鉗加工角度對塊的質量檢測探討
時間:2022-03-11 09:27:06
導語:鉗加工角度對塊的質量檢測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鉗加工一體化課程中“角度對塊的質量檢測”這一微任務教學設計為例,從選題價值、學情分析、學習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教學過程、學業評價和教學反思八個方面詳細介紹這一微任務的教學設計,對提高一體化教學質量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也可作為其他一體化微任務教學設計的參考,具有一定的推廣意義。
[關鍵詞]鉗加工;質量檢測;一體化教學;教學設計
一、選題價值
(一)鉗加工一體化在專業領域的課程定位和價值
鉗加工一體化課程是技工院校機械設備裝配與自動控制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該門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本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對機械設備的操作、安裝、使用、維護、維修的能力以及一些典型工作任務的加工與檢測能力。本課程對機械設備裝配與自動控制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起著重要的支撐和促進作用。因此,學完本課程后,學生應當按照作業規范要求,能完成一般零件的加工與質量檢測,以及簡單設備的操作、安裝、保養和維護工作。
(二)“角度對塊制作”學習任務的作用和價值
“角度對塊制作”是零件鉗加工中以控制零件對稱性要求為主的典型銼配任務之一,是在已經掌握鉗工基本操作技能基礎上進行的更加深入的技能學習,是繼單個零件加工之后、零件盲配加工之前,起承上啟下作用的學習任務。根據《鉗加工一體化課程標準》及學習任務描述,“角度對塊制作”主要通過“了解項目需求—制定加工方案—加工準備—零件加工—質量檢測—驗收評價”六個活動,實現“工學一體”生產性實習教學。本學習任務要求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成為機械行業一名優秀的技術員,因此本任務的學習對機械設備裝配與自動控制專業的學生具有重要的學習價值。
(三)“角度對塊的質量檢測”微任務在工作過程中的作用和價值
本課題屬于“角度對塊制作”學習任務中第五個微任務,通過質量檢測來檢驗產品的加工質量,實現質檢重要環節?!敖嵌葘K的質量檢測”是學習任務中的核心活動環節,也是后續交付驗收使用的前提。本課程以本專業學生的質檢崗位就業為導向,在行業專家的指導下,采用以控制零件對稱性為案例的項目教學模式,并按零件鉗加工流程的工作任務結構來展示教學內容。通過創設企業真實產品質量檢測情景來模擬工作情景,組織學生實訓操作,倡導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
二、學情分析
本活動對象是2020級機械設備裝配與自動控制初中畢業四年制學生,有以下特點。
(一)專業能力
學生已經學習完部分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具備一定的識圖、機械基礎和極限配合與測量技術基礎等專業理論知識;在車鉗、銑鉗綜合實習之后進行了鉗加工專項實習,學生已經掌握鋸、銼、孔加工等基本操作技能和簡單質量檢測能力,但是工件加工精度有待提高、質量檢測流程不夠規范。
(二)學習能力
學生已經學習了零件加工、設備驗收與安裝兩門一體化課程內容,共計10個學習任務,具備一定的一體化課程學習能力,如查閱工量具使用說明書、使用超星學習通、百度引擎等查閱相關資料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按具體評價表進行自評、互評的能力,但是學生學習還沒有從“被動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動實踐、手腦并用的創新型”轉變。
(三)情感態度
學生喜歡一體化的學習方式,喜歡在實踐中學習,學習積極主動,態度認真,特別是對現代化的質量檢測儀器感興趣。但從前期一體化課程學習看,他們對單一重復的工作缺乏耐心,也缺乏對質量檢測時規范操作的重視。
三、學習目標
根據以上學生特點,在完成本學習任務后,學生應能夠達到以下目標:
(一)專業能力
1.學生應能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識讀角度對塊零件圖,描述圖樣的技術要求,獨立完成課前學習任務,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2.學生應能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小組討論學習的方式,根據零件圖合理選擇測量方法及選擇領取量具,達到明確學習任務要求,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學生應能在教師指導下,通過演示的學習方式,按照產品驗收標準和流程,完成對產品全部項目實施質量檢測,從而提高實際測量的操作能力。
(二)方法能力目標
1.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獨立閱讀工作任務書,畫關鍵詞,明確檢測任務,鍛煉自我學習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2.通過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點評,鍛煉學生的自我認識能力,并提高反思能力。
(三)社會能力目標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提高團隊合作意識,形成良好的溝通能力。2.通過查閱資料自主學習的方式,能獨立獲取信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歸納總結的能力。3.通過嚴格執行質檢操作流程,鍛煉學生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工作認真、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以及吃苦耐勞的勞動精神。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完成檢測項目的質量檢測。教學難點:對稱度的檢測方法。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一)教學組織策略
根據教學對象特點、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本課題的教學策略設計為“工學一體”的教學模式。將企業訂單工作任務轉化為課程學習任務,將企業真實的質量檢測工作流程轉換為教學學習過程,整個課堂環節與企業工作情景一致,實現學習即工作。課堂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進行教學,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進行自主學習。
(二)教學方法策略
