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經濟總結會上干部講話

時間:2022-12-28 04:48:00

導語:縣城經濟總結會上干部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城經濟總結會上干部講話

同志們:

總結交流“十五”時期全市縣域經濟發展情況,這次全市縣域經濟工作會的主要任務是傳達全省縣域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十一五”及今年縣域經濟工作,動員全市上下進一步振奮精神,強化措施,促進縣域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上午,大家實地考察了鄖縣的工業園區和一批骨干企業,親身感受了鄖縣在煙廠、紙廠等骨干企業被相繼政策性關停的情況下,迎難而上,負重奮進,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突出工業強縣,突出產業培植,突出招商引資,突出創優環境,縣域經濟呈現出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會上丹江、鄖縣、竹溪等縣市還將交流發展經驗。書記將作重要講話,大家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切實抓好貫徹落實。下面,先講幾點意見。

一、肯定成績,總結經驗,努力保持縣域經濟發展的良好勢頭

“十五”以來,全市上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一主三化”方針,認真落實省、市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縣域經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縣域綜合實力明顯提升。年,六縣市實現生產總值117.2億元,五年年均增長8.1%,比“九五”增速提高了2.1個百分點;財政收入10.9億元,年均增長13.6%;固定資產投資42.7億元,年均增長26.2%;農民人均純收入1949元,比年增加462元,年均增長5.6%;存款余額127億元,年均增長22.7%。在年全省76個縣市區綜合發展考核評價中,各縣市位次均有所前移,其中比2002年前移36位,鄖西前移15位,竹溪前移13位。

二是經濟結構明顯優化。年,縣域一、二、三產業結構由年的33.1:31.3:35.6優化調整到29.4:32.6:38,二三產業比重上升了3.7個百分點。縣域工業效益穩步提高,實現工業增加值35.8億元,年均增長12.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2.73億元,年均增長90.8%。城鄉消費市場活躍,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9.2億元,年均增長9.6%。特色經濟發展迅速,八大特色產業基地面積達300多萬畝,其中連片基地180多萬畝,多種經營產值占比有了明顯提高。

三是扶貧開發取得明顯成效。五年來,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6.1億元,基本完成首批283個重點貧困村建設任務,組織實施搬遷扶貧6萬多人,減少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38.9萬人,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7%,高于全市農民的年均增長水平。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解決了42.4萬人飲水困難,全市100%的鄉鎮、98%的行政村基本通公路,村通電率達到100%,有線和無線電視綜合覆蓋率達到95%。

四是固定資產投資明顯加快。、兩年,全市縣域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76.18億元,相當于前三年的總和。年縣域固定資產投資占全市投資的比重達到41.3%,比年提高3個百分點。其中,、丹江、鄖縣分別增長46.9%、43.8%、37.2%。陡嶺子、孫家灘等21處水電工程建成發電,丹江口、柏林22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入運行,新型干法水泥、電解鋁、農夫山泉一期等生產性項目順利投產,松樹嶺、鄂坪等電站建設進展順利,增強了縣域經濟發展的后勁。“十五”期間,縣城及鄉鎮建設步伐加快,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縣域城鎮化率達到27.4%,比年提高2.7個百分點。

五是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高。年,縣域引進外資529萬美元,比年增長8.2倍;利用市外境內資金19.5億元,占全市的77.1%;完成外貿出口2623萬美元,年均增長14.3%,占全市出口比重上升到34%,已成為全市外貿出口的重要渠道。

六是經濟活力明顯增強。“十五”期間,縣域基本完成了以產權制度為核心的民營化改革,民營經濟成為縣域經濟的主體。年,縣域私營個體企業和民營化的公司制企業達到5萬戶,占縣域全部企業的92%;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50億元,年均增長21.4%,高于全市GDP增速7.9個百分點;涌現出一批產值過5000萬、利稅過百萬的民營企業。

