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長在農村工作專題會發言

時間:2022-06-15 05:23:00

導語:區長在農村工作專題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長在農村工作專題會發言

同志們:

這次區委農村工作會,是在“十一五”勝利收官、確保“十二五”實現良好開局、在新的起點上推動“三農”工作再上新臺階召開的重要會議,前面國勇同志總結了2010年的農業農村工作,并對今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會議對去年農業農村工作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獎勵,受陳凱書記委托,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始終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近年來,在全區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區“三農”工作在克服“5.12”地震、洪澇等特大自然災害的影響,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一是全區農業發展勢頭強勁。農業產業由過去的一家一戶單一粗放生產,逐步向規模化、集約化、科技化、精細化的現代農業“大園區”生產模式轉變。到2010年,全區已初步建成三個現代農業園區,園區面積達到3.8萬畝,累計建成高標準蔬菜、林果基地分別達到11.6萬畝、20萬畝,發展生豬養殖小區74個、大戶1390戶,網箱養魚年產量達到1.41萬噸。二是農民由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甚至高級技工和管理型轉變。政府通過開展勞務培訓、崗前培訓等多類生產技能培訓,提高了農民從事專業生產的技能,經統計,“十一五”期間,全區組織開展各類農民培訓達30萬人次,農民外出務工、就近就業從事專業技術生產及生產管理的就達6.5萬余人,占到全區農村勞動力總數的65%。三是農村由單一的農業場所向安居之所轉變。結合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新農村建設、農村環境綜合治理、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等措施,共完成新農村建設86個,建成集中聚居點160個,農村民居風貌改造3.6萬戶,農村居民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高。2010年我區生態小康新村、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民增收、城鄉風貌塑造以及環境治理等方面工作都邁上了新的臺階,在全市目標考核第一。這是區委區政府正確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執行有力的結果,是各有關方面和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合力推進的結果,是廣大農村干部群眾真抓實干、辛勤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委、區政府向全區農業戰線的干部職工和科技人員,向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群眾,向所有關心和支持“三農”工作的各界人士,致以親切的慰問和衷心的感謝!

當前,我區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已進入快速推進的發展階段,正經歷從城鄉二元分割向統籌協調發展的重要變革,正處于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的關鍵時期,正站在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跨越的起跑線上,呈現出積極而可喜的發展趨勢。一是發展環境更加有利。隨著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的相繼召開,國家對“三農”工作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三農”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更加明確,農村發展的政策特別是中央穩定糧食生產、大興水利以及實施山區連片扶貧開發環境更加有利。二是區位條件優越。我區位于川陜甘三省結合部,聚集輻射能力較強,加之背靠近40萬人口的城市,這為發展城郊型農業提供了良好條件。轄區內有多家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專業批發市場,既能夠帶動區內農業產業發展,又能夠吸收聚集區外農業資源。公路、鐵路等主要交通干線均在區內交匯,加之近幾年全區農村交通快速發展,為農產品的生產和經營提供了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三是區域經濟總量較大。轄區經濟總量已占到全市經濟總量三分之一,城市化率已達73﹪,我區經濟發展的質量和速度對全市經濟高位求進、加快分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四是信息和技術資源豐富。省林業廳、科技廳、林科院、畜科院、川農大等農業科研單位和院校在我區設有4個科研和新產品推廣基地,市級各部門各類科技人才聚集,廣播電視、信息網絡覆蓋全區,農業科技信息傳播較快,這為我區農業發展提供了全面的信息、科技支撐。全區農業產業化經營初具規模、產業化經營帶動農民增收不斷增強。隨著農村改革的縱深推進,區域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三化”步伐繼續加快,農業和農村運行機制的不斷創新,農民生產生活呈多元化發展,農民收入增長的渠道和空間不斷拓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增強。同志們,在準確把握我區農業和農村發展積極趨勢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我區“三農”工作發展面臨著突出困難和問題:一是農村耕地資源有限。全區耕地總面積10萬畝,農民人均耕地僅0.5畝,人多地少矛盾突出,農民對土地的依賴程度不高,糧食、水果、蔬菜生產都不能自給。二是農業產業規模有限。一產業僅占全區GDP比重6.6%,重點培育的綠色蔬菜、特色林果、優質水產、生態畜牧等特色產業規模都比較小。三是農業投入有限。區本級財政投入能力較弱,每年爭取上級農業項目資金也很有限。同時,這幾年我區自然災害呈多發、頻發、重發趨勢,農業生產面臨的自然風險加大。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勞動力成本高位運行,致使農業生產成本不斷增加,導致農民收益增幅減少,隨著農產品價格起伏波動,農業生產面臨的市場風險嚴峻。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增強危機感、緊迫感、責任感,切實做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準備。

