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戲藝術風格分析
時間:2022-02-05 10:34:33
導語:燈戲藝術風格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蒼溪燈戲的起源及特點
蒼溪燈戲又稱“鼓樂神”“喜樂神”,是流行在川北、陜南一帶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歌舞小戲。因演出的場所多在農村院落庭前,所以一般場面大、情節復雜、人物眾多的大戲,蒼溪燈戲基本不演。蒼溪燈戲具備唱、念、做等表演元素,具備戲劇的一般要素,地方特色濃郁,深受群眾歡迎。(1)起源之初,蒼溪燈戲與蒼溪木偶戲、蒼溪皮影戲共為蒼溪戲曲的三朵奇葩。據考究,蒼溪燈戲不僅是四川極富地方特色的民間小戲,同時也是流傳在川北、陜南一帶歷史悠久的漢族歌舞小戲,是川劇的重要聲腔之一,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蒼溪燈戲演出形式與春節、燈節、社火、慶壇等民俗活動相融合,形成了小戲多、喜戲多、鬧戲多的特點。蒼溪燈戲采用農民群眾的道德標準演繹人間的美丑善惡、喜怒哀樂,大多表現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語言通俗易懂、詼諧風趣、極富地方特色。
二、蒼溪燈戲的類別
從起源發展到現在,蒼溪燈戲不論是表演形式,還是表演內容,都經歷了很大的演變和發展,最初蒼溪燈戲分“天燈”“地燈”“唱燈”“跳燈”,后來發展演變成以“牛燈”為主的載歌載舞的民間燈戲表演藝術形式。“牛燈”是蒼溪燈戲最具有特點的傳統民間表演藝術之一。最初民間的牛燈舞蹈是用于祛除民間瘟疫,后演變為節日之際耍牛燈慶賀牛王菩薩,帶來濃濃的節日熱鬧喜慶的氣氛,深受農村群眾的喜愛,現主要流傳于嘉陵江流域蒼溪縣河西一帶,以東青片區為中心。(2)“牛燈”音樂風格十分明快、旋律跳躍;整體演唱以戲曲中的喊唱、拖腔為主,結合說唱,以念、跳、跑、喊唱等形式酣暢淋漓地表現各種人物形象。演奏樂器多以民族打擊樂器為主,配合其它打擊樂器和民族弦樂樂器,從不同側面、多維度表現歡樂的節日氣氛。
三、蒼溪燈戲的藝術風格及其特征
(一)“牛燈”戲的表演形式及語言藝術歷史悠久并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域色彩的“牛燈”,分有固定的套路和即興創作兩種形式。較為久遠的小型牛燈表演通常由業余戲曲愛好者組成的伴唱團在一旁配樂(多為6至10人),放牛郎則充當哼唱牛燈主調的角色;后來由于音響設備等配套設施的改進和完善,小型牛燈表演較少采用人聲伴奏,但傳統的器樂和人聲伴奏配合牛燈表演的形式仍然存在。伴奏樂器一般采用板胡、二胡、笛子、堂鼓、小鑼等,與曲調聲腔融為一體,熱烈生動,別具一格。[1]188較為大型的牛燈舞臺節目由30至40位演員組成,分為小牧童約10人、農民群眾約10人、鄉村姑娘約10人,以及牛由2人到4人扮演。表演風格熱鬧喜慶,多表演于重要節日慶典。塑造了別具一格的人物形象。語言生動樸實,唱詞通俗易懂,其表演十分接近生活,給人以詼諧風趣的感受。作品在歌詞的創作上,大量使用民歌體,堅持語言生活化、口語化、健康向上的風格。[1]189在曲調的創作上,有效運用了四川車燈、四川金錢板、散板、諧劇等多種元素,使整個作品具有了四川戲劇藝術的典型特質。(二)“牛燈”戲的創作內容與舞美道具設計的藝術風格“牛燈”戲的表演內容多與本地農民群眾的生活和節日慶祝息息相關。主角是牛,自然道具和牛息息相關,通常表演道具為牛頭和一層牛皮。隨著蒼溪燈戲的逐漸成熟與發展,燈戲藝術表演的道具、舞美設計也有了較大的變化。從外形設計、舞美燈光到材料的選擇及色彩的搭配、舞臺的布局等都非常的考究,色彩搭配上多用大紅色、淺藍色、黃色以及少量的黑色點綴,使舞臺顯得特別熱鬧喜慶。牛皮道具采用彩色布料和帶有亮片的材料制成,使牛頭道具顯得格外逼真,栩栩如生。小型的演出多由三人表演,牛皮披在兩位演員身上,一人在前面抓住牛頭,模仿牛的形態做走、跑、跳、翻滾等動作;另外一人則負責在后面雙手抓住前一個扮演者的腰帶,模仿牛的形態做走、跑、跳動作;第三人就扮演放牛郎,身背背簍,哼唱牛燈調,在牛的身旁做走、跑、吆牛、喂牛等動作,酣暢淋漓地表現各種人物形象及節日熱鬧的氣氛,歌頌人間的真、善、美。