經過五年的實踐,我們逐步形成了一套符合市情、縣情的發展思路和工作機制,縣域經濟步入了發展提速、效益提高、結構趨向合理的良性發展軌道,也積累了有益的發展經驗。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是堅定不移地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市委、市政府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統籌城鄉的重大戰略,出臺了《關于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決定》,連續五年召開縣域經濟工作會議,專題研究部署縣域經濟工作。針對縣域經濟薄弱、實力不強、財政困難的實際,市委、市政府除了在財政體制和財政政策上對縣市實行傾斜外,還克服本級困難,逐年增加對縣市的支持。尤其是實行省管縣財政體制以后,市委、市政府不僅沒有削弱對縣域的支持力度,有些方面的投入還有明顯增強。同時,我們積極爭取和利用國債資金、專項資金,加大對縣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和扶貧開發的投入,有力地支持了縣域經濟的發展。年縣域生產總值增幅達11.45%,比全市增幅高6.65個百分點,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7.5%。

二是堅定不移地推進新型工業化,增強工業經濟實力。五年來,各縣市從實際出發,著力壯大工業經濟實力,縣域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全市縣域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2.6%,比生產總值的增速快4.5個百分點,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從“十五”初的23.2%提高到29.2%;縣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83家,占全市的54.9%,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骨干企業由年的3家增加到14家,稅收過千萬元的企業由2家增加到16家。各縣市認真規劃和建設開發工業園區,積極引導產業、企業、項目向園區聚集,推進產業企業集中集群發展,工業園區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亮點。目前,縣市工業園區由“九五”期間的4個增加到目前的10個,入園企業由222家增加到400余家;園區企業總產值由5億元增加到15億元,年均增長40%以上。

三是堅定不移地發展特色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和財政增收。五年來,各縣市依托本地特色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經濟,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發展路子。如以漢江和堵河流域開發為重點的水電產業,以丹江、鄖縣為重點的庫區柑桔產業,以竹溪、為重點的茶葉產業,以房縣、鄖西為重點的山羊養殖業,以竹溪為重點的魔芋產業,以高山和二高山地區為重點的中藥材產業,以高速公路沿線為重點的蔬菜產業,以南三縣為重點的山野菜、食用菌產業等,形成了一批特色突出的經濟板塊,加快了強縣富民步伐。如竹溪縣立足縣情,著力發展水電、茶葉等支柱產業,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僅年就有10座電站投產,新增發電收入2億多元,新增稅收3000多萬元,占該縣財政收入的35%;茶葉總面積達到13萬畝,年產茶葉1000余噸,全縣年茶葉收入1億元以上,農民人均從茶葉產業中增收300元。目前,縣域各類農業產業化經營企業發展到180多家,規模以上龍頭企業80余家,年產值或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龍頭企業3家,特色產業對農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5%。通過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勞務經濟,農村勞動力逐步向二、三產業轉移,縣域勞動力就業結構發生巨大變化,年在非農產業就業的比重達50%,比年提高5.1個百分點;全市現有農村勞動力120萬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員達50萬人,勞務收入占農民現金收入的63.4%。

四是堅定不移地優化發展環境,大力招商引資。“十五”期間,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決定》、《關于進一步創新環境的決定》,把優化發展環境作為基礎性工作來抓。簡化行政審批,規范行政服務中心運作;放寬市場準入,培育經濟主體;嚴肅懲治“三亂”,提高服務效率,這些工作,增強了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促進了縣域招商引資工作的開展。近年來,先后有杭州養生堂、武漢宏林、湖南中天等大企業在縣域投資,形成了新的增長點。如鄖縣著力創新機制,大做招商引資文章,年以來共引進項目371個,到位資金9.8億元。僅年就引進招商項目86個,到位資金4.1億元,其中過千萬的項目達到20個。

