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保系統民主評議暨機關效能建設講話

時間:2022-01-11 04:02:00

導語:勞保系統民主評議暨機關效能建設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勞保系統民主評議暨機關效能建設講話

同志們:

一、開拓創新,扎實推進,全省勞動保障工作實現了新的跨越

今年是“十五”計劃的最后一年,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積極應對經濟環境的發展變化,狠抓四項重點經濟工作,實現了又快又好的發展。我省經濟建設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經濟總量預計達到1萬億元左右,財政總收入將完成1千億元以上;結構調整邁出重要步伐,鋼鐵、裝備制造、石油化工等七大主導產業支撐作用明顯增強;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曹妃甸港等一批重大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對外開放水平有了新提高,出口總值達到107億美元;居民生活繼續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050元,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3480元,增長10%;以國有企業改革為重點的各項改革扎實推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十五”計劃的主要指標可望順利實現,極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推進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這一年,也是全省勞動保障事業快速發展的一年。一年來,全省勞動保障系統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動力,按照“圍繞一條主線,突出兩大改革,實施三項工程,提高四種能力,協調推進勞動保障事業實現新的跨越”的總體思路,開拓創新,扎實推進,圓滿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

(一)精心實施民心工程,就業再就業目標提前超額完成。預計到年底,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2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0萬人,其中“4050”人員再就業4.8萬人,分別完成全年任務的117%、111%和160%。城鎮登記失業率可控制在4.6%的目標以內。主要采取了5方面措施:

一是切實落實就業扶持政策。在全省組織開展了以查看目標責任制落實情況、政策實施管理機制建設情況、配套政策制定情況、政策實施情況、政策效應發揮情況為主要內容的“再就業政策實效”活動,確保了各項就業政策的落實。前三季度發放小額貸款3558.2萬元,為從事個體經營的3.6萬名下崗失業人員減免稅額5265萬元,為4.41萬名下崗失業人員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2459萬元,有力地促進了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二是積極穩妥地推進并軌工作。推進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并軌是今年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省政府高度重視,制定了并軌方案,主要領導多次過問,分管領導親自抓。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區別不同情況,加強分類指導,努力做到就業有出路、社保不斷線、職工勞動關系得到妥善處理。截止11月底,承德、秦皇島、唐山、保定、滄州、邢臺6個市下崗職工已全部出中心。預計到年底,全省可基本完成并軌任務。三是加快勞動力市場建設。省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勞動力市場建設的指導意見》,省從再就業資金結余中拿出6000萬元支持各市勞動力市場信息系統建設,目前,秦皇島、邢臺兩市勞動力市場已投入使用,石家莊、承德、*、廊坊、滄州、邯鄲市新改建勞動力市場已開工建設。四是強化就業培訓與服務。堅持培訓與企業需求相結合,全省就業培訓機構積極與企業“聯姻”,目前已與2000多個企業建立了定向培訓安置關系。普遍開展了創業培訓,并在全國率先將創業培訓拓展到大中專畢業生和農村勞動力,組織專家對創業者進行指導,提高了就業培訓的效果。在就業服務上注重困難群體,積極開展“再就業援助活動”,大力開發社區就業崗位安置就業。以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為依托,有效開展了技能崗位對接專項服務活動,截止11月底,全省共舉辦大型招聘會2946場次,職業介紹成功66萬人。五是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省政府制定下發了《關于大力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在人才培養、評價和評選表彰等方面,明確了相關政策。首次召開了“高技能人才表彰大會”,以省委、省政府的名義對20名“燕趙技能大獎”和100名“河北省技術能手”進行了表彰,進一步優化了高技能人才成長環境。加快實施“河北省三年二萬五千新技師培養計劃”。預計到年底,全省共培養新技師9529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19.1%;職業技能鑒定30.5萬人,完成全年任務的112%。積極推動公共實訓基地建設,秦皇島高級技工學校已完成基礎建設。技工學校招生創歷史新高,全年招生達到4.8萬人。

