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斯多惠教學法對教師教育的啟示

時間:2022-04-25 16:34:36

導語:第斯多惠教學法對教師教育的啟示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斯多惠教學法對教師教育的啟示

摘要:第斯多惠一生都奉獻給了德國國民學校以及師范教育,為德國奠定了重視師范教育的基礎,因而尊稱他為“德國教師的教師”,《德國教師培養指南》(正文部分簡稱《指南》)凝集了他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論述了他的教學原則,師范教育思想和教學法。第斯多惠的教學法是站在學生立場上、激發學生主動性并發展學生智力。其教學法對我國教師教育在確立終身發展理念、加強教師語言表達和教學能力、貫徹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和發揮教師間合作提升學習力上具有啟發性。

關鍵詞:第斯多惠;教學法;教師教育;德國教師培養指南

費里德里希·阿道夫·威廉·第斯多惠(1790—1866)是19世紀德國著名的民主主義教育家。第斯多惠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是他在一線教學實踐的寶貴經驗,對我們具有重要的吸收借鑒價值。好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專業積累和教師技能的直接體現,本文通過梳理第斯多惠的教學方法,借鑒他國經驗,以期得出對我國教師教育發展的啟示。

一、第斯多惠教學法

(一)激發學生主動性

第斯多惠認為,人的固有本質就是人的主動性,而人的主動性是建立在天資的本能上[1]。他所提出的天資是大自然所賜予人類的,是一種既不能得到也不能失掉,不能接受也不能贈送的本性。在他看來凡沒有天資在的地方,教育家也無能為力,只有天資存在的地方才能發展能力、發展可能性,因此每一發展都取決于天資的存在和激發,而教育的目的就是激發這種能力使這種可能性變為現實,所以教育就是激發,教育理論就是一種激發理論。教育要在適應人的天性及其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激發人的主動性。“教育的最高目標就是激發主動性,培養獨立性。教師要根據兒童的天資有針對性教育兒童,有些學生的天資可以自我激發,而有些學生的天資需要教師來激發。從廣義上講,這就是一切教育的最終目的”。[1]根據這一觀點,第斯多惠把0~14歲的兒童劃分為4個階段,教學要按照這個順序,雖然每一階段和每一時期的對應并不是完全契合,但整體而言,每一階段的學生都要抱有積極主動的態度并盡可能的完成自身任務[2],如此兒童在14歲后逐漸進入理智期,開始有上進心,主動性才會愈加積極。而教師的任務就是要逐步喚醒并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又不過多干預,做到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每一個具體的階段和發展時期,讓學生貼近大自然,發揮身體和智力的獨立性,在大自然和學校中得到鍛煉,激發其內在的學習動力。另外,教師還要指引學生去發現問題,克服學生在學習上的或多或少的被動狀態,學生才會逐漸對要學習的東西產生興趣,激發自我探究學習的主動性。在此基礎上第斯多惠還對教師提出三點要求:1.教師應當研究有關培養人的普通學科;2.教師應當全面細心備課;3.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觀點,采用客觀教學法。通過這三點要求,教師才能把學情分析和教材、教法分析發揮到最大化,建立一個生動活潑,富有活力的課堂。

(二)發展學生智力

第斯多惠認為,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同時要發展學生的智力?!耙粋€壞的教師奉送真理,一個好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3]按照自然發展規律來看,人的智力都是先從個別和特殊的認識過渡到一般的認識,教育和課堂教學中亦是如此。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采取啟發性的教學方法,先不要急于講解科學知識,而是慢慢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找出答案,并不斷以提問的形式輔助學生去歸納總結知識。第斯多惠提倡在大中小學中理應推廣的教學方法,就是提問教學法,通過提問學生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不以學生的學科知識掌握為根本,而以學生掌握學科知識并學以致用為目的,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克服思維的緩慢性。他批評當時一部分教師的徹底性教學論,即教師重復不斷地講授知識,直至班級上每一個學生都記住,他認為這種注入式的教學使得教師的課堂就像是代替學生說話的自言自語,這是一種敗壞的惡習。

