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剪紙藝術特色分析
時間:2022-08-19 02:57:22
導語:皖北剪紙藝術特色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剪紙是一門歷史悠久的民間藝術,作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與傳統節日文化相交融,是重要的民間風俗活動之一。皖北地處中原,位于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上,皖北剪紙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地理因素的影響,形成了粗中有細、剛柔并濟、融匯南北的藝術特色,并在與其他文化相交融的過程中,形成自身的地域特色。皖北剪紙用一種直觀的表現形式,抒發勞動人民對于現實生活的熱愛之情,表達普通大眾對于未來的美好愿景。分析皖北剪紙的發展現狀、歷史成因、藝術風格、題材內容、表現形式等方面呈現不一樣的地域特色,總結出其具有融匯南北、虛實結合、兼容并蓄、選材多樣的藝術特色。
關鍵詞:皖北剪紙;藝術風格;表現形式;題材內容
剪紙是一種用剪子、刻刀等尖銳的器物在紙上剪刻花式紋樣,用以裝飾生活的民間藝術。剪紙藝術歷史悠久,在紙未發明前,民間婦女就在金箔、皮革、樹葉等片狀事物上剪刻紋飾圖樣,這可以視作剪紙藝術的前身。東漢時期,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剪紙藝術由此出現。由于剪紙藝術制作成本低廉、材料可塑性強,從而受到農村婦女的青睞,豐富了民眾的閑暇時光。剪紙多創作于普通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與禮俗活動關系密切。其間蘊含了人民群眾對于物質生活的向往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在藝術審美的基礎上,兼具實用價值,是民間重要的文化活動之一。中國幅員遼闊,地區風俗習慣豐富多樣,也使得剪紙有了不同的地域特色流派。皖北位于中原地區,東臨江蘇,北接河南、山東,轄區下包含蚌埠、淮南、阜陽、淮北等六市。獨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文化,造就了皖北剪紙融匯南北、剛柔并濟、和諧包容的藝術特色。如阜陽剪紙中葛庭友的《祝壽圖》,兼具南方剪紙與北方剪紙的特點,粗中有細,虛實結合,粗獷中帶著婉約。田浩、李強在《試析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特色》一文中對中國剪紙區域文化特色、藝術表現形式進行分析,做出了中國剪紙藝術特色與地區風俗習慣、居民性格相關聯的論述。[1]于超在《淺析皖北民間剪紙藝術特征及發展嬗變》中從皖北剪紙的形成影響因素分析,得出了皖北剪紙的發展必然要適應當代人的審美需求,符合時代價值取向的結論[2]。當下對皖北剪紙藝術特色的研究主要以淺析皖北地區剪紙的分類、歷史成因等內容為主。基于此,本文從皖北剪紙的影響因素、藝術風格、題材內容等方面著手,分析總結皖北剪紙的藝術特色,研究皖北剪紙的產業開發對于區域經濟的帶動作用,為皖北傳統民間藝術的發展提供參考。
一皖北剪紙藝術特色的歷史成因
皖北剪紙發展至今已有千年歷史,從最初的內容紋飾簡單到現在的題材繁雜多樣,它的發展離不開皖北地區特有的地域文化的影響。皖北地區地理位置獨特,多種文化在此地產生發展、碰撞融合,如老莊文化、楚漢文化。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造就了皖北剪紙兼容并蓄、博采眾長的藝術特色,也使得皖北剪紙能夠順應時代的變遷,符合人們的審美需求。皖北地處淮河流域,南北文化、楚漢文化、老莊文化等各種不同的文化碰撞交融,在此基礎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皖北文化。這對皖北剪紙的藝術特色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一)南北文化的碰撞交融。中國剪紙主要分為三大派,即北方派、南方派和江浙派。北方派與地區內淳樸、粗獷的民風相聯系,以樸素、簡練風格為主,例如山西剪紙、陜西剪紙。南方派則更為精細巧妙,例如福建剪紙、佛山剪紙,更注重細節的把控。江浙派則宛若纖細柔美的南方女子,精細中帶著婉約、例如揚州剪紙、浙江剪紙。