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實施的效果
時間:2022-07-13 15:54:59
導語:談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實施的效果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患者的臨床效果,以為后續醫護人員的工作提供指導性意見。方法:選取近兩年我院產科收治的產婦130例,進行合理分組,展開調查,按照區組隨機化的分組方式,分為實驗A組(65例)與實驗B組(65例),實驗A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實驗B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結果。結果:通過對兩組產婦實驗結果進行對比可知,實驗B組患者產后1周、6周的EDPS與SAS評分較實驗A組均更低,P<0.05;實驗B組患者產后6周抑郁發生率(13.84%)較實驗A組(32.31)更低,P<0.05,充分提示綜合護理在對產后抑郁患者的臨床干預上具有積極意義。結論:對產婦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效果顯著,能夠改善產后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緒,維持產婦心理健康,減少產婦患上產后抑郁癥的可能,優化產婦產后結局,獲得了產婦與家屬的一致認可,臨床價值突出。
[關鍵詞]綜合護理;產后抑郁;效果
引言
為了進一步驗證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患者在臨床上具有的積極干預意義,本次研究選取近兩年我院產科收治的產婦130例,進行合理分組,展開調查,取得了不錯的研究成果,現內容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近兩年在我院產科收治的產婦130例,進行合理分組,展開調查,按照區組隨機化的分組方式,分為實驗A組(65例)與實驗B組(65例),其中實驗A組產婦年齡區間22—43歲,均齡(30.25±2.34)歲,初產婦40例,經產婦25例,均周(39.85±1.26)周,自然分娩38例,剖宮產27例,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實驗B組產婦年齡區間20—41歲,均齡(30.47±2.42)歲,初產婦42例,經產婦23例,均周(40.10±1.35)周,自然分娩37例,剖宮產28例,采用綜合護理干預。納入標準:參與此次研究的產婦均為已婚,臨床資料齊全,經過對產婦的檢查與評估確定產婦無其他精神性疾病和妊娠禁忌癥,依從性良好,均知情且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為保證本次研究結果的正確性,研究結論對醫護人員后續工作的開展有指導作用,對130例研究對象的資料進行對比,P>0.05,可比,見表1。
1.2方法
為對比綜合護理干預的實際應用效果,本次研究選擇分組對比的形式開展研究工作,對產婦實施合理分組,并施以不同的護理方法。實驗A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具體內容有:對產婦及新生兒進行監測,觀察產婦是否出現其他不良反應,對日常休息和飲食進行指導,幫助產婦進行子宮部位的按摩,幫助子宮進行收縮,向產婦家屬做好相關護理知識的講解。實驗B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具體內容有:
1-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向在我院產科住院的產婦及其家屬講解產婦在孕期如何正確護理、正確用藥、補充孕期所需營養、護理新生兒等知識[3]。對患者及其家屬做好溝通與產后抑郁普及工作,特別是引導產婦丈夫與家屬多給予產婦關心,對產婦的情緒波動表示包容,理解女性分娩及哺乳的不易,對可能出現抑郁情緒的高危因素產婦進行格外關注,對文化程度不高的產婦采用通俗易懂、易于理解的語言進行產后抑郁癥相關知識的講解,對產婦表示理解與同情,利用自身性別優勢,拉近與產婦的關系。
2-環境護理。對于出入病區的人員進行嚴格的管理,禁止無關人員進出病區,對參觀、實習、探望、陪護制度進行完善并將規定張貼于病區入口,最大限度減少病區人員流動,避免打擾產婦休息,提高孕產婦的住院舒適度。保持分娩室環境衛生,產前進行消毒處理,排除其他對產婦情緒可能造成刺激的因素。由于產婦受懷孕影響多行動不便,護理人員應當格外注意,保持住院區照明條件良好,光線柔和,注意開窗透氣,病房清潔度達標,無灰塵及其他無誤,地面平整無凹陷及地磚脫落,避免病區地面出現積水、障礙物等可能引起產婦摔倒等不安全事物。幫助孕產婦熟悉醫院環境,了解醫院的基本布局,消除住院的陌生感。可以在病區墻面張貼母嬰宣傳畫冊,讓產婦更好地學習到母嬰知識,懸掛寶寶照片等,使產婦感到家的溫暖[4]。
