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實現科學發展的幾個陳舊的現實問題
時間:2022-04-05 05:44:00
導語:談實現科學發展的幾個陳舊的現實問題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科學發展觀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學說的創新,也是對西方發展經濟學的一種超越。這里我就科學發展觀談三個現實問題。 ■認為“中國企業應該被整合,沒有必要搞自主創新”的觀點,是一種舊開放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開始強調“引進來”,引進外資,引進外國技術。1998年前后,同志正確地提出,不僅要“引進來”,而且要“走出去”,因而就提出了“走出去”戰略,或者說,“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的戰略,但是,當時尚未明確提出自主創新的戰略問題,沒有提出在對外開放中要強調自主創新。近年來,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著力提倡自主創新,并把它作為“十一五”發展規劃的主線。我認為,自主創新是科學發展觀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理論亮點和重大的戰略轉變。
自主創新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比如,在對外開放的實踐中,就應該大力提倡自主創新,處理好自力更生和對外開放的關系,不能不惜一切引進外資,不惜一切引進外國技術。要注意引進外資和外國技術的“擠出效應”,即對中國民族資本和技術的抑制效應。我國經濟學界有學者早在1995年就提出要盡快實行稅收的并軌制,不能繼續歧視中資,優惠外資,導致民族經濟受排擠的現象。最近全國人大已經采納了這種建議,并通過新的并軌稅收法。作為一個總的對外經濟發展模式,務必要從強調引進外資和外國技術的數量擴張型這樣一個傳統粗放的開放模式,轉向追求引資和引技術的質量效益型的一種雙向開放和自主增長的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在對待自主創新問題上,有人提出這樣的主張:中國的企業應該被國際整合,沒有必要強調自主創新,只要被人家整合,參與國際化就可以了。這種“中國產業應被整合”的觀點及類似思潮,在中美談判前夕就比較流行,屬于舊開放觀。其實,大力提倡各行各業自主創新,并不反對引進外資、外國技術,因為創新也有好幾種類型。不過,那種認為可以先被國外公司并購和整合,以后再去搞自主創新,再去搞品牌的觀點是一種想當然,尚無任何案例印證。
■主張在新農村建設搞土地私有化,是陳舊的觀點
有關新農村建設,鄧小平同志的一個重要思想被忽略了。小平同志關于中國農村改革和發展有“兩次飛躍論”:第一次飛躍,是家庭聯產承包制,廢除制度;第二次飛躍,仍然是集體化、集約化。鄧小平明確指出,從長期來看,還是搞集約化,還是搞集體經濟。他進一步認為,有的地方和群眾凡是愿意搞集體經濟的,可以允許它搞集體經濟,不要去阻攔,但也不要強迫命令去搞集體經濟。鄧小平類似這樣的言論很多。但長期以來我們對于“第二次飛躍”宣傳和研究得不多,理論界和經濟界不太清楚鄧小平有“兩次飛躍論”。我本人在《鄧小平年譜》發表之前也沒有關注。其實,上世紀80年代在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以后,鄧小平講過好多次。我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堅持“兩次飛躍論”的思想和方針,盡管現在可能多數還是在搞家庭聯產承包制。關于當前的新農村建設,我想強調這樣幾個觀點:
一是提倡恢復和認真落實中央推行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完整體制和措施。1983年和1990年的中央文件,一直到十六大報告,都是說要建立統分結合的體制,即家庭承包經營和集體經營的雙層經營體制。但過去始終停留在文件上,沒有全面的貫徹。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應該在家庭聯產承包制的基礎上,大力提倡農村集體經濟中的集體層的經營。如果集體層的經營沒有了,那么就很難說是集體經濟了。
二是要充分肯定和適當提倡像河南的南街村、劉莊等全國尚存的“完全集體經濟”。關于嚴格意義上的“完全集體經濟”,有一個統計資料說還有7000家,有一個資料說4000家,據說河南就有好幾十家。這些一切生產資料完全歸集體所有的經濟組織,在經濟學上是屬于標準的集體經濟。什么是集體經濟?它和合作經濟和股份經濟是不一樣的。標準的集體經濟應是生產資料歸該集體的勞動者所有,是不能量化到個人的。由個人或某些人承包可以,使用可以,但是不能所有。一旦生產資料或股份量化到個人就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集體經濟了,那就變形變質了。像南街村這樣的經濟組織,本來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村集體經濟的一種模式,或者說是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型之一。但南街村自己說它是“共產主義小社區”,可能不太準確。我認為它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種農村集體經濟模式,而且是標準的完全集體經濟。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應該允許它的存在和發展。正如小平同志所指出的,群眾愿意搞集體經濟就應當允許搞,而且作為前進目標,還要適當提倡。