(三)蒼溪燈戲的音樂特征及舞蹈表演藝術風格1.音樂特征“牛燈”戲的音樂具有獨特民族音樂風格,結合了戲曲中的一些元素,是川劇中的重要聲腔之一。創作以五聲調式為基礎,偶爾有加入偏音的六聲、七聲調式;音色明了高亢,整體演唱以戲曲中的喊唱、拖腔、散板為主結合說唱,以念、跳、跑、喊唱等形式形象生動地表現各種人物形象。歌詞多以生活化的口語為主進行吆喝、拖長音調高聲喊唱,偶爾也會出現歡快跳躍的旋律,使音樂跌宕起伏、振奮人心;演奏樂器多以大鑼、小鑼、大扠等民族打擊樂器為主,配合其它打擊樂器和民族樂器,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表現歡樂的節日氣氛,極具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民族色彩。2.舞蹈表演形式及風格“牛燈”的舞蹈表演形式主要是多維空間的舞臺呈現。由于是情景戲曲,再加上作品中的浪漫主義構思,決定了舞臺的呈現具有多空間性。舞蹈演員動作頻率快,多采用小碎步、小射燕步等快步走、跑、跳的形式。空間上一是曲藝演唱的空間;二是情景再現的空間;三是情景和音樂相呼應的空間。到高潮部分,舞臺設置了兩個空間,一是舞蹈演員演唱背景音樂的主旋律,二是牛的扮演人員單獨的舞蹈形態表演。整個牛燈表演分幾個層次層層疊加,從側面表現出本地農民群眾的生活場景和節日歡樂氣氛。
四、當下蒼溪燈戲文化藝術現狀分析
在流行音樂飛速發展的當今,很多年輕人不愿意再停下腳步花點時間去欣賞傳統戲曲文化表演,許多大學生也很難專注于欣賞一部戲曲節目或者民間藝術形式的表演。到底是傳統戲曲、民間藝術文化表演的發展停滯還是我們深陷于追求那些一時吸引眼球的快餐文化?歸根結底有幾點:一是隨著科學技術文化的進步和智能手機網絡的廣泛運用與生活方式的轉變,面對面的舞臺式表演已經不能適應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大眾往往覺得到現場很麻煩,同樣手機上能夠“點一下”躺在沙發上就能完成的操作步驟,讓大多數觀眾不再愿意直接參與到現實表演中。同時,快節奏的生活改變了大眾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節奏。繁忙的工作讓大多數人沒有過多的精力和時間去欣賞傳統戲曲文化,使傳統戲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瀕臨困境。蒼溪燈戲文化也不例外地受到了現代網絡文化藝術發展的沖擊,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淡出乃至消失。根據對蒼溪縣多個鄉鎮燈戲藝術的采風,可以發現以往“小戲多、喜戲多”的風格特點已經改變,以曾經燈戲文化最活躍的五龍鎮為例,大部分的燈戲表演慢慢退出了大眾舞臺,只有春節、端午等少數重要節慶才能看到,而且觀看的群眾也不多,有80%的觀眾都是中老年人,當地很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對本地的蒼溪燈戲藝術一無所知,即便知道一點也不感興趣。以蒼溪縣五龍鎮幾個鄉、村為例,共走訪調查了50人,其結果如下表:二是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精神文化和審美水平的提高,曾經的地方民間文化藝術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的審美需求,人們需要更多、更新、更有創意的視覺、聽覺和能引起共鳴的新時代藝術形式,而不僅僅是過去只有在逢年過節才能看到的民間藝術表演。但即使如此,人們也還期待著看一場精彩的貼近生活,貼近當地民情民趣的小戲,盼望著戲曲演員精彩的表演。三是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各種藝術形式向人們襲來,可謂目不暇接。隨著藝術形式的多樣化,人們個性化的發展和欣賞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的蒼溪燈戲文化藝術表演形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要求。因而不再像以往那樣被大眾所關注和期待。另一方面,傳統戲曲文化與其他流行藝術文化相比之下,傳統的民間藝術缺少了時代感、創新性,不容易被各個年齡階段的群眾所喜愛。