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時間:2022-05-13 16:35:43
導語: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民族音樂是我國的藝術瑰寶,流傳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表現形式多元化是民族音樂的顯著特點。但在傳統音樂的發展中,隨著全球經濟化的發展,我國傳統民族音樂備受外來音樂的影響而越來越不被重視,尤其以年輕人更甚。本文以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為例,分析在教育視角下傳統音樂文化在傳承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對此提出關于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創新建議,以期為中國傳統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一些理論依據。
關鍵詞:教育視角;川渝地區;民族音樂;傳承與創新
民族音樂教育是民族音樂傳承的重要路徑之一,如何提升民族音樂教育效率,以及如何對傳統音樂文化進行創新傳承,成為當下的首要問題。“作為考古學意義上的巴文化和蜀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內部有著割不斷的密切聯系。”①川渝兩地的民族音樂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深入挖掘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內涵,注重傳承發展巴蜀文明,助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戰略實施,促成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共建共享,成為當下傳承和創新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的首要任務。
一、民族音樂與民族音樂教育的含義
(一)民族音樂
“民族音樂是指各民族的音樂,是指民族或一定的文化和社會集團中所共有并被繼續傳承的音樂總體。”②中國民族音樂是音樂與文化融合而產生的,是我國中華民族的特有的藝術體現,代表的是各個民族以本民族文化為載體而創作的極具代表性的民族音樂作品,是我國千年來傳統優秀文化的沉淀。通過對民族音樂的學習,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民族音樂的特征主要表現為傳承性和娛樂性。民族音樂是以個人或團體為組織單位而展現的藝術形式,在文化的發展長河里,民族音樂將各個歷史階段的文化特征展現得淋漓盡致,體現了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
(二)民族音樂教育
教育從古至今都是對人進行塑造的方式,使人獲得生存技能和充實人的思想文化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民族音樂的教育主要包括對音樂知識技能以及民族音樂文化的教育兩種形式。民族音樂的教育不但影響民族音樂的延續更是對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精髓的認可。中國自古以來地域廣袤,民族音樂教育有其差異性和特有性,各地人文風情和民族音樂表現形式各不相同。除此之外,中國也是多民族融洽發展的國家,多種民族文化呈現包容性發展,因此,不同的地域涌現了大量的不同的民族音樂,我國的民族音樂各有其表現特色、音樂風格不盡相同。川渝地區的音樂文化發展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川渝地區除漢族外,還生活著彝族、藏族、苗族、土家族等四十多個少數民族,各民族音樂呈多樣化發展,民族音樂作品豐富并各具藝術特色,是傳統民族文化的結晶,其中《康定情歌》《太陽出來喜洋洋》《胡豆開花》《家鄉的龍門鎮擺不完》《布谷鳥兒咕咕叫》《羌族酒歌》《川江號子》等都是極具川渝地區民族特色的代表作品。民族音樂是本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對日常生活的總結,是本民族文化的表現方式之一。“民族音樂教育兼具民族教育與音樂教育的雙重使命。”③開展民族音樂教育,首先可以提升學習者的音樂素養,提高他們自身的音樂審美;其次開展民族音樂教育工作是便于對民族文化、歷史、民俗習慣的了解和傳承,從而提升學習者的民族認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
二、民族音樂學習與傳承的重要性
(一)通過學習民族音樂可以提升自身的欣賞水平
在現階段,社會各界越來越看重對人才技能方面的培養,從而忽視了他們的欣賞水平。而通過民族音樂的欣賞學習,人們不但可以掌握諸多音樂文化知識,還可以全方位完善自身的人文素養與歷史素養,從而不斷擴充自身的藝術文化儲備,并且在往后的日常生活中結合其本身的素養,不斷通過音樂的學習實踐充實自己。
(二)民族音樂能夠緩解工作和生活中的壓力
當前社會發展節奏過快,人們工作和生活壓力不斷上升,隨著民族音樂在人民群眾日常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日漸提升,通過音樂釋放壓力成為當代人的不二之選。良好的民族音樂素養還能夠促進健全人格的養成,提升個人的思想品格。與此同時,參加民族音樂活動可以增強人的專注力,使人全身心投入音樂中,平復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消極學習情緒,促使他們心理健康的平衡發展,從而熏陶自身美好情操。
(三)民族音樂的學習可以增強人的自信心
在對民族音樂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學會如何與他人良性相處,促使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增強自身的交往能力,增強自身交往自信心。在民族音樂活動中,大家得遵循著一樣的行為規范、唱出一樣的音樂旋律和歌詞,這種活動氛圍可以讓每位參與的人員快速地與周圍的人達成共識產生歸屬感,提升他們的社會體驗。與此同時,積極良好的社會體驗有利于增強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三、現階段民族音樂在發展傳承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一)受外來音樂文化沖擊嚴重
