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縣長在商貿流通推進會發言

時間:2022-07-30 10:55:36

導語:副縣長在商貿流通推進會發言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副縣長在商貿流通推進會發言

同志們:

今天縣委、縣政府在這里召開全縣商貿流通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省市商務、糧食、供銷工作會議和縣委八屆三次全會、縣九屆人大一次會議精神,認真總結2011年全縣商貿流通工作,表彰先進,分析當前商貿流通工作形勢,全面部署2012年工作,動員全縣上下加快商貿流通業發展步伐,加快推進“三產興城”戰略,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一會,市商務局、糧食局、供銷社領導和操縣長還要作重要講話,希望大家認真領會,切實抓好落實。根據會議安排,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2011年全縣商貿流通工作取得的成績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直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縣經濟社會呈現出又快又好的發展勢頭。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突破50億元,同比增長22.2%,三次產業均呈現兩位數增長,其中第三產業同比增長15%以上;三大收入增幅明顯,財政收入、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同比分別增長44%、20.5%和18.9%。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全縣商貿流通業也取得了較快發展,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傳統業態實力得到提升,新型業態亮點紛呈,特色市場建設扎實推進,現代流通體系框架初步形成,順利實現了“十一五”開門紅。概括起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商貿流通總量較快增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進一步增強。2011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服務業增加值分別達到9.87億元、14.7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9%、12.7%;市場交易額達18.6億元,同比增長14.1%;商貿流通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2億元,同比增長42%,項目投入完成3.2億元,同比增長38%。商貿流通業實現增加值3.01億元,占三產增加值的20.4%,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實現稅收4132萬元,同比增長18%;從業人數3.98萬人,同比增長8.6%。

(二)開放格局加快形成,新型業態多樣發展。超市、加盟店、特許經營店、直銷店、專業店等業態不斷涌現,數量不斷增多,連鎖經營發展勢頭強勁,先進的經營與管理技術得到快速推廣。在蘇果、人文、久客隆、太平洋、利邦等連鎖企業入駐的基礎上,浙江世紀華聯連鎖店于去年底在我縣正式營業,先進的管理方式和豐富的商品吸引了廣大消費者的眼球,出現了多年未見的連續多日排隊購物的可喜場面。截至2011年底,全縣共有連鎖企業6家,連鎖門店159個,其中鄉級60個,村級99個,連鎖企業全年實現零售額2.65億元,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6.9%。順應工業化發展趨勢,第三方物流迅速發展,先期入駐的光太物流、宏勝物流等物流企業迅速發展壯大,光太物流園發展為全市最大的倉儲物流中心;近期,鴻峰、博晟等一批物流企業又紛至沓來,全縣物流企業數量迅速增長,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全縣基本形成了外來商業和本土商業相互競爭、共生共榮的商業發展新格局。

(三)“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扎實開展,農村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繼續開展農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場建設試點工作,緊緊抓住“萬村千鄉”工程試點縣機遇,積極爭取省內外龍頭企業入駐我縣開展連鎖經營。全年共改造建設、農家福、集團、公司4個配送中心,新建改造百大合家福、豐樂種業、紅四方、農家福中郵物流等農資和日用消費品農家店95個(村級店57個、鄉級店38個),農村商業設施明顯改善,購物環境明顯優化。積極推進鄉鎮集貿市場改造和管理,朱巷農貿市場等多個市場新建成投入使用。朱巷仔豬、吳山糧油、水湖草莓等農副產品特色市場在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中作用進一步增強,2011年3個市場交易額分別達到8000萬元、1.2億元、6000萬元。截至2011年底,全縣共有集貿市場46個,同比增加2個,面積10.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6%;其中特色市場3個,面積3.6萬平方米。