(二)加強制度建設,各項社會保險事業發展加快。一是社會保險覆蓋面繼續擴大。進一步調整完善了社會保險參保政策,以非公有制企業、靈活就業人員和進城務工人員為重點,加強政策宣傳,努力擴大保險覆蓋面。預計到年底,企業養老保險新增參保24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60%;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新增參保6.3萬人,完成210%;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增參保4.1萬人,完成103%;醫療保險新增參保78萬人,按調整后的目標完成163%;失業保險新增參保12萬人,完成120%;工傷保險新增參保100萬人,完成100%,均能完成或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二是社會保險待遇得到及時落實。1-11月,當期發放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118.5億元,發放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30.95億元,連續8年實現了按時足額發放。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工作形式和內容進一步規范,全省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率達到95%,其中社區管理服務率達到65.6%。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收入42.3億元,支出31.4億元,基本滿足了參保職工的醫療需求。全省共為22萬名失業人員及時足額發放失業保險金5.4億元,確保了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工傷認定做到了依法、及時和準確,為10635名傷殘、職業病職工和因工死亡職工供養親屬支付各項工傷保險待遇8659萬元。三是養老保險制度進一步完善。省政府出臺了《河北省企業年金實施意見》,省廳研究制定了企業年金實施方案指導樣本和備案程序,加快推動企業年金工作。目前已有10家企業開始制定實施方案,4家企業正在履行備案程序。通過調查研究,摸清底數,反復測算,提出了我省逐步做實個人賬戶方案,經省政府同意上報了勞動保障部。進一步完善了相關政策,及時把機關事業單位的聘用人員納入社會保險范圍。研究制定了《河北省關于建立被征地農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有力地推動了試點工作,邯鄲、石家莊、承德、唐山四市的12個縣(市)試點取得了明顯成效。四是醫療、生育保險難點問題取得突破。全省11個設區市本級、164個縣級統籌地區全部實施了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各統籌地區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2004]149號文件精神,針對效益好的企業不愿參保問題,以規模、影響力較大的企業為重點,主動上門,研究醫療保險參保中的具體情況,加強協調調度,突破難點戶,帶動一般戶,力促企業參保。對關閉破產和困難企業參保問題,通過調研、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有關部門、企業的意見,制定具體措施,重點解決資金來源問題,推動企業參加醫療保險。截至11月底,1870家關閉、破產和改制企業的13.7萬名退休人員、1310家困難企業的18萬名職工的醫療保險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全省所有統籌地區均建立了企業離休醫療費統籌,較好地保障了離休人員的醫療費需求。總結推廣了石家莊、廊坊市把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統一繳費、統一管理、統一范圍的做法,全省的生育保險有了新的突破。五是失業保險發揮了更加充分的作用。在確保失業人員基本生活的基礎上,全省從基金中撥付2億多元用于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業。唐山、石家莊、秦皇島等市經辦機構提前介入,深入企業面對面宣傳政策、登記接收失業人員,有力地推動了“并軌”工作。六是工傷保險制度加快推進。在《河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實施的第一年,全省工傷保險行政管理、業務經辦、勞動能力鑒定實現了機構、職能、人員、工作“四到位”。省廳制定了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管理辦法、輔助器具配置辦法和標準等一系列配套政策,規范了工傷認定程序,完善了勞動能力鑒定工作規則。同時加強業務培訓和政策宣傳,推動工傷保險快速發展。

(三)加強勞動關系協調和工資宏觀調控,維護了企業和社會穩定。一是繼續完善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全省縣(市、區)以上均建立了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并開始向鄉鎮、街道延伸,協商的內容逐步擴展到勞動保障工作的各個領域。同時,積極開展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活動,取得明顯成效。二是強化勞動合同管理。大力推行集體合同制度,全省國有、集體企業和改制后的各類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保持在98%以上。三是妥善處理國有企業改組改制過程中的勞動關系。嚴格審核國有企業改制中職工安置方案,按照政策規定“有情”操作。全年省本級審核批復職工安置方案131戶,涉及安置各類人員32009人,其中,安置內退、離退休人員和遺屬13419人,安置在崗職工18590人,在崗職工平穩轉移率達94.7%。各級勞動保障部門深入改制后的企業,督促檢查職工安置方案落實情況,特別是經濟補償金、安置費落實情況和工資收入水平增長情況,確保了職工合法權益,有力地支持了國有企業改革。四是加強勞動爭議仲裁和信訪工作。全省各級勞動仲裁委員會共受理勞動爭議仲裁案件9160起,立案處理6971件,結案率達到96%。認真落實《信訪條例》,全年接待來訪5.96萬批次,涉及18.84萬人次,其中妥善處理539起百人以上的群體訪,答復、復查、復核信訪人意見書590件,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五是加強對企業工資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廣泛宣傳推動,嚴格檢查最低工資規定執行情況。據調查,目前全省已有近90%的企業落實了這項制度。積極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勞動力市場指導價位和人工成本信息等制度,促進了職工工資的合理適度增長。

(四)圍繞促就業、維權益、入保險三個重點,切實維護農民工的權益。一是完善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政策措施。在優化進城務工人員就業環境、強化就業服務、加強轉移培訓、鼓勵參加社會保險、維護合法權益、增加財政投入、統一城鄉就業等十幾個方面,補充修改了相關政策,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工作的開展。二是加快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各級勞動保障部門根據市場需求,主動適應農村生產生活方式,不斷改進培訓的方式方法,以輸出人員多、就業和收入穩定的專業為重點,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提高了專業技能水平和就業能力。全年共組織718家培訓機構,培訓農村勞動力160萬人,完成計劃的160%。三是強化農民工就業服務。充分發揮全省近2000個鄉鎮、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的作用,積極為外出就業的農村勞動力提供就業信息。依托北京、天津等輸入地設立勞務輸出辦事處,加強與輸入地和用工單位合作,及時為我省外出務工人員提供服務,維護其合法權益。在春節過后農村勞動力外出就業的高峰期,集中開展了以改進農民進城就業服務為主要內容的“春風”行動。活動期間,發放就業政策宣傳手冊和“春風卡”52萬冊。廊坊市對農村富余人員登記造冊、滄州市四輪驅動抓輸出、衡水市抓三個統籌、八項整合,統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邯鄲市在招商活動中洽談勞務協作等做法,都取得了明顯成效。預計全年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150萬人次,完成計劃的115%。四是切實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出臺了《河北省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制度實施辦法》,對企業實行按誠信等級分類監管;在建設領域推行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針對進城務工人員特點,制定了《農民工勞動合同樣本》、《勞動合同鑒證實施辦法》,強化勞動合同管理,力求從制度上預防和解決欠薪問題。各級勞動保障部門會同建設、監察、工會等部門,加強執法監察,集中力量開展專項查處。截止11月底,累計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13.64億元,其中建設領域10.48億元,完成了省政府確定的2005年春節前基本解決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既定目標。五是推動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修改完善了失業保險實施辦法,在全國率先將納入失業保險范圍的農民合同制工人逐步實行與城鎮職工相同的失業保險政策。邢臺市政府已于今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針對農民工發生工傷事故后認定難、鑒定難、賠付難的實際情況,經省政府批準,出臺了《關于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有關問題的意見》。特別是針對煤礦企業風險高、人員流動性大、農民工集中的特點,探索實行了省屬企業省級統籌、地方煤礦市級統籌、鄉鎮煤礦封閉管理的模式,加強對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保護。