3-心理護理。產科醫護人員需要做好對產婦的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避免孕產婦出現心理波動。護理人員注意對產婦進行陪伴,對產婦在臨產前的相關事項進行指導,有不適感的產婦可以變換體位、深呼吸調節,多與產婦溝通,減少不適,通過自己專業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護理技巧,增加產婦的信任感。在分娩時,護理人員通過語言對產婦進行分娩鼓勵,通過輕握產婦的雙手,給予產婦安慰,使婦感受到醫護人員的溫暖與同情,示意產婦不必過度緊張,告訴產婦如何配合醫護人員接生,對產婦的配合進行肯定。與產婦進行積極有效的溝通,進行部分事項的詳細解釋,維護好與產婦及家屬的關系,拉近與產婦的感情,增強產婦順利分娩的信心。在進行檢查和護理過程中,注意態度溫和,幫助產婦轉移注意力從而緩解疼痛和緊張情緒。在胎兒成功娩出后,助產人員應當對產婦的努力與堅強給予稱贊,恭賀產婦成功分娩,使產婦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當胎兒出現異常情況或胎兒的性別不為產婦所期盼,護理人員應當先與產婦進行溝通,委婉勸說,做好產婦的思想工作,避免產婦情緒波動。產后,產婦的心理健康受社會因素影響較深,護理人員應當充分調動各種社會關系滿足產婦的心理需要,引導產婦家屬特別是丈夫對產婦的行為與語言表示充分的理解,使產婦在情感上獲得支持,通過對分娩進行經驗交流,使產婦積累更多分娩的知識,滿足產婦被關心與愛護的情感需要。鼓勵產婦多與同房產婦交流,尋找新的人際關系,將抑郁情緒的產生遏制在萌芽中[5]。
4-專業護理。對自然分娩產婦,在產前指導其采用正確的呼吸技巧,對不正確的地方進行糾正,對子宮收縮情況進行準確的記錄,借助分娩監護儀對宮縮曲線進行描繪,定時對胎心進行監聽,通過使用胎心監護儀監聽胎兒的心跳,使產婦在胎兒的心跳中充滿分娩成功的信心,緩解產婦的情緒,取得產婦對分娩工作的配合。在進行檢查前,醫護人員應當向產婦說明檢查的項目以及在檢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適,獲得產婦的理解與配合。在對產婦進行陰道檢查時應當對手部進行完全消毒,防止給產婦帶來細菌感染,臨床上非特殊情況應盡量避免陰道檢查。護理人員幫助并指導產婦進行適量活動。對宮縮加強、情緒緊張的產婦,護理人員應當陪伴在側,對產婦進行相應照顧,指導產婦合理呼吸,可用雙手握拳抵住骶骨以緩解疼痛。在對產婦私密部位進行護理時,要求周圍人員回避,在門口懸掛告示牌,以保護產婦的隱私,在結束護理后迅速為產婦穿好衣物并對此次配合表示感謝。胎兒娩出后,將胎兒臍帶及身體污物處理好后,將胎兒抱至母親身側,進行早接觸、早吮吸,幫助建立母子間的親切感[6]。
5-飲食護理。在產后初期,產婦經常會感到十分疲憊,同時伴隨腸胃功能的紊亂,常會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容易對產婦情緒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護理人員需對產婦的飲食進行指導,建議產婦少吃油膩食物,采取少量多次的進食方式。1.3觀察指標留下產婦及家屬的聯系方式,通過EPDS與SAS調查表格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進行收集,在產婦產前、產后1周和6周分別對向產婦發放調查表,結合調查研究表,對產婦產后的抑郁情緒進行分析。其中,EPDS評分≤5分為無抑郁,6—9分為輕度,≥10分為中重度;SAS評分≥40分提示產婦心理情況異常。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用t和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EPDS、SAS評分比較
通過對比兩組實驗數據可知,實驗B組患者產后1周、6周的EDPS與SAS評分較實驗A組均更低,P<0.05,見表2。
2.2兩組患者產后6周抑郁發生率比較
通過對比兩組實驗數據可知,實驗B組患者產后周抑郁發生率(13.84%)較實驗A組(32.31)更低,P<0.05,見表3。
3討論
在傳統的護理模式中,產科護理人員主要實行“多對多”的護理模式,將重點放在對產婦及新生兒的生命安全上,對產婦進行指導,當產婦發生異常情況時遵照醫生指示進行護理,這種方法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局限性,忽略了對產婦的心理健康關注,產婦容易出現抑郁情緒甚至患上產后抑郁癥,并不能達到護理效果最優化[7]。在我國,產后抑郁癥狀嚴重的患者患病時間可長達1—2年,并且經產婦復發的概率能夠高達20%—30%[8]。由于產婦具有的人格特性不同,對分娩的心理準備不足,在產后無法適應,加之需要照顧新生兒較為疲累,缺少周圍人群的理解與關心,更容易發生產后抑郁。產后抑郁患者最突出的癥狀就是長時間的情緒低落,對負面情緒無法自控,經常哭泣,常會因為某些小事而發脾氣,即使患者對自己的情緒變化了解,但常常將原因歸咎于他人,患者對自我的評價降低,常出現自責心理,與丈夫、家屬的關系不和諧,容易感到疲累,食欲不振,對生活失去信心,不愿意主動對新生兒進行哺乳,抑郁情緒嚴重的患者甚至有自殺或者傷害新生兒的心理或行為。對自然分娩產婦,在產前指導其采用正確的呼吸技巧,對不正確的地方進行糾正,對子宮收縮情況進行準確的記錄,借助分娩監護儀對宮縮曲線進行描繪,定時對胎心進行監聽,通過使用胎心監護儀監聽胎兒的心跳,使產婦在胎兒的心跳中充滿分娩成功的信心,緩解產婦的情緒,取得產婦對分娩工作的配合。在本次研究中,實驗B組患者產后1周、6周的EDPS與SAS評分較實驗A組均更低,P<0.05;實驗B組患者產后周抑郁發生率(13.84%)較實驗A組(32.31)更低,P<0.05,充分提示綜合護理在對產后抑郁患者的臨床干預上具有積極意義。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綜合護理干預應用到產科病房護理工作中,可以為產婦提供優質的服務,減輕產婦產后抑郁情緒,避免產婦患上抑郁癥,獲得了產婦及家屬的一致認可,臨床價值突出。
作者:張光琴 單位:黔西南州人民醫院
- 上一篇: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西醫聯合治療效果
- 下一篇:學齡期兒童健康管理對生長發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