(四)龍頭企業進一步壯大,帶動作用逐步增強。全縣商貿系統企業改革成果進一步鞏固深化,活力和實力進一步增強。在兩季糧油棉收購工作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收購政策,充分發揮主渠道作用,共收購最低價小麥6萬噸、水稻4.3萬噸,皮棉6.6萬擔,做到了應收盡收。商辦工業豐谷糧油、華豐棉業、豐羽禽業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發揮連結一、二、三產的紐帶作用和連結農戶與市場的橋梁作用,在自我擴大產能、增強實力的同時,積極開拓銷售市場,帶動全縣發展訂單農業40萬畝,其中優質水稻30萬畝,優質小麥1萬畝、優質油菜6萬畝、優質棉花3萬畝,推動了全縣種植業結構的優化,加快了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了農民增收。

(五)流通市場監管得到加強,“放心工程”扎實推進。一是實施“放心肉”工程。按照“定點屠宰、集中檢疫、統一納稅、分散經營”的要求,扎實開展生豬定點屠宰工作。全年定點屠宰生豬12.3萬頭,同比增長14%。進一步加強了生豬定點屠宰場所規范化管理,確保各項管理規定及措施落到實處,嚴把白肉“出口關”。加強白肉市場監管,嚴厲打擊私屠濫宰行為,嚴格市場準入,從源頭上確保了肉食品市場安全。二是實施“放心糧油”工程。積極開展糧食購銷市場監督檢查,進一步加強對糧食購銷企業的登記管理,強化對糧油食品店及超市、批發交易市場的日常監測,確保讓群眾吃上放心糧油。三是實施“放心店”工程。以龍頭企業,規模單店、連鎖超市、農家店為重點,以點帶面,逐步推行“購物放心店”工程,打造誠信企業和誠信市場。進一步加強對成品油、酒類流通、直銷經營、物資回收等特殊行業的監管,凈化城鄉市場,推動和諧市場建設。

總之,2011年全縣商貿流通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確實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正確領導和縣人大、政協有效監督的結果,是市商務、糧食、供銷等市直相關部門正確指導、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縣上下特別是商貿流通戰線的同志們共同努力、扎實工作、奮力拼搏的結果。借此機會,我謹代表縣委、縣政府對商貿流通戰線的同志們和所有關心支持全縣商貿流通事業發展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全縣商貿流通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一是商貿流通業缺乏統一規劃。雖然制定了全縣“十一五”三產發展規劃,但商貿流通業專項規劃、商業網點布局等規劃均沒有制定,各鄉鎮、開發區更沒有具體商業發展規劃,對商貿流通業發展考慮得還不成熟、不完善。二是商貿流通業總量不大、實力不強。全縣商貿流通業雖然近年來發展較快,但與其它兩縣相比、與全縣經濟發展相比差距較大,2011年,全縣消費品零售總額只相當于肥東的55%、肥西的65%,三產增加值占全縣GDP比重為29.4%,同比下降了3.3個百分點,全縣三產服務業已嚴重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南部地區白天機器轟鳴,晚上卻漆黑一片、冷冷清清,與北城區總體定位和“宜居之城、休閑之城”的功能定位不相適應。三是龍頭企業不強、品位不高。缺少規模化、集團化、現代化的大型商貿流通企業,現有企業競爭力不強,檔次品位不高,目前全縣還沒有一家星級餐飲企業。四是發展不平衡,農村市場散亂差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雖然“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取得了較快進展,但連鎖店發展不平衡,南部鄉鎮區、縣城以及幾個中心鎮發展較好,而其它地區發展滯后;全縣交易市場管理粗放、功能不強、衛生條件差以及騎路貿易等情況仍然存在。五是消費分流的壓力進一步加大。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對我縣商貿流通業發展既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同時大城市對消費的吸引作用也進一步增強,對我縣的消費分流不可避免。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必須認真研究對策,不斷強化措施,努力推進商貿流通業加快發展。