(五)法制建設步伐加快,基礎工作得到加強。一是加強勞動保障地方立法工作。修訂了《河北省失業保險實施辦法》,合理調整了失業保險金標準的確定方法,擴大了制度覆蓋范圍。以省政府名義出臺了勞動力市場建設、高技能人才培養、企業年金、農村養老保險、勞動保障監察等方面的規范性文件。二是積極推進依法行政。經過研究論證,確定了全省勞動保障系統具有法律效力的14項行政許可項目和6項非行政許可類審批項目,對沒有列入目錄的項目進行了清理。很多市縣實行了集中辦理或統一到當地政府審批大廳辦理,方便了企業和群眾,規范了審批行為。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勞動保障系統依法行政三年規劃的實施意見》,全年新制定依法行政制度100余件。承德市將行政許可、行政審批和其他管理服務項目全部進行清理規范,并采取多種形式告知社會,受到勞動保障部、省、市政府的肯定。邯鄲市把法制工作和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取得較好效果。加強行政復議工作,全年處理行政復議案件200件,有效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三是加大執法監察力度。各地勞動保障監察部門加強日常監察和專項檢查,主動檢查用人單位5.98萬戶,查處群眾舉報投訴案件9706件,督促補簽勞動合同62.3萬份。集中開展了清理整頓勞動力市場秩序、打擊非法使用童工專項檢查活動,取締非法職業介紹組織282戶,清退童工102人。四是金保工程加快建設。完成了《河北省社會保障信息系統建設方案》。網絡應用和交換數據庫建設加快,實現了部省市三級視頻會議系統的聯通,基本完成了全省企業養老保險數據的整理。河北省社會保險業務管理軟件平臺開發完畢,在省本級機關事業養老保險業務開始應用,邢臺、邯鄲試點工作取得較大進展。12333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中心正在抓緊建設,初步建立了政策法規庫和問題解答庫,正在組織硬、軟件的招標工作。全省11個市全部開通了門戶網站。五是深入開展勞動保障前瞻性研究。省廳制定了《河北省勞動保障課題研究管理辦法》,充分調動全系統和省內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用人單位的積極性,大力開展勞動保障調研工作,提高了推進工作的理性化水平。全年共征集課題92項,省廳、市局領導基本上都參與了調研活動,其中省廳“關于構建和諧社會與勞動保障工作”、“加強技能人才培訓為重大項目提供技能人才保障”等課題受到省領導的肯定。石家莊、秦皇島、*等市“一把手”親自抓調研工作,石家莊還建立了調研獎勵制度,對調研工作的開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六是理順了擴權縣管理體制。省廳下發了《關于落實<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擴大部分縣(市)管理權限的意見>的實施意見》將原來省廳與各設區市勞動保障局聯系的11項業務和審批權限直接下放到縣(市)。6月中旬召開了全省擴權縣(市)勞動保障業務銜接培訓會,就有關工作與擴權縣(市)進行面對面的銜接。省廳有關處長就相關政策法規、項目辦理和審批方面的問題,進行講解和業務咨詢。目前,省與擴權縣(市)間業務基本銜接。今年我們還有一件大事,就是石家莊鐵路運輸學校順利由北京鐵路局移交地方管理,使省廳在廳技工學校、教育中心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個重要的技能人才培養、培訓基地。

此外,在其他基礎工作方面,政務信息再次在全國勞動保障系統名列第一;在省委、省政府系統名列前茅,受到通報表彰。宣傳工作進一步加強,全年在省級以上新聞媒體刊播的稿件600余條(篇)。由省廳和石家莊評劇一團聯合創作的現代評劇《月嫂》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光盤在全國勞動保障系統發放。邢臺市反映下崗職工艱苦創業的《再生的鳳凰》一書已公開出版,這些都為勞動保障工作的開展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督查督辦、業務統計等基礎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六)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實效,系統行風建設再上新臺階。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統一部署,扎實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各級勞動保障部門緊密結合勞動保障工作實際,積極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廣泛征求意見,深刻剖析問題,研究提出新時期勞動保障部門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具體標準,制定落實整改方案,并探索形成保持先進性的長效機制,實現了“提高黨員素質、加強基層組織、服務人民群眾,促進各項工作”的教育目標。省廳開展的“訪百戶、解百難”活動得到了克明書記、允石省長的批示肯定。省委教育辦兩次轉發我們的做法(《河北日報》頭版和專訪兩次報道省廳的教育情況)河北電視臺制作了專題節目。

