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寫作成為期待
時間:2022-04-14 10:07:00
導語:讓寫作成為期待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提要
在教學中,常聽到不少學生說怕寫作文,究其原因,當然有學生學習習慣不好、知識積累不豐、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等主觀原因,但也不能忽視我們教師在作文教學中過分地強調寫“好”,即對學生作文的要求不合實際等客觀因素。
我提倡,作文教學要貼近學生實際,在作文批改與講評中要善于發掘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多給予肯定和表揚。作文講評課要少“揭短”,多表彰,使學生像期待參加表彰會那樣地期待寫作,期待寫作講評課,以此培養學生們喜歡寫作,樂于寫作,甚至期待寫作的興趣。
關鍵詞
多發掘優點多肯定表彰形成心理期待
在學校里,不少學生都反映怕寫作文,不愿意寫作文,為什么呢?究其原因,其中自然有學生自身的因素,諸如知識面狹窄,生活積累不多,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等等,而更主要的,我認為,還是由于老師對他們作文的要求過高造成的。在教學中,由于我們對學生作文的要求過高,使學生們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看到的往往都是自己的缺點與不足,體驗到的大多是失敗與沮喪,久而久之,學生們的寫作興趣自然就會越來越淡,從而越來越不喜歡寫作,越來越懼怕寫作了。
每當談及這個話題,我都會為自己的過去而慶幸。記得我小時候,可能是因為自己的父親是個“秀才”的緣故吧,所以,我很早就有機會看到其他孩子所難得看到的一些“閑書”,因此,我平生第一次寫的作文,就被老師當作“范文”在班上讀給同學們聽了。而那時,正是一個孩子最渴望榮譽,最需要老師表揚與鼓勵的年齡。老師那次無意間的表揚,在我的心目中,就如同上帝在我的腦門蓋下的一個大大的印章,使我認定自己天生就是一個能寫作文的“料”。
也許正是自己小時候的那次經歷,使我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都始終是同齡人中最愛寫作的一位。
但是,每當我回顧來路,反思我們的作文教學時,我們會吃驚地發現,我們帶給學生的,與學生們心里所渴望的往往恰恰相反。為什么?因為我們平時帶給學生的成功與喜悅太少,帶給學生的表揚與肯定也太少,而帶給他們的批評與指責往往卻太多,讓他們感受到的失敗與打擊也太多了。因為,我們不少老師總是喜歡用一些理想化的,甚至于自己都無法達到的標準去要求學生,在老師們的眼里,絕大多數學生的作文中總是存在著許多這樣那樣的不足,哪怕是寫得再好的作文,老師也非要從雞蛋里挑出幾根骨頭,找出幾處“不是”,然后再扣它幾分下來。久而久之,縱使學生們有再高的寫作熱情也難以抵擋這無邊的“黑暗”了。
高標準地要求學生,給學生以努力的方向,這當然是沒有錯的,但是,我們必須明白,學生們從不會寫作到學會寫作又總是要經歷一個過程的,這個過程又總是循序漸進的。我們不能無視學生在不同年齡,不同學段的要求和特點,而一味地強調寫“好”。同時,我們還萬萬不能忘記的是,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學習過程,沒有興趣的參與,沒有興趣作動力,那么,這個過程定然是非常枯燥與乏味的,要想完成這個過程也必然是非常艱難的。
因此,我越來越感到,我們在作文教學中應避免一味地走“上層路線”,應該多從學生作文的“低處”入手,在作文評改中多發現和彰顯其“長”,無聲處則提醒和消除其“短”,讓學生在不斷感受成功的過程中享受寫作,讓他們就像期待成功與表揚一樣期待寫作,這對提高我們作文教學的效率是至關重要的。
那么,如何從學生的“低處”入手,發現和彰顯其“長”呢?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讓題目更容易寫,更好寫
要想讓學生喜歡寫作文,首先要讓他們對作文題目有親近感。為此,我決定先從選擇學生們感興趣的作文題目開始。
我根據不同學段學生們學習和訓練的需要,選擇設計那些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們感到親切,熟悉,又有興趣的題目(或話題)寫。因為只有這樣的題目,他們才會感到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才會感到寫得輕松。
