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和諧校園建設論文

時間:2022-08-31 11:25:00

導語: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和諧校園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和諧校園建設論文

[摘要]我國的高職教育正從跨越式發展階段逐漸進入規模控制階段,高職教育的進一步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指導。對于高職院校來說,以科學發展觀引領學校的改革和發展,應該落實到構建和諧大學校園的實踐中。本文分析了高職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意義、基本特征和主要途徑,并提出了完善高職和諧校園建設長效機制的若干措施。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高職和諧校園

我國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經過近幾年的大發展、大調整、大建設,無論在辦學規模、辦學條件,還是在辦學水平、辦學質量上,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隨著教育環境的變化,高職教育正從跨越式發展階段逐漸進入規模控制階段,高職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正面臨著競爭激烈、資源短缺、質量意識不強、大強度融資風險等一系列深層次的困難和問題,解決這些問題要靠發展。[1]發展是硬道理,是解決高職教育領域各種矛盾和問題的關鍵。高職院校要以科學發展觀引領學校的各項工作,正確處理和協調好高職教育發展中的各種關系,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和諧大學校園,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一、高職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基本特征

科學發展觀是以人為本的、全面的、協調的、可持續的發展觀。對于高職院校來說,以科學發展觀引領學校的改革和發展,應該落實到構建和諧大學校園的實踐中。推進高職和諧校園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促進學校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和諧發展的重要前提,是培養高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可靠保障,是實現校園安定有序的現實需要。和諧能夠凝聚人心,和諧可以團結力量,和諧促進事業發展,高職院校與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緊密關聯,其內部各子系統間環環相扣、彼此影響,只有各方面互相協調,才能實現高職院校的和諧發展。根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涵要求,結合高職院校的特點和發展趨勢,高職和諧校園建設應具有以下六方面的基本特征:

1.高職和諧校園應是改革創新、科學發展的校園.改革創新、科學發展是高職和諧校園建設的中心內容。學校的工作千頭萬緒,但是改革創新、科學發展是學校的中心,也是高職和諧校園建設的中心。實踐證明,當前高職院校面臨的所有困難和問題,只能在改革創新、科學發展中得到解決。改革是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不斷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地促進發展。創新是發展進步的源泉,只有通過不斷創新,才能拓展發展思路,為學校發展尋求新的方向和契機。因此,要構建高職和諧校園,必須以改革求發展,以創新促發展,走內涵發展為主的道路,盡快把工作重心轉移到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上來,實現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用科學發展觀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促進學校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2.高職和諧校園應是以人為本、充滿活力的校園。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人,構建和諧大學校園,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要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充分激發廣大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營造創新競爭、積極向上的氛圍。以人為本體現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就是要尊重人才,關心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提升人才水平,發揮人才作用;以人為本落實在學生管理上,就是要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關心學生的思想、心理、學習、生活和身體成長的情況,為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服務,為學生的成才就業服務。要把廣大師生員工的利益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真正做到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切實為師生員工辦實事、辦好事。校園活力是學校發展的基礎和條件,充滿活力是構建高職和諧校園的重要體現。校園活力主要來自學校成員、管理機構和制度的有效作用。目前,各高職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影響和束縛活力的體制和政策設定,這既抑制了師生的積極性,也影響了學校的創造活力。因此,在構建高職和諧校園的過程中,要堅決破除各種障礙,實行以人為本的管理體制。在辦學過程中,要全心全意依靠廣大師生員工,不斷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求,大力營造有利于創新的體制、機制和環境,使校園充滿活力。

3.高職和諧校園應是公平公正、和而不同的校園。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體現公平公正的社會,是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的社會。和諧的核心是公平公正,沒有利益的均衡就不可能有和諧的社會。一個公平公正的校園意味著在良性機制下機會的平等,競爭的公平,要營造一種公平、公正、合理、有效的寬松環境和機制,要形成一種正氣,一種干事業的氛圍。在校園內,不論是什么人,都可以通過公平競爭獲得自身的利益,實現學校與個人的共同發展。和而不同是社會事物和社會關系發展的一條重要規律,也是人們處事行事應該遵循的準則,和而不同的實質就是倡導不同事物之間的和諧。一方面,和諧不是指完全同一,而是指事物多樣性的有機統一;另一方面,和諧還是一種合理的差異性,和諧的統一不是整齊劃一,而是尊重差異,承認合理而有序的差異。構建高職和諧校園不是無矛盾、無差異,重要的是要有化解矛盾、解決差距的機制,用“和”的方法來解決發展中的矛盾和差距。當前,特別要處理好深化改革與促進公平公正之間的關系,妥善協調好學校內部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在不可能存在無差別的和諧校園里,應當把這種差異控制在合理的、群眾可以接受的范圍內,尤其要消除產生分配不公的不合理因素,為人們提供公平的機制、公平的規則、公平的環境和公平發展的機會。

