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在中共代表大會年會上的講話

時間:2022-05-27 11:15:00

導語:縣長在中共代表大會年會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長在中共代表大會年會上的講話

剛才,書記代表縣委作了工作報告。報告緊密結合實際,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屆十次全會、省委擴大會議、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及地委擴大會議、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是指導今年全縣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希望大家認真學習領會,切實抓好貫徹落實。

下面,根據縣委常委會議討論的意見,我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作簡要說明,并就如何抓好全縣年經濟工作講幾點意見。

一、關于《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的說明

《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綱要》)是在縣委、縣政府的直接領導下研究制定的,縣政府多次主持召開會議,對“十二五”規劃的發展思路、主要目標、基本要求和戰略重點等重大問題進行研究討論。按照地區的統一安排,我縣以各業務部門提供的資料和地區《關于我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基本思路的初步考慮》為依據,在開展大量課題調研的基礎上,直接編制《綱要》。《綱要》初稿出來后,通過向各鄉鎮和部門多方面征求意見,在一定范圍內進行了多次討論。《綱要》形成的過程,是集聚各方智慧、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的過程,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過程。

(一)“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十二五”面臨的形勢。

“十一五”期間,全縣上下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地的一系列方針政策和各項重大部署,緊扣畢節試驗區“三大主題”,圍繞既定的戰略目標,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團結拼搏,知難而進,戰勝了歷史少見的雪凝、干旱等自然災害,克服了世界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一是經濟總量持續增長。全縣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6%;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9.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31.3%;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12%;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5.9%,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8%。三次產業排序由“二、一、三”轉變為“二、三、一”。二是農業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茶葉、蔬菜、中藥材等經濟作物發展勢頭良好,畜牧業穩步發展,貧困人口逐年減少。三是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8.5%,煤炭產量年均增長10.4%,發電量年均增長6.5%,水泥產量年均增長51.8%。四是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新建公路220條2164.2公里,改造公路7條201公里,新建水運碼頭15個,全縣通車里程達4712公里,25個鄉鎮通油路;解決了農村26.075萬人、5.4萬頭大牲畜和12萬城鎮居民的飲水問題,實現可灌溉耕地和水澆地1.05萬畝;實施了農村電網改造和城區電網改造;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五是城鄉建設步伐明顯加快。縣域城鎮建設區面積不斷擴大,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六是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兩基”通過國家級驗收,初步形成了以初教、普教、職教、特教和成教為基本框架的教育體系。縣鄉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和醫療設備不斷改善,就業、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等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不斷鞏固,文化、體育、廣播電視事業全面發展。七是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取得明顯成效。森林覆蓋率從2005年的34.21%提高到年的40.2%,提高5.99個百分點;建成縣城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現有重點行業、企業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八是改革開放不斷深入。部門預算管理、國庫資金支付管理、政府采購、社會保障、失業保險、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全面建立,公共財政框架初步形成;國有企業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以及農村改革全面深化,林權制度改革有序推進;大力推行領導干部“雙考雙評雙掛鉤”制度;投資環境不斷改善,五年累計簽約引資項目71個,到位資金42.18億元。

過去的五年,是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步伐明顯加快的五年。《綱要》在總結“十一五”經驗的基礎上,分析了“十二五”時期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強調了我縣“十二五”期間的機遇主要體現在中央領導重視,國家和省政策傾斜,民革中央、深圳寶安等大力支持,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工業化和城鎮化戰略的提出,交通、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推進,自身的資源優勢等方面;挑戰主要體現在經濟總量小、產業產品結構單一,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發展速度慢,投資拉動經濟發展的效應較弱,扶貧攻堅任務艱巨,涉及群眾利益的社會不穩定因素較多,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安全生產形勢嚴峻,人口壓力大等方面。《綱要》指出,未來五年,機遇與挑戰同在,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并存,“十一五”規劃目標的完成,為我縣進入“十二五”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只要我們增強危機意識,認清形勢,因勢利導,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強烈的進取精神,克服困難,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就能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達到富民強縣的目標。

