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文.新聞.人大新聞
時間:2022-03-19 03:35:00
導語:為文.新聞.人大新聞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喊痛改藥——為文之道
先用八股文第一股破題。這里說的并非身體方面的“喊痛改藥”,是如何寫文章的問題,用“喊”、“痛”、“改”、“藥”四個方面來說些為文方面的事。
一說喊。選什么樣的人和事來寫文章,古今中外有許多說法。如“人人心中所有,個個筆下所無”,“繞梁三日”,“使女人發(fā)出一聲哎呀我的媽”,“無巧不成書”,等等。歸結到一點,應該出乎“尋常”,使人“喊”一聲好。所以我把它總結為一個“喊”字。古人所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如果用在這里,也是恰當?shù)?。選擇題材、確定主題要能使人拍案而起,與你一起“呼喊”。但不能說“反常”就是好文章,也不能說“人咬狗和人狗一起咬”就是好題材。人生活在社會中,“正?!?、“規(guī)律”、“平凡”是最普遍的現(xiàn)象,但“尋?!敝杏胁弧皩こ!?。“尋”在古代是個長度單位,它是八尺,而“常”是“倍尋”,即為一丈六尺。過去把“八尺到一丈六尺”這個在平地上的長度視為“平?!?,稱之為“尋?!?。然而,尋常中有著不尋常?!皩こ!痹臼瞧椒胖拈L度,豎起來放就大不一樣了,一丈二尺就不得了了,所謂“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是也。這就是說,換個角度,把平放的豎起來,能立地生輝。從“尋常”中發(fā)現(xiàn)“不尋?!保谷恕昂艉啊笔恰昂啊钡淖钪匾x?!拔乃瓶瓷讲幌财健?,寫稿的第一個要點是,拔地而起,奇峰入云,使人不由自主地“喊”出聲來。
二說痛。有米不一定就能做成好炊。好題材、好主題,如果選不好角度,也難成好文章。寫作要講究方法。“憤怒出詩人”,“血口”可以“噴人”。一針見血,直指痛處,是寫作方法的最基本要領。鈍刀子割肉不出血,隔靴騷癢不著痛處。使文章“著痛”就是一個選準突破口的問題。寫新聞要找“由頭”,便是這個意思。“此木為柴山山出,因火生煙夕夕多”被認為是一副好對聯(lián);“棗棘為柴砍橫截豎成四束,閶門建屋移多補少正兩間”也被認為是一副好對聯(lián)。然而,這兩副對聯(lián)都不著“痛”處。尤其是“棗棘”“閶門”聯(lián),風馬牛不相及,百思不得其“痛”。寫文章和打仗一樣,必須找準突破口。選準角度之后,還得講究結構,不能“信口開河”、“胡言亂語”。流水賬、糊涂賬,是孟子所說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氨^、豬肚、鳳尾”,才能刺到“痛”處,才能如放“爆竹”般開頭,如“數(shù)家珍”而敘,如“撞鐘”一樣余音繚繞。
三說改。晉代劉琨寫過這樣的詩句:“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彼嬖V我們,千錘百煉,推敲潤色,文章才能爐火純青?!耙粴夂浅伞?、“出口成章”、“斗酒三百篇”,不是夸張的話,怕也是“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厚積而薄發(fā)”。杜甫寫過一首詩:“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蓖踉资嵌鸥Χň映啥计陂g認識的名畫家。這首詩稱贊了王宰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說王宰十日五日才畫一水一石,醞釀成熟才肯留真跡于人間。名畫家畫畫的態(tài)度,完全適用于寫文章。俗話說得好,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文章不怕千遍改。魯迅曾在許多場合告訴年輕人,寫成文章后要把可有可無的字改掉。被稱為高產(chǎn)“才子”的郭沫若,也認為文章需要反復修改。杜甫的“語不驚人誓不休”和賈島的“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就是古代詩人對文章反復修改的寫照。文章寫好后,不但自己要改,也要請別人改,改到實在沒法改才可以出手。
四說藥。民間有一種說法,“過路郎中不治病”,因為他說真方賣假藥。寫文章也是這般,如果盡是些“吃飽了不餓”、“一個人和兩個人不一樣”、“錯誤的都是不對的”一樣的超級廢話,那就是“假藥”,不能治病,反而讓人如得了瘟病一樣莫名其妙。“過路郎中”可以不負責任,下次不在這里“過路”了。這文章卻不同,“白紙黑字”往哪逃遁?語言學家趙元任為說明有些文章不能讀,編過一則《施氏食獅史》,我擇其要處編成如下順口溜:詩士施氏誓食獅,適時石市獅逝世,十時適時視獅尸,始識獅尸是石獅。這是何種藥物,能治什么“病”?充其量,也只能給相聲演員當繞口令?!吧讲辉诟?,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蔽恼虏辉陂L短,有社會功能才好,才是治病的真藥。
現(xiàn)在再回到“喊痛改藥”這句話上去。常見一些人“喊痛”,說好文太少,但“改藥”者很少。大家都應該來寫稿,寫出好文章來。只要肯勤寫勤練,也許,明天你就是一位名記者、名作家,一位幾十年才出一個的大手筆!
