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治理規劃在鄉村振興的作用

時間:2022-09-29 10:04:17

導語:小流域治理規劃在鄉村振興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流域治理規劃在鄉村振興的作用

[摘要]實施清潔型小流域治理規劃是小流域綜合治理的發展和完善,是對國家“十四五”規劃和實現2035年遠景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措施。商州區小流域治理工作經過“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一、二期從2007年開始2017年結束長達十余年的治理后,已基本覆蓋商州區需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積。結合商州區流域治理措施及成效,提出未來的小流域綜合治理中,我們應對現有治理成果進行保護和利用,在流域內完善必要的配套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發揮清潔型小流域治理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獨有的優勢,對流域內面源污染控制、水系整治和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進行全面規劃提升。

[關鍵詞]清潔型小流域;規劃;鄉村振興;使命

1基本情況

商州區地處秦嶺東段南麓、位于陜西省東南部,總面積2672km2,境內群山起伏、溝壑縱橫,屬八山半水分半田的陜南土石山區。商州區屬于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為季風性半濕潤山地氣候,冬春干旱,夏秋多雨,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3.5℃,日照時數1900h~2100h,日照率為42%~49%。多年平均降雨量達到758mm,無霜期209天。商州區在2007年實施“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以前水土流失面積為1538.29km2。

2水保治理現狀及清潔型小流域實施的必然性

2.1小流域治理工作面臨的形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及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規劃目標。我國已進入新發展階段,推進“雙碳”工作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是順應技術進步趨勢、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動擔當大國責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迫切需要。中央強調減排不是減生產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要堅持統籌發謀劃,在降碳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糧食安全,確保群眾正常生活。要把“雙碳”工作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加快制定出臺相關規劃、實施方案和保障措施,組織實施好“碳達峰十大行動,加強政策銜接。”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實現碳中和愿景,全面綠色轉型與結構性變革是核心,降低二氧化碳及溫室氣體排放是根本,碳匯和負排放措施是補充。從供應端看,我們要繼續推動三個方面的結構性變革,推進相關優先行動。一是產業結構方面,核心是推進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具體來說,要提質增效、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特別是要推進高載能行業的綠色低碳改造和結構升級。發展碳減排導向的循環經濟,創新碳排放的資源化利用。二是能源結構是所有轉型當中的核心問題,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三是構建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格局。

2.2商州區水保治理的現狀分析及實施清潔型小流域治理的必然性

改革開放以來,商州區小流域治理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到上世紀末,面對歷史問題導致森林覆蓋度從1956年的59.2%(327.3萬畝)銳減到1977年的46.7%(184.4萬畝)水土流失嚴重的局面,針對性地實施飛播造林、荒坡植樹造林、封山育林、封溝打卡、興修農田等措施,以末端治理為主逐步過渡到過程控制,同時在制度上、政策上進行探索;第二階段是1997年~2006年,小流域治理對水土流失的起因及過程進行綜合治理控制,由于資金投入的限制,進行重點流域重點項目的實施:水保國債小流域治理、林業的飛播造林、農業綜合開發等項目的坡面林草及工程措施、溝道防護工程措施綜合布設,同時水保執法力度和政策宣傳得到進一步強化,查處一批違反《水保法》事件,使小流域治理成果得到了有力保護;第三階段是2007年~2018年大規模治理階段,其標志是國家十一五、十二五規劃開始推動退耕還林等大規模生態工程建設。其中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庫區及上游水土保持治理工程、陜南移民搬遷工程、土地整治項目、退耕還林工程、坡耕地綜合治理項目、天然林保護工程及國家實施脫貧攻堅配套措施等一大批政策措施、項目的實施完成,商州區小流域治理面積覆蓋度已達到90%以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轉變和各部門的執法力度和政策宣傳的完善和加強,人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目前已很微小,小流域治理成果保存率達70%以上,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水土保持體系和山綠、水清、環境美麗的綜合效應,已基本實現“一江清水供津京”戰略目標。前期的小流域治理目標已實現,現階段的小流域治理要響應國家發展農村經濟振興產業又要堅持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綠色低碳發展,在經濟發展中促進綠色轉型、在綠色轉型中實現更大發展。在降碳的同時確保能源安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和糧食安全,確保群眾正常生活。商州區是一個農業大區,農業人口占總人口85%、農業用地(農耕地、林業用地)占總土地面積90%,農業在全區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實施清潔型小流域治理可以覆蓋到全區所有的農業用地,治理措施可以依據各項目區內的土地利用現狀和群眾的產業發展意愿宜時宜地進行靈活配置并自我升級迭代,使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走向雙贏,實現國家振興農村產業經濟和低碳無污染的雙向可持續綠色發展的目標。現階段我國提出高質量發展和全面綠色轉型,說明末端治理已經基本走到盡頭,不足以大幅提升中國的資源環境績效,必須通過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來推動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碳中和、碳達峰目標的提出使我們需要新的綜合性的目標和抓手,因此清潔型小流域綜合治理為我們實現結構性調整和發展方式轉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3清潔型小流域實施的必要性

清潔型小流域指流域內水土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溝道基本保持自然生態狀態,行洪安全,人類活動對自然的擾動在生態系統承載能力之內,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人與自然和諧,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小流域。鑒于商州區目前的小流域水土流失的前期治理成果—山、水、林、田、路、村綜合治理基礎設施已建成并運行良好,我們會在清潔型小流域治理要素中著重于節能減排、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振興農村產業經濟、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效應及構建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方面的優勢進行闡述。