結合教育活動,我們進一步完善了26條便民利民服務措施,制訂和修訂了《河北省勞動保障系統創建優質服務窗口活動考核辦法(試行)》、《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機關效能建設實施方案》、《河北省勞動保障系統政風行風建設工作指導意見》三個文件,對22個擴權縣(市)和29個行風建設重點縣(市),建立了廳、處長分包責任制,明確了作風政風行風建設的崗位責任和目標要求,突出抓好公開承諾踐諾機制的落實,推動系統行風建設進一步轉變。

2005年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為順利實現“十五”計劃發揮了重要作用。回顧這五年,特別是省委六屆三次全會以來的近三年,全省勞動保障系統高揚“樹正氣、講團結、求發展”主旋律,團結一致,奮力拼搏,按照“突破—創新—跨越”的思路,一年一個新臺階,三年邁出三大步,實現了勞動保障事業跨越式發展。

——“兩個確保”繼續得到鞏固。五年間,共發放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508億元,發放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養老金125.5億元,發放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金36億元,在經濟體制深化改革、經濟結構調整的重大變革中,有效地保障了下崗失業人員和離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權益,為全省的改革、發展、穩定做出了歷史性貢獻。

——就業再就業成效顯著。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省市出臺130余件配套文件,形成了“五大支柱、六個領域和十一個方面”積極的就業政策體系,初步建立了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省和各市先后出臺了財政一般預算收入不少于1%用于再就業的政策,省本級三年投入2.5億元,再就業資金投入和制度性安排都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實施積極就業政策以來的三年間,累計新增城鎮就業115.99萬人,安排下崗失業人員65.31萬人,勞務輸出總規模達到440萬人。我省的就業再就業工作一改在全國的落后位次,躍入先進行列,受到了國務院的表彰。

——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初步形成。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大保險制度不斷完善,初步形成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制度建設正在由為單位服務向社會服務邁進,覆蓋范圍正在由原來的國企職工向非公經濟組織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進城務工人員拓展。全省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由“九五”末的541萬人增加到“十五”末的580萬人,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由92萬人增加到125萬人,醫療保險

由131萬人增加到550萬人,工傷保險由152萬人增加到360萬人。失業保險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個人繳費記錄,建立了隨最低工資增長的調整機制。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36萬人,基金積累達到5.6億元,5萬多農民開始領取養老金,保障功能初步顯現。

——勞動關系總體保持了穩定。從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入手,探索了市場經濟條件下協調勞動關系的途徑和辦法。全省縣(市、區)以上均建立了勞動關系三方協調機制,在解決區域性勞動關系的重大問題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勞動合同制度進一步健全,全省不同類型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簽訂率由“九五”末的85%提高到92%。勞動合同集體協商機制加快推行,到2005年底,全省共簽訂集體合同4.96萬份,涉及職工550萬人。最低工資標準、工資增長指導線、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等制度不斷完善,工資宏觀調控體系初步形成。勞動爭議仲裁工作得到加強。五年間,全省共受理勞動爭議仲裁案件4.4萬件,立案處理2.78萬件,涉及勞動者10.6萬人,其中集體爭議案件1855件,涉及勞動者4.6萬人,及時化解了社會矛盾。

——勞動保障法制建設加快推進。頒布了《河北省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條例》、《河北省集體合同條例》,出臺了《河北省失業保險實施辦法》、《河北省社會保險征繳暫行辦法》、《河北省勞動合同管理辦法》、《河北省工資支付規定》、《河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制訂了《河北省用人單位勞動保障守法誠信制度實施辦法》和《河北省勞動保障監察工作規程》,修訂了《河北省勞動力市場管理條例》等,為依法行政和監察執法提供了法律依據。勞動保障執法力度加大,五年間,全省共檢查用人單位28.54萬戶次,涉及職工2409.7萬人次,督促補簽勞動合同235萬份,追繳各種社會保險金8.59億元,清償拖欠工資和抵押金16.11億元,取締非法職業中介機構1081家,查處和清退童工896人,在整治就業環境、規范勞動力市場秩序、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勞動保障的管理服務能力明顯提升。全省11個設區市和174個縣(市、區)的204個街道辦事處和1503個工作任務重的鄉鎮,建立了勞動保障事務站(所),占全省街道、鄉鎮總數的77.2%,形成了自下而上的就業、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和工作網絡。社會經辦機構進一步規范,服務質量明顯提高。勞動監察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各設區市、縣(市、區)均建立了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總數達到192個,其中107家機構達到了監察執法示范或規范化標準。“金保工程”全面啟動,完成了省本級勞動保障信息系統一、二期工程建設,業務應用不斷擴大。行政效能建設、干部廉政建設、系統行風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

“十五”期間取得的巨大成就,是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的結果,也是全省勞動保障系統勇于創新、奮力拼搏的結果,凝聚著大家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廳黨組向勞動保障戰線上的廣大干部職工表示衷心的感謝!