(二)“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思路、主要目標和基本要求。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我縣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發展速度的攻堅期,是實現“強縣升位、跨越發展”的重要時期。根據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綱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思路:明確一個目標(強縣升位、跨越發展),突出兩個優先(優先加強以交通和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優先改善民生),把握三個優化(優化發展環境、優化生態環境、優化勤政廉政環境),著力四個推進(推進新型工業化、特色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和市場化),努力實現“兩提高兩上升”(經濟總量和經濟質量兩提高,發展質量和速度排位兩上升)。

圍繞發展思路,《綱要》提出,“十二五”期間,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基本形成以能源、煤化工為主的工業體系和以茶、果、藥、畜牧產業化經營為主的特色農業體系以及以旅游業、現代服務業等為主動第三產業體系;城鄉面貌大為改觀,縣城建設達到縣級市標準,重點鎮和中心集鎮建設取得新進展,以生態家園建設為主的新農村建設取得新突破,初步形成以縣城為中心,連接畢節、水城、六枝、織金四條發展軸的“一心四軸”城鎮體系框架;交通運輸、水利設施和城鎮公共服務設施體系能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形成較為完善的國民教育體系、公共衛生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縮小,基本消除貧困;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生活質量和消費水平普遍提高;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十二五”期間的預期目標:全縣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7%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40%以上,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和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分別增長13%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從年的7.25‰降到2015年的6.55‰;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2萬人,城鎮化水平年均增長3個百分點,森林覆蓋率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億元GDP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控制在上級下達的指標內。這些指標是結合全縣的發展基礎、發展環境和總體目標,考慮需要與可能,經過反復測算得出的,我相信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此外,《綱要》提出了“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進一步深化試驗區“三大主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堅持把項目建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堅持以人為本,注重改善民生;堅持以效益為中心,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這八個堅持,是我們實現奮斗目標的重要保證,我們要完整地、辯證地把握和實踐,將它貫穿于“十二五”的全過程,切實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

(三)“十二五”時期經濟建設的主要任務。

《綱要》提出,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努力實現五大轉變,即從粗放型經濟向集約化經濟轉變、從資源大縣向經濟強縣轉變、從石漠化嚴重縣向生態環境優美縣轉變、從人口大縣向人力資源大縣轉變、從欠開放縣向全方位開放縣轉變,力爭取得六大突破,即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壯大支柱產業、統籌城鄉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民生和加快人力資源開發取得突破,達到“強縣升位、跨越發展”的目標。《綱要》結合全縣實際,提出了八個戰略重點。

1.強力推進以交通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是要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繼續推進縣鄉道路改造和鄉鎮通暢、建制村通達建設,力爭建成廈蓉高速織金至段、杭瑞高速畢節至段、織納水鐵路織金至段,逐步建成以縣城為中心,外連周邊各縣(市),內連全縣各鄉鎮、村(組)及礦山、旅游景區的交通運輸網絡。到2015年,力爭實現70%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基本解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瓶頸”問題。二是加快大坪箐水庫、金蟾水庫、紅旗水庫節水灌溉等在建工程建設進度;規劃建成坪山水庫等一批中小型水庫;繼續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一批抗旱、防洪排澇減災工程,加強“五小”工程、提水工程、飲水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設,實現人均半畝口糧田目標,解決農村28.3萬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三是抓好農村電網和城市電網建設與改造項目,以滿足全縣用電需要。四是進一步加強寬帶信息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三網融合”,提高全社會信息化水平。

2.強力推進工業化進程。始終把“工業強縣”作為振興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以優勢資源為依托、提高資源利用率為核心,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和體制創新為動力,以工業園區為平臺,以項目建設、招商引資為切入點,以提高工業經濟總量和質量為目的,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十二五”期間,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以上;原煤產量年均增長23.6%,發電量實現155億千瓦時以上,水泥產量達到200萬噸。

3.強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堅持城鎮化帶動戰略,加強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鎮綜合承載能力,不斷提高城鎮化水平。到2015年,建成縣城(含雍熙、王家寨)—2個中心鎮(龍場、陽長)—5個重點鎮(維新、寨樂、百興、老凹壩、張家灣)—16個一般鄉鎮的城鎮體系框架。縣城面積達到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達20萬人以上;城鎮化率每年增長3個百分點,2015年達37%;城鎮城區綠地覆蓋率達30%。