皖北位于南北交界之處,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條件造就了皖北剪紙博采眾長,兼具南北藝術特色,粗獷樸素中又包含著婉約精致的藝術特色。(二)農耕文明的盛行。皖北地處江淮平原,地勢平坦,農耕文明盛行,農耕文化不僅影響了皖北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民眾性格,也影響了地區民俗的藝術特色。皖北剪紙產生于勞動人民的耕作之余,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人們對于土地、勞動的熱愛與期望。皖北剪紙作品中很多都與農業勞動有關,如與勞動生活密切相關的“豐衣足食”,與勞作天氣相聯系的“風調雨順”等題材,都在一定程度上帶有著農耕文化的影子。(三)楚漢文化的影響。皖北地區在先秦時期隸屬于楚國地界,地域內受楚文化的影響很深,楚文化追求精神上的自由灑脫,且善于對線條的運用。皖北剪紙很好的繼承了楚文化的這一特點,多以點線的結合來勾畫圖案,且造型多樣、灑脫、不拘一格。皖北位于中原地區,毗鄰河南,河南又是漢文化的發源地,漢文化中保守樸素的思想也對皖北剪紙的藝術特色形成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皖北剪紙同時結合了楚漢文化的發展特點,形成了淳樸中帶著灑脫的藝術特色。(四)儒道文化的滲透。儒家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正統傳承千年,對于中國的影響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含了剪紙藝術。同時,皖北地區又是道祖老子的故鄉,還有著莊子、陳摶等道學大家,是道學的發源地,道家所講求的自然、樸素,也同樣體現在皖北剪紙的藝術特色之中。剪紙藝術中的“陰陽”“有無”也與道學的思想相一致,而包容、和諧的特點則符合了儒家學派的思想特征,因此,皖北剪紙也是儒道文化互相滲透融合的體現。(五)人口的遷徙。淮河流域在歷史上由于洪水多次泛濫,導致人口遷徙頻繁,不同地域民族的人們在遷徙定居的基礎上所帶來的不同文化在此地交融,在融合碰撞的過程中形成了一種新的獨立于其他體系的淮河流域文化。[3]皖北地處淮河流域,受到人口遷徙的影響,皖北剪紙藝術在發展傳承的過程中,融合了不同地域民族的思維方式和創作方法,獨具地方特色。皖北剪紙結合了南北文化、農耕文化、儒道文化、楚漢文化等一批優秀的傳統文化,博采眾長。在不同文化交融的基礎上逐步發展衍變,形成了皖北剪紙獨具南北、和諧包容、風格鮮明的藝術特色。
二皖北剪紙的藝術風格
皖北剪紙結合地域特征,融合南北剪紙特點,兼具著北方剪紙的粗獷與南方剪紙的秀雅。也同其他地區剪紙一樣,在發展的過程中借鑒融合了繪畫藝術點線面結合的構圖特點,圖案簡明,線條流暢,通過陰陽線來達到藝術效果,形成了皖北剪紙多變的藝術風格。(一)構圖嚴謹,聯系緊密。皖北剪紙在發展傳承的過程中,借鑒融合了繪畫藝術中點線面相結合的構圖特點,在造型過程中通過點的聚集、線的運動、面的擴張,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形態。點、線、面結合的多種變化構成了皖北剪紙的各種造型圖案,使得皖北剪紙構圖靈活多變,線與線之間聯系緊密,卻互不干擾,連而不斷的特點,猶如用一個個字符組成的優美的文章,單分開互不聯系,沒什么出奇,結合到一起卻體現著無與倫比的和諧之美。皖北剪紙的圖形根據所要剪刻模仿的事物特征,從總體到局部,利用圖形之間點、線、面相結合的方法,使剪紙造型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效果,總體上運用直線、曲線、點的結合,勾勒出物象的輪廓,局部通過點與線的填充,從而形成整體的面,體現出局部特色。尤其是對于局部細節的刻畫,對點、線、面的要求更加嚴格,次要部分的細節不能描繪太多,不然會喧賓奪主,要抓住物象的主要特征,能在一張平面上讓觀者分清主次,這就需要在細節上對于點與線的正確把握。剪紙作品能夠運用簡單的線條,讓觀看者在平面上看出立體效果,在大景中聚焦主題,抓住精髓,這也得益于創作者在剪紙創作中所考慮到的點、線、面相結合的構圖特點。(二)南北交融,粗中有細。剪紙作為一種民間習俗,受地區環境的影響很大,具有很強的區域性特征。中國剪紙大致分為南派、北派、江浙派三大派,南派與江浙派因地理位置原因,都偏向細致婉約,統稱為南方剪紙。南方剪紙在溫潤水土的滋養下秀麗精致,而北方剪紙則更偏向于北方人的性格,夸張豪放、厚重質樸。皖北剪紙作為中國剪紙的一個小的分支,融合了南方剪紙的玲瓏細膩與北方剪紙的淳樸大氣,在中國剪紙眾多的門類下獨樹一幟。