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鄉村傳播的本源與遵循

時間:2022-06-27 03:52:12

導語:談鄉村傳播的本源與遵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鄉村傳播的本源與遵循

【摘要】傳統的鄉村傳播主要遵循傳播發展和社會人類學的范式,彰顯了媒介和文化的力量。以短視頻“現象級傳播”構成的“李子柒現象”為我們重新審視鄉村傳播的本源提供了馬克思主義注腳——由媒介、文化上溯至勞動本身。中國悠久的鄉村治理歷史和厚重的馬克思主義思想底蘊使得勞動、土地和鄉土文化成為鄉村傳播研究不同于西方主流范式的特色所在。推進鄉村傳播向勞動的回歸、重視土地的聯結功能、傳承發展鄉土文化將成為構建中國特色鄉村傳播概念、推動鄉村傳播結構轉型的重要遵循

【關鍵詞】鄉村傳播;“李子柒現象”;勞動;土地;鄉土文化

截至2020年12月,李子柒微博粉絲已突破2700萬,YouTube訂閱者數量也于當年4月突破1000萬——成為該視頻號全球首個粉絲破千萬的中文創作者。其的很多短視頻都構成了“現象級傳播”——累計千萬次以上的播放量,不少視頻達到“億級流量”,形成自媒體傳播的“李子柒現象”。這些短視頻以鄉土文化為主線、以農家勞動為呈現,圍繞農村衣食住行漸次展開,成為海內外受眾進一步認識中國鄉村、了解中國文化的窗口。在重塑鄉村傳播結構、推動鄉村傳播轉型的背景下,“李子柒現象”為推動鄉村傳播向勞動的回歸提供了新的參考和思路。

一、被忽略的勞動:鄉村傳播研究的范式偏見及影響

李子柒的短視頻與其說依靠精美的視頻制作和詩意的田園生活呈現滿足了受眾對美麗鄉村的想象和向往,不如說它抓住并回歸了鄉村傳播的本源——勞動和基于勞動編織的鄉村社會關系。1.西方范式對我國鄉村傳播研究的影響。“鄉村傳播主要有傳播發展與社會人類學兩種范式”[1],兩種范式的操作支撐分別是媒介和文化。但需要指出的是,基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勞動本身創造了媒介和交往,物質生產勞動和人與人的交往共同構成了整個人類實踐活動。考慮到文化本身也是人類勞動和交往的產物,拋開勞動談媒介和文化容易導致鄉村傳播研究的媒介決定論與文化決定論。從這個意義上講,勞動一開始就被鄉村傳播研究忽略了——半個多世紀以來的研究與發展總體上也沒有超越實用主義和工具哲學的局限,更是從側面印證了媒介的大行其道和勞動的缺位。受西方研究范式的影響,我國20世紀80年代開始的鄉村傳播研究主要涉及落后地區農村廣播電視現狀、少數民族地區媒介接觸和使用情狀、大眾傳播對農民思想狀況的影響等。直到最近十年(2010—2019),鄉村傳播的研究依然以新生代農民工、媒介素養、公共性等關鍵詞為主,研究重點偏向鄉村主體和媒介使用。不難發現,我國近四十年來的鄉村傳播研究有著兩個重要的邏輯支點即媒介和符號。媒介是鄉村傳播的技術載體,是鄉村傳播研究的信息起點。不同技術形態的媒介接觸與使用狀況及其對農民思想狀況、農村傳統文化、農業結構形態的沖擊和影響,一直是鄉村傳播關注的重點。符號是鄉村傳播的文化載體,是鄉村傳播研究的傳統支撐。號子、鞭炮、鐘聲、廟會、祠堂乃至有關生老病死的各種儀式,都是符號化的鄉村傳播,延續著鄉土社會的根與魂,是與現代傳播并行不悖的記憶傳承。2.我國鄉村傳播研究的技術困惑。技術推動的鄉村傳播是否在農民交往層面有效解決了農村問題?顯然目前我們不能給予肯定的回答。至少2010年“兩位云南青年與一位浙江縉云縣青年通過網絡相約自殺的故事”讓傳播政治經濟學者趙月枝“產生了強烈的把批判研究落實到‘地面’和‘村莊’的學術沖動”[2],推動了自己的學術研究轉向,并成立“縉云河陽鄉村研究院”作為推進鄉村傳播研究的學術交流平臺。顯然大家更多關注“農民有了手機”這一媒介掌握現狀,而對“手機之后要什么”的傳播趨勢和傳播問題關注不夠。政府推動“電視下鄉”和“寬帶下鄉”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推進鄉村建設,但可能會在客觀層面上造成實踐的自我誤認——信息視野開闊的農民開始拋棄土地逃離農村,到燈紅酒綠的城市討生活,畢竟“傳統文化的象征體系在現代傳播介入面前趨于瓦解,維系鄉村傳統的人際傳播僅能滿足鄉村居民的情感和安全需求,已然不能提供關于未來生活的想象”[3]。技術支撐的鄉村傳播,仍然面臨現實的問題和困惑。3.我國鄉村傳播研究的理論和實踐反思。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有著人數最多的鄉土區域和意涵最豐富的傳播實踐。但遺憾的是,國際層面的鄉村傳播研究很少有來自中國的原創新理論或概念貢獻。因此,源于西方的發展傳播學若要真正解決中國的鄉村傳播問題,必須跳出“西方理論,中國經驗”的二元框架,進一步與傳統鄉土社會實踐和馬克思主義相結合,以彰顯鄉村傳播深厚而獨特的鄉土底蘊和馬克思主義底色。在此背景下,以“鄉土中國”為背景的“李子柒現象”能夠在城市傳播主導的媒介環境下實現鄉村傳播的“逆襲”,并引起海內外粉絲的強烈反響,本身就是一個創新和突破。其背后的傳播因素,值得深入探討。