4.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穩定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增加農業投入,統籌城鄉發展,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加快脫貧步伐、發展勞務經濟,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力推進茶葉、經果林、牧草、蔬菜各30萬畝建設,力爭到2015年全面實施茶葉、經果林、牧草、蔬菜各30萬畝,中藥材5萬畝,馬鈴薯50萬畝。同時,依托園區建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積極培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積極創建農產品名優品牌,提高農產品的商品率和附加值。加快實施高產示范工程,完成畝產值1萬元以上、人均收入1萬元以上的示范農戶1萬戶。

5.強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加大森林資源和林地管理,嚴厲打擊亂砍濫伐行為,到2015年,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45.2%。縣城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80%以上,城鎮集中式飲用水達標率100%,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綜合治理率100%,建制鎮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生活污水處理率均為50%,岔河出境段面水質達到三類標準,六沖河達到三類標準,全縣環境質量有較大的改善。

6.強力推進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大力實施“科教興縣”和“人才強縣”戰略,加快教育事業發展,到2015年,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整體協調發展,建成縣職業教育學校,建成縣城四中、五中、六中、七中和六小、七小、八小,力爭引資建成一所民營高級中學。各類學校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教師隊伍建設明顯加強,教學水平明顯提高,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80%以上。完善人才工作管理體制,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拓寬人才培養渠道,營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寬松環境,努力培養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優化、布局合理的人才隊伍。努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抓好科技成果的推廣、普及和應用。計生基層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優質服務水平明顯提高,群眾生育觀念有較大轉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5‰左右。積極發展婦女、兒童和殘疾人事業,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實行依法治縣,依法從政、從嚴治政。

繼續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從“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自我發展能力、拓寬增收門路”三個關鍵環節入手,把實施開發式扶貧作為根本途徑,突出抓好“整村推進、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產業化扶貧”三項工作,力爭到2015年基本消滅絕對貧困人口;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基本健全,縣鄉兩級醫療救治體系基本完善,建立起比較完善的醫藥衛生體系,力爭基本實現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城鄉居民醫保達到95%以上;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合理配置衛生技術人員,加強食品藥品監管,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和用藥安全;建立起較為完善的以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核心的社會救助體系,符合低保條件的城鄉居民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農村特困群眾全部納入救助范圍;基本建立覆蓋城鄉的養老保障體系,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2萬人以上;基本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基本解決人均住房面積低于15平方米的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2萬人、新增培訓轉移農村勞動力3.8萬人左右;著力加強社會管理,努力化解矛盾糾紛,深入開展“平安”創建,強化安全生產管理,推進安全生產“兩個主體責任”的落實,努力構建和諧。

7.強力推進第三產業的發展。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發展第三產業的市場空間將不斷擴大。《綱要》從“大力發展旅游業,積極發展現代商貿流通業,大力發展房地產業,推進郵電通信、金融保險、社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推進生產性服務、教育培訓、醫療保健、體育健身等服務業”等六個方面,對大力實施第三業戰略進行了闡述,提出“十二五”期間,力爭第三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7.3%。

8.強力推進體制機制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綱要》立足于省、地的大環境,結合實際進行了積極思考,從“建立和完善工業反哺農業新機制,建立統籌城鄉發展的制度體系,加快科技體制創新,探索建立生態建設新模式,探索建立提高人口素質和人力資源開發新機制,創新政府管理體制、推進社會事業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等七個方面對發展中面臨和亟需解決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論述。我們要抓住機遇,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充分用好、用足、用活試驗區“超前探索、先行先試、封閉運行”的政策,先行不爭論,先試不議論,先干不空論,大膽創新,大膽試驗,大膽突破,努力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于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力爭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明顯成效。

“十二五”總體規劃綱要是編制其他各類規劃、年度計劃以及制定產業導向等經濟政策的重要依據,也是未來五年我縣各級各部門安排經濟和社會事業的工作指南。因此,《綱要》在闡述經濟社會建設的主要任務后,為確保規劃的實施,對完善規劃體系、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監督考核、加強項目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明確要求。