3.1實施清潔型小流域的節能減排優勢

清潔型小流域規劃以小流域為單元,以水源保護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為重點,以小流域內污染總控為原則,綜合減污,科學布設流域內污水、垃圾、化肥、農藥等各類污染源防治措施。應預防保護與綜合治理并重,各項防治措施的布設要做到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各項措施應與當地景觀相協調,體現人水和諧和、節能減排優先。我們在規劃清潔型小流域時應對項目區內的污染排放做詳細調查后進行措施分類布控,實現低污染、零污染排放的同時,要兼顧項目區內的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綠色可持續產業,提高經濟產能,保證糧食安全,改善生活條件,提升群眾生活幸福指數。清潔型小流域節能減排閉環治理模式見圖1。圖1所示的節能減排的閉環治理模式,可以看到流域內布設的養雞場產生的廢渣可通過配套的沼氣池進行發電并供應于養雞場的日常用電,還可以搭配使用光伏發電設備這樣的清潔能源來解決流域內的養雞場和大棚蔬菜的等生產活動的用電問題。生活、生產所產生的污水污染源問題經過污水集中處理廠得到最大程度降污處理的同時,經過處理后的污水可循環利用到蔬菜大棚和農作物的灌溉、廢渣可循環利用作為農作物的綠肥使用,這樣既節約了能源,實現污染減少/零排放,降低化肥、農藥的使用,增強了循環產業鏈之間的緊密聯系和可持續發展性,同時提高綠色無污染產業(雞蛋、蘋果、玉米、蔬菜等等)的高附加值,為項目區的經濟產業振興做出優秀答卷。

3.2實施清潔型小流域的產業結構調整優勢

針對流域內土地利用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經濟的發展方向,根據現場調查情況,結合當地村民意愿,以及流域內地形、土壤、氣候、水源等自然條件,做出最佳的項目區產業結構調整方案。調整過去單一的產業結構模式,發展綠色產業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要對產業鏈的完整性做出應對,提高產業的高附加值。推進智慧農業發展,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等產業。支持農業大縣聚焦農產品加工業,引導企業到產地發展糧油加工、食品制造;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培育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創建一批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實施鄉村休閑旅游提升計劃;支持農民直接經營或參與經營的鄉村民宿、農家樂特色村(點)發展;將符合要求的鄉村休閑旅游項目納入科普基地和中小學學農勞動實踐基地范圍;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推進電子商務進鄉村,促進農副產品直播帶貨規范健康發展。開展農業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提升行動,推進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完善全產業鏈質量安全追溯體系。產業配置是多元、靈活且因地制宜的,確保了產業鏈的完整性和可持續性。

3.3實施清潔型小流域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的優勢

推進農村光伏、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建設。清潔型小流域項目區產業規劃和未來發展設計出與之匹配的清潔安全可持續的現代化能源體系,提高能效與節能、進行技術創新;建設推廣低碳零碳建筑,通過屋頂太陽能與光伏結合,把可再生能源韌性的城鄉基礎設施更好結合在一起。系統設計和建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體系,不僅僅是降低單一風光技術成本,而是要通過可再生能源技術、儲能、分布式能源供應系統、多能互補、靈活電源改造、智慧能源/電網以及用地模式,構建項目區內新能源體系,降低系統成本。

3.4實施清潔型小流域構建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格局的優勢

“十四五”期間,一方面要建設集約、智能、韌性、低碳、及可持續的城鎮基礎設施;另一方面,要在生態保護紅線管控的生態空間上,增加考慮提高碳匯及可再生能源混合用地模式和相應政策。提供成本有效的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NbS)已是新的趨勢,要構建與之相適應的數據基礎、融資模式、政策條件及治理結構,爭取更大的協同效應。對小流域內所有的土地斑塊進行登記規劃,在確保項目區內群眾糧食安全的前提下,原有的林地、疏幼林地、草地繼續實施生態修復措施;對基本農田、經濟林和生產用地進行合理布控,針對流域內土地利用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經濟的發展方向,為使土地利用結構更趨于合理,對土地利用結構進行重新調整。根據現場調查情況,結合當地村民意愿,以及流域內地形、土壤、氣候、水源等自然條件,做出最佳的項目區產業結構調整方案。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順序,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分類明確耕地用途,嚴格落實耕地利用優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糧食和棉、油、糖、蔬菜等農產品及飼草飼料生產,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糧食生產,高標準農田原則上全部用于糧食生產。引導新發展林果業上山上坡,鼓勵利用“四荒”資源,不與糧爭地。規劃、同步實施高效節水灌溉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中低產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級,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4引導清潔型小流域規劃治理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基礎架構

我們應積極引導全區清潔型小流域規劃治理工作,在商州區全面推進的鄉村振興工作中作為系統的治理構建載體(平臺),承載整個鄉村振興工作系統的靈魂。作為鄉村振興工作正確的系統構建的平臺是動態有序的、開放的、可以不斷優化的且能保持結構的穩定性,協調高效地完成整體目標和使命。清潔型小流域治理所展現的優秀的節能減排能力;產業結構調整的開放、多樣、靈活和包容性;發展振興農村產業經濟效益顯著性;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及構建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方面的優勢,解決了目前我們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既要實現發展綠色可持續產業,提高經濟產能,保證糧食安全,改善群眾生活條件的同時,兼顧低污染低排放直至零污染排放問題。綜合它的各種優勢,應推動清潔型小流域規劃治理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基礎架構,將國家投資的效益費用比充分最大化。

5結語

清潔型小流域建設是流域綜合治理必然的升級模式,是對小流域綜合治理后期成果的保存和提高,也是未來小流域治理模式更多元化的方向。清潔型小流域的規劃實施,使得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后產能得到充分釋放、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對流域內面源污染控制、水系整治和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規劃提升。對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的目標,實現雙碳達標戰略作出我們應有的態度和貢獻。

作者:任新星 單位:商州區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