通過這幾年的工作,我們有很多經驗體會值得總結。

第一,領導重視、部門配合,是做好勞動保障工作的重要保證。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在努力做好職能工作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向黨委、政府匯報工作中的重點、難點,贏得了各級領導的重視、關懷和支持。各級黨委、政府都把就業作為“一把手工程”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克明書記、允石省長和雙建副省長每年都對勞動保障工作作出數十件批示、指示,提出具體要求。省委、省政府先后三次召開全省再就業工作會議,召開貫徹實施《河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電視電話會議等,安排部署勞動保障工作;省委常委會、省政府常務會、省長辦公會多次聽取省廳專門匯報,研究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問題。省人大、省政府多次組織有關部門督導檢查勞動保障工作落實情況。正是由于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我們的工作開展起來才更加得心應手,成效才更加顯著。

第二,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做好勞動保障工作的根本要求。在工作中,我們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想問題、作決策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提出要用強勢工作幫助弱勢群體,主動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突出做好困難群體就業、兩個確保和三條保障線的銜接,以及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等工作,在春節前后集中開展“再就業援助活動”、“春風行動”、“討薪清欠行動”,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特別是,我們集中力量解決了多年想解決而未解決的企業拖欠養老金歷史問題,共籌集8.5億元,涉及職工群眾19.1萬人,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效果,被百姓譽為黨和政府實施的一項“德政工程”。我們的各項工作得到了廣大勞動者的擁護和支持,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為事業的發展營造了寬松的環境。

第三,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做好勞動保障工作的重要原則。

各級勞動保障部門把勞動保障工作放在黨和政府工作的全局中去思考,放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局中去把握。省委六屆三次全會后,我們提出要適應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將工作的著重點調整到城鄉統籌管理服務上來等6項新要求,明確了勞動保障事業的長期發展方向。圍繞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四項重點經濟工作,提出了抓住擴大投資研究建立就業與經濟協調發展機制;抓住國企改革理順勞動關系,完善社保體系;抓住發展民營經濟,開拓新的就業空間,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抓住對外開放和解決“三農”問題,加強勞務輸出工作。配合推進城市化戰略,深入研究城鄉統一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圍繞構建“和諧河北”,在發展勞務經濟、深化社會保險制度改革、健全社會利益調整機制、促進經濟與就業同步增長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具體措施等等。正是由于我們把握了大局,找準了工作的切入點,從而帶動活躍了整個勞動保障工作,為全省的改革發展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勞動保障部門的地位。

第四,堅持改革創新,創造性開展工作,是做好勞動保障工作的重要舉措。我們提出突破、創新、跨越工作思路后,各級勞動保障部門都依此建立了高標準的工作責任體系,明確工作目標,落實責任到人,形成了年年努力有方向、人人肩上有擔子、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工作機制,用創新的方法改進各項工作。如在落實中央促進再就業政策時,適當擴大了扶持政策實施范圍,將40多萬未進中心的國企下崗職工、非本人原因未享受失業保險的國企失業人員、列入設區市政府關閉破產計劃的國有企業領取一次性安置費人員納入政策扶持范圍,7個市把集體企業下崗職工納入范圍,解決和緩解了改革發展中的諸多突出矛盾。針對非典期間幾十萬農民工從北京返鄉的嚴峻形勢,成功舉辦了大規模的“京-冀勞務洽談會”,簽定協議用工73.4萬人,并與北京市建立了長期勞務協作關系,既保證了首都經濟建設的需要,又增加了我省農民收入。在2004年的“5.18”河北省經貿洽談會上,第一次舉辦了全省技能人才交流暨職業培訓成果展示活動,為培育開發培訓市場、實現勞動力素質就業探索了路子。著眼于重大項目建設對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及時向省政府提出了加快技能人才培養,為我省重大項目建設提供人才保障的對策建議。在保持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廳6名黨組成員分別帶隊深入到39個縣(區)、34個街道社區,研究解決制約勞動保障事業發展的重大問題。結合承辦建議提案加強政策研究,采用開門辦案的新方式,放寬視野,集中各位代表、委員的智慧,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改進勞動保障工作。思路的突破、方法的創新,有力地推動了工作的開展。

二、準確把握形勢,進一步明確明年工作的基本思路

“十一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明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做好明年工作對于“十一五”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關于明年形勢,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勞動保障工作會議進行了全面分析。對我省勞動保障工作來講,總的判斷是:有利條件較多,發展環境總體寬松,但新形勢對勞動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重而道遠。

明年勞動保障工作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把勞動保障工作擺在民生之本、安國之策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重要支柱的戰略高度進行規劃,其重視程度、認識深度和工作力度前所未有,這是勞動保障事業加快發展的重要前提。二是“十五”期間我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為進一步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立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提供了強大的內在動力和堅實的物質基礎。三是有強大的政策支持和法律支撐。最近,國務院相繼出臺了三個有關勞動保障工作的重要文件:《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通知》(國發[2005]36號)和《國務院關于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明后幾年還將陸續出臺《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社會保險法》、《勞動爭議處理法》等法律法規,這些都將為進一步做好勞動保障工作提供強有力的制度保證。四是全省勞動保障系統隊伍不斷壯大,并在“急風暴雨式”的實際工作中得到了鍛煉,這支作風扎實、能打硬仗的隊伍是我們做好勞動保障工作非常重要的條件。

同時,也應看到我省勞動保障事業還處在不斷探索、不斷完善、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舊體制遺留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新的矛盾不斷顯現,這些矛盾和問題有的還非常突出,對此要有充分的認識和估計。

