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期刊同行評議制度的挑戰與對策
時間:2022-07-07 08:35:10
導語:學術期刊同行評議制度的挑戰與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學術成果造假事件頻出。誠然,學術行為不端必然是這一現象顯現的主要內在動因,但作為成果載體的學術期刊在評審環節的漏洞也無疑為造假事件的產生創造了機會。隨著學術分工的細化,各研究領域相互滲透,研究成果價值評定也超出了期刊編輯的認知邊界。學術期刊編輯和稿件錄用是期刊社生存和發展的基石,其“真假”與“質量”直接影響期刊的評價體系。為了更好承擔學術成果評價責任,學術期刊社通常尋求外部相關學術群體的幫助,同行評議作為主要的方式和方法逐漸融入編輯出版的常規制度。
一、學術期刊同行評議制度的發展
同行評議是指一個或幾個相關領域專家采用相同的評價標準,共同對涉其領域某一項事務進行評價的活動。參與評議人必須是某一研究領域的專家,在評議過程中要采用相同的標準對被評價事務作出鑒定性、評價性的審查與檢視。同行評議在學術期刊出版領域的應用已經成為現代學術期刊出版工作中的重要質量控制手段。歐洲是同行評議制度實施最悠久的地區。早在1665年《哲學會刊》就成立了編委會,實行的就是類似今天的同行評議制度。三百余年的實踐證明這一方法有效提高了期刊質量,為科學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學術期刊采用同行評議的歷史也有兩百余年。中國期刊同行評議制度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主要介紹英美實踐經驗,如通過有效同行評議美國有效洞察了“論文膨脹”原因,提倡對評審人培訓和公開評審意見等。上個世紀末開始,中國期刊同行評議制度研究開始反思中國的編輯實踐。這些反思分析了中國同行評議制度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如論文的返修率和返修遲滯問題,制度與國際接軌的問題等。近些年來,同行評議制度研究的重心逐漸轉移到制度流程、系統和創新方法上來,體現了編輯出版的新現象和新規律。
二、中國學術期刊同行評議制度實踐
從類型學角度來講,中國學術期刊同行評議制度主要包括:單向匿名評審、雙向匿名評審和開放評審。在單向匿名評審過程中專家知道作者是誰,而作者不知道評審專家。專家根據對作者的了解和稿件內容作出相應評價和建議。編輯把這些意見反饋給作者;雙向匿名評審過程中專家并不知道作者是誰,作者也不知道評審專家。專家只是根據稿件內容作出評價和建議。編輯把專家相關意見反饋給作者。開放評審過程中作者和審稿專家相互公開身份,作者和審稿專家在這一過程中可以進行雙向溝通。從實施流程角度來講,中國學術期刊同行評議制度一般遵循如下過程:首先,學術期刊編輯進行初審篩選。學術期刊對稿件有學術規范要求,這就要求編輯對其專業學術研究動態和趨勢有較深的理解,并通過洞察力剔除不具學術價值或不合學術規范的稿件;編輯還要通過對稿件語言水平和規范的評價確定其是否具備出版價值。只有通過上述評審的稿件才會進入同行專家評審過程。相關稿件只有經過專業相同或相近專家評議才能達到評審的目標。找到有能力且愿意承擔評審工作的專家是影響評審工作效果的關鍵一環。只有當學術共同體的專家將學術發展視為自身責任,才能認真履行評審職責,提供有價值的評審建議和意見。多數學術期刊為了保障評審的客觀性會找兩到三位專家負責同一篇稿件。無論是匿名還是公開評審都應保障將多位專家綜合意見及時反饋給作者。綜合意見不僅是“取舍”的決斷,也要對錄用稿件給出中肯的修改意見,從而達到提高論文質量的目的。健康的同行評議制度對學術期刊不僅起到了良好的宣傳作用,還可以提高期刊的影響力,進而樹立其專業形象。但同行評議制度在實施過程中也普遍存在拖延評審決策周期、阻礙創新研究等問題。
