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時間:2022-02-04 09:17:00

導語: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放牛班的春天讀后感

影片的故事并不新鮮,問題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故事幾乎已經拍到了濫俗,但《放牛班春天》卻給了我一個全新的印象,它的每個片斷都充滿了簡單溫馨的愛,充滿一種真正投入的感情,恐怕才是本片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它足以成為中國教師的生動教材。教師教孩子中存在著哪些問題?看了這部電影自然能找到答案。對這些答案我作了進一步的思考,借用那句并不新鮮且幾乎濫俗的話---“想唱就唱”來說說我的感想,

讓孩子擁有唱的權力“不是我!真的不是我!”一個無辜的孩子被馬修老師在名冊上隨意一指就成了替罪羊,而且連申辯的權力都沒有,就被關進了禁閉室.在這時我突然覺得那位冷酷、自私的校長是多么的無能而又霸道。這像是一個小小的強權社會,孩子們處在一個等級結構中,要屈從老師的命令,屈從于某種權威,他們像一只只待宰的羊羔,臨刑前只能咩咩地叫,卻被剝奪了表達自己、申訴冤屈的權力。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玉不琢,不成器”,而家長、老師、長輩們總是先天性地會按照自己的意愿來“雕琢”孩子,這種權力意識已經根深蒂固。對于孩子,它會產生什么影響?我國的傳統文化有一種權力的鏈條,教師對孩子施予權力也是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孩子心理上的奴性和叛逆性兩種形態

在權威中長大的孩子會霸道、欺軟怕硬,抵觸、防御、抱怨、消極、懷疑、仇恨、恐懼、自卑、做作輕則摧毀了他的創造能力,重則產生出反抗心理,形成扭曲的性格。尤其當他受到權威們對他進行侮辱的時候,自然會產生出對抗心理。蒙丹被校長冤屈時挨打的憤怒眼神真令人難忘,像刀子般扎人。

讓孩子擁有唱的自由陰冷的“池塘之底”工讀學校,絲毫不關心孩子的生活的校長,嚴格、死板的校規,還有因違反校規體罰、虐待的孩子。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們的心靈遭到了扭曲,渴望自由的靈魂與周遭的冰冷、無情激烈地碰撞,形成了他們極端叛逆的性格。那種主動求索的精神逐漸開始喪失、智慧的光環逐漸開始黯然失色。懈怠、不感興趣、無所寄托開始與孩子結緣,生命被無知的環境囚鎖,失去了本該擁有的完整與靈性。

孩子有自己決定并支配自己的權利,有選擇的自由,這是自由最本質的內容。真正的自由是,你永遠是你自己,你永遠不會允許自己被別人奴役,而且你不會允許有人奴役他人,這才是社會的正常狀態。一個備受壓制的孩子得到自由后一定會搞破壞。他過去受到的所有的壓迫都要通過破壞和暴力釋放出來。用愛心可以試著感化迷失的羔羊,否則只能驅使迷失的羔羊步入極端,那個被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終用同樣極端的方式來回贈給寄宿學校,毀損的不止是校舍,還有那個孩子早已殘缺的心靈。

愛能把人喚醒,自由能把人解放出來。把自由給孩子,讓孩子們在自由中產生自律。“愛是孩子生存的理由,自由的本質是形成自我。”

讓孩子唱出個性“男高音站左邊,男低音站右邊”馬修老師叫孩子們唱唱歌,分出了不同的音色。高音、低音、中音……每個孩子的聲音都不一樣,各具特色。同樣,孩子們的個性也大不相同。然而,在“池塘之底”學校,在教師的命令和壓迫之下,孩子們只知道服從,只知道惟命是從,他們從身的奴隸逐漸變成心的奴隸,他們從喪失說話的權力到喪失身體的自由再到喪失自我的個性,這是一個多么可悲的過程啊!

“他有天使般的面孔,魔鬼般的心腸”這是一個老師對學生的評價,令人震驚的評價!這只是一個孩子,卻被視為魔鬼。也許有些孩子很淘氣,但是大人們能換個角度看孩子,淘氣就成了天真,說謊也就是反映出孩子未被滿足的需求,因此,多鼓勵孩子好的表現,面對孩子的不完美,就以寬容面對它吧!面孔是天使般的,其實心腸也是天使般的,為何將孩子心靈蒙上的那層塵垢視為魔鬼的外衣呢?如果你用愛心,輕輕地一吹,那顆顆水晶般純潔的心靈便顯露出來,熠熠發光。在寬容中發掘孩子的個性,在愛的雨露中讓孩子的個性之樹盡情生長吧!

讓孩子唱出自信“人一旦被人發現,就發現了自己。”孩子在成長中特別需要“發現”。尤其是對自我還不甚了解的孩子,格外需要有人去欣賞。孩子需要張揚,不要怕孩子驕傲,他張揚的時候就會把個性表現出來,這時候要對他說:“孩子,你真棒!”哪怕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也好。在馬修老師的鼓勵下,莫朗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人生努力的方向,也找到了自己的成功的未來。

在那些孩子在伯爵夫人面前吟唱《黑夜》的時候,閉上眼睛,用心去聆聽,它會讓你找到那種久違的簡單的快樂。莫朗站在柱子旁邊演唱,他的聲音如泉水般清澈,正如“宛如天籟。”但我更覺得像一束光芒,倏地劃破夜空,直抵沒有盡頭的那一邊。但我更注意的是莫朗在馬修老師贊許目光下顯現的那種自信。

孩子們在音樂中找到了自我的價值,學會了欣賞美好的事物,懂得了相互尊重,信任和友愛。音樂結開了束縛他們心靈的繩索,重建了被炎涼事態損毀的是非觀,激起了一顆顆幼小心靈中對于美好未來的向往。在影片的最后,撒落一地的寫滿歪斜字跡的紙飛機和窗口伸出的十幾雙快速揮動的小手,還有那首飽含深情的離別之曲則是對于像克萊蒙這樣的好老師的深深謝意。

“想唱就唱要唱的響亮/就算沒人有為我鼓掌/至少我還能夠勇敢的自我欣

賞/想唱就唱要唱的漂亮/就算這舞臺多空曠/總有一天能看到揮舞的熒光棒”給孩子們唱的權力,唱的自由,給他們一個廣闊的空間,給他們一個展示自我個性的舞臺,讓他們唱出個性唱出自信唱出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