二、明確任務,突出重點,努力開創全縣商貿流通工作新局面

2012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領先全省十快縣、躋身全省十強縣、進軍中部百強縣”目標的突破跨越的一年。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全縣GDP達到60.5億元、同比增長26%的經濟發展“奮斗目標”。商貿流通業作為經濟發展的先導產業,更要充分發揮作用,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為實現全年“奮斗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我們要緊緊抓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健全農村市場體系的歷史機遇,抓住省農村商品流通和市場建設改革試點縣的政策機遇,抓住市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的現實機遇,順應縣域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三化聯動”的需求,充分認識商貿流通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和戰略的高度,以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握大勢,科學規劃,重點突破,統籌推進,推動全縣商貿流通業快發展、大發展。

2012年全縣商貿流通業發展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有關會議和縣委八屆三次全會、縣九屆人大一次會議精神,按照“堅持、創新、落實、提高”的總體要求,圍繞“三產興城”和“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兩大目標,突出“建設大市場、培育大商貿、搞活大流通”三大主題,努力做好商貿流通發展規劃、城鎮現代商貿流通業發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促進消費及和諧商貿建設五項重點工作。

2012年全縣商貿流通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6億元,同比增長17.5%;商貿流通業實現增加值3.6億元,同比增長20%;全縣市場交易額21.6億元,同比增長16%;新建或改擴建區域性配送中心10個,鄉級日用消費品和農資連鎖店50個、村級店100個;賓館力爭申報三星級賓館,南部地區力爭引進1家三星級以上賓館。糧食訂單面積穩定在40萬畝,收購糧油24萬噸,同比增長22%;定點屠宰生豬14萬頭,同比增長10%。

圍繞上述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2012年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圍繞構建現代化商貿流通體系,認真做好商貿流通業發展規劃和實施工作

規劃是工作的先導,規劃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商貿流通業發展水平的高低。縣本級及各鄉鎮、開發區要根據全縣“十一五”三產發展規劃和各鄉鎮、開發區城鎮總體規劃,結合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認真做好商貿流通業規劃的論證和編制工作。要對全縣商貿流通業發展情況進行認真調研,借鑒吸收國內外先進的規劃理念,制定符合實際、定位明確、目標科學、內容詳實的商貿流通發展規劃,形成縣鄉兩級相互銜接、相互覆蓋、相互補充、各具特色的規劃體系。在制定完善商貿流通規劃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全縣商業網點布局規劃、全縣大型商業設施布局規劃及農村市場建設發展規劃等專項規劃。通過商貿流通規劃及各專項規劃的制定實施,力爭在本屆政府末,全縣基本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主體多元、業態多樣、布局合理、運作有效的現代化商貿流通體系。

總體目標上:到2011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0億元以上,年均遞增16%以上;商貿流通業增加值達到7.5億元以上,年均遞增20%以上。其中2012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1.6億元,同比增長17.5%;商貿流通業增加值達到3.6億元,同比增長20%。

網點布局上:形成層次分明、功能明確、科學合理的商貿流通網絡。第一層次:在縣城和北城核心區建成兩個區域性商業中心;第二層次:在各鄉鎮、開發區建成商業副中心;第三層次:城鎮居住區商業網點和若干條專業特色街;第四層次:村級農家店等商業網點。

區域發展重點上:南部地區商貿流通業要按照北部現代化生態新城區、城市副中心的總體定位和“制造之城、宜居之城、休閑之城、生態之城”的功能定位,堅持突出為工業經濟發展服務、突出為城市服務、突出區位優勢和資源特色的原則,高標準規劃,重點發展倉儲物流、房地產、旅游觀光、娛樂休閑等產業。縣城水湖鎮要按照“全縣政治中心、北部經濟中心、現代化花園城市”的功能定位,以全縣中北部地區及淮南等周邊地區為消費范圍,重點發展房地產、大型超市、大賣場等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化娛樂等產業。中北部其他鄉鎮要結合現有產業基礎、資源特色和區位條件,重點發展特色市場、農家樂旅游和便民服務業,羅塘等高速下口可根據條件規劃發展現代倉儲物流業。