三、中國學術期刊同行評議制度效果的不確定性
就學術期刊而言,同行評議與期刊評價在語義上是對稱的,兩者聯系密切。在編輯實務工作中,同行評議通常只是確定其形式有無以及匿名方式等,基本被視為必備程序;不同期刊也只是在消極保守和積極創新兩端作出決策而已。作者、編輯和評審專家對評議工作性質、期刊規范標準以及學術水平的差異化認知綜合影響了這一制度實施效果的不確定性,編輯工作質量面臨嚴峻挑戰。
(一)作者層面的不確定性
論文作者在某種程度上是學術環境的產物,其對“利益”、“人情”以及“市場化”等要素的態度對其研究成果的質量必然產生影響。作者是把成果當作學術生命,還是簡單積累晉升條件;在等待同行評議時,他們期待的是“是否”錄用還是得到有價值的學術鑒定;他們擔心專家“權力尋租”還是“泄露個人研究創新”;有時他們會對專家評議信心滿滿,有時又擔心編輯把文章給了一個“外行”評審。這些作者的不確定性多數源于以往經驗或者其他作者的經驗判斷。評審周期過長、評審過程不透明不具體是這些不確定性產生的主要原因。作者往往感覺處于弱勢的地位,認為編輯和評議專家決定了研究成果的錄用與否,而不是成果質量。
(二)專家層面不確定性
專家是期刊學術價值的重要把關人。確保評議專家在復雜學術環境中進行公正的評審,保障評議質量是編輯出版工作的巨大挑戰。首先,專家是否符合專業要求不確定。我國多數期刊的專家數據庫規模仍然偏小,有些期刊甚至沒有建立數據庫。作為與同行交流平臺,多數專家愿意承擔一定量的評議工作,認為評審身份是對個人學術成就的肯定,是其學術責任承擔的重要表現形式;當然,部分專家也會由于工作繁忙,對評議工作熱情不高。其次,評議專家對評議公正性和客觀性的質疑也抱有不同態度。他們在處理與作者及成果關系上往往采取差異化的策略,對自己參與評審工作本身也沒有具體的要求。這些基于態度不同的個人策略選擇不僅削弱了評議專家的公信力和正當性,也勢必會影響期刊的學術聲譽和口碑,并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學術創新。最后,評議專家對學術期刊標準也很難把握,即便是有了標準,對于學術研究個性化而言這些標準也難以落到實處。這就使得專家在標準的“寬嚴”抉擇上陷入困境。很多專家會不經意間把個人的喜好強加到評議標準上來;對于研究成果的創新思想無法接受或者不符合自己的偏好而對研究成果產生偏見。
(三)編輯層面不確定性
編輯群體能影響期刊的風格及用稿標準,通過選擇同行評議專家、溝通協調評議過程,不僅維護了學術倫理還直接促進了學術交流。我國學術期刊編輯在同行評議過程中也面臨諸多不確定性挑戰。首先,編輯的權威性越來越不確定。學術專業細化使得話語權越來越掌握在少數“小同行”手里。由于作者最知道自己領域的“小同行”,能夠幫助編輯找到合適評議專家。部分期刊允許作者指定評議專家,但這樣的流程容易造成同行評議結果造假。這種作者學術圈內的評審流程擠壓了編輯的權威性。其次,編輯要處理很多行政和社會交往事務,在利益回避和保障評議獨立公正上也廣受質疑,其公正性難以確定。再次,編輯在為作者匹配合適的評議專家過程中的理念也很不確定。隨著學術研究的細化,某一領域專家作者圈子比較固定,“小專家”圈子的評審勢必會受到學術成果以外因素的影響,如果突破這一學術圈而轉向尋找“大專家”,那么又會被作者冠以“外行評審”之名。因此,不同編輯在決策過程中理念左右搖擺不定。最后,編輯在與專家溝通過程中的信息傳遞效果也不確定。編輯所關心的公平公正在信息傳遞過程中會由于專家專業知識及視野的影響而失真。專家更容易按照原有的工作方法工作,專業思維也會對評議結果產生影響。尤其是在多名評議專家意見不一致情況下,由于缺乏相關學術背景,編輯也很難綜合各方意見作出最后的決策。
四、中國學術期刊同行評議制度應對策略
