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型生態農業的影響效益分析

時間:2022-03-11 03:00:44

導語:商品型生態農業的影響效益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品型生態農業的影響效益分析

退耕還林(草)工程實施以來,安塞縣農業資源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其中最突出的是土地資源。土地資源的變化主要體現在耕地面積和林地面積上(圖1),可以看出,安塞縣自實施退耕還林(草)工程以來,耕地面積總體呈現下降趨勢,而且表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第一階段為急劇減少期,耕地總面積由1998年的9.77@104hm2快速減少為2003年的7.28@104hm2,減少了25.6%;第二階段從2003年開始,為緩慢減少期,耕地總面積年均減少率明顯降低,這主要是因為退耕還林(草)工程后期,適宜退耕的坡耕地越來越少,而且政府對工業和城鄉建設等占用農用地的管理更加嚴格。由于1998年以來,安塞縣總人口呈緩慢增長趨勢,耕地總面積的減少速度明顯高于人口增長速度,因此人均耕地面積呈下降趨勢,而且表現為兩個階段性。1999)2003年,人均耕地面積呈現出大幅下降的趨勢,由1998年的0.6454hm2/人減少到2003年的0.4686hm2/人;2003年后,人均耕地面積緩慢減少。林地面積呈明顯上升趨勢,由1998年的5.64@104hm2增加為2009年的1.07@105hm2,林地面積的增加主要源于退耕還林(草)工程的實施,其中退耕還林7.79@104hm2,全縣森林覆蓋率已由1998年的14.1%上升到2009年的36.3%。由圖2可以看出,安塞縣自退耕還林(草)工程實施以來,農林牧土地利用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耕地面積所占的比重不斷減少,林地面積所占比重一直呈增加的趨勢,而牧草地面積呈減少趨勢。在退耕還林(草)工程中,安塞縣農民因地制宜地栽種經濟林、人工種草、舍飼養羊,通過大規模補種果樹、興建果園,營造基本農田,推動商品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其中,果園地面積由1998年的6.94@103hm2提高到2009年的1.40@104hm2,全縣果園面積增加了1.02倍;農林牧用地中林地比重由1998年的22.18%上升到2009年的42.47%,林草地比重增長了11.3%。全縣人工種草面積由1998年的822hm2增至2009年的4262hm2,而草地總面積由1998年的1.25@105hm2減少為2009年的1.00@104hm2,草地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退耕還林(草)政策推出后,之前的山坡荒草地和林草間作草地大多補植樹木,發展為林地;雖然自退耕還林(草)工程實施以來,安塞縣人工草地面積不斷增加,但人工草地面積占牧草地總面積的比重很小,因此,草地總面積呈不斷減少的趨勢。退耕還林(草)工程的實施對農業資源的質量也產生了一定影響。據研究,黃土丘陵溝壑地區的土壤,在坡度<31b的范圍內,隨著坡度的增大,降雨強度對土壤侵蝕的影響增大[16]。退耕還林(草)工程是將坡度>25b、不易耕種的土地以及產量不高的土地退下來造林種草,集中在高產土地上種植農作物。由于坡耕地大面積減少,林草面積增加,耕作措施發生變化,退耕還林(草)工程的實施對減少區域土壤侵蝕的作用是顯著的[17]。隨著退耕年限的增加,安塞縣蒸發量、干旱指數呈現下降趨勢,徑流量和含沙量均大幅下降,各水文因子呈現出整體持續向好的趨勢[17]。1998年,安塞縣實際有效灌溉設施面積為1.55@103hm2,水澆地面積1.83@103hm2,僅占耕地總面積的1.87%。退耕還林(草)工程中,全縣加強了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2009年末,有效灌溉設施面積為1.87@103hm2,水澆地面積占常用耕地面積的比例明顯增加。坡耕地減少,林草面積增加,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等,都有效地降低了土壤侵蝕模數,減少了水土流失面積,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性能,農業資源的質量顯著提高。由于退耕還林(草)工程的實施,農業資源結構發生變化,資源質量明顯提高,對糧食生產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加之,耕地面積大幅度減少、退耕補貼及時發放、農民進行小規模的種植等,有了對耕地增加相應物質投入的能力。相對于退耕前的廣種薄收,糧食單產明顯增加,由1998年的1727kg#hm-2增長為2009年的2819kg#hm-2,糧食總產量并沒減少,人均糧食占有量維持在比較穩定的水平。另外,退耕還林(草)以來,安塞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大幅度下降,糧食種植種類也較退耕前減少,主要是小雜糧種植面積和規模普遍下降。