南北交融不僅體現在藝術風格上,還體現在構圖特點上,南方剪紙多描繪花鳥蟲魚,注重細節部分的刻畫;北方剪紙多運用生肖動物和人物圖案,注重在整體上的把握。皖北剪紙則將南方剪紙與北方剪紙的構圖特點相融合,不僅題材多樣,而且在構圖上既有北方剪紙的大開大合,又兼具南方剪紙對于細節的處理。由于獨特的地理位置,皖北剪紙充分體現了南北剪紙相互交融的藝術特點,粗中有細,柔中帶剛,整體風格簡約明朗,存在著夸張的表現手法,同時又在細節之處把握得當,透漏著細節的寫實精致,特別是人物、動植物等。例如對于人物的衣飾紋樣、肢體動作,花草的形態等細節的刻畫,微小之處彰顯精致。(三)圖案簡明,虛實結合。剪紙通過獨立或混合使用陰陽線來表現其藝術效果,陰刻是將表示物象的輪廓線剪去,通過線條的運用,組成圖案,線與線之間不相連接,通過兩種顏色的對比,增添剪紙作品的厚重、分量之感。陽刻與陰刻剛好相反,是通過保留物象的輪廓線,刻去輪廓以外的空白部分,來表現圖案,這種手法更為清晰細致,圖案線條為實心,線線相連。[4]皖北剪紙同其他剪紙一樣,多采用陰陽線的手法創作,通過陰陽之間的對比,虛實的結合,使畫面更有立體感和層次感,得以體現物象的基本特點。皖北剪紙的圖案大多簡明扼要,通過流暢的線條表現物象的特征,能讓人們一眼看出剪紙作品想要表現的事物或表達的情感。如皖北剪紙藝術家呂鳳毛“四季圖”和“對花瓶”,淮北剪紙藝人丁蘭云“耕作圖”,亳州剪紙傳承人王炳華“趕城歸來”等,均以現實生活為題材,突出表現皖北鮮活的生活場景。[5]在創作取材的過程中,皖北剪紙多取材自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如一些花鳥魚蟲、建筑景觀,是對真實場景的直接描繪。運用了象征的手法,比如因為“石榴”的多籽特點而寓意著“多子”;“蝙蝠”在讀音上與“福”相結合關聯;“桃子”多與“長壽”相聯系。也有些是人們臆想中的物象,多是有著喜慶吉祥的寓意,例如傳統文化中的“龍”“鳳”“仙人”等圖樣。皖北剪紙創作者多為普通民眾,很少有系統的傳承,因此在構圖上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創作者受其主觀思想的支配進行構圖,多運用概括簡練的手法進行創作,只為將創作者的思想與情感更好地表達出來。創作者在創作之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想要表達的主題思想通過剪紙圖案表現出來,展現出了剪紙藝術的簡明淳樸、虛實結合之美。
三皖北剪紙的表現形式
中國剪紙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從顏色上可以分為單色剪紙、彩色剪紙;從制作方式上可以分為折疊剪紙、撕紙、刻紙等。皖北剪紙主要有三種表現形式,其中,單色剪紙是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彩色剪紙數量少于單色剪紙,但也在皖北剪紙中占據了一定的比重;相比之下,折疊剪紙則很少單獨出現,多是作為單色剪紙的輔助形式出現。(一)單色剪紙。單色剪紙,也稱黑白剪紙,就是用一種顏色的紙剪成的剪紙,[1]多用紅色、金色、黑色、白色等較為鮮明的顏色進行剪刻制作,是皖北剪紙中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一般來講,紅色在中國人的傳統理念中代表著喜慶,多用在嫁娶或年節,用途最為廣泛;黑色和白色多與喪葬相聯系;金色多用于祭祀活動,有時也用在年節之時。剪刻去的部分為虛,保留的部分為實,借助虛實對比的方法來表現圖像特征。這種剪制方法簡單樸素,是皖北剪紙最為普遍的表現形式。單色剪紙一般與陰刻陽刻相結合,運用陰陽線的手法表現圖像,大致分為三種,包括陰刻剪紙、陽刻剪紙、陰刻陽刻相結合的剪紙。(二)折疊剪紙。折疊是皖北剪紙的一種輔助表現形式,一部分剪紙在構圖上講求和諧對稱之美,這就需要用到折疊剪紙的制作方法來表現。折疊剪紙可以從字面上的意思理解,也就是指經過不同方式折疊加工剪刻制作而成的剪紙。折疊剪紙制作簡明,省時省工,適合于表現型制結構對稱的物象或樣式。如“團花”“蝴蝶”“雙魚”等物象,一些“幾何花紋”“器具”等題材也同樣適用。而且折疊剪紙不僅能夠對折,還能夠通過不同的折疊手法,剪裁出多方相連的剪紙圖形。將紙折疊一次,即可剪出左右對稱的人物或動植物構圖,折疊兩至三次,剪出的花紋,大多為各面均齊的樣式,多運用于簡單的動植物紋飾圖樣。折疊剪紙也因為簡潔易于制作的原因,有的時候也作為單獨的制作方法運用到剪紙新手的入門和幼兒手工教學中。在皖北剪紙的入門階段,折疊剪紙很是常見,用這種方法剪制出來的剪紙,制作簡單,方便易學,且在構圖上對稱和諧,美觀大方。(三)彩色剪紙。