上述不確定性的挑戰不僅是學術期刊編輯工作要面對的困難,很大程度上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歷程。積極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和方法面對挑戰,消除或降低不確定性,才是中國學術期刊同行評議制度實施的合理選擇。
(一)嚴選評議專家
優化評議專家隊伍可以充分利用期刊編委的學術影響,通過編委推薦,選出德才兼備的評議專家,進而建立動態的專家庫,保障評議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另外通過專家推薦也可以有效擴大專家庫遴選范圍。同時,期刊還應對專家庫進行動態管理,及時評估庫內專家生理、心理健康情況,工作履行情況,不斷調整數據庫的組成結構。目前,吸收和培訓優秀作者成為評議專家的方式也逐漸得到認可,促進了評議專家隊伍建設。為了使專家更好履行評議工作,要充分重視培訓工作。在培訓中要充分調動專家積極性,把相關研究理論前沿和期刊規范有機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數據庫的健康運作要求專家結構合理,這樣才能保障評議專家真正是“小專家”。當然,通過其他平臺以及作者推薦也是專家資源獲取的渠道,但一定要把客觀公正評審作為首要遴選條件。
(二)完善評議標準
期刊編輯部應制定詳細且具有操作性的評議標準,通過培訓幫助專家掌握評議的原則和尺度,提高同行評議的質量。科學的審稿評價表可以幫助評議專家提高審稿效率和效果。審稿評價總體指標應該包括:原創性、新穎性、科學性、實用性等;細節評價指標應包括:研究目的、設計、方法的科學性以及數據、圖表、結果、討論、參考文獻、文字、標題、摘要等的規范性。此外還要考慮成果的道德倫理觀是否正確。這些指標要選取定性或定量的方式加以分析處理。定性分析處理是指由評議專家綜合分析上述指標,對成果直接錄用、修改后錄用、修改后再審或者直接退稿作出決策;定量分析處理是根據不同指標的權重,由編輯綜合匯總所有專家對指標的評分,作出最終處理決策。要建立有效的反饋機制,使多位專家評審意見實現共享,并對最終決策作出合理說明;此外編輯也有義務把專家意見和建議反饋給作者,從而建立期刊與作者的互信機制。
(三)拓寬溝通渠道
編輯與評議專家溝通不暢的原因多種多樣。由于專家不是編輯部組織架構內成員,因而常常被視為外人。如果編輯只是在需要審稿時才臨時去聯系評議專家,而在沒有評議任務時不往來、不交流,那么評審專家自然被邊緣化,工作熱情無法保障,進而影響工作質量。因此,編輯應樹立公共關系意識,增強與專家的學術交流和情感溝通,維護其對同行評議工作的積極性。另外將同行評議工作納入學術貢獻的評價之中、由相關組織對同行評議專家進行表彰和獎勵以及提供學習和培訓機會都是值得提倡的溝通辦法。
(四)拓展評議形式
目前,多數期刊同行評議制度實施的都是結構化同行評議。在理想的狀態下,嚴格按照結構化同行評議制度規范執行,評審工作也會順暢、高效。但在面臨不確定性挑戰的環境中,這種評議制度有可能失靈。近年來出現了用以防范同行評議被操控的量化同行評議,雖然不是主要評議形式,但作為結構化同行評議的補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技術的進步使得同行評議制度出現了新的形式。其中,開放式同行評議是近些年熱議的形式。盡管已經嘗試了二十余年,但這種形式接受程度仍不是很高。無論是發表前公開評議還是發表后公開評議在國內還少有嘗試。
五、結語
誠然,同行評議制度并不完美,在實施過程中也顯現出很多問題;但其在學術期刊運行過程中所發揮的積極意義也是顯而易見的。我們要意識到中國學術期刊實行現代意義的同行評議制度歷史仍然較短,面臨的學術環境相對復雜。面對諸多影響評議質量的不確定性,研究相關要素的制約條件并系統作出科學決策仍是下一階段這一制度實施的必經之路。
- 上一篇:梯田文化旅游促進鄉村振興的策略
- 下一篇:民辦高校護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