充分肯定成績,認真總結經驗,有利于振奮精神,堅定信心,加快發展。同時,清醒地認識發展差距,找出存在的不足,也有利于增強緊迫感,完善工作舉措,更好地推動發展。與過去相比,五年來我市縣域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但與先進地區比,與擁有的有利條件比,與湖北在中部率先崛起的目標要求比,還存在很大差距。表現在:一是縣域經濟整體發展水平仍然較低。年6縣市人均生產總值僅為4090元,遠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在全省76個縣(市、區)人均GDP排位中,除丹江排名17位外,其他5縣均排名70位以后。財政收入在億元以下的縣市還有3個,縣級財政普遍存在財力弱、負債多、包袱重、壓力大的問題;在人均財政收入排位中,除丹江外,其他5縣均排名50位以后。二是縣域工業實力還比較薄弱。我市縣域仍然處于工業化初期向中期邁進的門檻上。年縣域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僅為29.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5.1個百分點,低于全省縣域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縣域大中型工業企業只有15家,僅占縣域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8%,有兩個縣至今還沒有一個銷售收入過億元或稅收過千萬元的企業。三是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的機制尚未形成。縣域工業主要集中在水電、化工醫藥、食品、建材等方面,產業之間缺乏互動、互補,與城區工業缺乏關聯度,與農業產業缺乏銜接,長期以來制約農民增收的農業效益低、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勞動力素質不高等諸多問題依然存在,農民長期穩定增收的基礎不牢。四是經濟發展后勁有待增強。縣域民營經濟實力不強,增加值占GDP比重僅為42.6%,比全省縣域平均水平低11.8個百分點。縣域對外開放度還比較低,全省去年利用外資為零的縣市有9個,其中我市占了3個。同時,國家對中西部地區資源開發采取限制政策,對南水北調水源區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更高要求,這將加大我市經濟運行成本,提高部分行業的準入門檻。面對這些差距和問題,我們一定要保持清醒頭腦,正確認識和準確把握縣域經濟發展形勢,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更扎實有效地做好推進發展工作。

二、認清形勢,搶抓機遇,努力實現縣域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

當前,我市縣域經濟的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有利條件。一是國家實施中部崛起戰略的重大機遇。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明確,對中部地區老工業基地,比照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有關政策給予支持;對中部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比照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給予支持;繼續支持丹江口庫區及上游、南水北調工程影響區的水污染防治項目建設等。按照這“兩個比照一個支持”,市里已經成立工作專班,正在抓緊做好各項爭取工作。二是國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新階段扶貧開發的機遇。國家將加大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投入力度,有利于我市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城鎮化水平,加快貧困山區脫貧致富奔小康步伐。三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的機遇。隨著工程建設的順利推進,國家在移民安置、基礎設施建設、水源區水質保護和生態補償機制等方面的政策和項目將陸續實施,將有力的帶動我市城鎮建設、生態建設和庫區建設,并將為我們爭取到更多的對口支援和合作。四是重大交通項目建設的機遇。隨著銀滬高速公路十漫段和襄渝二線的順利推進,襄天、鄖房高速公路的立項建設,國省干線的改造升級,我市“三縱三橫”公路網將基本形成,鐵路運能將極大提升,東西交通走廊的優勢將逐漸凸現,為我們進一步擴大開放提供了重要支撐。五是我們的發展基礎更加穩固。近幾年來,我們認真貫徹“打基礎、管長遠”的方針,著力推進改革開放,著力營造發展環境,著力培育特色產業和骨干企業,縣域經濟的規模與結構已發生較大變化,綜合實力和自主發展能力明顯增強,為進一步加快發展打下了好的基礎。我們已經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只要全市上下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把握機遇,銳意進取,扎實工作,就一定能夠推進縣域經濟實現更快更好地發展。

“十一五”時期,全市縣域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一主三化”的方針,堅持以提高縣域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為核心,著力推進改革開放、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著力抓好工業園區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經濟,促進縣域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努力使十堰成為湖北在中部率先崛起的重要增長極。主要奮斗目標是:到年,縣域生產總值達到200億元,年均增長12%,生產總值過80億元的縣市1個,過30億元的2個,過20億元的3個;縣域工業總產值達到250億元,年均增長15%,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5%以上;縣域財政總收入達到2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6%,過10億元的縣市1個,過3億元的1個。

要實現上述目標,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具體工作中,應當注意把握和處理好以下六個重要關系。

