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持

時間:2022-06-02 10:11:00

導語: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持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持

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是黨中央、國務院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北京市選聘高校畢業生到京郊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簡稱大學生“村官”),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農村基層就業,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人才支持,取得了初步成效。

實現“村村有大學生”目標

*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意見》,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認真研究貫徹落實措施,提出以選聘高校畢業生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為主要形式,確保3年之內實現“村村有大學生”、力爭一村兩名大學生的目標。

為保證選聘大學生“村官”的工作順利開展,市委組織部、市教育工委、市農村工委、市人事局等九部門聯合制定《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創業實現村村有大學生目標的實施方案》,在全市建立了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工作聯席會制度,并在市人事局設立聯席會辦公室,專門負責選聘大學生“村官”的具體工作。

*年2月,北京市選擇平谷、延慶兩個區縣進行選聘大學生“村官”工作的試點。經過4個月的實踐,試點工作取得初步成效,選聘的60名大學生全部簽署留任合同。

在試點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北京市隨即全面啟動*年選聘大學生“村官”的工作,13600多人報名應聘,經過筆試、面試、體檢,層層選拔,擇優錄取,最終2016人入選,奔赴京郊11個區縣,投身新農村建設。今年,北京市再選聘3000名大學生“村官”,招聘地域擴大為13個區縣。這批大學生“村官”到任后,京郊3978個行政村基本實現“村村有大學生”的目標。明年,北京市計劃再選聘3000名大學生“村官”,屆時大學生“村官”的總數將達到8000人左右,基本實現一村兩名大學生的目標。

建立選聘大學生“村官”良性機制

北京市努力建立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的良性機制。從政策制定到方案實施,從試點先行到分步推進,從崗前培訓到后續管理,進行了周密設計,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

政策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北京市明確規定:被聘任為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的高校本科畢業生,其薪酬第一年平均每人每月2000元,第二年平均每人每月2500元,第三年平均每人每月3000元,并按照國家和北京市有關政策,為其繳納各類社會保險;非北京生源的北京高校畢業生,聘用后連續兩年考核合格者,經有關部門批準,可轉為北京市戶口;在校期間已通過北京市國家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的,筆試合格證書有效期可延長至3年合同期滿后的6個月,合同到期如用人單位需要,經面試合格,可優先錄用為北京市國家公務員;被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錄用聘用的,在“村官”崗位上工作的年限記入工齡;工作滿兩年經考核合格報考研究生的,入學考試總分加10分,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3年合同期滿并作出突出貢獻的,可推薦免試入學,等等。這些規定,充分體現了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的政策導向,極大調動了北京高校畢業生以及京外院校北京生源畢業生報名投身京郊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

四條通道,拓寬大學生“村官”未來之路。面對各地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的熱潮,有人擔憂:幾年后,當這些在農村基層就業的大學生合同期滿,他們新的就業問題如何解決?如果出現大規模的“返城潮”怎么辦?對此,北京市在制度安排上已經有了明確的對策,提前設計了4條通道:可根據工作需要和本人意愿續簽合同;可進入人才市場自主擇業;可報考研究生給予加分獎勵;可應聘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按照有關規定確定相應職務,享受相應待遇,或按同類人員的標準確定工資待遇,表現優秀的,可列為副處級后備干部。

預期調控,保證大學生“村官”常量不變。我們預測,2009年后,隨著大學生“村官”合同陸續到期,將會有人離開“村官”的崗位,尋求新的發展,這是正常現象。應如何妥善應對這種現象?北京市的基本思路是:2009年后,每年減多少,就補多少,使大學生“村官”總量大體不變,使每村兩名大學生的目標在實現后保持動態性穩定。作為北京市引導和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就業的示范工程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人才支持工程,北京市將把選聘大學生“村官”的工作堅持不懈地抓下去,抓到底,務求實效。

注重培養,建立“四位一體”運行機制。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引得來”是前提,“留得住”是基礎,“用得好”是關鍵。北京市在選聘大學生“村官”工作中,除在政策上增強“引得來”的吸引力外,特別注意在“留得住”上動腦子,在“用得好”上下功夫。我們印發了全市統一的《聘用高校畢業生擔任京郊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用合同形式明確規定了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出臺了《北京市到京郊農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的高校畢業生工資發放和社會保險繳納管理辦法》,保證大學生“村官”工資待遇和參加社會保險得到切實落實。與此同時,涉及選聘大學生“村官”工作的各有關區縣及一些鄉鎮,也分別制定了崗前培訓、崗位職責、管理辦法、考核細則等相關制度,激勵大學生“村官”在本職崗位上有所作為,爭做貢獻。多數村和鄉鎮買電腦、裝電話、配自行車,為大學生“村官”盡可能創造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許多鄉鎮實行“一帶一”制度,為每個大學生“村官”指定一名干部負責專門指導,促使他們更好更快地成長。我們計劃制訂和全市統一的大學生“村官”崗位責任制,規定大學生“村官”能干什么,需干什么,該干什么,進一步規范大學生“村官”的職務行為。目前,北京市選聘大學生“村官”的工作整體上發展健康,運行良好。我們設想,通過建立培養、選拔、使用、管理“四位一體”的人才資源開發機制,促進大學生“村官”成長,使他們在新農村建設中建功立業,在本職崗位上得到鍛煉,為今后的事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選聘大學生“村官”意義深遠

選聘大學生“村官”是推進京郊新農村建設的重大舉措,同時也是實現首都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需要,是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首善之區建設的需要。

為新農村建設輸送生力軍。目前活躍在京郊的2000余名大學生“村官”,發揮自身的特長和優勢,努力工作,被村民形象地稱之為政策宣傳員、決策咨詢員、科技普及員、信息調研員、檔案管理員、村務協管員、文化小教員、活動組織員。他們有的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為村里制定發展規劃;有的利用自身特長,幫助村里推銷產品;有的結合所學專業,在種植、養殖、果樹栽培等方面進行試驗和探索,幫助村民致富。畢業于法律系的大學生“村官”,還在村里舉辦普法培訓班,創建法律工作室,為村民提供法律服務,擔任訴訟人,協助村集體通過司法途徑解決土地承包等合同糾紛。大學生“村官”已成為京郊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

為大學生就業開辟新通道。今年北京市選聘大學生“村官”應聘者達到19014人,報名人數比去年增加6600余人,錄取比例超過6∶1。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近1800人,占報名總人數的9.5%。這充分說明,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的政策是有吸引力的,大學生對擔任“村官”這一就業方式是認可的。許多大學生“村官”在本職崗位上干得有聲有色,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前不久,懷柔區進行了一次民意調查,村民對全區154名大學生“村官”全部投了滿意票。大學生“村官”們在農村找到了用武之地,在人生道路上確立了新的坐標。

為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增添新鮮血液。大學生“村官”有知識、肯動腦、求上進,他們以村黨支部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的身份投入工作,對于盡快了解農村,熟悉農村,積累基層經驗,增長工作才干,是一個十分有利的條件。經過鍛煉,從中選拔一些表現突出者充實村、鄉干部隊伍,對于調整村、鄉干部隊伍結構,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是一個有力的促進。在延慶縣,現已有6名大學生“村官”被選入村黨支部或村委會領導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