二、關于年的經濟工作

(一)肯定成績、把握形勢,切實增強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信心和決心。

年是全面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的最后一年,是我縣經歷重大挑戰和嚴峻考驗的一年,也是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編制和謀劃“十二五”的關鍵之年。一年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和特大旱災交織在一起的艱難復雜經濟形勢,全縣上下在地委、行署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嚴格按照“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要求,緊緊抓住國家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戰略機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及省委十屆十次全會、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實現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為主線,以“抓機遇、擴內需、打基礎、保增長”為首要任務,以基礎設施建設和推進煤電工業發展為工作重點,以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和諧為根本目的,以轉變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和項目帶動為強大動力,抓住關鍵、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良好的局面。

初步預測,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71.3億元,同比增長15%;財政總收入實現11.0999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6.616億元,同比增長72%,一般預算收入5.79億元,同比增長6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3億元,同比增長92.7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9.84億元,同比增長2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97元,同比增長11.08%,農民人均純收入3160元,同比增長11.82%。糧食總產量達27.28萬噸,完成新建茶園種植2.05萬畝,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授予“中國高山生態有機茶之鄉”稱號;種植蔬菜33.18萬畝,種植特色經果林4.1萬畝,種植牧草4.22萬畝。初步測算,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59.57億元,同比增長38.1%;完成工業增加值35.15億元,同比增長21.3%;生產原煤833萬噸,發電116億度。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改善,重點項目建設有序推進,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實現“加速發展、加快轉型、推動跨越”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要求我們必須準確把握發展形勢,切實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和主動性。當前,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健康運行;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進一步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扶持力度,中央、省進一步加大對畢節試驗區的支持力度;世界及我國東部產業、資本、技術等加快向中西部轉移。這些,都為我們加速發展帶來了越來越多合作雙贏的好平臺,我縣的發展面臨著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但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短期問題和長期問題交織,結構性問題和體制性問題并存,國內問題和國際問題互聯,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仍較多。地委、行署明確年全區GDP的增速是確保17%、力爭20%,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異常艱巨。

為實現全縣經濟社會科學發展、安全發展、轉型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的目標,全縣上下必須進一步統一思想,準確把握形勢,堅定發展信心,搶抓機遇,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努力保持全縣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態勢。

(二)明確目標、突出重點,全力推進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

今年我縣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十屆十次全會、省委擴大會議、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及地委擴大會議、全區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開展“三個建設年”和“四幫四促”活動,緊緊圍繞強縣升位、跨越發展目標,優先加強以交通和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優先改善民生,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優化生態環境、優化勤政廉政環境,著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進程,努力實現經濟總量和經濟質量兩提高,確保發展質量和速度排位兩上升,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

主要預期目標:生產總值增長17%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90億元,增長69.8%以上,力爭完成113億元;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50億元,增長294%;工業總產值和工業增加值增長25%以上,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0%以上;城鎮化率提高3個百分點;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3%以上。

十大民生工程:一是扶貧脫貧攻堅工程;二是就業和創業工程;三是勞動者素質提升工程;四是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程;五是“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設工程;六是基礎設施向鄉鎮延伸工程;七是農村生活環境改善工程;八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程;九是公共衛生事業建設工程;十是社會管理創新和平安創建工程。

