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報紙為媒介的新聞傳播未來趨勢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21 01:37:00

導語:以報紙為媒介的新聞傳播未來趨勢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以報紙為媒介的新聞傳播未來趨勢研究論文

摘要本文以報紙為例,對文化新聞的發展態勢進行探討。

關鍵詞:文化新聞;文化產業;文化品位

文化新聞,與政治新聞、經濟新聞一樣,是新聞報道的主要類別之一。新世紀以來,國家對文化建設空前重視,興起了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大繁榮大發展的新高潮。在新形勢下,文化新聞緊抓機遇,迅速成長,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新局面。本文以綜合性報紙的文化新聞為例,從新聞地位、題材范圍、文化品位、報道形式等多個方面,探討當前文化新聞的發展態勢,為文化新聞的發展創新提供理論支持。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指的文化新聞僅指動態性的新聞報道,不包括靜態性的副刊和讀書周刊等文化氣息濃郁的特刊專刊。

綜觀當前報紙文化新聞的現狀,主要呈現出如下四個基本特征。

一、新聞地位顯著提升

文化新聞是新聞報道的主要品種之一,國內綜合性新聞,傳媒機構里大都設有“文化部”、“文藝部”、“文娛部”或者類似名稱、職能的新聞采編部門,但是長期以來,文化新聞的地位相比政治新聞、經濟新聞而言顯得不很重要。新聞學教科書中很少見到關于文化新聞的專題論述,通常見到的是“文藝新聞”。《專業采訪報道學》中稱:“文藝報道是對文藝領域里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而所謂文藝是指“文學與藝術的合稱。有時也泛指文化與藝術。”事實上,文藝新聞只是文化新聞的一部分。此外,文藝新聞有時還會與其他相關題材合并共存,有的報紙將文藝與科學、教育集中在一個版面,合稱“文教新聞”,有的將文藝新聞與體育新聞合稱為“文體新聞”。進入90年代,為了滿足大眾的消遣娛樂需求,都市類報紙文化新聞的報道重點轉向影視演藝圈題材,通俗有趣的娛樂新聞由此興起并占據了文藝版面的主要地位,有的報紙將文藝新聞改稱“文娛新聞”,有的完全改為“娛樂新聞”,嚴肅高雅的文化新聞則被邊緣化,成為娛樂新聞版面“補白”、“插空”的豆腐塊,導致報道結構嚴重失衡,形成了文化新聞娛樂化潮流。有學者指出:“在娛樂新聞大行其道的今天,文化新聞處于尷尬地位。其一就是對文化新聞重視不夠。”揭示了娛樂新聞喧賓奪主的現象。進入21世紀,國家對文化建設日益重視。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報告決定“把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重要內容”。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文化是人類的靈魂”,做出了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重大部署。新形勢下,新聞媒體對文化新聞空前重視,加大報道力度,綜合性報紙紛紛開設文化新聞專版固定刊出。以《人民日報》為例,2002年前,該報的文化新聞與教育、科技新聞集中在同一版面。經過調整,至2003年初推出文化新聞專版,通常固定在第11版刊出,與經濟、政治等版面相并列。2009年6月就有5篇關于數省文化建設的工作綜述刊登在該報頭版頭條位置。地方黨報如《湖北日報》在2006年改版時首次開設文化專版。即使是以娛樂為主打的都市類報紙也開始注重文化新聞。如《華商報》從2007年7月起在娛樂新聞版外開設“文化新聞”版,經常性刊出。該報先后策劃了“評選陜西文化十大符號”、“陜西文化強”等大型系列報道,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這些現象說明,文化新聞告別了一度冷落的弱勢境遇,成為當前新聞報道的熱點之一,標志著它由相對邊緣狀態晉升至舉足輕重的主流陣地,與其應有的重要地位相符合。

二、報道題材走向“大文化”

從理論上說,文化新聞的報道范圍非常廣泛,原因在于文化是個涵蓋廣、內涵深的大概念。文化的定義很多,大體上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文化涵蓋了人類的一切文明活動,如《辭海》對文化的解釋是“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通常狹義上的文化僅指精神文化,包括文學、藝術、哲學、宗教、歷史、科學、語言等。從新聞實踐來看,不同階段文化新聞報道范圍在不斷變化。傳統文化新聞以文藝題材為主,包括文學、音樂、美術、舞蹈、戲劇、電影、電視等領域的新聞。娛樂新聞興起后。影視演藝圈信息成為文化熱點。近年來,隨著文化建設的迅速發展,文化新聞的報道范圍較之以往有了顯著拓展,既有宏大的文化體制改革、文化產業建設、國家重大文化活動,也涵蓋了高雅的文物考古、文化藝術、圖書出版,同時囊括百姓喜聞樂見的影視動態、文藝演出、名人明星、動漫游戲等等娛樂新聞,廣泛涉及現代文化、歷史文化、網絡文化、旅游文化、民俗文化、科學教育等社會生活領域的文化現象,內容豐富,包羅萬象,體現出涵蓋一切精神文化的大文化格局。其中,影響力較強的新題材有:

