算機實行動態管理并保存紙質的隨訪記錄。

(8)開展社區居民的死因監測和調查。

3.衛生應急與疾病預防控制

(1)對社區范圍內的艾滋病、結核病、血吸蟲病等重點傳染病管理與宣教。

(2)協助對突發性傳染病的應急處置及流調。

(3)根據周邊居民服務需求開展兒童計劃免疫接種(2008年應開展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景明佳園、春江新城、丁墻、天后、金葉花園、上怡二村。2009年后由區公衛辦確定)。

(4)根據需求協助開展食品、公共場所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工作(2008年應開展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工作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景明佳園、天后。2009年后由區公衛辦確定)。

(5)開展各項衛生監督工作,協助開展各類相關的食物中毒、重大傳染病、職業中毒等公共衛生應急處置工作。

(6)開展學校因病缺課、發熱、腹瀉早期預警監測,配合做好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現場處置工作。

4.婦幼保健與計劃生育

(1)配合做好2個系統管理。

(2)協助做好新生兒出生缺陷、圍產兒、5歲以下兒童及育齡婦女死亡的調查和登記。

(3)開展產后訪視。

(4)協助做好免費婚檢宣教等工作。

(5)做好計劃生育咨詢指導、孕前宣教,負責發放避孕藥具工作。

5.康復醫療服務與惠民救助

(1)掌握社區殘疾人等功能障礙患者的基本情況和醫療康復需求,社區人群殘疾發生情況及殘疾人的康復需求并建立資料。

(2)開設紅十字愛心角,設立紅十字募捐箱。

(3)基本用藥零差率品種不少于藥品總量的50%。

6.合作醫療

(1)建立轄區“大病救助卡”、低保戶五保戶惠民減免工作臺賬,實行五免五減半,并如實做好登記工作。

(2)執行醫療服務技術操作規范,合理用藥、合理收費、合理診斷、合理檢查、嚴禁大處方、亂收費現象。

(3)有專人對合作醫療系統進行管理,確保網絡通暢,收費項目維護準確無誤。

二、基礎管理

(一)人員管理

1.人員配備

社區衛生服務站根據功能、任務及服務人口需求,配備數量適宜的衛生技術人員。人員配備要以精干、適量和高素質為原則,要求醫護人員一專多能。

每個站人員配備以團隊組成人員為主,工作日白班在崗人員不少于3名[1名醫生、1名護士、1名收費人員],夜間有1名醫務人員值班,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站醫務人員構成[其中全科醫師不少于2名(1名中級或高年資住院醫師、1名中醫類別執業醫師),1—2名護士,1名藥房人員兼收費、操作合作醫療刷卡,1名醫技人員兼B超、心電圖、檢驗、1名公衛醫師,其中1名醫務人員(女)兼產后訪視]。

社區衛生服務站所有人員掌握血、尿常規的檢驗分析技術。全科醫師應全部掌握心電圖機的使用。全科醫師和社區護士接受中醫藥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掌握針灸、推拿、按摩、火罐等在內的至少1種中醫藥服務技術;能夠為居民提供健身指導與咨詢,指導社區殘疾人康復訓練;應掌握所服務區域居民的主要衛生問題、社區主要疾病譜及影響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險因素;熟知法定傳染病分類、報告方式、報告時限等各類衛生應急常識,重大傳染病防治常識。

人員配備必須滿足以下要求:衛生技術人員必須具有國家法定的執業資格,醫護人員必須有執業助理醫師以上專業資格證書或護士資格證書,并取得《全科醫師崗位培訓合格證書》、《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其他工作人員也必須具備相應的執業資格。醫師、護士經注冊取得執業資格證書后,方可在社區衛生服務站從事基本醫療和護理服務;未經注冊的,不得從事醫療衛生工作。

2.人員聘用

(1)社區衛生服務站執業人員由中心統一管理并實行聘任制。對符合聘任條件的執業(助理)以上醫師,經個人自愿申請,由中心進行考試考核擇優調配聘任,并報區衛生局社區科注冊備案。