退耕還林(草)工程隱含了如下要求: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順應市場經濟規律,加快農業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步伐,提高土地利用率,建設穩產高產農業,發展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安塞縣通過實施退耕還林(草)工程,將生態建設與農村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積極發展商品型生態農業,支持發展菜、果、畜等優勢產業,逐步調整農林牧產業結構比例,增加農業綜合效益,農村經濟發展活力增強,促進了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全面發展。從農業產值結構(圖3)分析,退耕還林(草)工程實施以前,種植業和畜牧業是安塞縣農村經濟的兩大支柱產業,1998年其產值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69.08%和26.33%。由于林草資源的強制性保護,種植業和牧業產值分別由1998年的2.29@104萬元和8.722@103萬元降低到2001年的2.124@104萬元和3.76@103萬元,2001年種植業和牧業產值分別占農業總產值的64.12%和11.35%。由此可知,退耕初期種植業和草畜業規模都顯著縮小。隨著退耕還林(草)工程的推進,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顯著減少,農民在政府引導下轉而以種植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為主,擴大了林果業、棚栽業等高科技含量產業的規模,農作物種植結構發生明顯改變,經濟作物種植面不斷增加。全縣水果產量由1998年的2.99@107kg增加到2009年的6.63@107kg,2009年的果業產值為1.214@104萬元,是1998年果業產值的3倍。溫室大棚數量由退耕前的不足1000座,發展到2009年的3.084@104座;2009年全縣大棚蔬菜總產量1.527@108kg,實現總產值2.06億元,棚均收入6666元,蔬菜產值占農業產值的比重一直呈增長趨勢(圖4),由1998年的3.6%發展到2009年的43.0%。棚栽業、林果業等的快速發展,不僅增加了農業產值,還帶動了工副業如運輸業、倉儲業、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2009年的工副業貢獻率較1998年增長了14.0%,產業態勢明顯好轉。但是,目前安塞縣農產品大多以未加工的初級產品的形式直接出售,農產品加工業未得到有效發展,農產品后續產業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退耕還林(草)工程實施以來,安塞縣農業正逐步由傳統的以糧食生產為主的生產結構向以植樹造林種草為主,強調生態、經濟雙重效益的生產結構轉變。隨著農林牧產業結構的調整,安塞縣商品型生態農業產業的布局也表現出一定的規律。目前,形成了三種農業產業布局模式[13,18-20]:¹以種植大棚蔬菜、瓜類等經濟作物為主,并結合城鎮需求發展工副業和服務業的/農)副0型)))主要位于城鎮或交通主干道周邊區域;º充分利用林草資源發展養殖業和林果業的/果)農、草)牧0型)))距城鎮或交通主干道較遠,區位優勢不明顯;»農用地一般以梯田和山坡地為主或全部為山坡地,主要利用有限的耕地資源種植糧食作物,開發山地林草資源發展林草畜牧業的/林、草)牧)農0型)))遠離城鎮或交通主干道,其區位處于劣勢。據調查,退耕還林(草)工程實施以前,由于種植業規模大,農村外出務工人員相對較少,如今大規模的退耕還林(草)使耕地面積減少,農業勞動強度降低,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勞動力比重越來越低,由1998年的85.83%減少到2009年的64.45%(表1),部分農民從繁重的農業生產勞動中解脫出來,加快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的轉移,擴大了農民增收的途徑和渠道,加上退耕補助的發放,農村人均收入有了較大增長,2009年農民人均收入4646元,是1998年的3.1倍(表1)。退耕還林(草)工程,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在短期內顯著地促進了勞動力就業結構的變化和農民收入的增加,加速了商品型生態農業建設速度,農村經濟增長對農業的依賴程度逐漸降低[21],農村水利、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日益完善,農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全面推進了農村社會發展。2009年安塞縣農村城鎮化率為24.9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83萬元,農村社會保障得到加強,其覆蓋率達到21.40%,農村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

通過以上分析,退耕還林(草)工程的順利推進對于安塞縣商品型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表現出了明顯的正效應,農業資源承載力明顯增大,為其后續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農業產業內部結構有進一步優化升級的空間。但由于相關政策對資源開發利用的限制和強制作用,造成了農業資源的閑置和浪費,相關產業發展緩慢,產業鏈建設相對滯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商品型生態農業發展速度。以草畜業為例,由于退耕還林(草)政策要求封山綠化、禁止放牧,畜牧業規模縮小,原有草畜產業勞動力大量轉移,畜牧業產值比重明顯下降(圖3),出現了牧草資源大量閑置和浪費的現象。據近年來的農戶問卷調查資料,在保證草地資源不退化而又不大量浪費的前提下進行舍飼養殖,2005年以來平均每年每公頃人工草地可承載15只羊或3頭大家畜(牛、馬、驢、騾),天然牧草地可承載5只羊或1頭大家畜(牛、馬、驢、騾)。根據當年實有牧草地面積和大牲畜與羊的實際數量之比,計算出草地理論最適載畜量(表2),可以得出,2005年實際畜牧量占理論最適承載量的比例最大(42.96%),2008年僅占理論最適承載量的19.36%,因此,安塞縣利用草地資源擴大畜牧養殖業規模的空間很大。由于封山禁牧絕對化,人工草地以外的林草資源基本得不到開發利用,舍飼養殖前期成本投入較大等因素,影響了農民的積極性,導致畜牧業規模較退耕前大幅下降,林草資源后續產業鏈建設緩慢,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商品型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