1文化產業。與以往歷次“文化熱”不同的是。新一輪的文化建設將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視為必由之路。文化體制改革的突破點就是大力繁榮文化產業。經過數年發展。文化產業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2009年l至5月份,文化產業在金融危機之中逆勢上揚,平均增幅達17%,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緣此,文化產業成為當前文化新聞的重點報道對象。支庭榮曾將文化產業報道大體概括為6種模式:會議模式、取經模式、名片模式、作坊模式、考古模式、圈地模式等,主要內容是宣傳文化產業政策、介紹文化建設舉措,展示文化建設成就。以《人民日報》為例,2009年6月在頭版頭條位置刊發了《江蘇:文化滋養萬戶千家》(6月9日)等4篇分別報道各省文化產業發展成就的工作通訊,此外還策劃了系列深度報道“我國文化產業逆勢上揚觀察與思考綜述”,分別刊登在頭版和文化專版上,彰顯出文化產業報道的重要性。2009年7月22日,國務院《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這是我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也是繼鋼鐵、汽車等十大產業規劃之后國家新一輪產業規劃中的第一個產業振興規劃,標志著文化產業真正作為一種產業得到國家前所未有的重視,這就意味著文化產業報道必將持續升溫。

2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新世紀以來,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提高國家軟實力成為民族共識。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標志著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達到新的高度。基于上述時代背景,新聞媒體加強了傳統文化宣傳報道力度,報道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國學”報道。“國學”一般是指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學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英文化,也是中華民族之魂。新世紀以來,學者們積極倡導國學,高校設立國學院、辦國學班,政府出臺政策大力支持,國學熱蔚然成風。新聞媒體及時報道國學發展動態,發揮著推波助瀾、營造輿論氛圍的重要作用。夙以文化內涵深厚而著稱的《光明日報》在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方面不遺余力,堪稱樣板。早在2006年1月10日。該報創辦了國內媒體中第一個、也是唯一的“國學版”,加上原有的“史學”版和“文學遺產”版,一共擁有三塊版面直接宣傳傳統文化。其中“國學”版每月兩期,開設了“國學動態”、“國學演講廳”、“國學訪談”等專欄,多層次多角度報道國學發展信息、傳播國學知識,贏得了海內外文化界的一致好評。

二是傳統節日報道。中國傳統節日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2005年6月,中央宣傳部等部門聯合發出《關于運用傳統節日弘揚民族文化的優秀傳統的意見》,要求新聞媒體“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對宣傳民族傳統節日的導向作用,切實加強對民族傳統節日的輿論宣傳,積極營造尊重民族傳統節日、熱愛民族傳統節日、參與民族傳統節日的濃厚氛圍。”受此政策引導,每逢春節、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大量節慶報道就會濃墨重彩地出現在報紙版面上,報道內容包括節日風俗源流、群眾慶祝活動以及相關的學術研討活動、旅游商業活動等,儼然一席節日文化盛宴。例如,2008年8月7日是傳統七夕節,又被視作“中國情人節”,《大河報》緊緊圍繞愛情主題推出了新聞套餐,主要包括A33《往事國粹》整版綜合報道《七夕讓世界看到中國人的浪漫——奧運會使七夕節備受矚目》、C06版專題報道《甜蜜蜜》以及C18《鮮聞》,這些內容反映了七夕節帶給人民群眾的浪漫享受,對于弘揚民族文化、活躍民眾文化生活起到了切實有效的重要作用。

三是文化遺產報道。文化遺產在概念上分為“有形文化遺產”和“無形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即傳統意義上的“文化遺產”,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筑、人類文化遺址。“無形文化遺產”即非物質文化遺產,通常所說的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曲藝雜技、民間美術、傳統醫藥等傳統民間文化皆在非物質文化遺產行列。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擁有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它們是中國歷史文化傳統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生活方式、風俗習慣。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了將“扶持對重要文化遺產和優秀民間藝術的保護工作”,顯示出國家對文化遺產工作的高度重視。目前,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成就顯著,已經確立了數量可觀的國家級、省級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昆曲、五臺山等項目已經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每年6月10日定為“文化遺產日”。從新聞實踐來看,報道主要集中在文化遺產發掘和保護以及文化遺產申報等方面,包括常見的文物考古報道。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報道為例,迄今為止已有多家省級黨報推出過大型系列報道,如2006年3月至lO月,《鄭州日報》推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原行”系列報道十五篇,《四川日報》2006年12月25日起至2007年初推出“走近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報道,《南方日報》2009年2月18日起推出《嶺南記憶——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報道》。這些報道著重介紹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歷史、現狀、文化意義、未來發展以及存在的問題,其中包括許多生存瀕危的民間文化,對于及時有效地保護和傳承民間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三、文化品位由泛娛樂化走向雅俗交融