(2)鼓勵聘用離退休高、中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到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社區衛生服務站應當為其開展服務提供便利,并給予相應的待遇。

(3)對聘任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執業人員簽定聘任合同,聘期為一年,根據年度考核情況,決定續聘、轉崗、辭退。

(二)業務管理

1.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技術指導、醫療、康復、人員培訓等業務工作由中心統一安排,并進行檢查指導。

2.社區衛生服務站做好院前急救工作,對急危重病人應采取措施積極搶救,對限于設備或技術條件不能診治的病人,應當及時護送轉診到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要與中心雙向轉診協議,保證就診者得到便捷、連續、優質的服務和急救渠道的暢通。

3.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崗位職責和診療行為、診療文書,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和首診醫師負責制,必須公示值班電話;社區衛生服務站在醫療執業活動中實行統一的門診登記、處方、收費發票和操作規程等。必須做到看病有登記、觀察有記錄、開藥有處方、轉診有記載、收費有發票,并嚴格執行各項醫護操作技術規范,杜絕醫療差錯,防范醫療事故發生。

4.社區衛生服務站應嚴格按照《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核定的診療科目開展診療活動,不得從事超范圍診療業務。

5.社區衛生服務站執業人員必須按時參加區衛生局及中心定期組織的各類專業培訓班,努力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

(三)藥品管理

1.社區衛生服務站所需藥品、醫療器械、衛生材料等由中心統一配送,實行一體化管理。

2.社區衛生服務站用藥必須嚴格執行《社區衛生服務站基本用藥目錄》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藥品目錄》。與中心藥房托管統一實行10%讓利,對基本用藥零差率品種藥品做到首選、必選、多選。

3.社區衛生服務站的用藥計劃必須每月報送中心,中心根據社區衛生服務站的用藥計劃采購和調撥藥品。

4.社區衛生服務站設立藥品進銷存明細帳,藥品實行季度盤點。嚴禁社區衛生服務站從其他渠道和個體藥販手中進購藥品及其它醫用材料。

5.社區衛生服務站藥品要有專人負責,并按要求落實防盜、防鼠、防潮、防霉變等安全及質量保證措施,嚴禁將藥品分散保管。

6.社區衛生服務站不得經營麻醉藥品和一類精神藥品。

(四)財務管理

1.社區衛生服務站財務收支納入中心一體化管理,不允許私立帳戶獨立核算。

2.社區衛生服務站必須嚴格執行物價政策,統一收費標準,按照醫療服務收費和藥品價格公示制度,做到臨床常用藥品價格和醫療收費項目標準公布上墻,接受群眾的監督和物價部門的檢查。

3.全面落實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醫療救助減免政策。

三、基本規范

(一)基本制度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社區衛生服務站基本制度:

1.中心、站一體化管理制度

2.24小時值班制度

3.社區衛生服務站上門服務制度

4.社區衛生服務站雙向轉診制度

5.社區衛生服務站差錯及事故防范制度

6.團隊工作室制度

7.公衛工作室制度

8.社區康復室制度

9.其他相關管理制度。

(二)基礎臺帳

社區衛生服務站使用統一格式工作臺賬,并規范填寫。每月各中心對站點工作臺賬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并有書面檢查記錄,并提出整改意見。

1.基本醫療服務登記本

2.雙向轉診登記本

3.傳染病、結核病人管理登記本

4.院內感染管理登記本

5.殘疾人(精神病人)康復登記本

6.婦幼、計劃生育服務登記本

7.輔助檢查登記本

8.醫療事故差錯糾紛登記本

9.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登記本

10.“五小”單位基本信息登記本

11.健康咨詢登記本

12.惠民醫療登記本

(三)績效考核

對社區衛生服務站實行績效考核,主要考核社區衛生服務站基本醫療、公共衛生工作、團隊健康管理工作等,按照中心統一的績效考核辦法,分別對服務數量指標、服務質量指標的完成情況以及社區居民對站的滿意度實施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