(一)正確處理農業與工業的關系,加快工業化進程。“農業豐則天下足,農村穩則社會安”,沒有發達的現代農業,二三產業就沒有強有力的支撐。“工業興則縣興,工業強則縣強”,二三產業特別是第二產業是強縣富民的重要載體,也是統籌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各縣市要緊緊抓住工業發展這個“牛鼻子”,立足特色資源開發,加快結構調整,走各具特色、亮點紛呈的縣域工業發展道路。一是大力發展資源開發型工業。要科學有序開發水能資源,抓好等30多座大中型水電站建設,力爭全市水電總裝機到年達到320萬千瓦以上,實現水電產值億元以上。要積極發展醫藥化工產業,努力建設現代中藥針劑生產基地,力爭到年實現醫藥化工產值25億元以上。要加快發展綠色食品工業,力爭到年實現綠色食品加工產值20億元以上。要穩步發展礦產產業,力爭到年實現礦產開采加工產值55億元以上。二是加快培育和扶持骨干企業。各縣市要依托全市“三個50”工程(即50家重點企業、50個重點項目、50個重點產品),扶持一批骨干企業,集中力量盡快做強做大,使之成為本地區產業發展的龍頭。三是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工業園區是實現縣域工業集中發展、集約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臺。要積極爭取并用好國家開發銀行政策性貸款,加快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強工業園區的規劃管理,避免新一輪的產業趨同、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和招商引資的無序競爭。要把園區建設與培育特色產業、優勢產業結合起來,科學確立特色園區功能定位,本著產品集中、產業集群的原則,突出發展上下游企業和產品,力爭形成聚集放大效應,以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產業效益。要加大工業園區支持扶持力度,認真解決園區土地征用、移民搬遷、失地農民安置等問題,注重建立長效機制,推動工業園區健康發展,使工業園區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增長極。

(二)正確處理糧食生產與特色經濟的關系,著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因自然條件的局限性,糧食生產不是我們的優勢,單靠發展糧食生產不能解決農民的富裕問題。對糧食生產,要在穩定種植面積的前提下,向科技要產量,保持正常年景下農村糧食的總量自給。我們的優勢在山場面積大、特色資源豐富,因此,必須堅持以發展現代農業為取向,以結構調整為主線,立足資源優勢,強化品牌開發,培植產業龍頭,引導農業產業化經營向縱深發展。一是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加快發展八大特色產業,形成集中連片的特色產業帶,擴大特色產品的生產規模,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逐步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集群。力爭到年,全市特色產業基地面積達到400萬畝,其中連片基地達300萬畝,特色產業基地的產出效益由目前的800元/畝提高到1000元/畝以上,特色產業系列產值達到40億元以上。二是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要切實把推進農產品加工作為以工促農的重大舉措來抓,加快培育一批規模大、起點高、帶動力強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努力提高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率。到“十一五”末,農產品加工產值達到25億元,年均遞增10%以上;培育5—8家年產值或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龍頭企業,力爭有1-2家進入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行列。三是打造綠色有機品牌。要加大基地、品牌認證力度,力爭到“十一五”末,全市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基地達到100萬畝,綠色有機食品品牌達到200個,逐步培育2—3個在省內乃至國內、國際叫得響的知名品牌。四是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要積極為農民提供生產資料供應、農副產品運銷、農業保險、信息等方面的服務,全面提高農業抵御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的能力。要加快市縣農產品交易市場和物流中心建設,推進“萬村千鄉”試點工程,開辟農產品進城綠色通道,提高農產品市場流通效率與效益。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進程,解放農村勞動力,提高生產力水平。