(二)圍繞“三產興城”戰略,大力發展城鎮商貿流通業

一是大力發展餐飲服務業。順應南北雙城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推介縣城舊城改造項目和北城區規劃項目,努力引進一批實力雄厚、管理先進的大企業到我縣南北雙城投資興建星級賓館,南部北城區今年力爭新引建1家以上三星級以上賓館。鼓勵支持賓館、吳山貢鵝總店、廬北賓館等現有餐飲企業加大投入,改造升級,加強包裝,提升檔次,創“名店、名吃、名人”,打造美食文化品牌。

二是大力發展現代倉儲物流業。南部地區要充分發揮臨近的區位優勢和206國道、合水路、北三環、合淮阜高速、合徐高速以及新橋機場的交通優勢,以現有光太物流等企業為基礎,規劃建設北城區物流工業園,完善基礎設施,積極引進更多的物流企業入園,形成規模效應,努力打造皖中北物流集散中心。雙鳳開發區要緊盯中糧集團項目,積極主動做好服務,努力促成中糧、中谷、糧食工業園資源整合,建設華東最大的糧食倉儲加工交易集散中心。

三是在有條件的園區積極籌建工業品超市。加強對企業需求情況調研,在充分考察論證的基礎上,積極引進資金,在崗集鎮或雙鳳開發區投資建設工業品超市,為園區企業生產提供配套服務,完善園區服務功能。

四是大力發展便民消費、便民服務業。以便民、利民、為民和滿足居民綜合消費需求為目標,大力推進以“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為主題的雙進工程,加快南北雙城及重點鎮的商業、餐飲、娛樂、休閑等設施建設。縣城及各重點鎮要結合舊城改造和新城區建設,力爭2012年在改造提升老網點、引進建設新網點上取得明顯突破,著力提升城鎮形象,完善城鎮功能。

(三)圍繞構建完善農村商貿流通體系,扎實開展“萬村千鄉”工程和“新網”工程建設

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以開展農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場建設試點及新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工程建設為契機,努力構建符合我縣實際的流通模式,形成城鄉之間雙向流通、高效順暢的流通市場體系,提高農村市場化水平,逐步形成以規范運營的鄉村零售網點為基礎,以大中型批發市場和連鎖配送中心為骨干,以農民流通合作組織和大型流通企業為主體,形成市、縣、鄉、村四級貫通,農副產品、農村消費品和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全面協調發展的現代農村市場流通體系。

一是構筑農村消費品流通體系。大力推動骨干流通企業向農村發展,加快建設農村日用消費品消費網絡,鼓勵“萬村千鄉”試點企業進一步向鄉村延伸,建設農家店,在縣城及重點鎮建設配送中心,發展連鎖中心店,通過直營、特許經營等形式發展連鎖超市、便利店、綜合服務社。支持百大、等企業繼續擴大連鎖范圍,支持本土商貿流通企業在鄉鎮開設日用消費品連鎖超市,鼓勵連鎖企業利用自身品牌、管理、貨源、信息、技術等優勢,改造、優化基層國有、集體商貿網點資源。鼓勵各類批發企業與農村零售企業合作,開展商品配送,發展農村自愿連鎖經營。

二是構建農業生產資料流通體系。充分依托原供銷社經營網點和農業“三站”等原有網點資源,推動其加強聯合,按照農家店建設規范要求和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立足農資銷售,組織技術咨詢和技術培訓,實現化肥、種子、農藥等農資供應與農技服務一體化,實現企業得效益,農民得實惠。加強農資品牌建設,建立經營者誠信體系,嚴禁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創建讓農民信得過的農資品牌,服務農業生產。鼓勵、海豐科技、農資物流配送中心等本地企業加入連鎖經營行列,采用農資直營、加盟連鎖等方式,積極開展農資配送,建立莊稼醫院,加強農技服務,提高農民群眾科學種植水平。

