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就業再就業工作會議的講話

時間:2022-09-23 04:07:00

導語:市就業再就業工作會議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就業再就業工作會議的講話

各位領導,同志們:

近日,我市召開了兩次對就業再就業工作影響重大、意義深遠的會議:一是12月21日—22日召開了市委五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確定了“爭先進位、率先崛起”的奮斗目標,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創業行動的決定》,無論從經濟發展、還是從創業的角度看,都直接影響和推動著我市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深入開展;二是市政府12月26日第49次常務會議,通過了《關于加強組織起來就業的通知》。組織起來就業這一促進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有效形式將得到各級政府的強力推動,有效發揮促進就業的“倍增”和“擴散”效應。我們今天召開這次會議,本身就是以實際行動迅速貫徹市委五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和市政府第49次常務會議精神。根據會議安排,我就20*年全市就業再就業工作基本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下一步工作意見匯報如下:

一、20*年全市就業再就業工作回顧

(一)全市就業再就業工作基本情況

20*年,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始終把就業再就業工作作為安民、富民的首要大事和“一把手”工程,將新增崗位、落實政策、就業服務、資金投入、困難群體幫扶等工作目標,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形成了思想更加統一、組織領導更加有力、工作動力更加持久、目標責任更加強化的工作機制,有力地擴大了就業和再就業。20*年初省政府下達的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任務已經全面超額完成。全年新增城鎮就業崗位42136個,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2.54萬人165%;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8637人,其中“3545”人員再就業323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采取的主要措施:

1、以街道社區工作平臺為抓手,依托社區抓好就業再就業。在街道、社區成立“就業和社會保障事務所、站”,從而在基層建立了一支就業政策宣傳員、就業援助員隊伍,實現就業工作的重心下移、貼近服務。依托社區成立組織起來就業實體108個,組織下崗失業人員開展物業管理、衛生保潔等200多個便民利民服務項目,累計吸納下崗失業人員3642人再就業。

2、實行主輔分離和興建創業基地,加快再就業創業基地建設。市勞動保障局和總工會等部門在前嶺煤礦、淮北新興有限公司、綠原公司等企業建立了27個再就業基地,累計1.2萬多名下崗失業人員在基地實現再就業。前嶺煤礦被授予“全國再就業先進企業”稱號,受到國務院的表彰,該礦1700名職工全員下崗,通過自身的努力全員上崗,走出了一條“深挖潛力謀發展,全員上崗闖市場”的再就業之路。目前,烈山區已經建成再就業一條街,吸納96名下崗失業人員入戶,帶動239人就業:杜集區正在興建創業基地,位于朔里鎮葛塘民營工業園內,占地18畝,可吸納下崗失業人員800名;相山區計劃籌建再就業一條街,位于大華現代城中,占地面積2200平方米,預計吸納下崗失業人員200—300名。

3、放寬放大再就業援助政策,幫助就業再就業。我市結合本市實際擴大政策惠及面,將再就業援助政策從“4050”人員放寬至“3545”人員,對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女35歲以上、男45歲以上的下崗失業人員、夫妻雙下崗失業人員,以及下崗失業的市級以上勞模、轉業復員退伍軍人和單親家庭等就業困難人員為重點對象實施再就業援助,開展了送政策、送崗位、送技能、送服務和落實社會保險補貼政策的“四送一落實”活動。特別是通過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等形式,實施對特困就業群體的托底安置。20*年,市政府購買社會治安協管員、計劃生育協理員等公益性崗位320個。幾年來累計安置1405名“3545”下崗失業人員在公益性崗位就業,從事保安、保潔、保綠、統計、計生、勞動保障、協警等工作,初步建立了困難群體就業援助長效工作機制。

4、強化失業調控手段,在支持企業改制的同時促進再就業。市政府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國有企業關閉破產和改制改組,把握關閉破產工作力度,合理引導和規范企業的規模性裁員,做好對關閉破產企業人員的分流安置工作。對正常生產經營企業裁減人員,及時進行指導和規范,防止失業規模過大、失業時間過于集中。并且充分發揮失業保險在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方面的積極作用,全市失業保險參保職工達到27.7萬人,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員1.1萬人,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加大再就業培訓力度,失業人員全部接受了再就業技能培訓。近年來,累計對全市115家企業職工身份置換的債權債務項目及數額進行確認,涉及職工21257人,已有93家企業13200名職工完成了身份置換,在改制后的新企業重新就業人員11778名,再就業率達80%以上。

5、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擴大就業再就業。我市充分發揮淮北區位承東接西,能源資源豐富,工業基礎較好等優勢,抓住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對就業工作的拉動作用已日益顯現。近年來,202個招商項目為我市直接提供1*56個就業崗位。

6、積極開展勞動保障監察活動,維護職工權益,鞏固就業再就業成果。市勞動保障、公安、工商、工會等部門組成聯合檢查組,開展勞動保障執法大檢查活動,重點打擊了拖欠農民工工資、非法職業介紹、拒不參保繳費等侵犯人民群眾利益、違反勞動保障律法規的行為。20*年,共立案查處案件577件,督促企業簽訂勞動合同9710份,為勞動者追回工資及押金980.3萬元,責令補繳社會保險費34萬元,取締非法職業中介4家,進一步規范了勞動力市場秩序,使非公經濟領域特別是第三產業大量存在的隱性就業逐步顯性化。