針對我區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發展現狀,我們深刻認識到,要推進農業持續快速高效發展,就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為主線,按照中央“大興水利強基礎、爭取投入添后勁,狠抓生產保供給、助農增收惠民生,深化改革增活力、著眼統籌促發展”的總體要求,以都市農業、生態農業、高效農業為方向,以促進農民增收為核心,以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和新農村建設成片推進為抓手,加快建設農民幸福生活的美好新家園,努力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

二、牢固樹立統籌城鄉發展理念,突出“三農”工作核心和重點抓手

統籌城鄉發展是科學發展觀中五個統籌(統籌區域發展;要統籌城鄉發展;要統籌經濟社會發展;要統籌人和自然和諧發展;要統籌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其中的一項內容。就是要更加注重農村的發展,解決好“三農”問題,堅決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逐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實現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實行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立足我區實際,一是要依托城市和集鎮狠抓結合部統籌城鄉發展;二是要依托工業園區和現代農業園區推進園區及周邊統籌;三要是依托旅游景區和旅游線路統籌城鄉發展;四是要依托新農村示范帶和生態小康新村成片成帶推進統籌城鄉發展;五是要依托整體扶貧開發抓好周邊貧困山村統籌城鄉發展。當前,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要進一步優化農民增收環境,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一是在特色產業發展中促增收。繼續加快推進“綠色蔬菜、生態生豬、特色林果、優質水產、鄉村旅游”五大優勢特色產業,加大一批城市蔬菜調節基地、生豬養殖小區、白龍湖優質水產養殖以及金洞林下產業基地建設,大力發展農村規模種養大戶,形成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局面,全面提升特色產業綜合效益,穩固壯大其在農民增收中的主導地位。二是在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中促增收。通過大石、龍潭、工農三個現代農業園區的建設、完善,積極吸引農民通過土地資金入股、進入園區務工、或園區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管理幫扶等多種形式帶動農民發展,幫助其增收。同時積極加快大石萬畝橄欖園搬遷建設。三是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中促增收。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和人才為支撐,以做大做強農業名牌產品、規范發展龍頭企業、專合組織為重點,加快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發揮龍頭企業、專業協會和合作社的帶動和支撐作用,把分散經營的小生產與大市場結合起來。推廣新品種,使用新技術,推廣農業標準化生產,帶動信息化進村入戶,通過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與農民建立利益聯結機制,提高農戶的參與度和受益面。四是在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中促增收。重點要開展農村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技能培訓,通過專項行動援助就業、勞務基地穩定就業、恢復生產促進就業、項目建設擴大就業等方式,有組織的轉移輸出農村富余勞動力,尤其是鼓勵方便農民就近轉移就業,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

繼續鞏固提升南山市級新農村示范片建設,著力抓好全區既定的10條新農村示范片(帶)建設工作,大力實施“4+1”的新農村成片推進工作,即連片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基地、整體推進基礎設施、分類推進村莊村落、配套推進公共服務建設、同時加強村級班子建設和新型農村合作組織建設。二是積極推進新農村綜合體建設。按照劉奇葆書記提出的“要研究‘新農村綜合體’建設,統籌考慮居住與生產生活、公共服務、社會管理的綜合配套,打造新型農村社區”的重要講話精神,我區要緊緊圍繞實現“產業發展集約化、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集成化、農民居住社區化、生產生活信息化、環境建設生態化、社會管理規范化”的建設目標,優選靠近城郊或中心城鎮,工農業產業園區,新農村建設效果好、發展潛力大、集中居住度高、黨政重視、班子有力、群眾支持的鄉鎮片區、農村作為2011年新農村綜合體建設試驗片區、村,提升農村綜合配套能力。三是大力推進小城鎮建設。突出大石、榮山、寶輪、三堆、赤化等重點集鎮,將城鎮化和工業化有機結合起來,創新機制,出臺優惠政策,吸引農民進城居住,進入二、三產業就業,實現安居樂業,真正的讓“農民”轉變為“市民”。四是扎實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積極引導農民自己動手,立足生態原貌、自然條件,切實將新農村建設的元素、時代氣息與民俗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相互融合;建筑風格與當地自然生態環境相協調、與當地人文特色相適應,繼續推進農房風貌塑造和民居環境的綠化、美化、凈化配套建設,不斷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三)不斷提升農村民生水平。切實解決農村民生問題,讓農民得更多實惠,重點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進一步完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加強農村交通道路、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的維護和日常管理,大力發展裝備農業,探索“建、管、養”的有效模式,加快新建基礎設施項目進度。確保2012年全區農村全部吃上自來水。二是進一步完善農村公共服務實施。繼續加大對農村學校特別是幼兒園、醫療衛生、文化體育設施的改造、新建力度,配套完善提升服務功能。三是進一步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以農村“五保戶”供養、失地農民和移民等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救助體系建設。爭取將全區農村全部納入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范圍。建立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鞏固和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做好農村醫療救助工作。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四是進一步加強扶貧解困。牢牢把握國家支持革命老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扶貧開發的重大機遇,大力實施新村、勞務、產業、社會及其他扶貧項目,繼續抓好貧困村村級發展互助資金項目。繼續做好領導干部、區級部門、鄉鎮“掛、包、幫”活動,堅持不脫貧不脫鉤,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

