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基層組織建設出現新問題的原因剖析與思考

時間:2022-08-29 11:40:00

導語:縣基層組織建設出現新問題的原因剖析與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基層組織建設出現新問題的原因剖析與思考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實現黨的領導,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的重要保證。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農村黨支部建設直接關系到黨在農村能否實現全面領導,關系到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能否得到全面貫徹落實。從總體上看,**縣各級黨委以農村基層黨組織“五個好”的目標要求,建設好村級黨支部,充分發揮了村級黨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為新時期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全面貫徹與落實提供有力保證,較好地解決了農業、農村、農民的問題,為農村的穩定與發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但是,隨著農村改革的進一步深入,農村生產關系發生了急劇轉變,不少農村黨支部一時無法適應,在不同程度上出現軟弱渙散、束手無策等現象。這些問題解決不好,黨支部在農村的領導核心作用就將喪失,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就無法得到貫徹落實,農村的改革就無法繼續深入,農村的穩定與發展也得不到保證。本文擬就**農村黨支部建設出現新問題原因及對策作些探析,僅供參考。

一、**縣農村黨支部建設出現新問題的原因剖析

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縣村級黨支部出現軟弱渙散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地理、自然、歷史、文化等客現因素制約造成的,也有體制、機制、管理上存在弊端造成的;既有黨員、干部自身思想認識偏差或思想作風的原因,也有改革開放帶來的群眾思想認識偏差的原因。就目前的狀況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農村支部成員素質差,沒有創新意識,缺乏戰斗力。

1、支部書記素質差,不能“帶好頭”。**縣142個農村黨支部中,支部書記文化程度達到高中以上的僅有52人(其中鄉鎮下派掛職的干部占19人),占支書總數的37.2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90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76人,小學文化程度14人),占62.77%。支部書記文化水平低,不可能成為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大部分村支書知識結構不適應形勢的要求,對黨的農村政策一知半解或是不理解,不具備適應農村改革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質,工作勢必應付了事,缺乏創新與改革精神,無法成為農村改革開放的“領路人”。

2、農村黨支部成員素質低,不能“團結協作”。**縣有農村黨支部委員543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僅有120名,占支部委員總數的22%。農村黨支部委員文化水平低,思想保守,工作態度消極被動,工作中注重個人利益,缺乏奉獻精神;成員間民主討論解決問題意識差,缺乏團結協作精神。

3、農村黨員隊伍沒有朝氣,缺乏“戰斗力”。山區農村黨員隊伍“老年化、低文化”現象嚴重。**縣現有農村黨員3046人,從年齡結構看農村黨員中56歲以上的1185人,占35.62%,35歲以下的僅有629人,僅占20.3%,越是后進的黨支部,黨員年齡老化嚴重,青黃不接的問題就越突出,有的村支部50歲以上的黨員高達9O%,而35歲以下的黨員卻一個也沒有。從文化結構看,農村黨員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僅291人,占總數的9.5%,初中文化程度1037人,占34%,小學文化程度及文盲1682人,占56.4%。隊伍中“老年化、低文化”現象造成相當一部分黨員生產技能差,家庭經濟收入偏低,許多黨員家庭本身是貧困戶,缺乏帶頭致富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本領,號召力還不如一些有經濟實力的群眾。

**縣農村黨支部的干部與黨員的文化程度偏低,人才缺乏,黨支部喪失應有的戰斗力,嚴重影響了黨支部作用的發揮,這是農村黨支部軟弱渙散的根本原因。

(二)農村干部、黨員與群眾的思想認識和價值取向發生偏差,黨組織純潔受染,村支部凝聚力減弱。

1、黨支部成員思想認識有偏差,發展黨員工作缺乏主動性。有的村黨支部負責人私心雜念嚴重,嫉賢妒能,怕發展青年黨員會取而代之,搶自已的“位子”,對入黨積極分子總是“橫挑鼻子豎挑眼”;有的支部黨內生活不正常,宗族、姓氏和村落的觀念重,大自然村排擠小自然村、大姓排擠小姓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受封建思想和世俗偏見影響,重男輕女、排資論輩,致使婦女、青年入黨難;有的片面理解入黨自愿原則,對發展黨員工作采取“坐等上門”的消極辦法,對申請入黨的同志主動關心培養不夠,讓其“自然成熟”,挫傷了青年人入黨的積極性,除有的黨支部負責人思想渙散,對嚴格發展黨員工作的程序和質量不重視,怕麻煩,認為支部大會研究通過就行了,具體手續、考核過程沒能嚴格把關,以致青年人認為“入黨太容易了”、“不值錢”;有的黨員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眾,甚至違法亂紀,嚴重損害了黨在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