4.高職和諧校園應是依法治校、民主決策的校園。依法治校的本質是學校管理者要樹立法治觀念,在法制的框架內開展學校的綜合管理、教育教學、服務保障和其他一切活動。要大力加強各項管理制度的建設,為依法治校提供依據。同時要注意加強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識,使廣大師生員工知法用法。依法治校還必須與民主辦學相結合。民主決策是各項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證,學校的一切決策都要經過民主化、科學化的程序。要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活潑、公開透明的民主氛圍,通過設立校長信箱、校領導接待日制度、聯系點制度、學生信息員制度等建立民意充分表達的渠道,鼓勵師生員工暢所欲言,積極參與學校的決策。學校領導要高度重視師生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并把這些意見和建議作為決策和部署工作的重要依據,使學校的各項決策最大限度地符合師生員工的根本利益。

5.高職和諧校園應是人際和諧、團結奮進的校園。建立和發展誠信、友愛、高尚、和諧的人際關系,形成相互尊重、彼此關心、團結奮進的校園文化是高職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內容。當前,各高職院校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不團結鬧矛盾、各自為政、各行其是、人際關系不融洽等現象,這嚴重影響了和諧校園的建設。因此,在高職和諧校園建設的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力弘揚優良傳統和校訓精神,培育良好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學校可通過教學科研、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活動,構筑互相尊重、平等友愛、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教學相長、關系融洽的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學校成員不僅要享受和諧的工作環境,同時更要投身到這個環境的建設之中。學校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與人為善,各級領導要善于體察下情,為廣大師生員工排憂解難,而廣大教職員工,對領導也要有一定的寬容度。有容乃大,和諧致遠,構建高職和諧校園就是要形成一個人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廣大師生員工健康向上的良好環境。

6.高職和諧校園應是環境和諧、安定有序的校園。環境和諧、安定有序是高職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載體。環境和諧包括校園文化環境和校園自然人文環境兩個方面。整潔美麗的校園,典雅的標志性建筑,都是無聲的育人載體,對于陶冶師生情操、啟迪人們智慧有著潛移默化、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各高職院校都非常重視校園環境的建設,但還存在許多不足,如校園文化的普及性不夠、品位不高,高雅的、高層次的校園文化活動還比較少;校園自然人文環境建設投入不足,文化氛圍不濃等。安定有序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學校組織機制健全,管理體制完善,校園秩序良好,師生安居樂業,學校穩定團結;二是學校的各種利益能妥善協調,廣大師生員工都能夠心平氣和地干事業、求發展,每個人都能夠獲得人身和財產的安全與保障。因此,在構建高職和諧校園的過程中,學校要進一步加強校園規劃和建設,不斷完善校園文化設施,優化工作學習環境,要使校園的山、水、園、林、路等達到使用功能、審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諧統一;同時要加強校園綜合治理,積極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努力為廣大師生員工提供一個優雅文明、安定有序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二、高職和諧校園建設的主要途徑

1.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求和諧。科學發展觀是我黨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和指導方針。科學發展觀所強調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高職和諧校園建設必須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發展求和諧。加快事業發展是構建和諧大學校園的基礎,在高職和諧校園建設的過程中,必須一切著眼于發展,堅持用發展的目標凝聚人心,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問題,用發展的成果鼓舞士氣,實現學校發展與社會需求的和諧;眼前發展與長遠發展的和諧;發展速度與基礎條件的和諧;學校歷史、現在與未來的和諧;學校發展的總體目標與學科、專業的和諧;規模、質量、結構、效益的和諧;人的發展與學校發展的和諧;校園基本建設與師生需求的和諧。

2.大力加強教學工作,以改革促和諧。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質量是高職院校的生命線。構建高職和諧校園必須大力加強教學工作,不斷深化教學改革,以改革促和諧。改革是高職和諧校園建設的不竭動力,要以全國職教會議精神為指導,進一步推進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同時,要強化教學管理,確保正常的教學秩序。首先,要加強教學管理制度建設,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完備的規章制度。并在此基礎上,認真執行各項教學管理制度,對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教學考試、教學檔案等各個教學環節,都要按照規章制度進行嚴格管理、科學管理。要從教學管理的每一個環節人手,規范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和諧;“教”與“學”的和諧;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和諧;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素質提高的和諧。