7、建立再就業服務的“綠色通道”,落實再就業服務承諾。市稅務部門在辦稅服務場所設立專門的再就業服務窗口,簡化和規范辦稅手續,實行“一窗式”、“一站式”服務,集中辦理下崗失業人員和吸納下崗失業人員企業的涉稅事宜,減少辦稅環節;市工商部門推行“中心管理、抄告相關、并聯審批、限時完成”的并聯審批制度,將辦事時限從規定的30個工作日縮短為5個工作日,對下崗失業人員創辦實體的,優先受理,優先發照,優先年檢,簡化手續。20*年,市財政共籌集再就業資金2217萬元(其中地方財政安排800萬元),實際支出2212萬元;市地稅部門累計為810戶企業、1562名下崗失業人員減免稅收439.26萬元,免收稅務登記證工本費1.94萬元;市國稅部門為3戶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143萬元,免收374戶稅務登記證工本費1.12萬元;工商部門為1760名下崗失業人員減免工商管理費51.05萬元;金融部門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36萬元。市勞動保障、財政部門聯合制訂靈活就業人員養老、醫療保險參保辦法,擴大了社保覆蓋面,提高了靈活就業人員的就業穩定性。

8、突出抓好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實行政府經費補貼與培訓就業實效掛鉤、企業和培訓機構聯合開展再就業培訓、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等多種行之有效的形式,促進了培訓和就業的有機結合。20*年共培訓下崗失業人員4232人,其中2540人實現再就業,占培訓人數的60%。為鼓勵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大力開展創業培訓,共培訓下崗失業人員600人,培訓后315人成功創辦企業,并帶動626人實現就業。

9、實行“城鄉就業一體化”,推動城鄉統籌就業。我市把勞務輸出作為擴大就業的重要渠道,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舉措,確定了“政府推動,政策引導,健全機制,市場運作,典型示范,優化服務”的工作思路,全市建立勞務輸出培訓基地100個,勞務輸入基地112個,發展勞務輸出經紀人163名,大力發展“訂單勞務”、組織開展定向培訓和輸出。著重抓好電子、建筑、紡織、家政、機電等專業技能人才的培訓,20*年共培訓農民4.9萬人。著力推進勞務培訓的市場化運作,鼓勵社會培訓力量放手大膽發展,涌現出南坪、徐樓、岳集、烈山、高岳等勞務輸出培訓先進鄉鎮和匯眾焊工學校、新興培訓中心等民辦培訓基地,提高了我市勞務輸出分地域、分行業的集聚力和影響力。20*年,全市勞務輸出規模達28.5萬人,實現新增輸出5.2萬人,勞務收入達14.2億元,可實現全市農民人均增收305元。

(二)當前我市面臨的就業再就業形勢和問題

幾年來,雖然我市就業再就業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就業壓力仍然較大。新增勞動力、轉復退軍人、失業人員、被征地農民和農村富余勞動力形成了龐大的求職人群,就業的總量性矛盾與結構性矛盾同時并存,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隨著我市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和城市轉型戰略的組織實施,創造了一大批新的就業崗位,但新興的產業、行業對勞動力的素質要求較高,而與此不相適應的是,下崗失業人員總體上文化偏低、技能單一、就業能力和就業觀念遠不能適應要求,形成有人無崗、有崗無人的結構性矛盾。再就業政策沒有得到充分顯現。一些制約政策發揮作用的瓶頸問題尚未解決,有的政策在落實過程中還存在程序復雜、手續繁瑣的現象,下崗失業人員享受一些優惠政策的渠道不夠暢通,政策效應還未得到充分發揮。

二、今后以組織起來就業為主要內容的就業再就業工作意見

(一)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營造更加有利于就業再就業的輿論氛圍。各級各部門、各有關單位要充分利用各種有效載體,開展全方位、長期性的就業再就業工作的宣傳,營造濃厚的氛圍,切實發揮宣傳的導向作用。主要采取三種形式:一是各級政府部門要在新聞媒體設立就業政策專欄,連續刊登有關就業再就業的新政策,擴大知曉面。二是各有關單位要切實加強與新聞媒體的聯系和協調,及時宣傳報道在就業再就業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和成功做法,充分發揮典型示范、典型引路的作用;三是各街道社區要通過在居民集中的地方設立宣傳欄、發放宣傳單、上門服務等多種形式開展貼近基層、貼近群眾的宣傳,將政策送入千家萬戶。