二、鄉村傳播密碼:“李子柒現象”的三個關鍵詞

在當前媒介和技術導向的鄉村傳播中,獨特的“傳播密碼”才是“李子柒現象”脫穎而出的根本原因。1.農業勞動。勞動是農民最基本的實踐活動,馬克思首先將勞動界定為人和自然之間的過程,指出勞動“是人以自身的活動來中介、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過程”[4],也就是說“對社會存在(socialbeing)及歷史而言,勞動是社會與自然持續進行的代謝機制的基本條件”[5]。人類勞動本身即為傳播,它蘊含著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乃至人與自身的對話與溝通。同時,人在勞動過程中創造和使用媒介以更好地服務生產和生活。從這個意義上講,“勞動”與“傳播”是一體的兩面,無法真正分開。只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專業分工的細化,“‘勞心’(intellectual)與‘勞力’(manual)的分離也同時出現,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傳播研究開始擴張至心力分流所沉積出來的概念空間”[6]。鑒于傳播研究更多地掌握在所謂“知識分子”和“社會精英”等“勞心者”手中,“勞動”被逐漸遺忘在歷史的角落里,大眾傳播的興起更使“勞動”與“低端”“愚昧”“落后”等具有負面指向的詞匯聯系在一起。因此,不管城市傳播還是鄉村傳播,大家很難聯想或看到具體的、實在的體力勞·64·動。然而,“李子柒現象”點亮了傳播研究和實踐的歷史盲點,將生動形象的農業勞動及其場景呈現在大家眼前,讓人耳目一新。其的視頻絕大多數涉及具體的農業勞動:耕種、砍柴、食品和手工藝品制作……即便“筆墨紙硯,中國的文房四寶”這一文化屬性極強的短視頻中也能看到竹子的鋸、裁、夾、烤等諸多勞動元素。對集團化、規模化、機械化生產見慣不怪的海外或國內城市粉絲來說,李子柒可視化、近乎原始化的農業勞動顯然比普通的宣傳報道更能滿足他們對中國鄉村的浪漫想象。2.農村土地。人和自然的關系是從勞動開始的,“土地(在經濟學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物、現成的生活資料供給給人類,它未經人的協助,就作為人類勞動的一般對象而存在”[7]。“土地既為勞動對象,勞動實現后的勞動產品有了所有關系,作為勞動實現條件的土地,也因此有了所有關系的出現”[8],換句話說,在相當長的歷史長河中農村土地決定了農民交往關系,畢竟對土地的占有和經營,決定著農民在農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地位。農民交往,從社會關系的層面構成了鄉村傳播的全部。因此,目光鎖定在農村土地上就牽住了鄉村傳播的“牛鼻子”。李子柒所的短視頻中,隨處可見的水稻、荷花、竹林、溪流等充斥熒屏,構成了和美大地的生態呈現。其本人則成為廣袤土地的斑斕點綴,共同營造了“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的鄉村意境,契合了人們對美好鄉村的向往。因此,單一短視頻的一級傳播和次級傳播效果驚人也就不足為奇了。3.鄉土文化。“文化是依賴象征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持著的社會共同經驗”[9],對于鄉土社會而言,社會共同經驗是農民一代代傳下來的關于生存和發展的智慧,歷經時間的考驗而經久流傳。這些生存和發展智慧背后是農民的體力或腦力的勞動。一定意義上講,鄉土文化是農業勞動作用于農村土地以及基于該作用關系而衍生出的思想產品,是中華民族異于世界其它民族的思想基因,在鄉村傳播中構成了獨一無二的存在。若鄉村傳播中偏重媒介而忽略鄉土文化,反而成了“阿喀琉斯之踵”。李子柒的視頻起始字幕上會標示四季的輪回和二十四節氣,需要對話的時候也多為四川方言,視頻主題關乎藍花布印染、螺螄粉制作、木活字印刷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很多,關乎春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的同樣不少。作為一款主打美食的視頻號,筍殼粽子、縉云燒餅、玲瓏熟醉蟹等一年四季美食的制作更將中華傳統美食文化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些承載中華民族集體記憶的鄉土文化,是“李子柒現象”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

