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本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一本文學類雜志,該刊是部級期刊,主要刊載文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20年,出版周期雙月刊。該期刊已被知網收錄(中)、維普收錄(中)、國家圖書館館藏、上海圖書館館藏收錄。
《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一本專注于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學術性期刊,它不僅承載著學術交流的重任,更是推動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發展和創新的重要平臺。雜志以傳播和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為宗旨,致力于探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體系、歷史發展及其在當代社會的應用。雜志內容涵蓋廣泛,包括但不限于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多方面內容。通過刊發高水平的學術論文、研究報告和書評,推動學術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深入研究和理解。
雜志主要欄目與內容特色:理論研究:深入探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經典理論及其現代闡釋,推動理論創新。現實問題:關注當下社會熱點問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視角進行分析和解讀。學術爭鳴:鼓勵不同學術觀點的交流與碰撞,促進學術研究的多元化和深入化。書評與動態:及時評介最新學術著作,報道國內外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動態。雜志的讀者群體主要包括哲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高校師生、理論工作者以及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感興趣的各界人士。雜志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深入的理論分析和廣泛的學術視野,在國內哲學研究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重要參考和學術交流平臺。
1.在三審終審制下,本刊對所有符合基本學術規范、具有基本學術價值的文章,無論錄用與否,均會提出書面審查意見和修改建議。
2.文題應做到簡明、醒目,避免使用縮略語、字符、代號,中文文題一般控制在20個漢字以內。
3.來稿注明作者姓名、性別、出生年月、出生地、學歷、學位、技術職稱、簡歷以及研究課題、單位全稱及所屬部門、地址、電話、傳真、電子信箱及郵編等。
4.參考文獻按照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以方括號[1]、 [2]、 [3]連續編碼,統一置于文章末尾。在文中標注時,如果位于句尾,則需要放在句號里面。
5.按學術研究規范和編輯部的有關規定,認真核對引文、注釋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資料,確保引文、注釋和相關資料準確無誤。如使用轉引資料,應實事求是注明轉引出處。
6.每篇稿件須有不超過200字的摘要,客觀陳述全文的中心內容,不進行評論。摘要中避免出現“本文”、“作者”等字樣。
7.附錄內容較少,與參考文獻排在同一頁;如出現內容較多,則另起一頁。附錄的字體為12磅,Times New Roman字體,加粗。附錄內容格式要求與正文一致。
8.圖、表均應插放在文中第一次提到該圖、表的正文下面。表、圖題目及內容均須用中、英文雙重表達。圖表中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的符號。數據應有必要的統計分析。
9.來稿如系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還應注明基金項目的具體名稱和項目編號。
10.投稿者若抄襲、模仿他人作品等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或者稿件內容侵犯他人名譽權、隱私權、人格權的,由投稿者承擔相應法律責任,自負文責。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
郵編:100732
主編:王偉光
我們不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郵編:100732。
馬克思主義哲學雜志是一本部級期刊,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主辦的一本文學類期刊。國內刊號:10-1737/A,國際刊號:2096-9961。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5號,郵編:100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