(三)站在學生的立場

1.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的立場就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教師在教學前必須認真研究學生的觀點和意見?!保?]用第斯多惠的話來說,就是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一以貫之地引導學生,以便發揮學生發展的主動性。根據不間斷性教學原理,教師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來適應不斷成長的學生,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認識事物的本質,掌握學習方法。第斯多惠根據這一點給教師提出了兩點建議,首先,教師要理解青年人心理,做到以學生的理解力去看待問題。其次,教師根據正確的科學知識循循善誘地啟發學生發表見解,并給予是非觀念的正確判斷,最終引導學生總結經驗。此外,課堂教學基于學生的接受能力,應當是以他們當時的意見和看法為主,而不是他們對未來的看法,以學生為中心要切身實地地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他們的思維習慣去看待問題,理論應當支撐實踐,而不是讓思想先于實踐。教學要循序漸進,不要講述不符合學生當前階段所應學習的內容,亦不要在學生學習的時候教給他們沒有意義的知識。第斯多惠以低年級語文教學為例來詳細解釋這一教學原則,即在進行語法教學時不要一上來就把名詞定義強加給學生,應當通過對比使學生明白動詞、名詞間的不同從而劃分名詞定義再配合舉例,低年級學生才會自己在詞語中區分并找出千千萬萬的動詞和名詞。2.推崇直觀性教學原則第斯多惠還在《指南》中指出,兒童都是聰明伶俐的,凡是他們明白了的,就一定會記住,但現在有些學生喜歡而且容易記住自己根本不能理解的東西,甚至把這種缺陷看作是真正的培養結果,時間長了以后學生就會失去渴求和熱愛真知的精神,使學習變成了沉重的負擔。這往往還是單純科學研究教育的后果,學生沉迷于死記硬背自己根本不理解的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死記硬背的東西越來越多,時間越長負擔越重,甚至一些學生越容易理解的就忽視掉,越深奧莫測的就越重視。第斯多惠看到了這一點,因而花大量的時間在教師教育上,企圖不讓更多地學生陷入這樣的泥潭。他選擇直觀感官性教學原則來解決這一問題,也就是直觀性教學:教育要從直觀出發,進而發展到思維。人的學習能力得益于觀察外部世界,而觀察這一過程主要是人的感官系統,看、聽、接觸共同作用的,教學亦要如此。教學要建立在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之上,通過學生的理解力進一步展開教學,而學生若是沒有對知識的思考能力盲目被灌輸知識,僅僅是受教而不是受用,許多學生智力和個性之所以脆弱,是因為一知半解,末學膚受。另外,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并非過渡順從學生的思想,認為教育教學應當圍繞學生想要調查研究的問題來組織學校的課程[4]。須知,學生感興趣的知識主要是教學方法的呈現形式,而不是組織課程的原則,學校及課堂教學只圍繞學生直接感覺和直接表達出的興趣,那么學校教育就沒有任何意義。第斯多惠針對課堂、教師和學生,明確指出要以直觀性原則為主,學生的天資智力才能被更好地激活,學生才會順應自然地發展。

二、第斯多惠教學法對我國教師教育的啟示

現今,世界各國都極為重視教師發展和教師教育,以提高教師質量為第一要素。第斯多惠的教學法是他在教學實踐中所得出來的寶貴經驗,是德國教師的圣經典范。雖然德國與我國在教師教育培養觀念及機制上有諸多不同,但是他的教學法可以給予我們教師教育方面的諸多啟示。

(一)確立終身學習的發展理念

教師和學生是相互影響的共同體,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知識的傳授上,還有教師本人的思想行為上。基于第斯多惠的不間斷性教學原理,學生是不斷成長并發展的個體,如果教師不同步保持學習狀態,就無法傳授學生新的科學知識和新的學習方法。教人者必先自教,教師要以教育事業為導向,建立終身學習觀念,踐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培養理念,不斷提升自我,追求第斯多惠所倡導的真善美(即自我教育)。那么,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促使自己踐行終身學習觀念呢?即教師要先學會學習并把它當做日常習慣。在此之上,第斯多惠對德國教師提出了三點建議,亦值得我國教師借鑒。首先,多讀書,以自己的學科為核心,學習與專業相關的專業著作、研究教師進修的學習材料。其次,循序漸進地閱讀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和文章[5],不建議新入職教師急于學習教育學和方法論的知識,學習是一個沉淀的過程,新手教師尤其要注重經驗的積累,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再配合教學知識理論,將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充分結合,方能發揮教學最大化。最后,從模糊點入手,徹底領會和理解所學知識,反復琢磨,直至理解透徹。