第一,要充分認識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長期性。我省仍處在勞動力高峰期,巨大的就業壓力短期內不會發生根本改變。一是勞動力總量過剩矛盾突出。城鎮下崗職工的再就業沒有完全解決,新成長勞動力還在不斷增加,而且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壓力越來越大,勞動力供過于求的矛盾非常突出。二是就業結構性矛盾凸顯。長期以來,由于職業技能教育投入少,發展不快,造成勞動者技能水平整體偏低,許多行業技能勞動者短缺,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三是解決體制轉軌遺留問題的難度不可低估。按照國家要求,在中心內的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的并軌工作基本完成,但這并非標志著遺留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從我省看,還有近60萬人沒有進入中心或出中心沒有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以及集體企業下崗職工的問題沒有解決,要充分認識解決這一問題的復雜性。四是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將會對擴大就業帶來一定難度。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明年工作的四個著力點:加快改革開放、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其根本要求是提高生產的科技含量和集約化程度,相應的必將帶來就業彈性的下降,在這種形勢下,如何擴大就業應當認真加以研究。

第二,要充分認識深化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艱巨性。人口老齡化、農村城鎮化和就業形式多樣化給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加強社會保障的法制、物質和管理基礎建設,完善各項社會保險制度,將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一是社會保險覆蓋面較小。2004年底,全省城鎮就業人員848.3萬人,不包括大量的靈活就業人員在內。目前,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職工人數均不超過600萬人,相當多的勞動者沒有享受社會保障的權益。二是社會保險基金積累不足。一些地方養老保險基金當期收不抵支,確保發放基礎脆弱,如果啟動做實個人帳戶,在完成基金積累的同時確保發放,形勢可能更加嚴峻。失業保險基金分布不平衡,隨著企業改制力度的加大,結構性支付壓力更大。三是社會保險情況復雜。由于參保人數眾多,情況千差萬別,無論在政策層面,還是操作層面,都十分復雜,而且社會保險直接涉及職工切身利益,如果政策制定有偏差,或實施過程中操作不當,或宣傳不到位,都有可能影響社會的穩定。四是隨著城鎮化的加快,進城務工人員、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越來越突出,統籌城鄉社會保障的任務十分艱巨。

第三,要充分認識加快技能人才培訓培養的迫切性。振興河北,人才是基礎,是保障。當前,我省科技教育與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比較突出,經濟建設急需的高級技工等應用技能型人才嚴重缺乏。一是技能人才培養能力明顯滯后。據調查,2004年全省技術工人需求28萬人,實際供給17萬人。技工學校當年畢業生只有2.01萬人,一次性(就業)供給1.82萬人,僅占其中的10.7%。二是培養條件差、層次低。目前我省多數技工學校普遍投入不足,教學設施陳舊,實習設備落后,師資水平不高,培養的學生多以初級工、中級工為主,高級工和技師的比例僅占在校生的7.3%和0.6%。三是企業現有技能人才存量不足,缺口較大。抽樣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911個企業中,技能人才缺口2339人。其中,高級技師缺口159人,技師缺口367人,高級工缺口501人。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缺乏已經成為制約我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四,要充分認識協調勞動關系、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復雜性。隨著經濟和社會結構調整,勞動關系更趨復雜化,協調的難度日益增大。一是勞動合同制度在一些地區和行業沒有很好的落實。特別是在建筑、餐飲、娛樂、加工等行業中,不與進城務工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合同內容不規范或不履行合同的現象還比較普遍,由此產生的勞動糾紛日益增多。二是工資支付方面的問題還比較突出。雖然開展了大規模的清理欠薪專項活動,但拖欠進城務工人員工資的問題仍沒有根本解決,預防和解決拖欠工資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部分國有企業主要是關閉破產企業和停產半停產企業欠薪問題嚴重;一些企業隨意克扣職工工資、不支付加班工資和超工時等問題依然存在。三是勞動爭議案件不斷上升。今年全省勞動保障部門受理的爭議案件同比上升了25%。

新時期給勞動保障工作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要求我們要深入分析,審時度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2006年勞動保障工作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省委六屆八次全會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更快更好發展和構建和諧河北兩大任務,突出解決再就業歷史遺留問題、完善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兩個重點,著力穩固民生之本,著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著力提高勞動者素質,著力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著力加強基礎建設,著力提高行政能力,努力實現勞動保障“十一五”良好開局。

明年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省城鎮新增就業40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0萬人,其中“4050”人員再就業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以內,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150萬人次。培養新技師1.1萬人,職業技能鑒定33萬人。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新增參保人數不低于2005年度參保職工的6%,基本醫療保險新增參保30萬人,失業保險新增參保10萬人,工傷保險新增參保50萬人,生育保險新增參保60萬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新增參保3萬人(上述有些指標,還有待與部里進一步銜接)。

實際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四點:

第一,要深刻認識轉型期新特點。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正處于重要的“轉型期”已在全系統形成共識。這一時期既是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也是發展的加速期,還會成為各種矛盾的凸顯期。我們要深刻認識轉型期這一特點,提升制度完善、機制建設和管理創新的能力,善于將已往臨時應急的有效措施轉化為長效工作機制,善于捕捉、抓住推進事業發展的有利時機,善于預見、化解可能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使勞動保障工作沿著健康、快速發展的軌道運行。

第二,要立足歷史發展的新起點。“十一五”開局之年,勞動保障工作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要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河北的要求重新審視勞動保障工作,更加注重和諧,更加注重公平,更加注重統籌,更加注重協調,更加注重能力建設,自覺地用科學發展觀來統領各項勞動保障工作。

