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考古發現》是一本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大型年刊,自創刊以來,選題新奇而不失報道廣度,服務大眾而不失理論高度。頗受業界和廣大讀者的關注和好評。作為一本集學術性與普及性于一體的考古類期刊,自創刊以來便以其獨特的選題視角、廣泛的信息覆蓋以及深入淺出的報道方式,贏得了業界專家與廣大讀者的廣泛贊譽與高度關注。這本刊物不僅展現了成都乃至西南地區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更為推動考古學的普及與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選題上,雜志始終保持著敏銳的洞察力和創新意識,不斷挖掘和呈現新穎、獨特的考古發現。無論是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紗,還是唐宋時期的城市遺跡,亦或是近代歷史的珍貴遺存,該刊物都能以獨特的視角和深入的剖析,引領讀者走進歷史的深處,感受文化的魅力。這些新奇的選題不僅滿足了公眾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也促進了考古學領域的研究與探索。
同時,它在報道廣度上也下足了功夫。它不僅僅局限于某一特定時期或地區的考古發現,而是將視野擴展到整個歷史長河和廣闊的地域空間,為讀者提供了全面、系統的考古信息。這種廣泛的報道范圍不僅增強了刊物的可讀性和吸引力,也提升了其在業界的影響力和地位。在服務大眾方面,雜志更是展現出了其獨特的魅力。它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圖文并茂的形式,將復雜的考古知識轉化為易于理解的內容,使廣大讀者能夠輕松掌握考古學的精髓。此外,該刊物還積極舉辦各種線上線下活動,如考古講座、遺址探訪等,為公眾提供了更多與考古學親密接觸的機會,進一步激發了人們對歷史和文化的興趣與熱愛。
1.如有一稿多投,剽竊,抄襲等學術不端行為,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負責。
2.內容摘要:用精煉的語言提煉出文章的核心觀點和創新之處,不能寫成研究背景介紹。一般不超過400字,用楷體小4號字。
3. 來稿的中文題目限20字以內,題目字體為宋體三號加粗;作者宋體四號;內容提要、關鍵詞楷體五號。
4.正文用五號宋體,1.5倍行距。文中標題序號依級別為:一、(一)、1、(1)。
5.作者姓名用楷體小四號字,居中。作者署名位于文章題目之下,如有多位作者,右上角用數字“1”“2”……標注,單一作者不用標注。
6.書寫規范,物理量和單位符號的使用要符合國家標準,稿中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及白,黑體;上、下角標的位置應區別明顯。
7.注釋一律采用腳注,且須標明相應的作者、篇名、出版社(或雜志名)、年份(或年期)及頁碼。
8.參考文獻按文中出現順序編號,內部資料和未發表文獻不可列為參考文獻。引文內容須與原文獻核對無誤。
9.基金項目:如果論文是項目成果,請按“項目名稱(項目號)”的形式寫出。項目名稱與項目號兩者都要有。
10.作者應保證對其作品具有著作權并不侵犯其他個人或組織的著作權。譯者應保證譯作未侵犯原作者或出版機構的任何可能的權利。
地址:北京東黃城根北街16號
郵編:100717
主編:吳濤
我們不是成都考古發現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東黃城根北街16號,郵編:100717。
成都考古發現雜志是一本省級期刊,是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主管,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的一本歷史類期刊。國內刊號:--,國際刊號:--。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東黃城根北街16號,郵編:100717。本站僅做歷史信息展示,不提供任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