1.小組討論法。為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組織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教學中采用小組討論教學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與討論,充分激發個體潛能,融合集體智慧,促進解決制訂產品質量檢測計劃,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2.任務驅動法。為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法。以班級學生加工的真實產品作為質量檢測對象,學生在“角度對塊的質量檢測”任務驅動下,通過對任務分析、討論,明確它涉及的知識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3.引導文法。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學中采用引導文教學法。在工作頁中通過設置一系列的引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查閱資料,認真思考,積極參與并動手實踐,突出學習的主動性和有效性。4.模擬情境法。為培養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教學中采用模擬情境法。本任務中“角度對塊的質量檢測”是真實模擬企業的“質檢、品控”崗位,讓學生按照企業產品質量檢測的標準、工作流程和規范操作組織教學,使學生既體驗到真實工作的樂趣,實現在工作中學習,同時為將來就業實現“無縫對接”。
六、教學過程
(一)課前學習(時間自由安排)
1.教師課前制作《角度對塊的制作》微課視頻并上傳到學習通App。2.學生通過完成“課前學習任務工作頁”中的相關內容,引導學生學習測量的相關知識,特別是尺寸測量、形位公差測量的相關知識。3.通過學習通App檢查學生課前預習情況,同時在課中學習的活動1———“著裝整理學前準備”中對收集、梳理的學生困惑進行解答。
(二)課中學習(90分鐘)
1.著裝整理學前準備(12分鐘)(1)師生相互問好,整理裝束,強調安全操作事項,規范課堂秩序。(2分鐘)(2)上課簽到,登記考勤。(1分鐘)(3)進行分組,確定組名、組長、安全員等分工。(2分鐘)(4)以小組為單位,對課前線上的前置任務進行問答,其他組可進行補充。(每組1分鐘,共4分鐘)(5)學生對回答小組進行評價,填寫互評表,檢查課前學習情況。(3分鐘)2.明確任務(5分鐘)(1)領取任務書、質量檢測項目表、小組檢測匯總表,并隨機領取“角度對塊制作”活動四中學生加工的產品。(1分鐘)(2)引導分析本次課程的學習任務,學生口頭描述本課學習任務的內容和要求。(2分鐘)(3)各小組根據檢測項目正確列出量具清單,并到量具柜領取量具。(2分鐘)3.任務分析制訂計劃(8分鐘)(1)小組討論分析本次檢測項目中需要注意的關鍵點,檢測量具使用時的注意事項等。(2分鐘)(2)小組根據討論結論寫出本次任務的工作計劃。(2分鐘)(3)教師和學生一起對工作計劃進行分析、修改,確定最優工作計劃。(4分鐘)4.任務實施與控制(40分鐘)(1)嚴格按照質量檢測操作規程,每位學生均需測量每件產品的檢測項目并做好記錄,同時思考如何運用合理方法減小測量誤差。(本課教學重難點)(15分鐘)(2)組內互檢,并做好記錄以此類推,直到本組全部6件產品檢測完成。(15分鐘)(3)每人獨立測量完成后取小組6人的平均值作為此產品的測量尺寸填在質量檢測表中。(5分鐘)(4)按量具使用要求做好保養,歸還量具。(5分鐘)5.成果展示驗收評價(20分鐘)(1)每組選派一名學生對照質量檢測項目表,展示自己在檢測項目過程中獲得的關鍵點、注意事項、檢測結果等。(每組2分鐘,共8分鐘)(2)每組選派一名學生對本小組測量的最終結果(平均值)進行統計分析,說出測量誤差的原因。(每組1分鐘,共4分鐘)(3)其他小組可對展示組進行補充,同時對展示進行過程性評價,填寫評價表。(3分鐘)(4)教師對每個展示組的總結、點評,同時做好過程性評價記錄。(5分鐘)6.資源分享總結提升(5分鐘)(1)每小組通過討論,對本次課進行簡單總結形成文字,并拍照上傳至學習通資料共享。(2分鐘)(2)教師對本次課進行總結點評,包括重難點簡單歸納、測量注意事項等,并上傳至學習通資料共享。(3分鐘)
(三)課后學習(時間自由安排)
通過查找相關資料,結合上課過程,獨立完成拓展學習任務:寫一份簡單的產品質量檢測心得或簡單列舉若干產品質量檢測知識點和技能點。
七、學業評價
(一)評價方式
本課程評價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學習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線上利用超星學習通平臺對前置學習任務、課后拓展學習進行評價。線下通過“教學準備→課前學習任務檢查→明確任務→任務分析制訂計劃→任務實施與控制→成果展示驗收評價→資源分享總結提升”進行過程性評價,評價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對項目質量檢測表進行測量結果評價。
(二)評價主體
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價的多元化評價主體。評價分數采用加權平均計算法,教師評價權重50%,小組互評權重30%,學生自評權重20%。
(三)評價內容
以學習目標為導向,從不同角度關注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相結合的綜合評價。評價分數在70分以上屬于基本達標,80分以上屬于良好,90分以上屬于優秀。
八、教學反思
(一)優點
1.教學手段種類多樣,有效開展了本次學習活動如采用超星學習通發布課前學習微課視頻等教學資源,讓學生能在課前進行線上自主學習,達到“翻轉課堂”的目的,極大地提升了教學效果。2.教學方法使用得當,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次教學活動采用了情景模擬、任務驅動、巡回指導、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豐富了教學課堂的氛圍,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果,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工學一體”的教學模式。3.教學評價設計合理,客觀地評價了學生職業能力教學評價設計多樣化、標準化,特別是過程性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更能客觀公正地綜合評價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水平。整個教學過程遵循教學規律,采用“工學一體”的教學模式,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邊學邊做、邊做邊思,突破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
(二)不足與改進
存在學生團隊精神不足的問題,在一個小組內沒有形成良好的組織秩序,測量時測量工具沒有得到最合理的使用,導致小組內測量效率較低。針對學生團隊精神不足的現象,在教學準備環節組員搭配時,有意識地在每一小組穿插一名組織能力強,具有號召力和影響力的學生,讓他成為此小組的“精神領袖”。
參考文獻:
[1]辜東蓮,陳彩鳳.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教學設計薈萃[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1).
[2]陳福恒.一體化鉗工基礎理論和技能訓練[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1).
作者:鐘峰和 單位:龍巖技師學院
- 上一篇:三明治教學思路與旋轉木馬交談研究
- 下一篇:基坑工程質量安全管控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