3.樹立正確的榮辱觀,知榮明恥,以公平謀和諧。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內容豐富、內涵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道德規范的本質要求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鮮明導向,為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思想道德規范樹立了新標桿。[2]高職和諧校園建設必須樹立正確的榮辱觀,知榮明恥,以公平謀和諧。和諧的校園包括和諧的校園文化、和諧的師資隊伍、和諧的干部隊伍、和諧的學生群體、和諧的人際關系與和諧的學術氛圍等。公平是和諧的前提。構建高職和諧校園要以公平、公正、公開、公信為基本特點,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理順師生員工的思想情緒,實現學校各級領導與教職員工的和諧;行政管理人員與教學科研人員的和諧;高層次人才與普通人才的和諧;“引進人才”與原有人才的和諧;教師與教師的和諧;教師與學生的和諧;學生與學生的和諧,形成全體師生員工各盡所能、各展所長、各得其所、和諧相處、團結奮進的局面。

4.科學定位、合理規劃,以穩定保和諧。“穩定壓倒一切”,穩定是大局,是高職和諧校園建設的重要保證。各高職院校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著力解決學校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科學定位,合理規劃學校辦學規模,開拓思路,切實提高化解大強度融資風險的能力,實現學校與政府之間行政管理關系的和諧;學校與學校、學校與社會力量之間聯合辦學關系的和諧;學校與企業之間產學合作關系的和諧;金融機構與學生之間助學貸款關系的和諧;學校與科研成果使用單位之間技術合同關系的和諧,維護學校穩定,保持安定團結,以穩定保和諧。

5.以人為本創造和諧。以人為本是構建大學和諧校園的關鍵。高職院校是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集中的地方,他們觀念新穎、思想活躍、富有創新精神;同時他們又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民主意識。因此,在高職院校落實以人為本,必須首先考慮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的基本特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真正做到尊重人、關心人、理解人、愛護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激發師生員工才能和潛力的充分發揮,以人為本創造和諧。

三、完善高職和諧校園建設的長效機制

1.要加強領導班子建設,不斷提高領導和管理水平。學校各級領導班子是構建高職和諧校園的第一要素。要堅持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以學校黨委為核心,充分發揮各基層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進一步理順各部門、各單位之間的關系,明確職責和任務,形成相互理解與信任,支持與配合的工作格局。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樹立“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的執政意識,努力加強個人修養,識大體、顧大局,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一切以工作和事業為重,不斷提高按照高職教育規律辦學和治校的自覺性、主動性、前瞻性,不斷提高領導和管理水平。領導的親和力在高職和諧校園建設中起著示范和凝聚的作用。

2.要進行制度創新,建立科學的管理體制和高效的管理機構,提高管理效率。制度,是約束組織和個人的行為規范。要構建高職和諧校園的長效機制,必須創新規章制度,實現學校管理與運行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為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支撐。同時,要本著精簡機構,節約人力,提高辦事效率的原則,調整校內業務機構和黨政管理機構設置,克服機構臃腫、效率不高的現象,逐步改變目前存在的各類人員結構不合理的狀況,充分調動各類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學校的機構設置和人員結構更好地適應學校事業發展的需要。

3.要建立疏通社情和民意充分表達的常設渠道,使師生員工的意見和建議能夠及時順暢地傳遞到決策層,并且能夠迅速得到妥善處理。要完善密切干群關系、師生關系的溝通機制,學校各級干部都要把尊重教師、培養人才,凝聚人心、協調利益,化解矛盾、排憂解難作為自己的首要職責,與師生員工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重實際、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營造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人際環境,創設科學民主、積極向上的學術氣氛,形成人心思進、共促發展的校園氛圍。公務員之家:

4.要建立公開、公平的校務運行機制,強化民主監督和民主管理程序,進一步加大校務公開的推進力度。要充分發揮教代會的主渠道作用,學校的發展規劃、財務收支、福利待遇等學校發展建設中的重大事項,都要經過教代會討論通過。要將校務公開的重點鎖定在權力運作的公開上,對晉升晉級、人事調動、招聘人員、財務管理、內部津貼發放、后勤服務收費、工程項目招標采購、招生就業等涉及權力運行的事情,全部實行公開,接受群眾監督。

5.要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等群眾組織和派的作用。學校和群眾組織、派之間是互補、互動的關系,群眾組織和派成員既是學校建設和發展的主力軍,又是學校聯系廣大師生員工的橋梁和紐帶,在構建高職和諧校園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強黨對群眾組織和派的領導,積極支持群眾組織和派的工作,主動為群眾組織和派的工作提供一切有利條件;另一方面,群眾組織和派也應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增強自主意識和參與意識,積極為學校的發展建言獻策,共同建設高職和諧校園。

[參考文獻]

[1]何仁龍等.寫在上海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制訂之際[J]教育發展研究,2006,(1).

[2]王主堂.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和諧社會必然選擇[N]人民日報,2006-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