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促社區建設紀實

時間:2022-07-09 06:42:00

導語:黨建促社區建設紀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建促社區建設紀實

服務讓社區更美好

走進蘭州市紅古區的一個個社區,環境整潔優美,綠樹成蔭;社區圖書室、文體活動室內,居民悠閑地看書、娛樂;居務大廳,工作人員掛牌服務,居民方便地辦理各種事宜,一種溫馨、和諧的氣息撲面而來。

黨建為引領,建設服務型社區,紅古區社區建設走在蘭州市乃至全省前列。

“小四化”為社區送來好“當家”

在海石灣鎮第一社區,班子成員在新建成的居務大廳為群眾解答問題;在海石灣鎮第二社區,社區班子成員正在社區為特困群眾建房的工地上忙碌著……這些年輕的社區“當家人”,給人熱情蓬勃、充滿活力的印象。

紅古區委組織部領導告訴記者,這是“小四化”給社區帶來的新氣象。

所謂“小四化”,即社區干部“志愿化、職業化、知識化、年輕化”,紅古區以此為標準,公開招考社區黨支部書記和社區居委會主任,堅持文化程度高優先、年輕優先、機關干部優先,最為重要的是要自己寫申請志愿到社區工作。

由此,一批來自區直機關、鄉鎮機關及原社區的年輕干部挑起社區建設的大梁。海石灣鎮第五社區的3位班子成員就分別來自機關、學校和企業,這些熱愛社區事業的“當家人”干勁十足,使社區率先擁有220平方米以上的辦公場所。第一社區新班子成員帶領大家自籌資金建成居務大廳,方便群眾辦事。

目前,紅古區社區班子成員平均年齡38.8歲,文化程度全部在高中以上,大專以上占到65%,海石灣鎮社區班子成員平均年齡僅35歲,鎮黨委書記馬躍賢風趣地說:“原先社區干部不敢說話,現在誰來也不怕。”

目前,紅古區18個社區中16個社區建成了220平方米以上的辦公和活動陣地,設置了辦公室、圖書閱覽室、醫療保健室和文化娛樂場所等“五室一場所”,達到有電腦、有報欄和公開欄等“十有”。

共駐共建,黨員在社區“閃光”“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必須牢記自己的使命……”走進海石灣鎮第二社區的西苑小區,每個樓洞都掛有這樣一個黨員“亮身份,比貢獻,樹形象”的公示牌。公示牌上公示有本樓洞黨員名單,倡議黨員“帶頭倡文明、樹新風,每月為群眾做一件好事……”

海石灣鎮第五社區雖然是區鎮兩級機關所在地,但黨員照例要來社區報到。在社區報到的86個黨組織的1004名在職黨員按照居住區域、知識結構、特長,被分編成政策宣傳、法律咨詢、綠地看護、衛生整治、治安巡邏等14個服務小組54個服務小分隊,為群眾服務。社區黨支部書記告訴記者,社區還聘請群眾代表組成監督小分隊,對在職黨員實行8小時以外的監督,“各單位考察干部、評選先進都要征求社區意見呢”。

紅古區整合社區建設資源,引導駐區單位、在職黨員以“共駐、共享、共建、共贏”理念推進社區建設,開展“黨內好黨員、單位好職工、家庭好成員、樓院好鄰居、社區好公民”創建活動。金河煤業有限公司為下窯街道三社區無償提供辦公陣地建設用地,投資40萬元改善美化社區環境。四冶西北建筑安裝公司為海石灣鎮二社區無償提供辦公場所、居務超市用地。如今,就連青島、大連等城市也紛紛前來學習紅古區的社區黨建經驗。

黨建統攬,打造“服務型社區”海石灣鎮第二社區被大家總結為“三多三怕”:下崗失業人員多,流動人口多,弱勢群體多;怕下雨房屋倒塌,怕社會事務無人管,怕有病。

第二社區就從群眾的“難心事”入手,解決實際困難。在6號街坊,下崗職工段榮蓮喜氣洋洋搬進了新蓋起的磚混平房,她告訴記者,新房是社區給建的,自己原先住的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建的土坯房,陰暗漏雨,沒有上下水。社區多方尋求支持,為住老平房的特困群眾規劃建設“兩室一廳一衛一廚一小院”的磚混平房47套,以1.5萬元成本價出售給他們。社區還投資建起一個有7幢262套樓房的“西苑小區”,使大量住平房的居民住上經濟適用型樓房。

在海石灣鎮第三社區政務超市的電子顯示屏上,社區基本狀況一目了然。這是社區為了便捷服務群眾而設計制作的。去年,第三社區自籌資金15萬元,修建起上下兩層的政務超市,將8大項25項事項公開為群眾辦理。第三社區建立的職業介紹培訓中心,3年來,共為183名下崗職工找到工作崗位。

美好的社區讓居民洋溢著幸福感。海石灣鎮第五社區離休干部王海陵自編《院中鄰居文明歌》:“同住樓房是緣分,彼此尊重要團結;鄰里之間勤往來,共同發揚好風尚……建立和諧新關系,爭做先進好市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