特別是年輕人,可能愿意去看一場電影、一部舞臺話劇、一場音樂會,也不一定愿意安靜地坐在臺下看一場戲曲表演。作為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播者應結合這一文化時代背景并做出更好的宣傳和對戲曲的表演展示。讓民間文化藝術亮相在大街小巷,勾起人們心中對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期待與喜愛,感受民間文化藝術的魅力和其間承載的民族精神。這種精神享受不只是一種體驗和感受,而是無窮的博大精深的傳統燈戲文化藝術魅力和民族精神。
五、蒼溪燈戲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蒼溪燈戲文化只是我國民族民間文化的一個縮影。燈戲藝術表演作為一種精神文化的創造應屬于文化創意產業。在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審美時尚多變化的今天,類似蒼溪燈戲境遇的地方民間文化藝術不在少數。要發展與傳承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首先要敢于挑戰藝術市場,結合現狀,開辟和發展市場,建立地方戲曲文化發展的應對策略,從生存源頭上探索具有本土地域特色的地方燈戲傳承發展之路。[2]第一,應構建和完善蒼溪地方戲曲演藝文化產業鏈。文化產業概念下的地方特色燈戲演出不再只是單一行業的個體運行,而是涉及了新聞傳媒、文化旅游、新農村建設等社會各個方面的協同合作。文化產業鏈條下的燈戲演出,引一發而牽動多方,自然才會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參與。第二,加大對蒼溪燈戲文化的傳播與宣傳,發揮優秀民間戲劇對人民群眾的號召力,吸引更多群眾走進劇場走向舞臺,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喜歡和參與到蒼溪燈戲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中去;結合發展旅游文化建立和發展地方燈戲文化藝術團體。同時,還可以將蒼溪燈戲藝術文化編寫成地方音樂教材,作為蒼溪各個學校乃至更多學校的音樂補充教材,讓更多年輕的一代去了解和傳承蒼溪燈戲藝術文化。第三、注意演繹經典,又要不斷創新。藝術的創新要結合時代特點大膽實踐、勇于進取,創新是當今蒼溪燈戲藝術文化傳承發展方向。在當今文化藝術高度融合并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蒼溪燈戲作為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一個縮影,能一直傳承下來,說明有著它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民族風格。作為本地的特色民間文化藝術,蒼溪燈戲曾經扎根于當地大眾的心里,成為一種期待和習慣,承擔了許多重要場合的節目演出,逢年過節,蒼溪燈戲更添喜慶熱鬧,深受廣大農民群眾的喜愛。但隨著網絡文化和城鎮化進程的飛速發展,蒼溪燈戲文化藝術的傳承與發展已成迫在眉睫的問題。當然,蒼溪縣主管部門也做了一些努力來宣傳和發展蒼溪燈戲文化,但效果還不夠顯著,還需要各方積極努力,合理制定“發展及宣傳”策略。川北蒼溪燈戲是四川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中一筆寶貴的財富,“蒼溪燈戲”則是川北燈戲中一道美麗風景線。繼承才能發揚,民族民間文化給人們帶來的影響無疑是每個蒼溪人乃至每個中國人時刻懷揣在胸口的那杯土、那道綠、那場霓虹燈閃爍的熱鬧燈戲。從民風民俗文化中了解本地獨特的文化藝術韻味,繼承優秀民族民間文化傳統,弘揚優秀的民族精神還需各方努力,才能讓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形式繼續發展傳承。
作者:王曉霞 趙梓恵 單位:成都師范學院
- 上一篇:藝術歌曲演唱版本比較研究
- 下一篇:城市公共藝術作品塑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