三、立足中國實踐:“李子柒現象”的鄉村傳播啟示

鄉村傳播是國家戰略傳播的重要組成,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的領域支撐。這就要求鄉村傳播關系的構建既要滿足社會現實的關照,又要堅守馬克思主義傳播觀的價值底線。“李子柒現象”在兩個層面上都能為當下的鄉村傳播及其研究提供有益啟示。1.鄉村傳播要推動勞動的回歸。“勞動”是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概念,鄉村傳播向勞動的回歸能夠打破幾十年來傳播研究的思維慣性,實現由西方中心主義向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方向的轉換。具體來講,有三個方面的社會歷史意義:一是勞動的回歸有利于統合傳播領域“勞心”與“勞力”的分野,推動傳播視角下的基于薪資契約的勞動與家務勞動和農民生產處于同等的位置,對資本主義在歷史進程中的狂野奔騰是一種制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確保鄉村傳播成為鄉村自身的傳播,而不是城市對鄉村的傳播。二是勞動的回歸意味著農民勞動價值的再現——這也是黨中央、國務院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重要價值考量,對于傳播農民社會主義建設者的正面形象、扭轉農民鄉村傳播主體的弱勢地位大有裨益。三是勞動的回歸有利于緩解當前因信息傳播與鄉村社會發展不協調所引起的年輕一代農民的心理失衡,一定程度上阻止因農民向城市的無節制流動而帶來的農村“空心化”加劇的潛在風險。2.鄉村傳播要重視土地的聯結功能。“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土’是他們的命根”[10]。農民勞動的實現,生產和生活的進行都必須以土地為聯結。“一直在某一塊土地上勞動,一個人就會熟悉這塊土地,這也是對土地產生個人感情的原因”[11]。因為地權或地界糾紛,傷了感情以致大打出手的比比皆是——這也是農民交往的一個面向。甚至可以說,農民的一切社會關系都是圍繞或基于土地而開展的交往活動,因為土地制度的使用形態直接決定著農民的交往形態。在這里,土地聯結了東西南北和上下左右。從土地著手,也許是推進鄉村傳播的新的切入點,中國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政策提供了農民不同于世界大多數地方的交往場域,進行了基于集體勞動和個體勞動的農民交往實踐,構成了鄉村傳播的歷史記憶。新形勢下,基于土地流轉而生成的合作勞動方興未艾,在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給農民交往帶來新的體驗或挑戰,帶來了鄉村傳播的新面向,值得深入思考。3.鄉村傳播要傳承鄉土文化。對于鄉土文化來說,互聯網自媒體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鄉土文化可以借由現代傳播技術得以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甚至使瀕臨失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影像記錄和解說,精準還原其中的每一個過程和環節。另一方面,大眾傳媒對鄉土文化的傳播在滿足人們對“鄉”這一傳統地域概念好奇和想象的同時,也將其“土”的一面和盤托出。正是這份“土性”或“土氣”與社會發展的“現代性”難以兼容,使其在傳播層面上始終處于被嘲諷或壓制的局面,這反過來又會促使更多的農民逃離土地,形成惡性循環。另外,傳播技術的發展拓寬了空間的概念,互聯網新媒體的介入使得彰顯鄉土文化的一些活動或儀式可以在虛擬空間舉辦,同樣親人們的團聚也不一定非得需要實體空間。看似方便了生活,然而傳播技術對鄉土文化的隱性侵蝕和消解顯然被“農村現代化”的光芒給遮蔽了,甚至于農民可以在鄉土文化的危機中致敬著“新文化”也就是工業文化的到來。因此,鄉村傳播不能僅僅站在所謂“客觀”和“中立”的視角研究建立在農民媒介接觸與使用基礎上的傳播關系,還要做鄉土文化的“守望者”,并在鄉村傳播實踐中傳承鄉土文化。總之,“李子柒現象”在當前媒介環境中是一個商業性的社會存在,其視頻號的以鄉村為主題的視頻,主要傳播區域顯然不在鄉村,主要傳播對象也不必然是農民。基于“李子柒現象”分析鄉村傳播中的勞動、土地和鄉土文化,并非刻意渲染其傳播的公益性,而是為了找回這些被遺忘或是沒引起足夠重視的“礦藏”——它們才是驅動農民交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量源。通過對農民勞動、農村土地和鄉土文化的關注,探索鄉村傳播的勞動本源、土地聯結和文化支撐,進一步豐富鄉村傳播研究的內涵和路徑。

【參考文獻】

[1]沙垚.鄉村傳播的范式、內容與方向[J].新聞愛好者,2020(2).

[2]沙垚.重構中國傳播學——傳播政治經濟學者趙月枝教授專訪[J].新聞記者,2015(1).

[3]吳予敏.“重構中國傳播學”的時代場景和學術想象[J].國際新聞界,2018(2).

[4][7]馬克思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7-208、208-209.

[5][6]【美】丹·席勒.傳播理論史:回歸勞動[M].馮建三.羅世宏,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224-225.

[8]陳守實.中國古代土地關系史稿中國土地制度史[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239.

[9][10]費孝通.鄉土中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1-192.

作者:周敏 單位:中共株洲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