年經濟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全縣各級各部門要統籌安排,精心組織,突出重點,全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堅定不移地實施項目拉動戰略,確保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取得新突破。要按照積極主動謀劃一批,千方百計爭取一批,全力以赴建設一批,著眼長遠儲備一批的思路,大力推進項目建設,確保完成固定資產投資90億元,力爭實現113億元。一是大力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加強對在建項目的調度、督促、檢查,積極協調解決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進項目建設。二是認真編制項目規劃。準確把握國家和省的投資取向,結合“十二五”規劃,抓緊謀劃和編制一批能夠帶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項目。三是全力搶抓機遇爭取項目。要充分利用國家實施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中央、省大力支持畢節試驗區建設的機遇,加大赴省進京爭取項目的力度,爭取更多的項目進入國家和省規劃支持的盤子。四是努力拓寬投資渠道。繼續加強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城鎮建設、民生工程和新農村建設等方面投入,把政府投資和社會投資結合起來,增加社會投入,努力形成政府投資引導、社會投資主導的良性循環。五是要著眼長遠儲備項目。要進一步拓寬視野,放眼長遠,瞄準外部環境、政策導向、產業轉移和市場需求,儲備一批新項目大項目好項目,確保項目不斷檔、不斷線,形成項目建設梯度推進的良好格局,為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堅定不移地實施“交通引領經濟”戰略,確保在以水利、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大力推進高速公路和鐵路建設,配合做好各項工作,全力加快廈蓉高速織金至和杭瑞高速公路畢節至都格境內段及織納水鐵路織金至段建設進度。二是大力推進通鄉油路、通村公路、礦山公路和旅游公路建設,確保新建通村油路164公里、通村公路260公里以上,基本實現100%的建制村通公路;切實搞好建、管、養一體化試點工作。啟動建設電煤運輸東南環線。三是大力推進以骨干工程為重點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投資1.92億元的金蟾水庫,確保大坪箐水庫供水工程全面完工;年6月前完成坪山水庫可研和初步設計,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全面完成過獅河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確保紅旗灌區工程全面完工;積極配合實施黔中水利樞紐工程;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新增解決農村10萬人飲水安全。四是大力推進電力、通訊、環保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櫻孜渡電站年內發電,全面完成投資5億元的電網改造工程。

3.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確保在工業產業發展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強力推進工業園區建設。落實工業聚集區項目投資計劃,突出抓好入駐項目建設工作,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二是培育壯大煤炭經營市場和煤炭加工企業,加快40對煤礦整合技改進程和17對在建煤礦建設進度,增大煤炭產能,增加煤炭總量,確保電煤供應;延長煤炭產業鏈,進一步做大做強煤電經濟。三是科學有序推進鉬鎳、鉛鋅等礦產資源開發和利用,明確開發準入條件,采取引進、合作等方式,爭取投資10億元的鉬鎳礦加工項目開工建設,逐步實現鉬鎳礦規模開發、科學開發、高效開發,助推全縣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四是積極做好各項前期工作,全力爭取投資30億元的煤矸石發電項目立項,力爭在提高資源利用率上取得新突破。

4.堅定不移地實施“城鎮化帶動”戰略,確保在改變城鄉面貌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加快以道路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縣城進出口道路、新區主骨架道路建設,拓展城市空間,拉大城市框架,打造城市亮點工程。啟動納六路、納織路、納水路三條進出口道路改造,強力推進發展大道、城東路網、城西路網等新區主骨架道路建設。二是推動以四星級賓館、行政辦公中心為主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招商引資建設新區公共停車場。啟動建設電力大樓、信合大樓、公安大樓。三是著力改善舊城區環境,實施縣城亮麗工程。打造縣城主干道路沿線交叉口接點主要建筑燈飾景觀。實施沿河街道路油化、城區道路標志標識標線景觀。新建工貿街畜牧局魚塘地塊地下停車場、地上農貿市場;啟動舊城背街小巷道路建設。四是規劃啟動建設縣林場森林公園、文昌公園、新區市民廣場。五是加快房地產業發展,打造新區精品樓盤,穩步推進舊城拆遷改造。六是加快特色小城鎮建設,將龍場、陽長、勺窩、維新、寨樂等城鎮,作為遠期3—5萬人以上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的小城鎮進行重點推進。以完善鄉鎮集鎮市政道路、垃圾處理、供水供電設施為重點,全面啟動建制鎮、一般鄉鎮小城鎮建設。七是深入開展以“整臟治亂”、“滿意在”為重要抓手的創建“省級衛生城市”和“地級文明城市”活動,逐步實現“環境優美、秩序優良”目標。

5.堅定不移地實施產業結構調整戰略,確保在發展特色農業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完善產業發展規劃,重點實施好“4個30萬畝”工程,提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確保新增茶葉面積3.2萬畝、經果林5萬畝、牧草4萬畝、夏秋反季節蔬菜4萬畝以上。二是積極推進馬鈴薯脫毒中心及種薯基地、名優有機茶項目、基本農田建設等農業項目建設,力爭啟動建成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三是加強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建設,提高土地流轉效益,為特色產業集中連片和規模化發展創造條件。四是培育農業龍頭企業,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打造以“中國高山生態有機茶”為重點的特色產業和農產品品牌。