彩色剪紙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同一平面上由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構成的剪紙。彩色剪紙是皖北剪紙發展到一定程度而產生的一種新的表現形式,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的填色技法。有通過套、襯、分、拼等手段,將兩種或多種顏色的紙,根據不同要求剪疊在同一畫面上,如點染剪紙(運用點色的技巧將色彩繪制于畫面之上)、分色剪紙(運用多種顏色的剪紙拼貼組合而成,顏色分明)、填色剪紙(將襯紙貼住一部分,沿著貼著的輪廓線描繪出想要的圖案內容)等。[6]各種形式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但也有共通之處,即所有的色彩既鮮明有對比,又統一和諧。彩色剪紙色彩明麗且多樣,有著極強的裝飾性,是皖北剪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皖北剪紙中,彩色剪紙不像單色剪紙那么常見,多應用于一些特殊的場合,如喪葬祭祀、門神畫等。皖北剪紙中的彩色剪紙多以瑞獸、花鳥、神佛等物象為題材,以色彩的渲染表現事物,以艷麗的色彩、細膩的剪法著稱。
四皖北剪紙的選材特色
皖北剪紙來源于創作者的現實生活,題材內容豐富多樣。傳統的皖北剪紙多以生活節慶等題材為主,但也結合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題材,近些年來,隨著剪紙藝術的不斷發展,剪紙題材也與其他藝術相融合,產生了新的創作題材內容。(一)以生活節慶活動為主的吉祥寓意題材。傳統的皖北剪紙題材是以生活中的節日慶典活動為主的吉祥寓意題材,多以花鳥蟲魚、神話人物、戲曲故事、日常生活為主題。皖北剪紙是人們對于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和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景,每幅剪紙的題材,都必然有其內在的含義,且與作品所要表達的主題相符合,無論是人物剪紙、景觀剪紙還是動植物剪紙都必然符合“剪紙必有意,有意必吉祥”這一特點。在中國人民的傳統觀念中,人生有幾項重要禮儀,即誕生、成年、結婚、喪葬,其中婚嫁禮儀與喪葬禮儀都可通過剪紙表現出來,例如用來裝飾婚房的雙喜字,以前嫁閨女時會在嫁妝、箱籠等上面貼上有祝福含義的剪紙。而在皖北地區的喪葬禮儀中,也有剪紙藝術的體現,如在棺槨上貼的“奠”字,親朋好友為哀悼亡者所贈送的花圈,都有剪紙的影子。在老年人做壽時,也會有壽花禮花剪紙,一般剪刻的多為寓意長壽的“仙鶴”“松樹”等題材。幾千年來,生殖崇拜一直是中國民間藝術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主題,老一輩的人對于“傳宗接代”這一傳統觀念極為重視,這也影響了皖北剪紙的創作題材。皖北剪紙中一部分傳統題材就是繼承了這一主體觀念,如“麒麟送子”和阜陽剪紙中常見的“荷花娘娘”,這些都是對于“傳宗接代”這一思想的延續,也是對于遠古先祖生殖崇拜的繼承與發展。除了在人生儀禮中的裝飾祝愿等作用,剪紙還運用于節慶之時,特別是春節,作為中國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個時候,人們用寓意著喜慶吉祥的紅色剪紙來裝飾門窗。因此,皖北剪紙的題材有很大一部分與過年有關,象征著對來年期盼的“五谷豐登”;也有與當年生肖相關的動物題材,如“封侯拜相”“瑞兔迎春”等。(二)以地域建筑或特產為主的特色題材。皖北地區古跡眾多,且有著豐富的特色地域文化、風俗特產。現如今皖北剪紙的一部分重要題材就是來自于地域建筑景觀和當地的特色文化。如亳州剪紙中結合了當地的名人文化資源創作的《花木蘭》,結合中醫藥養生文化資源創作的《五禽戲》,結合建筑題材創作的《大關帝廟》等作品,亦如“宿州八景”,都很好的展現了地域文化特色。這些作品題材不同于傳統的剪紙題材,是在皖北剪紙藝術特點的基礎上,與地域特色人文歷史、文化景觀相結合,而進行的發展創新。這樣產生的剪紙作品可作為工藝品欣賞,也能作為旅游紀念的商品售賣,為宣傳城市風光、打造城市名片提供一個新的發展思路,也為皖北剪紙實現由藝術文化價值向經濟價值的轉變提供一個可供參考的發展方向。(三)與其他藝術相結合的創新題材。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愈發密切,皖北剪紙也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延伸出一批與其他藝術相結合的創新題材。