(四)切實加強農村社會管理。加強農村社會管理事關農村社會穩定、事關農村經濟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是構建和諧新農村的迫切需要和必然要求。因此,我們要切實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管理。一是切實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健全鄉鎮計劃生育服務體系,完善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服務管理,繼續實施計劃生育“三項制度”。要切實做好農村的宣傳教育工作,大力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扎實推進農家書屋建設。目前,我區農村能收看市區電視節目的還不到40﹪,要繼續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已建成的村廣播室要充分發揮作用。堅持以建設文明村鎮、評選“三戶”、“十星戶”等活動為抓手,依托鄉鎮文化站、村黨員活動室、圖書室、文化室等載體,在廣大農民中廣泛開展思想道德建設,倡導文明新風,推進農村精神文明連片創建活動。二是加強新型農民培訓。農業、勞動、扶貧、團委、婦聯等部門,要深入農村為農民開展農業產業生產技術、就業技能培訓,培育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創業的新型農民,并為他們提供就業、創業咨詢和幫助。三是切實加強和諧農村構建。要建立健全信訪維穩工作制度和信訪網絡建設,強化農村信訪隱患大排查工作,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信訪問題的發生,確保各類矛盾發現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解決得好。加強對農村各種災害、安全生產工作的預防監控、應急管理、綜合治理,確保農村和諧社會安全穩定。四是切實加強村級基層組織建設。要加大農村干部培訓力度,使基層干部成為抓產業、抓發展的行家里手。要切實加強村組干部的教育管理,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帶領農民群眾積極投入到新農村建設。強化基層干部黨風廉政教育,扎實開展黨風廉政建設促進年活動,當前重點是要整治村組干部是否努力抓村(居)民違法建房的問題。要結合《四川省村務公開條例》的宣傳貫徹,加大鄉鎮(村)務公開力度。完善村民“一事一議”和“三公開”制度,建立民主理財、民主監督小組,推進村民自治健康發展。

三、積極創新體制機制,切實保障“三農”工作健康發展

(一)加強領導,優化服務。“三農”工作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各部門務必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區級農口部門要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積極配合,形成合力,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各鄉鎮(街道)要發揮一線指揮的作用,帶領村組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抓落實、抓出成效。各類農業協會、專合組織等農業中介組織要緊密聯系群眾,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

(二)強化責任,狠抓落實。進一步健全和完善“三農”工作目標管理體系,將責任落實到鄉鎮、部門,量化到個人,以責任促進落實,繼續把“三農”工作實行單項考核,完善考核指標體系,建立巡視督查制度、信息反饋制度、情況通報制度、重大責任追究制度,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及時發現帶有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問題。完善工作作業績考核評比制度,繼續對“三農”工作先進單位和個人實行表彰獎勵。

(三)創新機制,破解難題。要建立健全并逐步完善“區鄉(鎮)村”三級農村土地林地流轉服務體系,進一步創新土地林地流轉機制,大力推進土地林地規模經營。進一步創新農業投入機制。加大區財政對農業投入的剛性增長,堅持社會資金的多元籌措,規范和引導民間借貸,鼓勵引導農民積極參與公共事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發展。進一步完善利益聯結和保障機制。在“平等合作、互助共贏”的基礎上創新龍頭企業、專合組織、業主(大戶)與農民的合作發展機制、利益聯接機制。建立健全農戶“四個保底”的利益保障機制。進一步創新農技服務機制。落實農技人員的工作責任,推動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品種,推廣使用先進農業機械,大力發展設施農業。依托科研院所和科技人才,搞好科技合作。

(四)轉變作風,提升水平。堅持落實領導在一線指揮、工作在一線推開、作用在一線發揮、問題在一線解決、經驗在一線總結、干部在一線考核的“一線”工作法;堅持落實一項重點工作、一套工作班子、一套工作方案、一套獎懲辦法的“四個一”工作推進機制;努力提高各級干部抓好農業農村工作水平。

同志們,今年的“三農”工作任務更艱巨、責任更重大,我們務必要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準確分析判斷形勢,牢牢把握工作大局,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抓好落實,促進全區“三農”工作再上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