(三)正確處理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城鎮化是“一主三化”的重要內容。城鎮是聯結城市和農村的橋梁,是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載體,是轉移農村勞動力重要途徑,提高城鎮化水平,不但對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年,全市城鎮化水平為34.5%,六縣市城鎮化水平只有27.4%。因此,我們一方面要壯大城鎮支柱產業,增強城鎮吸納農村人口、帶動農村發展的能力,促進城鎮化發展;另一方面,要抓住新農村建設機遇,努力改變農村落后面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通過農民辛勤勞動和國家政策扶持,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要用現代農業經營理念發展農業,把生產、加工、流通有機聯結起來,提高農業生產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水平。二是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要增加財政支農支出和社會幫扶投入,支持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事業建設。探索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農村社會保障能力。三是加快村鎮建設。要結合“百鎮千村”示范工程,著力抓好7個重點鎮和75個示范村建設,以“五改三建”為載體,點面結合,以點帶面,經過5—10年努力,重點村鎮基本實現布局優化、道路硬化、村莊綠化、家園潔化、田園凈化、環境美化。四是廣泛開展農村文明創建活動。培育造就社會主義新型農民,促進鄉風文明進步。力爭到年“十星級農戶”率達到%,農村健康、文明、和諧、有序。五是建立健全基層民主。堅持和完善村民自治、民主管理和村務公開制度,保證農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明天,還將召開全市新農村建設座談會,聽取各縣市區新農村建設工作進展情況的匯報,征求對《十堰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五年總體規劃(討論稿)》的意見和建議,安排部署全市新農村建設工作。

(四)正確處理強縣與富民的關系,建立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發展縣域經濟,既要強縣,又要富民,強縣富民是一個統一體,不能偏廢。近幾年來在國家政策和結構調整的帶動下,縣域農民人均純收入保持了平穩增長。但是與經濟的增長特別是財政收入的增長相比,農民收入的增長還是明顯偏慢。“十五”期間,縣域生產總值增長了62%,財政總收入增長了.7%,但農民人均純收入只增長了31%。農民收入不僅影響農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而且還直接影響縣域經濟發展后勁。各縣市既要在壯大地方經濟實力和財力上下功夫,又要在擴大城鄉居民就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上下功夫,努力做到既強縣又富民,使二者有機統一。一是抓產業促增收。要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新型化和新興產業規模化,尤其要圍繞大項目,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著力發展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努力增加城鄉居民收入。二是抓勞務促增收。要突出抓好農民職業技能培訓、集中向外輸出和維權服務三個關鍵環節,通過國內、海外兩個輸出途徑,力爭到年農村剩余勞力轉移總數達到80萬人,農民務工收入穩步提高。三是抓扶貧促增收。進一步加大新階段扶貧開發力度,基本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問題,幫助低收入人口進一步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力爭到年農民人平純收入超過2700元,年均遞增6%以上,80%的農戶收支有節余。

(五)正確處理借助外力與啟動內力的關系,形成加快發展的合力。縣域經濟不是縣內經濟,更不是封閉經濟。縣域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生產要素,僅僅在縣內配置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打破行政區域界限,既立足縣域范圍,促進優化配置,又眼光向外,充分利用縣域外部的各種生產要素和市場,才能最大范圍地集聚發展能量。工作中,要把招商引資與發揮本地資源優勢結合起來,與嫁接改造當地企業結合起來,與聚集民間資本結合起來,使其相輔相成,形成合力,既有效放大招商引資在增加經濟總量、提升發展層次方面的作用,又帶動民間資本的快速集聚,促進生產要素在更大范圍和領域優化配置。要深入研究國際國內產業轉移的趨勢和特點,積極搭建開放平臺,鼓勵市域內企業與東部地區企業、跨國公司對接,更好的承接產業轉移。要加強“東引西聯”,積極開展與東、西部地區的經濟技術合作,在區域合作中尋求招商引資的突破點。要抓住中部崛起戰略機遇,積極向上爭取政策、項目、資金,擴大資金利用規模。要打好“南水北調”牌,加強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城市及受水區的聯系,尋求新的經濟技術合作。要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擴大特色產品出口,增強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要在善于借助外力的前提下自力更生,艱苦創業,以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堅持以民營經濟為主體,依靠本地資源、區位、環境等優勢,充分調動民間投資創業的積極性,增創內源性經濟發展新優勢,形成縣域經濟發展的堅實根基。要發揮城區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引導縣域企業加入城區產業發展鏈條,努力形成市縣產業聯動、協同發展的良好態勢。對于本土企業的新上項目,要與招商項目同等對待,享受同樣的政策支持和優質服務。