三是提倡集體經濟的聯合體。現在集體經濟的資產和經營規模都很小,各個集體經濟如果聯合起來,進行市場交往,和政府的對話,和大公司的談判,效果就會比較好。同時,集約化的程度也會高一些。因此,集體經濟聯合體應該大力提倡。
四是提倡“農戶+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公司”的模式。如果現在沒有搞集體經濟,有的單位也搞不成集體經濟或不想搞,那么,至少應該搞合作經濟。吳敬璉先生曾主張“農戶+公司”的模式。我覺得不能直接說農戶加公司,應該是農戶之間實行橫向一體化,即成立合作社或合作經濟組織,然后再實行縱向一體化。一個是橫向一體化,農戶之間成立各種形式的農業合作經濟組織。然后再加公司,因而最好是“農戶+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公司”。這樣談判的力量是不一樣的。各個農民散戶去談,和農業合作經濟組織去談,談判的成本、效果和收益是不同的,有著高低不同的交易費用。為什么有些人說農民是弱勢群體?因為一家農戶去談當然就處于弱勢地位。公司壓價,甚至撕毀條約,由于市場不好到時不再收購的情況經常出現。即使要打官司,成本也很大。所以,進行農戶之間的橫向一體化非常必要。當前,在新農村建設中,有人主張土地私有化,我認為這是陳舊的觀點。中國都搞了幾千年的私有化了,解放前也是土地等生產資料私有化,但并沒有實現高效益和共同富裕。小平同志講的社會主義集體化和集約化二者是有關系的。如果實行私有制的生產,也能實行集約化,如資本主義私人農場,但是它實現不了集體化基礎上的共同富裕。因而集約化可以通過兩條道路來實現,但是共同富裕基礎上的集約化只有一條道路,那就是集體經濟,次優是合作經濟。
■用推行二胎政策來解決老齡化問題的主張,是不可取的
關于人口問題,我認為應該更加重視。近年來,有人主張擴大推行“二胎政策”,即允許所有農村戶口的家庭在第一胎是女孩的情況下可以生二胎。我不贊同這個政策,因為它會使中國人口基數繼續不適當地增大,不利于很多問題的解決,如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城鎮化問題、就業問題、人均國力和人均生活水平問題等諸多方面。在現有的生產資料和經濟條件下,社會總勞動力相對過剩,是中國一系列問題的兩個總根源之一(一個是體制機制問題,另一個是人口問題)。
這些年來,人口老齡化的呼聲很大,似乎“老齡化社會來了”就是“狼來了”,可怕得很。我認為,老齡化社會并沒有什么可怕的,在相當的意義上說,老齡化社會是好事情,最好早點到來。現在出現老齡化,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我國20多年來實行計劃生育少生了3億多人口,否則,那當然還是年輕化,那中國的問題就更多、更難解決了。人的壽命延長了,老齡和老齡化社會的標準該提高了,聯合國有關組織不是使用老年和次老年等新概念了嗎?人的平均壽命還要繼續延長,還套用傳統指標?那當然慢慢都是老齡化城市了。如果哪天中國城鄉真的都進入了傳統指標設定的老齡化社會,那標志著中國人民的生活和醫療水平高了,壽命長了,這是大好事。傳統指標設定的老齡化狀態到來,也標志著計劃生育工作搞的好,當然年輕人比例就少了。
現在,有些經濟學、人口學和社會學的學者主張立即全面恢復二胎政策,以此來解決所謂老齡化問題,這一主張是不可取的。我認為,解決老齡化問題,應實行一種有差別的農村社會保障。比如說,對于不生育的家庭實行高保,生一個女孩的家庭實行中保,生一個男孩的家庭實行低保,違紀生二胎的家庭實行不保,變處罰為獎勵。要知道,現在我們都在不同程度上享受20多年來少生3億多人口的“人口紅利”,否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生活水平會有現在這么高,提高會有這么快?在婦幼保健、教育、就業、生活等一系列問題上,國家對新增人口都要花費大量資金。如果把實行嚴格計劃生育所省下的大量的錢,來立即解決老齡人的生活等問題,那么經濟上肯定更為合算。如果參照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與人口的比例,中國在整個21世紀都不會出現勞動力總量上的供不應求,因而必須通過嚴格的一胎政策,即“城鄉一胎、特殊二胎、嚴禁三胎、獎勵無胎”,并以此來較快“先控后減”總人口,較快提升人口素質,較快趕上美、歐、日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國力和人均生活水平。
- 上一篇:必須長期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
- 下一篇:科學發展觀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