2、農村青年人生價值取向偏差,發展黨員出現“找對象”難。計入黨積極分子數量少,發展黨員找對象難的原因是許多山區青年已不安于在家種田,有文化、有頭腦、有經商做生意頭腦的紛紛走出家門,出外務工經商,同村里斷線脫節,黨組織無法對他們施以行之有效的教育、培養、考察,因此,受市場經濟負面影響極大;同時,由于山區許多農村黨支部放松思想政治工作,大部分農村青年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變化,政治熱情降低,認為“有錢就有一切”、“入黨無用”、“入黨吃虧”、“入黨不自由”、“入黨不入黨無所謂”。

3、村干待遇低,工作積極性差。村黨支部主要干部最多只拿上百元的補助,一般成員無補助,村財收入低,拿不出錢來給村干補貼,干部工作積極性調動不起來;黨支部制度只掛在墻上,得不到落實;搞突擊活動過多,日常工作抓不扎實;市場經濟反差大,許多干部和黨員存在腐敗現象,沒有得到及時查處,組織內部有疏通,干部、黨員進得來,出不去。

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下,農村形成利益多元化和價值觀念多元化的復雜環境,不僅有許多群眾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水準大幅度下降,也有許多干部、黨員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水準同樣大幅度下降,這種現象既嚴重影響了黨員隊伍建設的純潔性,也是一些農村黨支部癱瘓的原因。

(三)農村集體經濟實力薄弱,農民生活水平增幅緩慢,村級黨支部吸引力削弱。

1、農村資源優勢得不到發揮,集體經濟實力薄弱。**縣142個行政村中,村集體經濟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不及10%,90%以上的行政村集體收入只在5千元以下,有的村甚至一分錢的收入都沒有。村財收入低,與**縣地理條件惡劣,轄區內海拔落差大、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差等密切相關。但是**縣也同樣存在旅游資源豐富,轄區內適合于發展茶葉和林業,高海拔地帶適合栽培花菇,低海拔地帶適合栽種果樹等優越條件。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的茶葉已打出“紫云毛針”、“紫云大紅袍”、“紫云高山霧茶”和“官思茶”等著名品牌;花菇質地優良、味道鮮美,走銷日本、香港、廣州、上海等國內外市場。然而目前還沒有村支部把這些項目作為發展集體經濟的支柱產業來開發,也沒有很好地發動群眾開發生產,農民的生產完全屬于自發的。集體要辦公益事業只知道向上級“要”,卻沒有“自我發展,自我創業”的意識。

2、農村市場導向機制薄弱,市場經營機制不合理,農民收入無法得到有效提高。2001年,**縣人均年收入262O元,但若僅計算在家務農人口的年均收入不及1500元,2O00年**縣出口茶葉達1O200擔,占全省同類出口產品的三分之一。按理說,有這么大出口量,市場銷售樂觀,茶農的收益亦可觀,但是,**縣市場上的“茶青”每斤價格僅0.3至0.5元,不及采摘茶葉的工資。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花菇銷售市場上,**縣的花菇,98年就走銷日本,并被日本客商稱為全中國質量最好,然而,迄今為止,**的花菇卻始終是由小商販零星收購后,再售往政和、屏南等地,菇價僅1至4元,菇農獲利極小。這種現象,一方面說明**農業還沒有形成主導產業,農產品市場占有量小,對客商尚無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說明市場導向機制不健全,農產品經營機制不合理,導致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無法向合理方向發展;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農村黨支部尚未具備完善經營體制的領導能力。

鄧小平在南巡講話中明確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評價黨的各項工作的標準。當前,農村黨支部存在集體經濟實力薄弱,農業產業結構得不到合理調整,農民增產不增收現象,農民生活水平始終得不到實質性提高,完全可以說這是村黨支部建設不適應農村改革需要的突出表現。

二、解決**農村黨支部建設出現新問題的方法與對策

(一)堅持德才兼備的選人原則,建設好干部隊伍,解決核心問題,保持黨的先進性。

同志說:“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是決定的因素”。黨領導的事業要取得勝利,不但必須有正確的政治路線,而且必須有一支能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政治和路線的高素質干部隊伍。領導、組織農村經濟建設與各項工作和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責任落在村黨支部的肩上,支部的領導核心作用,就是通過支部成員的思想作風、組織能力、創新意識直接表現出來,因此,要解決農村黨支部建設出現的軟弱渙散問題,首先應選好村支部書記,建設好支部班子,解決好核心問題。

