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立黨員主體地位的內在保障

時間:2022-06-16 04:18:00

導語:確立黨員主體地位的內在保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確立黨員主體地位的內在保障

黨員是黨的主人,這是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的一個基本原理,這個原理在黨的建設上的基本要求,就是確立黨員在黨內的主體地位。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尊重黨員主體地位”,這在有黨以來的歷屆全國黨代會上是第一次,是黨的自身建設的一個歷史性進步。

確立黨員主體地位,這是黨的建設的一個基本價值取向和需要持之以恒為之努力的實踐目標。從黨的歷史和現實來考察,要實現這一目標,一是有賴于黨把“尊重黨員主體地位”的理念化為具體的制度、機制及黨內上上下下的行為規范,尤其是有賴于發展黨內民主的制度創新;二是有賴于黨員主體自身的素質和力量。目前二者皆有很大不足。從一個時期來看,主要矛盾是黨內民主的制度創新問題,但從更長遠的意義看,黨員的素質問題更值得重視。現在黨內真正具有主體意識、能夠發揮主體作用的黨員并不多;即使在同樣的制度機制下,黨員之間發揮主體作用的差異也相當大。因此,黨員清醒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就成為確立黨員主體地位的內在保障。積極引導廣大黨員樹立主體意識、提高主體素質、增強發揮主體作用能力,是尊重和確立黨員主體地位的長期性、基礎性工作。

一、黨員既是主體,又是客體

在現實社會生活中,人既是主體、又是客體的現象,可以說相當普遍。例如,在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民一方面是民主制度主體中的一員,是主體;另一方面作為個人行為的主體,又是民主管理的對象,即客體。在黨內生活中,黨員個人既是黨的事業及黨的建設主體中的一員;同時,作為黨內個人行為的主體,黨員又是黨的事業形成凝聚力的對象,是黨的建設需要規范和制約的對象,即客體。具體來講:(1)黨員作為黨內授權的源泉,理應是黨的領導的主體;但是在具體的黨內領導行為中,黨員往往又是被領導的對象,即客體。(2)黨員作為發展黨內民主的基本依托力量和決定性因素,理應是黨內民主建設的主體;但是在黨內具體的民主制度實踐中,黨員又往往是被規范被約束的對象,亦即客體。(3)在黨的思想建設方面,黨員是認識的主體,即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不斷認識客觀世界、積極探索真理的主體;另一方面,黨員又是接受教育的對象,是思想教育“灌輸”的對象,是黨性鍛煉的對象,即客體。(4)在黨內監督方面,黨員是監督的主體,尤其是自下而上地監督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的主體,理應是整個黨內監督的基本依托力量;但每一個黨員本身亦都需要接受黨組織和其他黨員的監督,即黨員個體亦都是被監督的對象,即客體。(5)在黨的紀律建設方面,黨員既是共同制定黨內紀律以及自覺遵守紀律的主體;同時,黨的紀律的強制性對每一個黨員的行為都產生規范作用,黨員又成為黨的紀律約束的對象,即客體。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黨員既是主體、又是客體的雙重身份,在黨內生活中造成了黨員的多角色狀態,由此而產生了諸種角色錯位、沖突的可能。其中較為典型的有:其一,理想角色與現實角色的矛盾。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歷史來看,“共產黨員是黨的主人”雖是黨的現實生活中一種不懈的呼喚和奮斗,但也是一個多世紀以來黨內生活中一種孜孜以求的理想,黨員作為黨的主人也是一種理想角色。這種理想角色與黨員的現實角色之間,一直存在著不容忽視的矛盾。其二,角色沖突的情況經常發生。相當一些黨組織、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一味強調黨員的客體地位和身份,只把黨員作為被領導、被管理、被支配的對象,嚴重漠視黨員的主體地位和身份,從而與黨員的主體意志、愿望、行為、權利等發生種種顯性的或隱性的沖突。其三,角色異化的情況不容忽視。例如,黨內客觀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封建主義殘余的影響,容易導致黨員的主體意識發生種種異化現象;在社會生活中客觀存在的無政府主義、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容易妨礙黨員對自己在黨內客體身份的自覺認同和積極實踐,從而發生種種有悖于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角色異化現象。

因此,清醒地、全面地認識和辨析黨員的主客體地位及身份,采取恰當的做法處理好黨員主體與客體之間的相互關系,始終是黨的建設中的一個基本問題。

二、黨員實踐雙重身份的基本要求

主體的自我改造與自我完善,是一般主體論的要義。只有通過對主體自身的認識和改造,才能提高人們的主體意識和改造客體的能力。黨員主體問題亦然。只有在不懈的致力于黨員主體的自我改造與提高黨員素質的歷史進程中,才可能逐步確立起黨員的主體地位。由于黨員在黨內生活中具有雙重身份,這就使得黨員的自我改造與自我完善具有了獨特的要求,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及黨內生活實踐中培育自身的現代民主意識