第三,要牢牢把握工作的著力點。我們提出要把握六個著力點,這既是明年勞動保障工作的主要內容,也是“十一五”期間的工作重點。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勞動關系等勞動保障工作的各個方面是一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整體,我們要善于把握工作的整體性、全面性,統籌兼顧,搞好配合,實現勞動保障各項工作的良性互動和整體發展。

第四,要切實選好開局的切入點。選準了切入點,就抓住了“牛鼻子”。選擇勞動保障工作的切入點,就要在工作重點中選擇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下力解決,取得突破,以點帶面,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工作開展,確保開局之年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并為后幾年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三、勇于探索,狠抓落實,努力實現“十一五”良好開局

為確保完成全年目標任務,2006年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以全面落實延伸、擴展后的就業再就業政策為重點,擴大就業和再就業。一是抓好責任落實。繼續把工作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級政府和街道社區,完善就業再就業一把手責任制,調整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完善就業聯席會議制度。二是狠抓政策落實。結合全省實際,抓緊制定國發[2005]36號文件實施辦法,出臺相關配套政策,認真組織實施。各地要根據政策調整和目標任務,及早做好資金需求測算,積極與財政等部門溝通,進一步增加財政投入。三是進一步改進就業服務。加快勞動力市場建設進度,力爭明年年底前市級新、擴建勞動力市場全部投入使用,研究啟動縣(區)級勞動力市場建設。以“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和落實社保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的“四送兩補”為主要內容,積極開展“再就業援助月”活動,幫助困難群體實現再就業。將農村勞動力納入公共就業服務范圍,加強和改善就業服務,在春節前后繼續組織開展“春風行動”。強化勞務派遣工作管理,規范引導勞務派遣行為。四是加強組織,擴大勞務輸出規模。落實對進城務工人員的培訓補貼,加快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抓好技能扶貧項目和農民工培訓示范基地工程建設,提高進城農村勞動力的技能水平。抓好勞務輸出示范縣建設,推行培訓、就業、維權三位一體的工作模式,擴大有組織的勞務輸出規模,提升勞務輸出質量。

(二)以完善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為重點,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一是確保各項社會保障待遇支付。建立健全基本養老金保障按時足額發放的制度、體制和工作機制,鞏固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的成果。做好2006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的各項準備工作。認真研究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基金征繳、資金平衡方面的問題,按規定及時支付待遇。二是繼續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把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作為構建和諧河北的重要內容,努力使更多的人享有基本社會保障權益。養老保險要進一步規范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繳費政策,促進積極參保,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長期聘用人員按規定參保;失業保險要依法加大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擴面征繳力度,健全個人繳費記錄,改善服務手段;醫療保險要重點解決困難群體,特別是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障的資金來源問題,并通過完善政策和改進服務,推動更多的混合所有制職工、靈活就業人員和進城務工人員參保,著手研究將城鎮居民納入基本醫療范圍的辦法;采取與醫療保險統一范圍、統一繳費、統一管理的辦法,加快推進生育保險;工傷保險要以煤炭、建筑等高風險行業和進城務工人員為重點,擴大覆蓋面;加快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逐步擴大參保范圍,積極推動被征地農民參保。三是全面落實國發[2005]38號文件精神。認真清理審核調整前后個人帳戶數據,作好個人帳戶記錄,確保調整個人帳戶規模從明年1月開始正式實施。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的經驗,精心測算,抓緊研究我省的養老金計發過渡辦法,確保新老退休人員待遇水平的合理銜接和新老計發辦法的平穩過渡,明年年底前全部實行新的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加快省級統籌步伐,力爭明年有較大進展。大力推行企業年金制度,通過典型示范,帶動全省企業年金工作開展。四是進一步完善其他各項保險制度。研究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綜合考慮城鎮居民的不同就業狀況和收入水平,摸清底數,研究制定城鎮醫療保障體制改革方案,以保障大病為重點,完善相關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推動建立服務城鎮各類人員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在有條件的地區著手開展擴大失業保險基金開支范圍的試點工作,普遍建立失業保險、城鎮低保與促進就業的聯動機制。完善工傷認定制度,推行勞動能力鑒定新標準,規范鑒定程序,積極推進工傷預防和工傷康復試點工作。五是嚴格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和監督。建立健全基金監管法規、政策,進一步規范管理、監督行為。重點開展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費征繳、保險金發放和基金管理的專項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騙取冒領保險金、挪用基金行為,確保基金安全。完善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制度,做好基金決算工作。

(三)以創新培訓培養機制為重點,大力提高勞動者素質。一是進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養的配套政策。認真貫徹國發[2005]35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全面落實加快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細化高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保障等方面的操作辦法。二是加快實施“五年四萬名新技師培養計劃”。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養制度,積極推動一批公共實訓基地建設,大力培養社會急需的技術技能型、知識技能型、復合技能型人才。三是加強創業培訓。完善創業培訓與小額貸款、創業服務相結合的有效方式,擴大創業培訓實施范圍。四是加強職業資格證書體系建設。普遍推動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進一步加強職業技能鑒定質量管理,推動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信息化建設。