1、堅持標準,解放思想,選好干部。鄧小平同志說:“精簡機構是一場革命,選賢任能也是一場革命”。鄧小平之所以把選賢任能作為一場革命來看待是因為要培養選拔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干部這項工作,對于以往黨的干部標準、干部人事制度以及思想觀念等都是一場根本性的變革。農村黨支部選拔干部必須既堅持標準,又不拘一格。①堅持標準就是在選拔將軍,要嚴格按照中央規定的:“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公正廉潔,年富力強,能帶領群眾致富”標準進行。這四條標準既有政治、作風上的要求,又有能力、水平上要求,是一個整體。其中最突出的一條是能帶領群眾致富,沒有了這一條,不能算是合格的村干部。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的選拔任用,一定要堅持四條標準,否則將失去核心,起不了應有的帶頭作用。②引進競爭機制,拓寬選人渠道。要破除從個人或本位角度看問題的思維模式,樹立事業興衰關鍵在“人”觀念,不拘一格選拔人才;要破除輕視知識、輕視人才偏見,樹立起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觀念;要破除論資排輩、求全責備陋習,樹立正確看待干部的能力和資歷,用人要看主流、看本質、看發展的觀念;要破除干部能上不能下,遷就照顧等陋習,樹立干部能上能下,注重實踐,競爭擇優機制觀念;破除封閉式、神秘化的選拔干部的陳規,樹立民主、公開、公平、公正的科學選拔人才觀念。當前村支部實行“兩推一選對選拔村支書的措施,就是一種拓寬選人用人渠道的償試。除此,還可以實行“村干見習期制”,對見習期間不合格的村黨支部成員予以及時調整,而對見習期合格的、能勝任的予以任命,并不斷幫助他們提高水平,在實踐中幫帶,在實踐中考察,做到選用村干部“渠道廣泛,群眾滿意”。

2、強化教育,激勵熱情,造就好干部。①村干部隊伍建設,選人是基礎,育人是保證。首先要加強在職村干的教育培養。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深化農村改革的新形勢下,農村工作不斷面臨新情況、新問題。我們必須下大力,加強村干部培訓與教育,特別要加強村支部書記的培訓教育,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知識水平,防止思想認識偏差。其次加強村級后備干部的培養教育工作。可以從現有黨員中確定年紀輕、思想境界高、有發展經濟能力的進行重點培養,也可以從有培養前途的村民(特別是回鄉大中專生、退伍軍人)中挑選尖子,逐步培養其進入村干隊伍,在實踐中加強鍛煉,并在政治上、理論上加強教育,使其迅速成長,解決好村干隊伍青黃不接的問題。②建立激勵機制,提高村干待遇,激發熱情。首先在政治上加以關心。凡是工作成績突出的,符合條件的村干,應想辦法及時錄用為國家公務員,對他們在工作中碰到的困難,要及時給予幫助,想辦法解決。其次生活上予以關心。要落實好村干部的報酬,積極推行養老保險、安全保險制度。可以采取村干部以勞動技術入股、村集體以資金入股的股份制形式,開辦個人與集體聯營企業,一方面解決好村集體經濟實力薄弱問題,另一方面解決好干部工資低、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問題。通過對村干部的政治、工作、生活的關心,讓他們感到政治上有奔頭,生活上有保障,工作上有勁頭。

3、落實好規章制度,完成好日常工作,督促干部成長。新時期搞好農村的支部建設,關鍵是要立足經常性工作,常抓不懈,堅持做到制定切實可行的長期規劃,又抓緊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長期規劃可以使農村黨支部明確前進的目標與要求,使黨支部工作不因人、因事而異,例如圍繞“五個好”目標,制定各支部任期工作目標。然后圍繞長遠目標,各階段提出明確的、具體的階段性任務,解決好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這是實現和完成長期規劃具體步驟,也是促進和保證長期規劃實施的有效工作措施。這樣把長期規劃與解決好當前突出問題結合起來,把持之以恒同集中一段時間與力量結合起來,使支部工作逐步走上經常化、制度化的軌道,支部建設就一定能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就一定能走出一條依靠改革和制度建設,加強和改進工作的新路子。

(二)加強教育管理工作,建設好黨員隊伍,解決基礎問題,提高戰斗力。

黨的基層組織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主要通過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來實現。因此,經常不斷地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和監督,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黨員隊伍,是農村黨支部建設的主要任務。針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向黨員隊伍建設提出的新問題和新要求,有目的地加強和改進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是建設好村級黨支部的基礎工作。

1、加強黨性教育,培養新時期合格的共產黨員。合格的共產黨員是黨的力量根源,是黨的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最基本條件。加強黨員的思想教育,不斷用科學理論和先進思想武裝黨員,增強無產階級的黨性原則,是保持黨員先進性,建設一支合格的黨員隊伍的有力保證。①加強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堅持不懈地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對廣大黨員進行教育,增強黨員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自覺性,就能夠使每一個黨員在政治上清醒堅定,思想上開拓進取,行動上吃苦耐勞,努力成為現代化建設帶頭人。②加強黨員的理想宗旨教育。必須讓廣大黨員通過黨史、黨章的學習,樹立堅定不移的共產主義理想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使他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永保先進分子的本色。③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和科學文化知識、法律知識教育。農村共產黨員要掌握一定的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和能力。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努力掌握一定的科學技術、理論文化、法律知識,在各自崗位上發揮骨干和帶頭作用,才能在農村改革中發輝先鋒模范作用。