三是構筑農副產品銷售體系。切實加強農副產品市場建設,針對目前市場狀況,要從壯大規模入手,解決好市場小的問題;從統籌規劃入手,解決好布局散的問題;從晉檔升級入手,解決好檔次低的問題;從產業聯動入手,解決好帶動力差的問題。在縣城和中心城鎮、交通要道以及優勢農產品產地,擴建或規劃建設一批特色突出、交易靈活、輻射面廣的區域農產品批發市場。今年要重點做好朱巷仔豬、水湖草莓、張祠蔬菜、吳山糧食、楊廟棉花等農副產品交易市場的標準化改造工作,完善市場信息,發展農副產品拍賣、網上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推動市場規范化經營,提高輻射帶動能力和流通效率。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豐糧工貿、豐瑞棉業等企業積極投身于“萬村千鄉”試點工程和“新網”工程建設,在服務地區建設農家店,開展連鎖經營,為農戶提供優質種子、農藥、化肥等農資產品和相關免費測土配方等農業技術服務,實行訂單收購,擴大“公司+農戶”模式規模效應,實現企業和農戶的雙贏。

(四)圍繞擴大市場消費總量,千方百計開展促進消費活動

2011年全縣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慢于全縣經濟增長速度5.3個百分點,消費和投資比例關系不協調,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強,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短腿”。我們必須在緊抓工業發展不動搖的同時,高度重視促進消費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拉動全縣消費增長。

一要加強調研,研究制定促進消費的具體措施。南北狹長,區域經濟發展現狀及群眾生活消費習慣,地域之間、城鄉之間均存在較大差異,要加強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地加以引導,促進消費。由縣商貿委牽頭,各鄉鎮、開發區負責,對全縣消費特點、消費結構、消費方式、消費習俗、消費設施等方面分地區進行調研和深入分析,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擴大消費的具體措施。

二要重點培育和擴大農村消費。充分發揮“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網絡作用,推動“一網多用”,推進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努力改善農村消費環境,擴大農村消費,方便群眾生活,促進農業生產。在日用品消費上,要引導企業特別是鄉村農家店銷售適合農村市場且又衛生、方便、經濟、實惠的日用消費品,滿足農民群眾的日常消費;在農資消費上,積極推進本土農資生產加工企業與各連鎖企業合作,擴大地產地銷規模;在工業品消費上,積極鼓勵支持社會資金在農村建設工業品專賣店,引導連鎖企業購銷農村婚慶、家居必需的家用電器等工業品,切實做到同類產品比城市價廉物美,讓農民購買日用品不出村、小件產品不出鄉鎮、大件產品不出縣。

三要努力促進城鎮消費。在加快規劃建設城鎮商業網點的基礎上,以住房消費和餐飲娛樂消費為重點,大力促進縣城和南部北城區消費。研究制定加快房地產業發展意見,加大城區房地產業開發和推介力度,擴大帶動家具、家電、家紡、家裝等相關消費,逐步實現由目前人到購房,向、淮南市區居民到購房的轉變。開展餐飲住宿企業分等定級工作,大力培育如莊墓圓子、吳山貢鵝、朱巷仔豬、下塘燒餅等深受群眾喜愛的地產品品牌;鼓勵企業在擴大縣內消費的同時,進一步加大產品包裝和對外推介力度,吸引周邊城市到消費。加快硬件設施建設,發展吃、住、行、旅、購、樂一條龍配套服務,延長服務產業鏈條。

四要組織開展“消費在”活動。通過籌辦草莓節、龍蝦節、中部奶業論壇等節會,進一步擴大對外知名度,吸引外來消費;開展“消費文化周”宣傳及“人消費產品、人在消費”等活動,增強人對本地產品的認同感,對的歸屬感,以有效方式催熱縣內消費,努力擴大消費總量。

(五)圍繞和諧商貿建設,加大行業服務監管力度

一是做好糧食收購和市場監管。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進一步提高國有糧食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進一步探索在市場化形勢下做好政策性收購的有效途徑,繼續發揮國有糧食企業主渠道作用,認真執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積極入市收購,實行政策性收購和經營性收購并舉,掌握糧源,穩定糧食市場,促進農民增收。將糧食收購許可與糧食統計工作結合起來,幫助、指導個體私營糧食經營企業建立統計臺帳,妥善做好糧食供需平衡調查工作。對全縣糧食經營戶開展集中檢查,規范糧食經營市場秩序和糧食經營者從業行為。制定并完善《縣突發糧食事件應急預案》,保障糧食供應安全。