(六)正確處理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關系,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是相互依賴、彼此促進的關系。合理利用資源、保護好生態環境,有利于縣域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經濟發展了,反過來又可以促進環境的保護。如果把經濟發展建立在資源浪費和生態環境的破壞上,這種發展是無序的和不可能持續的,而片面強調資源和環境的保護,一切資源都不開發利用,所有生態環境都原封不動地保護,既不符合科學發展觀,也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所以,在縣域經濟發展中,對資源的開發既要考慮社會經濟的發展,又必須考慮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決不能以浪費資源、破壞生態為代價,換取眼前和局部的利益,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雙贏。十堰是國家級水源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保護生態環境,是十堰可持續發展的根基,決定了我們必須走生態立市之路。要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探索建立以循環經濟為核心的生態產業體系;要堅持資源開發與節約利用并重,切實保護和合理使用各種資源,珍惜和經營好每一寸土地;要強化環境保護,加強污染防治,確保水源區生態安全,對建設項目依法實行環保一票否決;要堅決制止亂開亂采礦產資源,防止無序開發造成生態環境新的破壞,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三、振奮精神,強化措施,努力提高組織指導縣域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要實現“”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確保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必須更加重視縣域經濟發展,努力提升縣域經濟在全市經濟發展中的貢獻份額。要切實把縣域經濟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把握當前縣域經濟發展的大好機遇和有利條件,不斷創新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努力提高組織指導縣域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要時刻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良好的精神狀態是我們克難攻堅、成就事業的精神動力。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正處于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既面臨著重大的戰略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和不少困難,我們必須進一步振奮精神,切實增強機遇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確立更加積極可行的工作目標,不懈努力,扎實推進。猶如爬山,走在半山腰,樂觀者說只有一半,悲觀者則說還有一半,一字之差,兩種心態,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勇氣和信心就大不一樣。面對中部崛起、新農村建設、新階段扶貧開發、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等重大發展機遇,被動依賴不行,萎靡不振更不行,要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不等、不靠、不浮躁,只爭朝夕,搶抓機遇,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用改革的思路化解困難,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困難,積極主動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搶抓機遇上先人一步,在用好機遇上勝人一籌,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奮力開拓進取,積極爭先創優,全力推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

第二,要切實加強對縣域經濟的領導。強有力的領導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保證。各縣市及市直相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縣域經濟發展的多樣性、獨立性和復雜性,具體分析各縣市、各鄉鎮不同情況,確定不同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思路,堅持分類指導。縣市主要領導作為縣域經濟的第一責任人,對本縣市的發展思路、發展措施,必須做到心中有數、腹中有策,重大問題親自抓,主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措施親自過問落實。要進一步完善目標責任制,把目標量化分解,真正落實到人、落實到產業和項目。要結合我市實際,制訂科學的縣域經濟監測評價考核方案及獎勵政策,對經濟實力強、發展速度快、財政保障水平明顯提高的縣市和做出貢獻的同志,要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三,要繼續加大對縣域經濟的支持。上下聯動是發展壯大縣域經濟的基礎。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不單單是一個縣、一個鄉的事情,需要全市行動、上下聯動,通過上下結合、配套聯動,才能形成一個區域協調發展的良好格局。要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充分發揮出政策激勵引導、推動發展的效應;市里支持縣域發展的各項措施保持不變,并將進一步幫助縣市爭取政策、資金和項目;擴權縣要用足用活每一項政策,最大限度地發揮政策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各有關部門要不斷強化全局意識和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效率,積極主動地為地方黨委、政府當好參謀助手,多為地方經濟發展辦實事、辦好事,以服務促管理、促發展。市財政要積極爭取資金,繼續加大對縣市的財政支持。國有商業銀行要進一步加大對地方經濟的支持力度。各級政府要加快擔保體系、信用體系建設步伐,積極爭取金融部門的支持,多渠道籌集擔保資金,努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瓶頸制約。

同志們,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是一項事關全局的重要工作。希望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按照這次會議的部署,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努力推動全市縣域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為全面完成“十一五”各項發展目標,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