2、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加強黨員隊伍管理。思想教育與嚴格管理都是提高黨員素質的有效途徑,兩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建設高素質黨員隊伍的工作中,必須堅持“在改進管理中加強教育,在加強教育中搞好管理的原則。①建立健全激勵和獎懲機制,加強黨員的日常管理。當前農村黨支部實行一些融黨員教育、管理、監督為一體的有效方式,如民主評議黨員、黨員目標管理、黨員責任制管理、黨員活動日、創先爭優、嚴格執紀等等,既有創新的,也有傳統的,實踐證明均行之有效,農村黨支部就該因地制宜的抓緊抓好。當然,不完善之處是難免,要建立起一套主體式、多層面的管理黨員的有效機制,還需繼續努力和提高,需不斷地探索和總結。②要靈活機動、形式多樣地加強對流動黨員管理。農村流動黨員均屬短期外出務工經商的,可以采取回歸管理、跟蹤管理、雙向結合管理等形式,通過發放流動黨員活動證,作為落實流動黨員異地活動登記和參加黨組織的證據,使黨員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參加黨的組織活動,接受黨組織教育和監督。③健全發展黨員、淘汰黨員的機制,把好入口關,疏通出口關,形成黨員有進有出,自然流動,黨員肌體充滿活力。首先,貫徹好發展黨員工作“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正確處理好“三大”關系,即處理好質量與數量的關系,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嚴格執行黨章規定的黨員標準,既要防止關門主義的傾向,又要防止降低標準突出發展的做法;處理好重點與一般的關系,為使黨員隊伍的結構、年齡、文化分布狀況能適應四化建設需要,必須注重吸收農村有知識的優秀青年,加強在生產第一線發展黨員工作;處理好組織發展與培養教育關系,把著力點放在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與教育上、對新黨員的繼續教育與考察上,嚴格履行入黨手續,堅持個別吸收的原則。其次,妥善處置不合格黨員,是疏通正常出口,貫徹從嚴治黨方針的重要舉措之一。對那些不合格的黨員,應采取“堅持標準,立足教育,區別對待,綜合治理”的方針,始終做到既能堅持黨員的先進性,又能劃清政策年限,建立起正常有序的“出口機制”,防止問題成堆才動大手術的突擊式解決方法。黨員隊伍只有按照新陣代謝的規律,形成良好循環的淘汰補充機制,才富有朝氣。

(三)圍繞黨的基本路線,壯大集體經濟,解決根本問題,增強吸引力。

鄧小平曾指出:“看一個經濟部門的黨委善不善于領導、領導好不好,應該主要看這個經濟部門實行了先進的管理方法沒有,技術革新進行得怎么樣,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多少,利潤增長了多少,勞動者的個人收入和集體福利增加了多少,各條戰線的各級黨委的領導,也都要用類似這樣的標準來衡量”。農村黨支部工作衡量標準是什么?應該是農村經濟發展速度,包括村集體經濟收入情況和村民人均收入增長幅度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狀況。因此,村級黨支部應該認識到發展農村經濟是中心任務,是硬道理;必須把“尋找適合的發展路子,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首要實事來抓,作為支部建設的根本性問題解決好。一是尋找發展路子,壯大集體經濟。農村黨支部要想因地制宜,找準發展路子,主要走適合農業產業化路子,應采取正確辦法,深入調查研究,做艱苦細致的工作,“一聲喊、歸大堆”不行,只搞“一般化”的號召,而不研究具體的辦法更不行。二是樹立起宗旨意識,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與維護村民的利益結合起來,不斷形成“集體發展是起點,村民發展是目標,集體收益是起始,群眾收益是歸宿”的發展意識,把壯大集體經濟作為帶動村民發展的一種方法和措施付之行動。三是立足農業,拓展渠道。深入開展市場經濟規律的研究,充分挖掘農業產業化建設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應以建立好市場導向為機制,尋找既適合于當地發展、又適合于市場流通的農業產業,引導農民開發好,最終達到增產又增收的目的,真正實現農民純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平有效提高的目標。農村經濟發展壯大了,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好了,農產品增值了,農民增收了,黨支部也就有了吸引力了。

總書記指出:我們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先進生產力的發展需要,始終代表最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縣農村黨支部建設能否全面貫徹落實江總書記“三個代表”的黨建精神,關鍵要立足實際,解放思想,解決好改革開放中出現的新問題,必須以創建一支高素質的農村干部隊伍和黨員隊伍為基礎,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為動力,以實現集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為目標,從嚴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