(二)加強教師語言表達和教學能力

表達能力主要分為口頭表達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這兩者對教師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文字表達能力可以幫助教師塑造一個好的教學設計,而口頭表達能力是教師吸引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并全神貫注聽課的法寶??陬^表達能力對教師來說更為重要,在講課時教師的語言表達干脆利落,思維清晰,邏輯性強,學生才能一點就通[6],這就需要教師不斷鍛煉自己的言語表達能力和教學能力。第斯多惠認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全面熟悉教材,教材是教師和學生之間開展教學的橋梁,教師教學要以教材為主,學生學習知識亦要以教材為主,教師對教材的熟悉度越高才越能完整地把控好課堂教學的進度和預期達到的目的。另外,教材是嚴格經過教育部審查刪選的符合每一階段學生所應掌握知識的匯集,如何把每堂課上好是檢驗教師教學能力的關鍵。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師在對教材研究透徹的過程中,勢必也對每一單元知識的設計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再配合自己的教學技巧和靈活的言語表達能力,因材施教,勢必會大大提升教學結果。

(三)堅持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第斯多惠的教育觀點中是具有人性觀的,他認為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發展規律,這是重中之重的原則,他在教學方法和對教師的建議中也不止一次地提到教育的首要任務就是激發人的主動性,以人為本。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直接對象,一節優秀的課堂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雙重配合,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優秀課堂的最終評定結果是以學生知識掌握程度為主的,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那么學生的個性和發展水平就成為首當其沖的考慮因素,而非教師一味地灌輸知識。當今現代,尤其在中小學我們應當壓制說教類的課堂教學,要從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而不是按別人的思想走下去使大家成為思想同步的復制品,我們越來越需要的是創新型人才,而不是固化模仿。教師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鼓勵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并給予正確指導,須知教會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遠比學生背會知識要重要得多。

(四)發揮教師間合作提升教師學習力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我國目前的政策導向和長期目標,教育質量的提升與教師質量提升息息相關,而教師學習力的提升是教師質量提升的關鍵。教師首先作為一門專業,其次才是一門職業,教師與其他行業不同,需要時刻保持學習狀態,這需要莫大的熱情和對自身教師職業的高度認同,否則,很難保證教師一直秉持高昂奮進的教學態度。我們要充分為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激勵教師不斷學習。馬克思說過,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教師也要充分發揮身邊的社會關系力量,好的學習團體可以促進成員間的合作共贏,區域之間應當組成各類學習團體,如教育心理學組、教學法創新組、教師特長提升組、語文組等,各個教師根據自我需要進入小組,小組間定期展開分享交流心得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群體之間相互影響共同提升,形成一股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間還可以共同備課,每個教師在教學上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教師間共同備課也許會產生分歧,但是有分歧就意味著思想碰撞,更有利于表達每個教師對教材內容的獨到見解,這些意見匯聚到一起對教師的思想更新也起著啟發作用。

三、總結

第斯多惠作為教育史上諸多優秀教育家的一員,他的親身實踐和教育理論給予了我們莫大的思考。教學論、教學原則、師范教育是其教育思想的主要方面,為德國后輩留下了諸多的經驗教訓和思考,我國雖然與德國國情不同,但是我國優秀教育者們積極對第斯多惠教育思想做了適合我國國情發展的引入,結合我國本土發展,思考我國教師教育的問題。優秀的作品具有劃時代性,《指南》中的諸多優秀思想亦值得更多的開發。

參考文獻

[1]第斯多惠.德國教師培養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李定仁.教會學生主動尋求真知——第斯多惠論教師[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6):29-32.

[3]鄔文君.第斯多惠的師范教育思想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2.

[4]陸有銓.現代西方教育哲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5]趙莉.第斯多惠教師專業發展策略思想探析[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14(4):7-10.

[6]樊香蘭.第斯多惠的教師學習思想及其啟示[J].教學與管理,2003(9):3-4.

作者:魏倩枝 單位:寶雞文理學院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