除此之外,在作文題目的選擇上,我還會給學生留出一定的自主選擇的余地,甚至允許個別學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更改老師的題目,選擇自己能寫,會寫的題目寫,以使作文更能貼近他們的心理訴求。
(二)寫前充分準備,樹立起寫好作文的信心
為了讓學生們有信心寫好每一篇作文,除了考場作文外,我都會將作文題目提前告訴學生,以便讓學生在課外有充分的時間作準備。這樣,既能減少寫作的難度,又能讓學生對寫好本次作文更有信心,同時也提高了本次作文的質量。
(三)、作文批改少“挑刺”,多“欣賞”
我很喜歡閱讀學生們的作文,而且,我還總是將作文的批改過程看成一個發現的過程,一個欣賞的過程,一個肯定與表揚的過程。
我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力求多從他們的作文中發現和挖掘長處,并在教師評語中給予熱情地肯定與鼓勵。力求讓每一個認真寫作的同學,都能從老師的批改中得到至少一兩句肯定的評語,都能感覺到來自老師的關懷與鼓勵,都能發現自己作文的優點與進步,都能感覺到自己是能寫好作文的。
當然,我們也不能忽略同學們作文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對于學生作文中的不足,我采取的是分別對待的態度。
一方面,對于學生作文中那些普遍存在的問題,采取的是在課堂上統一輔導的辦法,而盡量避免有當眾“揭短”之嫌。
另一方面,對一些學生作文中確實存在的必須糾正的問題,老師應盡量采用商討與建議的口吻,有針對性的給予每人一兩個方面的提醒或輔導。而至于作文中存在的其他問題,則留在以后的時間里陸續解決,而沒有必要一一列出。
(四)將作文講評課上成表彰課,欣賞課
作文講評課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它既是對上一篇作文的總結,又是對今后作文的輔導。而且,老師的講評方式與講評的內容都對學生們今后的寫作態度有著重要影響。
也正因為如此,我一改傳統作文講評課歷數學生“不是”的做法,而將作文講評課上成了以表揚、品評為主要內容的表彰課,欣賞課。
為了上好這節講評課,我在每一次的作文評改中,都對學生作文中出現的“閃光點”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詳細的記錄和仔細地整理編排。在作文講評時,我會將學生在作文中出現的這些“閃光點”做成若干張電腦幻燈片(有時也結合實物投影),帶著學生一一進行欣賞和品評。
如:
書寫認真,字體工整的作業;
恰當、新穎而有吸引力的標題;
生動而有意義作文的材料;
生動而富有個性的語言;
新穎而有創意的文章構思;
獨特的寫作方法;
恰當的用詞,巧妙的語言;
新穎的立意,獨特見解;
文中人物的高尚風格,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有效的學習方法;
等等。
我不僅帶著大家欣賞這些好的內容,還指名道姓地表揚這些作文的作者。不僅表揚作文方面的優秀生,更表揚那些雖然作文的整體水平不高,但作文中也有“閃光點”的后進生。因為,他們往往比優秀生更需要關懷與鼓勵,更渴望成功與肯定。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其實,我們對學生作文的講評過程,品評與欣賞的過程,也是學生們間接學習的過程。因為,學生們會從老師肯定贊許的態度中,從這些成功的例子中,找到了自己學習的榜樣,了解到了好作文的標準,自然也明白了寫好作文的方法。
(五)搞活動,辦專欄,放大和延伸榮譽
作文講評課之后,有時,我還會組織一個寫作經驗交流會,讓那些有“閃光點”的同學談談自己的“閃光點”是如何誕生的,都有些什么體會和感受等。有時,我還將一些寫得好的作文以及一些經驗介紹集中起來,辦成一期寫作專欄(刊)。以放大和延伸他們的榮譽。
正是因為學生們在作文的過程中能經常獲得表揚,感到愉快,找到信心,同時,也從別人成功的作文中與老師的指導中學習了作文的方法,所以,他們便不再像過去那樣懼怕寫作文了。相反,當每一次作文講評課上完之后,都有同學追著問我:“老師,啥時候還上作文課?”由此可見,對于學生們來說,作文巳不再是一次負擔,一種擔憂,而成了他們心里的一種期待了。
- 上一篇:小議商業銀行的營銷戰略分析
- 下一篇:淺析中學課堂教學的困惑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