安塞縣自1999年實施退耕還林政策以來,緊緊圍繞棚栽、草畜、林果三大主導產業,制定了多項扶持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和調動農民群眾發展主導產業,其商品型生態農業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農村社會的發展進步,對退耕還林(草)工程的順利推進和實施效果的鞏固,起著積極的響應作用。商品型生態農業的發展能有效促進退耕還林(草)工程的順利推進,是退耕還林(草)成果鞏固的有力保障。根據2010年7月安塞縣農戶問卷調查資料(此次農戶調查共涉及安塞縣南中北3個區位12個鄉鎮的51個行政村,共獲得調查問卷435份),約90%的退耕農戶反映,一旦政府停止補貼,現有基本口糧田產出的糧食難以維持生計,可見,退耕農戶對退耕補助到期后的長遠生計和經濟收益保障問題最為關注,如果退耕農民長期找不到新的收入增長點,那么,林草地復墾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退耕成果的鞏固與可持續性問題歸根到底是退耕農民是否會復耕的問題,而農村經濟收入是否增長、農民經濟狀況是否得到了改善成為退耕還林(草)成果鞏固的關鍵[21-22]。商品型生態農業的發展,通過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積極培育新的替代產業,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民增收對耕地的依賴性減小,從長遠上解決了退耕農戶的生計與經濟收益問題,防止了退耕地復墾現象,保障了退耕還林(草)工程的順利進行,有效鞏固了退耕還林(草)成效。而且,隨著商品型生態農業的發展,產業鏈網結構得以延伸,產生了新型生態農業生產模式,從另一個角度鞏固了退耕還林(草)成果。例如,隨著退耕還林(草)政策的逐年推進,安塞縣畜牧業規模明顯縮小,而蔬菜大棚的規模不斷擴張,現有農家肥已遠遠不能滿足大棚蔬菜的需要,肥料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棚栽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與其需求相適應,商品型生態農業山地生態循環模式發展起來,通過在山頂舍飼養殖來解決山腰蔬菜大棚肥料短缺的問題,并配套沼氣設施,實現了沼渣還田、沼液施肥、沼氣照明做飯的生態循環,不僅解決了蔬菜大棚肥料短缺的問題,還解決了農民的薪柴問題,防止了農民上山砍柴伐薪的現象,有效鞏固了退耕還林(草)工程的實施效果。另外,退耕還林(草)過程中,安塞縣按照商品型生態農業的理念,始終堅持鞏固退耕還林(草)成果與解決退耕農戶長遠生計相結合,生態改善與農業發展相結合的原則,逐步建立起促進生態改善、農民增收和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通過加大基本口糧田和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加強農村能源建設,推進生態移民,全面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調整退耕還林(草)規劃,繼續安排荒山造林計劃,對開發建設項目等占用的退耕還林地采取異地恢復造林措施,發展大棚蔬菜等后續產業等來保證退耕還林(草)工程的順利推進和成果的有效鞏固。

退耕還林(草)工程的實施對安塞縣商品型生態農業的發展表現出重要的影響效應。退耕還林(草)工程的實施對商品型生態農業資源與產業系統以及農村社會進步具有明顯的正效應:農業資源結構得以優化,資源質量提高,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農村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民收入水平顯著提高,2010年全縣農民人均年收入是1998年的3.7倍,年均增長11.5%,農村社會綜合發展水平普遍提高。同時,退耕還林(草)工程的實施對商品型生態農業的發展也具有一定的約束性:由于林草資源的強制保護,畜牧業規模明顯縮小,2008年實際畜牧量僅占草地理論最適承載量的19.36%,造成了農業資源的閑置和浪費,相關產業鏈建設相對滯后,產業與資源的相關性降低,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商品型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農業產業結構存在進一步優化升級的空間。而且,商品型生態農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保證了退耕還林(草)工程的順利推進,有效鞏固了退耕還林(草)成果。因此,在今后的生態建設和農業發展中,要繼續穩固現有退耕還林(草)成果,進一步抓住退耕還林(草)工程為商品型生態農業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條件,合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林草相關產業、農產品加工等后續產業,完善農業產業鏈網結構,提高農業資源與產業的一致性,實現農業資源合理、高效利用,促進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本文作者:崔紹芳王繼軍工作單位: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