(四)以勞動合同管理為重點,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一是全面推行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啟動“勞動合同工作三年行動計劃”,以非國有企業、改制重組國有企業以及建筑、餐飲等行業為重點,督促企業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切實提高簽訂率。擴大集體合同覆蓋面,指導國有企業改制后集體合同的重簽、續簽工作,在中小型非國有企業集中地區大力推進區域性集體協商。繼續將工資集體協商作為切入點,推動工作時間和勞動定額等勞動標準的集體協商。二是妥善安置改制和關閉破產企業職工。加強對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中勞動關系處理工作的審核,將失業保險與失業調控和關閉破產企業職工安置工作有機結合,妥善處理勞動關系,做好關閉破產企業職工安置工作。三是加強勞動關系三方機制建設。明確職能定位,落實工作職責。繼續開展“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活動。四是強化企業工資分配和勞動標準管理。認真落實《最低工資規定》,適時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會同有關部門,建立預防和解決拖欠工資特別是拖欠進城務工人員工資的長效機制。著手制定分類解決國有企業工資歷史拖欠問題的工作方案,力爭在2007年底前基本解決工資歷史拖欠問題。五是進一步推進勞動仲裁機構實體化建設。在石家莊、唐山、秦皇島三市開展市級勞動仲裁院試點工作,各設區市都要選擇2個以上經濟比較發達、勞動爭議案件較多的縣(市)開展試點,力爭年底前完成。加快行政職能與辦案職能的分離。加強區域性、行業性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建設,提高辦案能力,使多數勞動糾紛通過雙方調解得到妥善處理,研究探索勞動關系雙方在企業內協調解決爭議的措施。認真貫徹《信訪條例》,做好勞動保障信訪工作;落實維穩工作責任制,制定《勞動保障群體性應急預案》,配置應急設備,妥善處理群體性突發事件。六是進一步強化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以簽訂勞動合同、執行職業資格準入制度、支付工資、交納社會保險費和整頓勞動力市場秩序等為重點,嚴肅查處各種違法行為。全面推行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制度,加快建立預防和解決工資拖欠問題的長效機制。

(五)以信息化和法制建設為重點,加強勞動保障基礎建設。一是加快金保工程建設。適應新的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盡快調整完善社會保險業務管理軟件。開通12333勞動保障電話咨詢服務熱線,做好街道社區勞動保障信息服務平臺建設試點工作。積極推進金保工程示范城市建設,爭取通過勞動保障部驗收。整合資源,盡快建立統一的勞動保障數據中心。啟動機關事業養老保險數據整理入庫工作,積極推進失業登記和失業保險監測數據庫建設。二是加快推進勞動保障管理服務網絡化和社會化。加大基層勞動保障平臺建設投入,完善管理制度,規范業務流程,提升管理手段,加強經辦人員業務培訓。根據形勢的發展,不斷拓展工作范圍,增加服務內容。積極推進企業退休人員、失業人員和基本醫療保險的社區管理服務,全面開展社會化管理服務達標社區建設。探索啟動老年護理社會服務計劃,提高社會化管理水平。三是加強法制建設。配合國家《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等法律法規的制訂與出臺,抓緊研究制訂我省實施意見。做好修訂《河北省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制訂《河北省養老保險條例》的調研工作,著手《河北省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的立法研究和起草工作。全面建立和實施行政執法責任制。四是繼續加強前瞻性研究工作。著眼于解決現實問題、建立長效機制,確定調研課題,開展調研工作,推動調研成果向決策轉化。五是廣泛開展宣傳工作。按照部印發的宣傳提綱,全面、準確、深入地做好國發[2005]36號、國發[2005]38號文件精神的宣傳工作,把政策宣傳好,把調整的政策宣傳準確,釋疑解惑,引導輿論,為推進工作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要把培訓和宣傳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對基層干部、企業經營者和勞動者特別是進城務工人員的法律法規培訓,以培訓帶動宣傳,帶動普法工作。堅持業務宣傳和執法檢查相結合,統一部署,統一落實,統一檢查,整合各種資源,形成相互促進的合力,把宣傳工作做實、做細。

(六)以干部隊伍建設為重點,切實提高勞動保障行政能力。一是進一步提高勞動保障干部隊伍素質。以提高廣大干部把握大局謀劃長遠的能力、聯系群眾協調利益關系的能力、綜合協調形成合理的能力、勤政為民依法行政的能力和廉潔自律抵御腐蝕的能力為目標,制定實施干部培訓計劃,明確實施步驟,落實具體措施。同時加強在實際工作中使用、鍛煉干部,切實提高干部實際工作能力,努力使之成為構建和諧河北的實踐者和推動者,增強為廣大職工群眾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繼續抓好懲防體系建設,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加強在重大決策、項目安排、干部任用等問題上的民主監督。特別是在資金分配工作中要嚴格遵守各項紀律,確保資金分配科學、公正、公開。三是加強行風建設。加快實施“雙提”工程,扎實開展創建優質服務窗口活動,突出抓好解決拖欠進城務工人員工資、維護國有企業重組改制和關閉破產過程中職工的合法權益、推動醫療服務的改善等三項工作,務求作風建設取得實效。各級勞動保障部門的領導班子特別是“一把手”要切實負起責任,認真查找行風建設中存在的不足,搞好整改。2006年各市的年度行風評議結果將繼續與年終評先掛鉤,實行一票否決。要加強督導檢查,推動系統行風建設再上新臺階。

同志們,即將到來的2006年,勞動保障工作任務光榮而艱巨。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構建“和諧河北”,振奮精神,銳意進取,扎實工作,確保完成明年的各項工作任務,為維護全省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