文化新聞擔負著傳承文化的社會責任,具有文化內涵豐富的基本特征。文化品位則是判斷一則文化報道文化內涵高低的重要依據。所謂文化品位,是指新聞報道所蘊含的文化份量、文化的價值取向,通常有雅俗之分。具有文化品位的文化新聞不僅能讓讀者和觀眾從中獲得新鮮豐富的文化娛樂信息,而且獲得思想、知識以及審美享受。但是,在過去的數十年中,從文化新聞衍生出來的娛樂新聞為迎合市場需求,不惜降低格調,以炒作明星隱私、緋聞為賣點,導致一度低俗之風泛濫,嚴重影響了文化新聞的整體形象。學者們紛紛撰文予以批評,張帆等人提出要“為文化新聞正名”,將它與文化品味低級的娛樂新聞區別開來。事實上,娛樂新聞一般出現在都市類報紙上。即便是在泛娛樂化浪潮中,仍有些報紙一直堅守著文化責任,對膚淺庸俗的娛樂保持著一定距離。如《光明日報》、《南方周末》等品牌大報的文化新聞以思想性、知識性、學術性見長,是精英文化的傳播主渠道,文化底蘊深厚,文化品位高雅,即使涉及娛樂題材。也是以文化視角去深刻解讀。各級黨報肩負著宣傳先進文化的政治使命,對娛樂新聞往往敬而遠之。如今,隨著地位的提升、題材的拓展,報紙文化新聞的文化內涵日趨豐富,由此推動了文化品位的升級。形成了文化娛樂各執一端雅俗交融的格局。例如,過去黨報的文化新聞多以相對枯燥的政策、會議消息為主,現在逐漸增加了文化產業、文化作品、文化人物、學術活動等報道的比重,專業性、知識性、藝術性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強,在“三貼近”報道方針的指引下,報道更具親和力和感染力,文化品位趨向雅俗共賞。都市報的文化新聞繼續發揮其輕松活潑的特色展開報道,以此適應大眾文化口味,故而文化內涵相對稀薄,文化品位趨向通俗。娛樂新聞經過近幾年新聞主管部門的治理整頓,低俗之風有所遏制,有些報道開始跳出隱私、緋聞的小圈。嘗試從文化的高度去解讀娛樂新聞,實現娛樂新聞的升級轉型。例如,2009年初。小沈陽成為娛樂新聞的追逐熱點,《重慶商報》連續5天推出以“重慶咋出不了小沈陽”為題的系列報道,對沈陽和重慶的演藝市場進行對比分析,探討如何催生“小重慶”。這組報道觸及了文化體制改革、文化產業發展等深層次問題,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展示了娛樂新聞亦可深刻嚴肅的另一面。

四、報道形式時尚多變

地位的提升、內容的拓展帶動了報道形式的創新。就報道體裁而言,消息、通訊、專訪、特寫、述評仍是文化報道的基本體裁,但是表現形式已然有所不同,體現出與時俱進、時尚多變的特征。公務員之家

首先,文化新聞版面豐富,分類有序。隨著文化新聞報道資源日趨豐富,文化新聞版面有所增加,往往以一疊多版的體量出現,各版類別各有不同,文化新聞由此進入規模化生產、精細化加工發展階段。比如《東方早報》把文化新聞與娛樂新聞相分離,又將文化版面細分為“作家”、“視界”、“舞臺”、“人文”、“焦點”,隨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增減。《京華時報》將文娛一體,各個版面分別為“綜藝”、“影視”、“樂談”、“胡同”、“資訊”等。

其次,注重策劃,營造強效影響。過去的文化報道多為一事一報,單薄零碎。現在,每逢重大文化新聞,報紙就會精心策劃推出專題報道,務求做大做強,做細做足。有時則會主動出擊,自擬選題,推出系列報道。例如,2009年5、6月。華商報精心籌劃了“陜西文化強”系列專題報道,連續刊發了《陜西文學家底大揭秘》、《紅色撐起延安文化產業一片天》、《陜西民俗文化需要有心人》、《曲江“模式”+高新“創意”=現代風尚》等重點稿件7篇,報道均設計欄頭突出處理,整版推出。對陜西文化建設進行全方位深度報道,引起廣泛關注。除此之外,還有報紙開始參與策劃、協辦一些文化論壇、商業文化活動,加強與社會各界的互動聯系。例如,2007年,《華商報》曾經與西北大學共同主辦“首屆陜西文化產業發展論壇”,與會的官員、專家、學者和文化產業界代表近40人就陜西省如何將文化資源優勢變為文化產業優勢進行探討,引起社會好評。

再次,報道可讀性、互動性有所增加。都市類報紙一貫具有很強的讀者意識,故其文化新聞寫作注重故事性、細節化,語言風格鮮活生動,善用圖片為報道增色,通過報網聯動與讀者形成密切互動,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親和力。向來嚴肅的黨報文化報道雖然拒絕都市報式的煽情夸張,但其宣傳說教氣息正在逐漸淡化,在保持指導性的同時,更加注重新聞的實用性、情感性。

目前,我國的文化建設方興未艾,文化新聞已然進入快速發展的新階段。本文在宏觀層面上對其發展態勢進行概述,尚有許多具體的實際問題需要研討。例如文化新聞深度尚需開掘,文化新聞的影響力有待增強。文化記者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文化新聞研究相對薄弱等,如此等等,需要學界業界共同探討。