6.堅定不移地實施民生改善戰略,確保在重大民生問題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扎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全面完成年77個貧困村整村推進項目;全面實施姑開鄉集團幫扶項目,啟動實施龍場鎮集團幫扶項目;全面完成鍋圈巖鄉中央專項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區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啟動實施厙東關鄉、維新鎮草地生態畜牧業項目;開展“一業為主、多品共生,以短養長、種養結合”試點工作;實施好“1戶貧困農戶轉移1人,人均1畝經果林(園),1戶掌握1項二、三產業增收致富門路”為主要內容的“三個一扶貧細胞工程”。積極拓寬貧困群眾就業和增收渠道,全年減少貧困人口2.1萬人,確保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以上。二是努力擴大就業。認真編制完成《縣“十二五”就業和社會保障領域基礎設施建設規劃》。抓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完成城鎮新增就業2000人以上、持證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900人以上、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50人以上,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選聘20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招募30名高校畢業生從事支醫、支農、支教、扶貧工作,吸納20名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進行失業登記的高校畢業生不低于20%實現就業。為13名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輔導和支持,組織120名高校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工程。全縣基層就業工作平臺建設覆蓋率達100%,充分就業社區覆蓋率達20%以上。三是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和規范城鄉低保,加強動態管理,實現“應保盡保”和“按標施保”;完成25個鄉鎮敬老院內部設施及附屬工程建設,力爭所有敬老院全部投入使用;完成縣救助站建設并投入使用,啟動縣兒童福利院建設。進一步完善養老、失業、工傷、生育保險體系。加強市場監管,切實抓好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資供應,確保市場物價基本穩定。四是不斷加強勞動者素質提升工程。完成中職招生5800人以上,其中同心智力工程500人;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7.5萬人次以上;高中階段在校生1.2萬人,中職在校生1500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56%以上;全面建設四中、思源實驗學校、縣職教中心,啟動五中建設。五是切實改善農村生活環境。完成維新鎮坪子村、姑開鄉姑開村村莊整治,全面啟動全縣479個村生態文明家園建設,基本建成“五園新村”95個;開展維新鎮特色小城鎮建設,新建改造黔西北民居31300戶以上(含危房改造7000戶)。積極爭取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加快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配套抓好村級綜合服務站、農村商品零售超市、農家店建設。六是切實抓好農村危房和棚戶區改造,確保完成上級下達任務;加大城鎮廉租住房和限價商品房建設,建設廉租住房300套、限價商品房100套,切實改善城鎮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七是推進公共衛生事業建設。開展基層醫療機構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服務,鞏固提高和完善新農合制度,確保參合率穩定在95%以上,資金使用率穩定在85%以上。加強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建設縣人民醫院綜合住院大樓;力爭新建村衛生室102個,實現全覆蓋;新建或改擴建鄉鎮計生服務站3個。完成藥品監督抽驗60批次以上。加強傳染病防治工作,減少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努力降低孕產婦和嬰幼兒死亡率。抓好“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和派中央貧困山區助醫工程,推進在崗鄉村醫生中專學歷教育。八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積極實施數字電視縣鄉聯網工程,確保25個鄉鎮政府所在地實現有線電視網絡覆蓋;建成100個農家書屋,完成5個數字農家書屋建設,建成1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

7.堅定不移地擴大對外開放,確保在招商引資方面取得新突破。充分利用我縣的資源優勢,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確保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實現50億元,力爭達到59億元。一是積極“走出去”、“引進來”,以小分隊招商、以商引商、面向央企招商等多種形式,加強與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成渝經濟區、港澳臺、東盟、對口幫扶城市以及周邊地區的經濟合作,充分利用各類招商引資洽談會等經貿平臺,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千方百計引進一批大企業、大項目。二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強制度建設,認真落實好《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進一步建立健全外商投資綠色服務通道等一系列制度;積極主動、一以貫之地為投資者搞好服務;繼續加強投資環境整治,深入開展作風建設,進一步加大對損害投資環境的單位和個人的查處力度,努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三是建立招商引資責任制,把招商引資工作納入目標考核,作為考核衡量各級領導干部組織能力、開拓創新能力、領導能力的重要標準,將招商引資工作納入對各鄉鎮及縣直有關部門的綜合目標考核。同時,激活各種生產要素,著力加快民營經濟的發展,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壯大民營企業,積極探索民間資本進入公共服務領域的有效途徑,努力提高民營經濟對縣財政的貢獻率,推動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