從歷史觀的意義上講,主客體范疇是現代民主的范疇。黨員要具備清醒的主客體意識,首先就需要培育自身的現代民主意識。這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的傳統,造就了中國人特殊的文化心理結構。人們對權利與義務、自由與秩序、民主與法治、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缺乏理解。處在這樣一種社會文化淵源及與之密切相聯系的現代社會氛圍之下,要真正培育起那種既有民主意識又有責任感、既有主體意識又有義務感的黨員素質,任務是相當艱巨的。為此,在改造國民性弱點的同時,也需要重視對黨員弱點的改造。這就要求黨員學習現代民主知識,增強自身的現代文明修養,對社會生活及黨內生活中種種不文明、不民主的陳規陋習保持清醒的主體意識。此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及黨內生活的實踐中,積極參加各種類型的民主生活鍛煉,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項權利,珍惜每一次黨內民主活動的機會,善于在黨內的民主生活鍛煉中悉心體察,增長知識,增強自身在黨內生活中逐步從被動盲目狀態走向自主自覺狀態的能力。最后,應當自覺清醒地認識和克服國民性弱點乃至劣根性在黨員身上的表現,尤其是要警惕和反對在部分黨員中存在的盲目迎合、唯上是從的風氣。

(二)堅持不懈地培育自身的主體能力

如果只是在理論上、黨章上、黨內法規上確立了黨員的主體地位,而黨員自身作為主體的能力卻較差,那么,黨員的主體地位也是難以真正實現的。黨員主體能力的形成,從根本上講,還是要靠黨員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社會主體并非都是社會主人,只有當其兼備自主意識、自主能力和自主權利三項要件時,才能真正成為社會主人。黨員主體也不一定都能成為黨的主人,也只有在做到了自主意識的培養、自主能力的形成、自主權利的運用的前提下,亦即在黨員主體能力較充分地得到發揮的條件下,才可能真正成為黨的主人。因此,黨員自身主體能力的培養,首先來源于黨員自身對黨的事業強烈的主人翁責任感,來源于黨員始終站在黨的立場上思考自己的地位、作用及責任。其次,黨員主體能力的培養,還需要黨員在黨內生活中善于學習、勤于實踐、不斷積累。這就要求黨員要不斷學習和掌握黨的基本知識,懂得黨內生活中的各種原則,經常關心黨內生活的發展變化,盡量了解黨內的重大事件及領導人的功過是非,善于運用黨員的民主權利。尤為重要的是要求黨員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有了一定的理論修養,黨員才會有足夠的政治熱情、敏銳的觀察能力和不流于世俗的認識能力,才能夠較理智地對待黨內事物,才能夠自覺地、長期地把“黨員是黨的主人”作為一種堅定的價值取向,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主體能力。

(三)自覺地認識和實踐黨員的客體身份

黨員的客體身份是相對于黨員的主體地位而言的,是作為主體的黨員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具體形態。黨員要自覺地認識和實踐自己的客體身份,從根本上講,就是要用黨的根本利益以及黨員的主體意志去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言行,為實現黨的利益以及執行黨員的主體意志而自覺奮斗。具體說來,就是要認真履行共產黨員的義務,始終忠于黨的事業;就是要努力完成黨所賦予的各項任務,真正成為黨的事業的執行主體;就是要大力增強組織紀律觀念,用黨規、黨法及黨的制度嚴格要求自己和約束自己,個人利益服從黨的整體利益;就是要在人民群眾中及社會生活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成為黨密切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就是要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不斷清除自身的種種不合時宜的非主體意識,等等??傊?,黨員認識和實踐自身的客體身份,決不是簡單地使自己處于一種被支配、被指揮、被管理的地位,而是一種在為黨的事業的不懈奮斗中黨員主體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過程。

(四)注重自身主客體身份的統一

如果說,黨員的主客體身份是一對矛盾,那么,黨員的主體性就居于矛盾的主導方面。體察黨內生活,很多問題都是在黨員主體身份不到位的情況下發生的。因此,要處理好主客體的關系問題,關鍵是要弘揚黨員的主體意識,確立黨員的主體地位,建立和完善黨員主體機制。這既需要黨組織轉變觀念、改革制度,也需要黨員增強自知之明。黨員的客體身份雖然不是一種被動的、被支配的狀態,但在日常黨內生活中大多數情況下,黨員的行為往往表現為執行黨的決議、服從黨的領導、履行黨員義務、遵守黨的紀律、增強自身的黨性修養、完成黨賦予的任務這樣一種常態。黨員的主體意識、主體身份往往要寓于這種常態之中,并通過這種常態表現出來。所以,作為黨員自身,就不能簡單地把自身的主客體身份分離開來、對立起來,而應努力去追求二者的和諧統一:在完成黨所賦予的任務時,能夠努力去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從而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獨立思考的精神;在自覺接受和維護黨的領導時,也能清醒思考這種領導的得失,從而促進黨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及改善黨的領導;在按照黨的要求加強自身的黨性修養時,還能對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予以積極的關注,有監督的意識和欲望;在切實履行自己對黨承諾的義務時,仍然十分珍視黨員應有的種種權利;在堅決貫徹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少數服從多數、全黨服從中央的組織原則時,又敢于在自己有不同意見時直言坦誠,不隨聲附和,甚至表現出反潮流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