其實,傳統的皖北剪紙題材中是融合了其他的藝術形式的,如書法藝術、建筑藝術,及近年來結合緊密的服裝設計領域,將剪紙藝術融入到服裝設計工作中,能夠增強服裝藝術設計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審美價值,[7]既豐富了藝術內容,擴展藝術傳達方式,同時有效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在如今思想大繁榮的背景之下,拋開思想上的束縛,皖北剪紙藝術有了新的突破,例如融合了建筑學思想的立體剪紙,融合了美學原理的彩色剪紙,以及融合了新時代背景的活動節慶題材剪紙,如《神州回來了》,都是皖北剪紙在題材上創新的一種體現。皖北剪紙也在傳統節慶題材的基礎上結合現當代一些重要的大型活動,如宿州非遺傳承人尤彩霞為上海世博會所創作的《喜迎世博》,是在傳統剪紙題材上的一大創新,但同樣來源于生活,也表達了創作者對上海世博會的美好祝愿。不僅是其他藝術在剪紙題材造型上的創新,也有剪紙藝術在功能用途上的創新,剪紙不再只是作為婚慶節禮中的裝飾品,也可運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利用剪紙和燈光技術制作的光影紙雕燈,利用剪紙藝術結合其他金屬材料類制作的書簽,都是剪紙藝術的發展衍變。中國的剪紙動畫是世界挖剪動畫的一個重要分支,剪紙動畫是將中國民間剪紙藝術運用到美術片設計制作的一種美術片類型。[8]這些題材用途上的創新不僅迎合時代的需求,同時也符合消費者的審美需求。
五結語
皖北剪紙藝術能夠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當地的文化特色,傳達了皖北地區勞動人民的審美情趣,展現了地區特有的民俗藝術特色。皖北剪紙融匯南北剪紙特點,藝術風格多變,表現形式多樣,題材內容廣泛。從皖北剪紙出現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也因制作成本低廉、立足于現實生活等特點而受到民眾的喜愛。皖北剪紙不僅有著文化價值、藝術價值,還有著一定的經濟價值。首先,皖北剪紙體現了剪紙創作者對于美的理解和創造精神,它在文化上的價值已超過作品本身。其文化價值不同于一般的藝術形態,是一種反映最底層勞動人民生活和愿景的民間藝術。其次,不同于脫離大眾審美趣味的的高雅藝術,皖北剪紙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是勞苦大眾的藝術創作。傳統的皖北剪紙雖是最底層勞動人民的閑暇之作,但其所蘊含的發展了千年的南北交融、和諧包容之美為現代藝術提供了學習的方向。皖北剪紙中來自于民間的清新質樸的鄉土氣息,也為當代藝術的多元化發展增磚添瓦。而今,剪紙藝術也被運用于裝飾設計、產品包裝,雖然產業化商業化之路漫漫,但已顯現出一定的經濟價值。皖北剪紙已基本脫離了傳統剪紙自制自用模式,向著文化傳承與經濟效益的雙贏目標邁進。
參考文獻
[1]田浩,李強.試析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特色[J].名作欣賞,2016(8):167-168.
[2]于超.淺析皖北民間剪紙藝術特征及發展嬗變[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2016(2):38-42.
[3]曹奕涵,王笑麗.皖北民間剪紙藝術特色研究[J].美與時代,2014(9):48-50.
[4]張黎.亳州剪紙特征探析[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4(7):74-75.
[5]余彩霞.皖北剪紙藝術審美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8(10):77-78.
[6]王貴民.贛南客家傳統吉祥圖案研究[D].贛南師范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3:5.
[7]楊華,周莉英.試析剪紙藝術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農家參謀,2018(1):292.
[8]周玥.論中國傳統剪紙藝術在動畫中的運用[J].藝術科技,2018(4):48-52.
作者:王倩 張浩 單位:宿州學院
- 上一篇:談肖邦鋼琴音樂創作與藝術風格
- 下一篇:古詩詞藝術歌曲演唱風格和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