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迅猛發展,與各個國家的往來也日漸密切,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音樂交流搭建了一個擁有大量資源的平臺。與此同時,中華民族傳統的音樂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外來文化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舍本逐末,盲目追求所謂的音樂文化潮流,不利于我國傳統民族音樂文化的發展,這也是當下民族音樂教育面臨的問題。
(二)民族音樂的教育傳承不受重視
嚴格意義上講,民族音樂教育從主觀上來說主要是靠國家的政策支持,在很多音樂人殫精竭慮的努力下,民族音樂教育逐步呈現上升發展態勢,目前民族音樂教育發展日趨完善。1949年以后,我國教育部首次將音樂、美術等藝術科目融入教育體系,各大院校也逐步在上世紀60年代開設了民族音樂專業,對民族音樂進行教育傳承。改革開放后,教育部重視民族音樂的傳播和傳承,將民族音樂教育歸入音樂教材中。21世紀后,國家更加重視文化藝術事業,開始加大力度宣傳民族文化,同時提升了民族音樂文化的地位,但仍需音樂教育者共同努力,持續推動民族音樂的傳承教育。
(三)民族音樂教師的講習方式缺乏創新
音樂教師的教學方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一個好的的講習模式能夠促使教學目標更快更好地完成。很多枯燥乏味的音樂教學模式已經跟不上21世紀學生對傳統民族音樂學習的需求,這樣容易導致學習者在音樂課上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興趣不高的現象。另外,音樂教師自身或多或少都有音樂知識的盲區,這就更容易導致音樂教師在上課時教學模式缺乏創新,而且部分教師極有可能會因自身音樂專業知識儲備量不足而無法為學生全面答疑解惑,這就大大降低了課堂的學習效率,最終致使學習者在民族音樂專業知識的學習中出現消極的心理。
(四)民族音樂硬性資源的匱乏
民族音樂教學過程中所需要的用具設備不夠完善,如與民族音樂相關的教學素材、樂器、視頻資源等。專業教學輔助的缺乏無形中增加了民族音樂的教學困難,學習者對于民族音樂所表達的內容含義一知半解,導致他們在沒有完全掌握本節相關內容的情況下,又面臨學習下節內容,最終形成惡性循環現象。
四、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教育文化傳承與創新的策略建議
(一)從課堂教學的角度出發
在落實培養對優秀傳統民族音樂認同感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確定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是學習中的主導力量。任課教師只有摒棄陳舊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不要只注重教學的成果和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是要注重過程性教學與考核;不再將教材中的知識點進行灌輸式教學,導致學生被動地學習,而是要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注重個性的培養,促成學生多樣的人生發展走向。在日常教學中,任課老師應當對民族傳統音樂文化進行全面充分的了解,傳授傳統文化中杰出的精華,在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教學過程中為音樂文化的滲透奠定基礎,從而進一步讓他們增強對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的認同感。與此同時,任課教師應當在日常講習中全面地將我國其他地域的優秀民族音樂和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教育相結合,促使學生對川渝地區民族音樂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
(二)提升教師對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的認可
目前對于傳統民族音樂文化教育工作已經趨于規范化,大幅度地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但在實際教學過程里,還存在著少數任課教師對民族音樂文化教學的認知不全面,而且并未全面意識到民族音樂文化教學對于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他們在教育教學過程里,忽視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因此,任教老師應當跟隨社會發展的潮流對自身工作的不足進行優化改進。為了更好推動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的教育,任課教師在教學課程外,要為學生們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相關知識,提高他們的民族文化認同感,同時也能提升自身教育教學的水平。
(三)注重培養專業的川渝地區民族音樂人才
專業的民族音樂人才是教學的領頭羊,他們能促使民族音樂教學實踐和科研活動的順利進行。相關部門應定期開展培養民族音樂傳承與創新人才的相關活動,促使更多的人從事民族音樂傳承與創新活動,推動民族音樂教育的發展。還需要加大力度對那些極具天賦、真心熱愛民族音樂的學生重點培養,讓他們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民族音樂儲備專業人才。與此同時,還可以定期開展各種各樣的民族音樂實踐小組活動,促進民族音樂在文化活動中的順利進行。
(四)完善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教育體系
