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原創: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時間:2022-09-09 08:45:00

導語:獨家原創: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獨家原創: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課堂越來越以學生為主體。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文言文教學,教師應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目的,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通過改革教法、加強學法指導等手段,為學生文言文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之在學習中有較好的方法,也為終身親近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奠定基礎。結合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文言文的課堂教學中應注重以下幾方面策略。

一、巧妙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好的導入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第一源泉,第一顆火星”,諸凡需要、興趣、思想、情感等都可以轉化為學生學習的動機,明代王陽明就曾指出興趣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他說:“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一個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動學生探求知識和獲得能力的一種欲望。因此,在文言文教學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文言文的字詞句和現代漢語有很大的不同,與學生的知識水平,語言習慣距離也較大,學生較難讀懂,認為“文言文深不可測,枯燥無味,難以學好”,這是學生對文言文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要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教師導入新課的藝術是非常關鍵的。教師上新課前,若能通過某種精心設計,運用巧妙的導入手段,創設出與新課相適應的學習情景與氛圍,就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高漲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學生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對新知的學習上來。比如,在《宋定伯捉鬼》、《狼》等情節較明顯的課文教學時,可將課文編成生動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讓學生從新奇、有趣的故事中理解課文,還可以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鼓勵他們自己講或復述,給學生提供表現才能的機會,對講得好的學生,及時表揚、鼓勵。在教學《扁鵲見蔡桓公》時,可先在黑板上寫上“病入膏肓”、“諱疾忌醫”、“防微杜漸”三個成語,接著,讓學生查字典,明含義,組織學生討論:“誰病入膏肓”?為什么“病入膏肓”?怎樣防止?用三個成語串連整篇課文的情節,可極大地吸引了學生。在《桃花源記》一文中,桃花源不僅景美,而且人們的心靈也美,可要求學生找出有關的句子,并熟讀,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還可讓他們把本文與已學過的《社戲》、《過故人莊》進行比較閱讀。在《愚公移山》教學時,可將動漫flash《愚公移山》引進課堂,讓同學們在陶醉于畫面和美妙樂曲的同時,領略到《愚公移山》博大精深的內涵,也為課堂教學奠定了感情基調。總之,通過老師的啟發,不僅可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文中領略意境美的藝術享受,而且還能進一步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興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重視誦讀,培養學生語感

“熟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的學習只有在抑揚頓挫的朗讀中才能感受到文脈,才能感受到文言文的謀篇布局、遣詞造句、行文布局的一般規律,在反復誦讀中才能感受到作者要表達的真摯情感。教學中的誦讀形式多樣,有教師的范讀,學生的集體讀,個人讀等,尤其注重學生的個人讀,根本目的就是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動口的同時也在動腦,以讀帶動理解,調動感官的積極性的同時也在調動思想器官投入到學習中。學生通過反復讀,不斷揣摩速度的快慢,語調的高低,感情的變化,長期潛移默化,有助于培養語感。同時,通過反復誦讀,還可幫助學生積累語言材料,從而擴大知識面,提高閱讀能力、說話能力,又減輕了教師的負擔。

三、鼓勵自主探究,創新課堂教學形式

新時代的學生求知欲強,如果現在的教學仍然停留在采取傳統的逐字逐句分析講解的教學方法上,那么學生的思維如何活躍?“學貴有疑”,教師應當啟發引導學生把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變教師的“精講深析”為學生“自主探究”。充分利用巧妙導入給學生帶來的學習上的愉悅,及已經被激發出來的動力,為學生的認知發展服務,即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對學習的內容進行感知、理解、掌握。如果從思維發展的角度看,是學生的思維從感性向理性的過度。這一階段,教師的問題設計是很重要的因素,但幫助學生反思自我,發現問題更重要。教師應為學生的探究提供必要的憑借,并及時調控,注意要保持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發展學生的比較、分析、概括的能力。正如張志公先生說的那樣,“教學工作的工夫在于能引起學生的胃口,讓他們自己有興趣地去咀嚼、去消化、去吸收,當老師的在旁照料著。”

疏通文意是文言文學習的重要一環,只有在準確翻譯文言詞語的基礎上才能更深入課文、質疑解疑、把握題旨。為了讓學生讀懂課文,編者已在教材中作了適當的注釋,學生憑借已有的現代漢語知識再加上必要的查閱完全可以疏通文意。為了不想把文章嚼爛后喂給學生,可在上新課前給學生留足自學時間,讓他們通過讀課文、查找工具書、小組討論,比較“一詞多義”、“古今異義”等現象,積累常用詞語,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主體性課堂教學要求教師積極引導學生自己觀察、分析、思考,去尋找矛盾的焦點,用最具研究價值的問題去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在《愚公移山》教學中,一位教師設計了一個開放性問題,讓學生辯論:你如何理解愚公的“愚”?我沒有給學生權威性的定論,也不作暗示性的引導,就讓學生自己大膽地發表看法。于是,學生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然后站起來各抒己見:愚公執著,移山堅定;愚公愚蠢,不如搬家;愚公遠慮,為后謀福;愚公蠻干,連累全家……只要學生言之有理,教師就鼓勵,讓學生盡情發表,充分展示其主體性,并告訴學生思考問題要多角度。這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

四、加強師生互動,創建新型師生關系

新型的師生關系應是合作者、朋友的關系,雙方在平等的基礎上才能對話,才能促進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學習文言文的課堂中,若能有合作、和諧、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老師與學生一起學,與學生共成長,則效果會更明顯。教師要認識到,自身不僅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更重要的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是學生學習的高級伙伴。師生互動互學,一起探索真理,共同開發,使整個學習活動成為一個動態發展、不斷生成、富有生命力的創造過程。教師要力求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盡可能采取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形式,和他們一起朗讀,一起畫畫,一起背誦,來幫助他們減少畏懼感,提高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例如,在教學《核舟記》時,文中涉及到的人物位置概念是最難于理解和背誦的。僅靠教師在黑板上邊畫圖邊講解,往往不能讓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走進學生心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對學習文言文的閱讀興趣,可以由教師自己及與文中人物性格特征相似的學生共同登臺表演,分別模仿船頭船尾各個人物的姿態、動作、表情,其他學生和我根據他們的表演一起用原文中相應的內容作旁白。在搬手弄腳的稚態和笑聲中,不僅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可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促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再如,在《小石潭記》的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在認真研究課文的基礎上,按作者寫作的順序,抓住關鍵詞,師生共同在黑板上板書作畫比賽,讓學生參與進來,激發他們的興趣,使想象力、創造力得到有效培養,提高背誦的效率。

總之,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教師應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釋放學生,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目的,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通過改革教法、加強學法指導等手段,讓學生熱愛文言文,樹立學好文言文的自信心,快樂地學習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