把真大同小異——新聞特征
新聞也是文章,有文章的共同特征,但也有個性特征,可以概括為:把真大同小異。和上一個題一樣,“把真大同小異”是一個字說一個問題,是說新聞的六個特征。
一說“把”字。把是把握導向,是指新聞的思想性或曰指導性。文章總是有感而發(fā),新聞更是如此。新聞通過對事實的報道表達一定的思想以影響受眾。新聞的思想性體現(xiàn)在對事實的選擇報道之中,而不是另外加上去的。西方新聞學常常否認思想性,實際上不然。說他們善于在透明的玻璃體中表達傾向性。把握導向,就要正確報道人和事,科學解釋社會現(xiàn)象,正面宣傳為主,包括用正確批評錯誤。
二說“真”字。新聞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歪曲事實、刪節(jié)重要事實、現(xiàn)象代替本質、局部掩蓋全局,都是違背新聞真實性原則的,特別是后三者常被忽視。
三說“大”字。新聞要大眾化,要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通俗明白,讓人喜聞樂見、入耳入腦入心。
四說“同”字。新聞是“活魚”,是“易碎品”,是“喜新厭舊”的,講究時效,越快越好,直至與事件同步。事實上,現(xiàn)在的現(xiàn)場直播、零秒新聞、實時報道,都是在“同”字上下功夫的。同步,是現(xiàn)時代新聞的重要特征。如果不講時效,時過境遷,新聞就成了舊聞,就成了歷史。當日新聞是金,昨日新聞是銀,三日新聞如糞土。
五說“小”字。一篇新聞很難把幾件事同時說清楚,更不能試圖把萬千世界都展示。新聞的開口一定要小,它可能是一個碎片,“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但并不忘記整體和森林。當然,“小處著手”是在“大處著眼”的基礎上的,是在“大局”觀下選“小點”,是很具體的而很有意義的“新近發(fā)生的事實”。
六說“異”字。似曾相識不是新聞,新才是新聞?!袄先恕?、“老例子”不是新聞,“老例子”換“新人”或“老人”換“新例子”也不是新聞。新聞是最具個性特征的,卻常被人忽視,讓一些“大路貨”稱雄。不尋常、頭一著、有特點,才能產(chǎn)生“新異”的新聞效應。
一說“金”字,就是金礦原理。人大是新聞的富礦,但不是露天礦。要寫出有人大新聞特色的報道,特別是一些深度的報道,關鍵在于深挖提煉,立意要好,要有新意,要邁開腿、動動腦,有點“傻子能夠咬住自己眼睛”的思路。這樣,才會出現(xiàn)不同凡響的人大特色報道。新聞不是物理學中的布朗運動,不是流水賬,不是錄音機,要有點與眾不同,我上世紀有一篇《人體內的海洋》這個世紀被選入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恐怕也是這個道理。
二說“木”字,就是木桶原理?!岸贪鍥Q定裝水量”的木桶原理,在人大的程序性、重大題材、法律性等報道中,是十分適用的。要做到把握方向,正面宣傳為主,唱響主旋律,不錯、不漏、有內容。新聞是為大局服務的,人大新聞要宣傳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宣傳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要宣傳好民主法制建設。
三是“水”字,就是清潔原理。細節(jié)說明問題,細節(jié)決定成敗。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人大新聞涉及的法律知識、人大程序、專門學問多,一不小心就可能出錯。稿子的差錯,甚至是一個小細節(jié)或一個錯別字,就會造成“硬”傷,有時候是致命的。這也附帶告訴我們,寫人大新聞的作者,要努力學習積累知識,即要當專門家,也要當雜家。
四是“火”字,就是熱氣球原理。英國的一道智力題告訴我們,當熱氣球因過重快要墜毀時,不是考慮應該把農(nóng)學家、醫(yī)學家還是原子能科學家哪個推下去,而是很簡單——推最胖的。這個腦筋急轉彎式的問題吿訴我們,要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我們說搜集新聞素材要簡單問題復雜化,而寫作新聞時則需要把復雜問題簡單化。特別是批評性的新聞稿,不要先去想典型性、嚴重性、復雜性、生動性等等方面,首先要看稿子提出建設性意見沒有,有沒有積極的辦法。在這里,我們甚至可以攻其一點不及其余——有建設性意見和積極的辦法才寫批評性新聞,否則不寫。
五是“土”字,就是大地原理。這是最后一點,也是最主要的一點。我們常說,大地是母親,是生命之源。新聞的根也要扎土中,扎在大地上,這是出發(fā)點也是歸宿。新聞是反映社會的,要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大局服務,為人民服務。
會法監(jiān)公及其他——人大新聞內容、特點和差錯
一說人大新聞主要內容。標題上有“會法監(jiān)公”四個字,大致已經(jīng)包括了,這就是會議、法律、監(jiān)督和其他公開性內容。具體可以有十多種,包括:大會、常委會會議、委員長(主任)會議、記者招待會和新聞會、立法宣傳、執(zhí)法檢查等法律監(jiān)督、各級地方人大工作、代表、任免、工作監(jiān)督、友好往來、專門委員會工作、其他等等。
二說人大新聞的特點。這至少有政治性強、準確性要求高、發(fā)展性新聞多、公開性程度高、會議新聞多、程序性新聞多、時效要求高等一些方面。
三說差錯易發(fā)環(huán)節(jié)。主要是指導思想、人大知識、法律規(guī)定、常識、分寸、事實、數(shù)字、語句、字、標點、背景、引用、定稿等方面。
四是人大新聞中消息通訊存在的問題。消息主要是七失誤:大而全、無針對性、無細節(jié)和人、寫舊聞、假、語言不通俗、差錯。通訊主要五問題:選題不新鮮、手法陳舊、人為長化、作者議論太多、不合法、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