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大白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分析論文

時間:2022-02-21 09:43:00

導語:早大白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早大白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分析論文

1馬鈴薯需肥規律

馬鈴薯對三要素要求以鉀最多,氮次之,磷較少。此外,馬鈴薯對硼素需求較高。在氮、磷、鉀三要素中,缺鉀對馬鈴薯產量影響最大,其次為氮肥,磷肥對馬鈴薯產量影響最小。偏施氮肥或偏施鉀肥對馬鈴薯產量影響均較大,尤其偏施氮肥往往造成大幅度減產。因此,在馬鈴薯生產上應注重氮、磷、鉀合理施用,體現中氮、低磷、高鉀的配比。馬鈴薯種植土壤以含有機質1.2%~1.6%、堿解氮100~150mg/kg、速效磷40~70mg/kg、速效鉀120~160mg/kg、

有效硼0.6~1.2mg/kg為宜。

2施肥標準

馬鈴薯屬高產薯鉀作物,每生產1000kg馬鈴薯,施氮4.4~5.5kg、五氧化二磷1.8~2.2kg、氧化鉀7.9~10.2kg,三

者比例為1∶0.4∶2。除氮、磷、鉀外,鈣、硼、銅、鎂等微量元素也是馬鈴薯生長發育所必需,尤其是對鈣元素的需要相當于鉀的1/4。

3配方施肥指導原則

根據我地馬鈴薯產區土壤營養狀況,我地馬鈴薯施肥須注重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培肥地力,采取有機肥與化肥配合使用、補施微肥的策略。在化肥施用上要注意氮、磷、鉀合理配比,適當減少單位面積化肥施用總量。

在有條件的地方,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通過取樣及土樣分析,針對性地提出合理的氮、磷、鉀配比,同時配施適量的中微量元素,生產或配制成馬鈴薯專用配方肥,直接用于馬鈴薯生產,促進馬鈴薯增產增收。必須注意的是,馬鈴薯屬忌氯作物,不能施用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鉀、氯化銨及含氯離子的復合肥、復混肥等。

4施肥方法

馬鈴薯的各個生育時期,所需營養物質的種類和數量不同。從發芽到幼苗期,由于塊莖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所以吸收養分較少,約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塊莖形成期到塊莖膨大期,由于莖葉大量生長和塊莖的迅速形成和膨大,所以吸收養分最多,約占全生育期的50%以上。淀粉積累期吸收養分減少,約占全生育期的25%左右。各生育期吸收氮、磷、鉀的情況是苗期需氮較多,中期需鉀較多,整個生長期需磷較少。結合馬鈴薯地上部、地下部生長特點和需肥特性,馬鈴薯施肥技術應遵循以施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基肥為主、適當追肥的原則。

4.1重施基肥

馬鈴薯是以地下塊莖結薯為主要產品器官的作物,我市多以保護地栽培,田間進行追肥很不方便。因此,必須注重基肥和種肥的使用。要求土雜肥全部耕前撒施,商品有機肥、速效化肥、微量元素肥于播種期作為種肥穴施或在種子旁條施。如底肥不足,在發棵期補施速效肥料或葉面噴施。

基肥用量一般占總施肥量的2/3以上,基肥以腐熟農家肥為主,增施一定量化肥。具體施肥量為:在產量22.5t/hm2的地塊,施有機肥22.5~37.5t/hm2、尿素300kg/hm2、普鈣300~450kg/hm2、鉀肥150~180kg/hm2,將化肥施于離薯塊2~3cm處,避免與種薯直接接觸,施肥后覆土;也可將化肥與有機肥混合施用,可提高化肥利用率。

4.2及早追肥

幼苗期(齊苗后)追施氮肥,結合中耕培土用尿素75~120kg/hm2對水澆施。馬鈴薯開花后,一般不進行根際追肥,特別是不能在根際追施氮肥;否則施肥不當造成莖葉徒長,阻礙塊莖的形成、延遲發育,易產生小薯和畸形薯,干物質含量降低,易感晚疫病和瘡痂病。馬鈴薯開花后,主要以葉面噴施方式追施磷鉀肥,每隔8~15d葉面噴施0.3%~9.5%磷酸二氫鉀溶液750kg/hm2,連續2~3次,若出現缺氮現象,可增加尿素1.50~2.25kg/hm2噴施。通過根外追肥可明顯提高塊莖的產量,增進塊莖的品質和耐貯性。

4.3適當根外追肥

馬鈴薯對鈣、鎂、硫等中、微量元素需求較大,為了提高品質,可結合病蟲害防治進行根外追肥,用高樂葉面肥3kg/hm2400倍液噴施,前期用高氮型增加葉綠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后期距收獲期40d,采用高鉀型,每7~10d噴施1次,以防早衰,加速淀粉的累積。

5參考文獻

[1]馬鴻霞,吳志科,田學軍,等.寧南山區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技術[J].中國馬鈴薯,2008(1):47-49.

[2]付艷忠.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試驗[J].新農業,2008(1):17.

[3]陳新平,張福鎮.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幾個技術問題[J].中國農資,2006(1):48-49.

摘要:針對馬鈴薯需肥規律,制定施肥標準,依據配方施肥指導原則,提出早大白馬鈴薯施肥方法。

關鍵詞:早大白馬鈴薯;測土配方施肥;原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