8.堅定不移地推進“和諧”建設,確保在安全生產和維護穩定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千方百計促進安全發展。切實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始終堅持把煤礦安全生產作為重中之重,繼續抓好煤礦安全生產措施的落實,認真處理好安全和生產的關系,堅決克服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狀態,認真落實縣級領導、鄉鎮領導及安全監管干部對煤礦安全生產的包保責任,強化監管干部、管理人員、從業人員持續教育培訓,加強對夜間、雙休日、節假日的安全監控,確保在瓦斯治理、水害防治等方面取得突破。繼續推進道路交通、非煤礦山、消防等專項整治,提高隱患排查治理水平;嚴厲打擊非法采礦行為,使全縣安全生產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二是想方設法維護社會穩定。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推進“平安”建設。按照“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三級聯動視頻接訪機制,加大矛盾糾紛調處力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公共安全預知、預警、預防能力和應急處置體系建設,完善全縣處置大規模群體性事件、火災事故等應急預案,建立完善全縣安全生產、食品安全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置機制。切實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不斷研究和解決社會治安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狠抓綜合治理各項措施的落實。堅決打擊刑事犯罪,嚴厲打擊和取締黑惡勢力,實現創建“平安”的目標,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及時處理信訪案件,正確處理干群關系、礦群關系,加強對群體性事件調處,強化禁毒工作,維護社會穩定發展。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為經濟更好更快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是全面完成今年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各項任務的重要保證。我們將以“三個建設年”和“四幫四促”活動為契機,大力推進政府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努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高效型、法治型、責任型、廉潔型政府。

第一,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嚴格規范行政行為。全面推進政府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積極推行政府信息公開,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政務公開制度,以人民群眾關心的事項和容易滋生腐敗的領域為重點,切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加強政務服務中心建設,規范行政審批行為;加強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完善社會管理制度,提高社會管理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

第二,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努力建設法治政府。以第四輪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便民利民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加強法律法規知識和現代經濟知識的學習,提高駕馭全局的能力。深入貫徹實施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國務院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大力提高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依法行政的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完善重大決策聽取意見制度、聽證制度和合法性審查制度、集體決策制度、行政決策責任追究制度,逐步完善和規范政府的決策機制和決策行為。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強化執法責任追究,強化對行政行為的監督,努力營造良好的法治氛圍。

第三,始終堅持勤政為民,大力加強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堅決貫徹執行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加快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要堅持艱苦奮斗,勤儉節約辦一切事業,努力節約行政成本,做到少花錢、多辦事、辦好事。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工程招投標、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探礦權采礦權出讓和轉讓、政府采購和產權交易制度、干部輪崗交流制度、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等,從源頭上治理腐敗。進一步強化監察、審計等政府內部的專門監督,切實加強對掌控權力的崗位和人員的監督約束,將權力運行的每一個部位、每一個環節都置于有效的監督之下。

第四,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提高政府執行力。扎實抓好“雙考雙評雙掛鉤”工作,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的選人用人機制,建設一支與新形勢新任務相適應的干部隊伍,使廣大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忠于職守,勤勉盡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堅持辦實事、求實效,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進一步精簡會議、文件,改進會風、文風,減少應酬,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發展、抓落實上,放在為基層和群眾搞好服務和解決實際問題上。要全面落實行政問責制,對各種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堅決查處,決不姑息。

同志們,今年全縣經濟工作的任務目標都已經明確,做好今年的工作,任務艱巨、意義重大。讓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團結一心、開拓進取、真抓實干、扎實工作,為全面完成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目標任務,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實現“強縣升位、跨越發展”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