(二)完善工作機制,進一步強化推動就業再就業的組織領導和督查考核。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領導,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一是要按季度定期召開就業再就業工作局際聯席會議,互通情況,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調度工作進度。二是要切實加強對就業再就業工作特別是組織起來就業的督查。要成立專門的督查組,定期督促檢查全市就業再就業和組織起來就業的進展情況,及時反饋信息;三是要建立就業再就業投訴舉報制度。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設立舉報電話、投訴信箱,接受社會監督,及時整改投訴的問題;四是要進一步完善考核制度。根據工作需要,擴大考核的內容和范圍,將組織起來就業納入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重點考核內容。對做出突出成績和貢獻、工作進展較快的單位進行表彰獎勵;對進展緩慢或沒有完成目標任務的單位,按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就業再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及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的通知》(皖辦發〔20*〕27號)規定,分別追究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直接負責人的責任。

(三)突出工作重點,進一步加快再就業創業基地建設步伐。再就業創業基地是小企業的發展源、小老板的孵化器。再就業創業基地把多項優惠政策打捆成“政策”組合,通過優惠政策的整體落實、綜合使用,可以大大降低下崗失業人員的創業門檻,提高政策落實的效率和效果。在20*年第一季度內,市經濟開發區及縣區要以再就業創業基地建設為重點,充分利用閑置廠房或劃撥專門場地用于再就業創業園區和再就業一條街建設。今后再就業創業園的服務對象將從下崗失業人員擴大到大中專畢業生、城鎮新增勞動力、被征地農民和農村富余勞動力,使再就業創業園逐步轉變成就業創業園、技能培訓和實訓基地,在孵化小企業的同時,培養更多的小老板;在促進創業的同時,帶動更多人就業;在促進就業的同時,提升勞動者素質。

(四)創新工作模式,積極發展勞動型服務公司。要采取市場運作方式,于今年上半年,在全市各街道成立勞務型服務公司,把轄區內的困難就業人員全部組織起來就業,發展一批各具特色的組織起來就業實體。各街道勞務型公司與轄區內持《再就業優惠證》的“3545”困難就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或勞務協議,并按規定為其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根據勞務型服務公司與轄區內困難就業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人數,從市再就業資金中按人按月給予一定崗位補貼,同時享受社保補貼,并給予勞務型服務公司一次性獎勵。勞務型服務公司以勞務派遣的形式,介紹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到用人單位成功就業的,可給予免費職業介紹補貼和職業培訓補貼。

(五)落實扶持政策,為組織起來就業實體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改善服務,努力創建有利于組織起來就業的氛圍和環境。要把組織起來就業和創業培訓結合起來,對組織起來就業的領頭人開展創業培訓,從選擇項目、開業指導、籌措資金、市場營銷等方面為組織起來就業實體提供支持和幫助。要通過政策引導,鼓勵下崗失業人員合伙創辦小企業和非正規就業組織。對在創業園區(街)創業的就業組織,三年內實行“開業不登記,經營免四稅,管理不收費,房租給優惠,成功有獎勵”,并將再就業政策疊加使用,要規范組織起來就業實體的內部管理工作和經營服務行為,做好組織起來就業的參保、社保關系接續和工資支付等工作,切實維護好組織起來就業人員的合法權益。

(六)夯實工作基礎,加強街道社區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一是加強專管員的能力建設,繼續開展幫扶;二是加強專管員業務技能培訓,推行持《職業資格證》上崗制度;三是建立全市街道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網絡,實現全市街道社區資源、信息共享;四是強化街道社區服務職能,充實人員力量,依托街道社區開展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就業援助、崗位開發等工作,實現勞動保障工作重心進一步下移。

(七)做強創業培訓,為組織起來就業和再就業創業提供支持。一是將創業培訓對象擴大到城鄉各類勞動力,建立創業項目庫和推介機制,成立專家志愿團,切實搞好創業培訓的后續指導服務工作,提高創業成功率。二是將組織起來就業實體、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創業培訓學員和創業基地下崗失業人員作為小額擔保貸款的重點,逐步建立和完善小額擔保貸款、組織起來就業、創業培訓和創業基地等促進就業再就業政策有機結合,實現整體聯動的工作機制。三是要進一步加大對吸納一定比例下崗失業人員的中小企業小額擔保貸款力度,并逐步擴大小額擔保貸款規模。努力實現以培訓促進創業、以創業帶動更多的就業。

(八)深入基層群眾,開展“兩節”期間各項援助活動。一是深入開展“再就業百日幫扶”活動。通過三個階段的就業援助,要建立困難就業群體數據庫,實行動態管理服務;通過“送政策、送服務、送崗位、送補貼”等措施,基本解決最困難就業群體的就業再就業問題,建立以政府托底安置為主的再就業援助體系。二是扎實開展“春風行動”專項活動。通過廣泛宣傳、加大監察力度,進一步凈化勞動力市場,切實改善農民工進城就業環境,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

同志們,市委五屆十一次全體(擴大)會議通過了《關于制定淮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其中提出要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繼續實施促進就業的優惠政策,鼓勵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引導和促進多種形式就業,大力推行“組織起來就業”,構建面向城鄉所有勞動者的“大就業”格局。作為就業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單位和有關單位,我們要切實增強使命感和緊迫感,真正擔負起相應責任,充分發揮好各自的職能和優勢,解放思想、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全力開創全市就業再就業工作的新局面,為促進構建和諧社會和“爭先進位、率先崛起”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