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是以教育為主要途徑,因此,需要創建一個完善的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教學體系。我們要結合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教學特點不斷完善,做好教育引導工作,貫徹落實到教學實踐中,完成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進行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教育時,應以鼓勵為主,關心學生的心理成長,尊重每個學生的想法,制定更全面、讓他們更信服的綜合指標。
(五)改善目前落后的教學資源
除了教學硬件的不斷更新提升外,教學更新不及時是現代社會中普遍出現的教學問題。這就要求音樂教師不斷完善自身的音樂知識儲備,增強教學責任感,在課余時間參考優秀的民族音樂課程資源,彌補自身教學中的不足,同時要引進優秀教材,為學習者提供更符合發展的新的教育資源。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和川渝地區民族音樂傳承與創新的特點,結合自身的科研和實踐,自建一些課程教育資源、教材等,以彌補教學資源的不足。
(六)加強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基地的建設
教育部明確指出,在大中小學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建設活動,是新時代不斷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形式與方法,充分發揮文化傳承創新的優勢與作用,是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舉措,是提高學生審美,引領學生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是汲取中國智慧、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價值、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文化自覺的重要途徑;是充分發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育人作用,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升美育質量的創新之舉。我們應以此為抓手,加強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基地的建設。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基地現有川劇、四川清音、四川揚琴、梁平燈戲、木洞山歌等,但大都是建在中小學,川渝高校的傳承基地建設亟待提升。傳承基地的發展應緊密圍繞課程建設、社團建設、工作坊建設、科學研究、輻射帶動、展示交流等六方面,切實將傳承基地打造成特色品牌,實現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七)將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教學與互聯網相結合,創建慕課資源
基于當下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教育的發展現狀,互聯網的出現對傳統的音樂教育產生很大的沖擊,這也是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根據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教學的特點,充分利用大數據優勢資源創建慕課,并結合課堂互動、課后思考、課后實踐,以實現教學目標與美育目標;培養學生對川渝音樂文化的學習興趣和審美情趣,激發愛國情懷,堅定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結合大數據教學反饋,充分利用優勢資源,不斷改進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手段、更新教學內容,滿足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需要,達到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教學的目的,提升教師的教學力、科研力、創新力;通過慕課的成功開放,達到時時處處人人皆可學習,提升學習者的參與感、獲得感、成就感;隨著川渝地區民族音樂相關課程的不斷改進提升,輻射面的不斷推廣,全面實現開放共享,實現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八)強化川渝地區民族音樂的地位,定期評選優秀的川渝民族音樂愛好者作為標榜
在人們物質生活富足的今天,民族音樂文化應該全面發揮文化傳播的帶領作用。不能僅僅依靠學習者的自主性,還應當加大力度聘請優秀的民族音樂從業人員為雙師型教師,同步參與到民族音樂教學實踐活動中,從而全面提升民族音樂教學的質量,滿足學習者的實際需求。評選優秀的民族音樂愛好者,選擇表現良好的學習者,發揮好他們的帶頭作用。優秀的學習者在得到認可后,能帶動身邊的學習者,促使他們都能成為新時代背景下合格的民族音樂繼承者和發揚者。
(九)定期開展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交流活動
川渝地區民族音樂倡導者可以經常性地舉行音樂文化交流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加強對川渝音樂文化的了解。除此之外,還可以定期組織關于川渝音樂文化講習或科普的教育課堂,聘請國內相關的教育專家對川渝地區民族音樂文化進行傳授,這樣能很好地促進學生們的理解和感悟,將已經掌握的知識帶入到實際音樂活動中去實踐和創新。
作者:朱玉潔 趙彬
- 上一篇:A鋼鐵公司成本管理優化策略
- 下一篇:高職數學教學改革及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