二是做好重要生產生活資料的市場監測。進一步完善價格監測體系,充分發揮重要生產生活資料價格監測點作用,加強市場監測,及時監測報告,做好商業“天氣預報”。制定并完善《縣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提高對市場運行的調控能力。

三是做好生豬定點屠宰等行業監管工作。嚴格執行《市生豬屠宰和生豬產品流通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生豬定點屠宰管理。開展星級屠宰場所評選活動,引導促進生豬定點屠宰場所加強規范化建設和管理。積極做好服務,促進千喜鶴生豬屠宰加工項目加快推進速度,盡快發揮效益。在加強日常監管的基礎上,加大對重要時段市場整治力度,保證重大節日、重要會議食品安全。加強對活體豬、成品油、食鹽及糧棉油等重要商品市場的調控,建立健全食品流通安全體系。加強對民用爆破物、煙花爆竹、酒類等特殊行業的市場監管工作。

四是做好行業協會、農產品專業協會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充分發揮糧食產業協會、禽業協會、草莓協會等現有協會作用,筑牢農戶和市場之間的橋梁。抓住《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實施的有利時機,依托縣內主導產業、優勢產品和特色產業,多種形式組建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引導農民開展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大力創辦行業協會、農產品專業協會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聯合會,廣泛吸納同類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經營企業、種養大戶、購銷大戶和農民經紀人入會,提高行業組織化程度。

三、加強領導,形成合力,為商貿流通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商貿流通工作涉及面廣,關聯性強,各地、各部門、各企業一定要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加強配合,積極營造有利于商貿流通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一要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建立商貿流通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縣商貿、計劃、規劃、建設、國土、農業、經貿、招商、房產、旅游、工商、藥監、質監、統計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商貿流通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各鄉鎮、開發區要高度重視,主要負責人要親自抓,同時要明確一名懂經濟、善思考、工作責任心強的負責人分管這項工作,要確定具體經辦人員,不斷充實商貿領域工作力量。縣商貿部門要認真履行好規劃、指導、監管和服務職能,進一步轉變思想、理清思路,跳出商貿看商貿,把工作重點轉移到行業規劃、產業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上來,要進一步完善加強商貿流通管理、促進商貿發展的各項措施和制度,努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保障市場規范、有序、健康運行,提高商貿流通業發展水平。

二要建立協作機制。各地、各部門要切實把商貿流通業發展工作擺上重要位置,多關心、多支持商貿流通業發展,及時協調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縣商貿部門要積極發揮牽頭作用,主動爭取各級各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不斷提高對商貿流通工作的協調和駕馭能力。各有關部門要以加快推動商貿發展為己任,不斷增強服務意識,主動打破行業界限,努力營造關心、支持、參與商貿發展的良好氛圍。廣大商貿流通企業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認真研究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拓展市場,擴大規模,加快發展,努力形成政府統一領導、部門各負其責、企業自主發展、社會積極參與的商貿流通業發展新機制。

三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商貿流通業發展需要各方面的投入和政策支持。縣政府《關于加快發展現代商貿流通業的實施意見》在會前已經制定下發,文件中明確了縣財政設立商貿流通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專項用于支持鼓勵商貿流通業發展,并明確了一些支持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具體措施。各鄉鎮、開發區和各相關部門要在認真落實國家、省、市、縣加快推動商貿流通業發展政策措施的同時,根據自身條件,加大對商貿流通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形成各級共同支持商貿流通業發展的良好局面。

同志們,加快發展現代商貿流通業是推進“三產興城”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歷史賦予我們的重大責任。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開拓創新,奮力拼搏,扎實工作,努力實現全縣商貿流通業發展的新突破,為躋身全省十強縣、進軍中部百強縣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